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樂·獨宿博山王氏庵 辛棄疾

    時間:2024-08-05 16:30:04 辛棄疾 我要投稿

    清平樂·獨宿博山王氏庵 辛棄疾

      這闋《清平樂》,代表了辛詞的一種藝術風格,通過描繪了一幅蕭瑟破敗的風情畫,表達詩人辛棄疾熱愛祖國大好山河的心情。

    清平樂·獨宿博山王氏庵 辛棄疾

      清平樂·獨宿博山王氏庵①

      繞床饑鼠,蝙蝠翻燈舞②。屋上松風聽急雨,破紙窗間自語③。

      平生塞北江南,歸來華發蒼顏④。布被秋宵夢覺,眼前萬里江山⑤。

      【注釋】

      ①博山,在江西永豐境內(今江西省廣豐縣),古名通元峰,由于其形狀像廬山香爐峰,所以改稱博山。庵:圓形草屋。

      ②翻燈舞:繞著燈來回飛。

      ③“破紙”句:窗間破紙瑟瑟作響,好像自言自語。

      ④塞北:泛指中原地區。據《美芹十論》,詞人自謂南歸前曾受祖父派遣兩次去燕京觀察形勢。歸來:指淳熙八年(1181年)冬被劾落職歸隱。華:花白,華發蒼顏:頭發蒼白,面容蒼老。

      ④“布被”兩句:謂秋夜夢醒,眼前依稀猶是夢中的萬里江山。

      【白話譯文】

      饑餓的老鼠繞著床竄來竄去,蝙蝠圍著昏黑的油燈上下翻舞。狂風夾帶著松濤,猶如洶涌波濤般放聲呼嘯;大雨瓢潑而下,急促地敲打著屋頂;糊窗紙被風撕裂,發出呼啦啦的聲音,仿佛在自言自語。

      從塞北輾轉江南,如今歸隱山林,已是容顏蒼老,滿頭白發。一陣凄冷的秋風吹透了單薄的布被,突然驚醒,眼前依稀還是夢中的萬里江山。

      【創作背景】

      辛棄疾在淳熙十二年(公元1185年)前后,約為45歲,貶官為民。閑居帶湖期間,常到信州(今江西上饒)附近的名勝之處鵝湖、博山(今江西廣豐縣西南)等地游覽。一個清秋的夜晚,作者來到博山腳下一戶姓王的人家投宿。這兒只有幾間破舊的小草庵(茅房),屋后是一片竹林、環境十分荒涼冷落。詞人即景生情,百感交集,在夜深人靜的時候,寫成了這首寄寓很深的小令。

      【賞析】

      語言流暢通順,給本詞增添了可讀性,別說這評價好似在說小學生作文,流暢通順代表著句意連貫,詞境不絕。許多牽強附會上去的靡麗詞句讀之不順,誦之不通,別扭拗口,自然影響情緒的表達。而本詞讀來一氣呵成,蕩氣回腸,當真是“到如今凜然生氣”,全無此病。

      詞中沒有連詞,上片將屋中的事物都簡要描繪清楚,用語靈活,勾勒生動。如用饑刻鼠,一看即明白這里物質的匱乏,用“翻燈舞”顯出蝙蝠之猖狂,再接以屋上風吹雨,加一“急”字更襯出小屋在風雨中單薄破敗,使得下句出現得自然而然,情景早已在讀者心中呈現。總的來說上片銜接毫不突兀,畫面感甚強,沒有特別出彩,但仍能看出以稼軒深厚的筆力為底,不加雕飾,反而直觀具體。

      稼軒青年戎馬,沙場舊事總要時時浮上心頭,一發收地復國之慨,可惜平生塞北江南,只換得歸來華發蒼顏,透過此二句,仿佛見到一個須發灰白的老人,終究被打壓沒能帶兵與金人一搏,眼看時光易老,壯志難酬。以至于方從夢中醒來,眼前恍惚竟然還是萬里江山,可見一顆赤誠為國之心。怎不令人長嘆英雄失路,淚滿雙襟!

    【清平樂·獨宿博山王氏庵 辛棄疾】相關文章:

    辛棄疾《清平樂·獨宿博山王氏庵》譯文及賞析03-26

    辛棄疾《清平樂·獨宿博山王氏庵》譯文及賞析08-07

    辛棄疾《清平樂·獨宿博山王氏庵》鑒賞及譯文07-22

    辛棄疾《清平樂·獨宿博山王氏庵》全文及鑒賞07-23

    辛棄疾《清平樂·獨宿博山王氏庵》閱讀練習及答案01-11

    辛棄疾《清平樂·獨宿博山王氏庵》閱讀練習及答案(必備)03-12

    《清平樂 獨宿博山王氏庵》閱讀答案09-21

    清平樂·獨宿博山王氏庵詩歌閱讀題10-09

    《清平樂 獨宿博山王氏庵》閱讀題及答案10-29

    辛棄疾清平樂·獨宿博山王氏庵全文、注釋、翻譯和賞析_宋代04-17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午夜福利小视频免费国产 | 伊人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中文有码视频在线播放免费 | 亚洲欧美日产综合在线网性色 | 日本丝袜综合久久 | 最新国产性色生活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