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殊的浣溪沙原文及翻譯鑒賞

    時間:2025-07-21 17:26:44 銀鳳 晏殊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晏殊的浣溪沙原文及翻譯鑒賞

      《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是宋代詞人晏殊的代表作。此詞雖含傷春惜時之意,卻實為感慨抒懷之情,悼惜殘春,感傷年華的飛逝,又暗寓懷人之意。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晏殊的浣溪沙原文及翻譯鑒賞,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

      宋代:晏殊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譯文

      聽一支新曲喝一杯美酒,還是去年的天氣舊日的亭臺,西落的夕陽何時再回來?

      那花兒落去我也無可奈何,那歸來的燕子似曾相識,在小園的花徑上獨自徘徊。

      注釋

      ⑴浣溪沙:唐玄宗時教坊曲名,后用為詞調。沙,一作“紗”。

      ⑵一曲新詞酒一杯:此句化用白居易《長安道》詩意:“花枝缺入青樓開,艷歌一曲酒一杯”。一曲,一首。因為詞是配合音樂唱的,故稱“曲”。新詞,剛填好的詞,意指新歌。酒一杯,一杯酒。

      ⑶去年天氣舊亭臺:是說天氣、亭臺都和去年一樣。此句化用五代鄭谷《和知己秋日傷懷》詩:“流水歌聲共不回,去年天氣舊池臺。”晏詞“亭臺”一本作“池臺”。去年天氣,跟去年此日相同的天氣。舊亭臺,曾經到過的或熟悉的亭臺樓閣。舊,舊時。

      ⑷夕陽:落日。西下:向西方地平線落下。幾時回:什么時候回來。

      ⑸無可奈何:不得已,沒有辦法。

      ⑹似曾相識:好像曾經認識。形容見過的事物再度出現。后用作成語,即出自晏殊此句。燕歸來:燕子從南方飛回來。燕歸來,春中常景,在有意無意之間。

      ⑺小園香徑:花草芳香的小徑,或指落花散香的小徑。因落花滿徑,幽香四溢,故云香徑。香徑,帶著幽香的園中小徑。獨:副詞,用于謂語前,表示“獨自”的意思。徘徊:來回走。

      鑒賞

      這是晏殊詞中最為膾炙人口的篇章。此詞雖含傷春惜時之意,卻實為感慨抒懷之情。詞之上片綰合今昔,疊印時空,重在思昔;下片則巧借眼前景物,重在傷今。全詞語言圓轉流利,通俗曉暢,清麗自然,意蘊深沉,啟人神智,耐人尋味。詞中對宇宙人生的深思,給人以哲理性的啟迪和美的藝術享受。

      起句“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寫對酒聽歌的現境。從復疊錯綜的句式、輕快流利的語調中可以體味出,詞人面對現境時,開始是懷著輕松喜悅的感情,帶著瀟灑安閑的意態的,似乎主人公十分醉心于宴飲涵詠之樂。的確,作為安享尊榮而又崇文尚雅的“太平宰相”,以歌侑酒,是作者習于問津、也樂于問津的娛情遣興方式之一。但邊聽邊飲,這現境卻又不期然而然地觸發對“去年”所歷類似境界的追憶:也是和“今年”一樣的暮春天氣,面對的也是和眼前一樣的樓臺亭閣,一樣的清歌美酒。然而,似乎一切依舊的表象下又分明感覺到有的東西已經起了難以逆轉的變化,這便是悠悠流逝的歲月和與此相關的一系列人事。此句中正包蘊著一種景物依舊而人事全非的懷舊之感。在這種懷舊之感中又糅合著深婉的傷今之情。這樣,作者縱然襟懷沖澹,又怎能沒有些微的傷感呢?于是詞人不由得從心底涌出這樣的喟嘆:“夕陽西下幾時回?”夕陽西下,是眼前景。但詞人由此觸發的,卻是對美好景物情事的流連,對時光流逝的悵惘,以及對美好事物重現的微茫的希望。這是即景興感,但所感者實際上已不限于眼前的情事,而是擴展到整個人生,其中不僅有感性活動,而且包含著某種哲理性的沉思。夕陽西下,是無法阻止的,只能寄希望于它的東升再現,而時光的流逝、人事的變更,卻再也無法重復。細味“幾時回”三字,所折射出的似乎是一種企盼其返、卻又情知難返的紆細心態。

      下片仍以融情于景的筆法申發前意。“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為天然奇偶句,此句工巧而渾成、流利而含蓄,聲韻和諧,寓意深婉,纏綿哀感,用虛字構成工整的對仗、唱嘆傳神方面表現出詞人的巧思深情,宛如天成,也是這首詞出名的原因。但更值得玩味的倒是這一聯所含的意蓄。花的凋落,春的消逝,時光的流逝,都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規律,雖然惋惜流連也無濟于事,所以說“無可奈何”,這一句承上“夕陽西下”;然而這暮春天氣中,所感受到的并不只是無可奈何的凋衰消逝,而是還有令人欣慰的重現,那翩翩歸來的燕子不就像是去年曾此處安巢的舊時相識嗎?這一句應上“幾時回”。花落、燕歸雖也是眼前景,但一經與“無可奈何”、“似曾相識”相聯系,它們的內涵便變得非常廣泛,意境非常深刻,帶有美好事物的象征意味。惋惜與欣慰的交織中,蘊含著某種生活哲理: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無法阻止其消逝,但消逝的同時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現,生活不會因消逝而變得一片虛無。只不過這種重現畢竟不等于美好事物的原封不動地重現,它只是“似曾相識”罷了。滲透在句中的是一種混雜著眷戀和悵惆,既似沖澹又似深婉的人生悵觸。唯其如此,此聯作者既用于此詞,又用于《示張寺丞王校勘》一詩。“小園香徑獨徘徊”,即是說他獨自一人在花間踱來踱去,心情無法平靜。這里傷春的感情勝于惜春的感情,含著淡淡的哀愁,情調是低沉的。

      此詞之所以膾炙人口,廣為傳誦,其根本的原因于情中有思。

      詞中似乎于無意間描寫司空見慣的現象,卻有哲理的意味,啟迪人們從更高層次思索宇宙人生問題。詞中涉及到時間永恒而人生有限這樣深廣的意念,卻表現得十分含蓄。

      創作背景

      晏殊(991—1055),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婉約派代表人物之一,其詞多寫閑情逸致,語言清麗含蓄。

      這首詞創作于晏殊晚年,此時他雖身居高位,卻常因時光易逝、人生無常而心生感慨。詞中通過對日常景物的描寫,寄托對歲月流轉的悵惘,是其 “閑愁” 風格的典型體現。

      思想情感

      時光易逝的悵惘:“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 以 “舊景” 與 “流逝” 對比,感嘆歲月一去不返。

      對自然與人生的哲思:“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是千古名句,既寫春天花兒凋零的無奈,又寫燕子歸來的熟悉感,暗含 “消逝與重現” 的辯證思考 —— 美好事物雖會逝去,但相似的情景總會再現,體現對人生得失的釋然。

      孤獨中的閑愁:結尾 “小園香徑獨徘徊” 以動作描寫收束,將抽象的愁緒化為具體場景,流露出獨處時的淡淡孤寂。

      藝術特色

      情景交融:以 “新詞”“舊亭臺”“夕陽”“落花”“歸燕” 等意象,構建出寧靜而略帶傷感的畫面,將情感融入景物之中。

      對仗工整,語言精妙:“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兩句,“無可奈何” 對 “似曾相識”,“花落去” 對 “燕歸來”,詞性相對,意境相承,被譽為 “天然奇偶”(《苕溪漁隱叢話》)。

      以小見大:通過 “飲酒”“徘徊” 等日常細節,折射出對人生、時光的普遍感悟,情感含蓄不直白,符合婉約詞 “言有盡而意無窮” 的特點。

      經典名句賞析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從自然現象入手:“花落去” 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規律,體現 “無可奈何” 的悵然;“燕歸來” 則帶來一絲熟悉與希望,形成 “消逝” 與 “回歸” 的對比。

      哲理內涵:暗含 “新陳代謝” 的自然法則 —— 萬物有去有來,人生亦有得失循環,既表達對美好事物逝去的惋惜,也暗含對未來的期待。

      后世影響:此句被后人廣泛引用,甚至衍生出 “落花有意,流水無情” 等相似意境的表達,成為描寫時光與情感的經典范式。

      主旨總結

      這首詞通過對暮春景色的描寫,借 “舊景、落花、歸燕” 等意象,抒發了對時光流逝的感慨、對人生無常的悵惘,以及在平淡生活中體悟到的自然與人生哲理,語言清麗,余味悠長,是北宋婉約詞的代表作之一。

    【晏殊的浣溪沙原文及翻譯鑒賞】相關文章:

    浣溪沙晏殊原文及翻譯10-25

    浣溪沙晏殊原文翻譯08-25

    晏殊《浣溪沙》原文翻譯及賞析07-27

    晏殊《浣溪沙》原文及翻譯賞析09-01

    晏殊《浣溪沙》原文翻譯及賞析07-16

    晏殊《浣溪沙》原文及翻譯參考12-04

    晏殊浣溪沙鑒賞06-25

    浣溪沙古詩晏殊原文翻譯及賞析10-17

    晏殊《浣溪沙》原文翻譯及賞析(優)09-24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日本一区中文字幕免费 | 亚洲午夜免费福利视频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在线日本道二区免费v | 欧美黑人一级在线是看 | 在线观看国产不卡秒播A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