四面楚歌的歷史典故詳解

    時間:2022-01-24 17:29:20 歷史典故 我要投稿

    四面楚歌的歷史典故詳解

      四面楚歌指四面八方皆響起楚地的山歌;比喻四面受敵,孤立無援。含貶義;在句中一般作定語。四面楚歌講的楚霸王項羽聽見四周唱起楚歌,以為自己敗局已定!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具體講一下四面楚歌的歷史典故,希望讀者喜歡。

    四面楚歌的歷史典故詳解

      成語四面楚歌,比喻陷入四面受敵,到達孤立無援的窘迫境地。

      出自:《史記·項羽本紀》,“項王軍壁垓下,兵少食盡,漢軍及諸侯兵圍之數重。夜聞漢軍四面皆楚歌,項王乃大驚,曰:‘漢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項羽和劉邦原來約定以鴻溝(在今河南榮縣境賈魯河)東西邊作為界限,互不侵犯。后來劉邦聽從張良和陳平的規勸,覺得應該趁項羽衰弱的時候消滅他,就又和韓信、彭越、劉賈會合兵力追擊正在向東開往彭城(即今江蘇徐州)的項羽部隊。終于布置了幾層兵力,把項羽緊緊圍在垓下(在今安徽靈璧縣東南)。這時,項羽手下的兵士已經很少,糧食又沒有了。夜里聽見四面圍住他的軍隊都唱起楚地的民歌,不禁非常吃驚地說:“劉邦已經得到了禁地了嗎?

      為什么他的部隊里面楚人這么多呢?”說看,心里已喪失了斗志,便從床上爬起來,在營帳里面喝酒;并和他最寵愛的妃子虞姬一同唱歌。唱完,直掉眼淚,在旁的人也非常難過,都覺得抬不起頭來。一會,項羽騎上馬,帶了僅剩的'八百名騎兵,從南突圍逃走。邊逃邊打,到烏江畔自刎而死。

      因為這個故事里面有項羽聽見四周唱起楚歌,感覺吃驚,接看又失敗自殺的情節,所以以后的人就用“四面楚歌”這句話,形容人們遭受各方面攻擊或逼迫的人事環境,而致陷于孤立窘迫的境地。

      凡是陷于此種境地者,其命運往往是很悲慘的,例如某人因經常與壞人為伍,不事生產,游手好閑;但后來卻破那些壞人逼迫的無以為生,求助于別人時,別人也應他平日行為太壞,絕不同情更不理睬,這人所處的境地便是“四面楚歌”。又如學校里討論學術問題,其學生不學無術(成語,意即沒有學術)

      信口雌黃、顛倒是非,同學們群起而攻之,這學生便完全處于孤立地位,這也可叫做“四面楚歌”。在我們的人生歷程上,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好好的做人,腳踏實地的做事,若是行差踏錯,就未免要遭受“四面楚歌”的厄運了。

    【四面楚歌的歷史典故詳解】相關文章:

    成語四面楚歌的歷史典故08-11

    趙州橋的典故歷史典故05-31

    桂花的歷史典故12-17

    ★春蚓秋蛇的歷史典故01-07

    曹操的歷史典故10-16

    杯弓蛇影的歷史典故12-05

    曲突徙薪的歷史典故11-21

    熟能生巧的歷史典故10-15

    斷箭的歷史典故09-29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国产综合在线中文字幕 |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久久婷婷 | 一伊人久久香线蕉综合 | 一区二区日本精品理论片 | 中文字幕日本熟女 | 亚洲人成在线观看影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