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數學教案

    時間:2025-07-01 08:36:54 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實用的大班數學教案4篇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大班數學教案4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實用的大班數學教案4篇

    大班數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復習10以內的數數以及序數、單雙數。

      2、能夠區分上下。

      活動準備:

      1、《給寵物喂食》大圖。

      2、幼兒用書《給寵物喂食》。

      活動過程:

      一、看看說說。

      1、出示《給寵物喂食》大圖,引導幼兒觀察:圖上都有哪些小動物?它們分別住在哪層樓哪間房?引導幼兒說出第幾層第幾間房等序數。

      2、復習單雙數:

      這些寵物各有幾只?(1、3、5、7……)它們都是什么數?(單數)這些寵物分別喜歡吃什么?這些食物分別有多少?(2、4、6……)2、4、6、8是什么數?(雙數)

      3、數的比較。

      引導語:你覺得喂小動物的食物夠了嗎?(夠,食物比動物多1。)

      二、游戲:這是什么。

      1、教師用手遮住《給寵物喂食》大圖中的一幅畫面,如遮住第二行的第四幅,讓幼兒猜出遮住的是什么,有幾個。(通過動物下邊是食物,食物比動物多1的`線索回答)

      2、引導幼兒敘述遮住的圖案上面是什么,有多少;或者遮住的圖案下面是什么,有多少。

      3、幼兒兩兩組合,采用幼兒用書《給寵物喂食》,玩游戲。

      一個幼兒遮住一幅畫面,另一位幼兒猜:遮住的是什么,有多少。然后再互換角色玩。

    大班數學教案 篇2

    教案目的:

      1、在活動中感知物體的厚薄,能按厚薄等不同的特征進行排序。

      2、激發幼兒參與操作活動的興趣。

      活動重點:

      在活動中感知物體的厚薄,能按厚薄等不同的特征進行排序。

      活動難點:

      在活動中感知物體的厚薄,能按厚薄等不同的特征進行排序。

    教案準備

      橡皮泥若干。

    教案流程

      一、做蛋糕

      1、小熊糕餅點開張了,小熊做的蛋糕非常好吃,所以生意特別好,它都忙不過來了,小熊想請小朋友來幫忙,你們愿意嗎?

      2、請幼兒拿出橡皮泥做蛋糕,教師觀察指導。

      二、比較厚薄

      1、每位幼兒做完一塊蛋糕,教師選取一幼兒做的蛋糕,讓幼兒觀察期

      厚薄,引導幼兒討論并得出結論:確定蛋糕的厚薄,要兩塊蛋糕進行比較才知道。

      2、出示兩塊蛋糕,讓幼兒比較厚薄,再出示1塊蛋糕,將3快蛋糕進行比較,幫助幼兒在比較的過程中學會用最厚、不厚不薄、最薄的'詞匯來啊描述其特征,提問:剛才這塊最厚的蛋糕為什么現在變成不厚不薄的呢?引導幼兒理解厚薄比較的相對性。

      三、蛋糕排序

      1、幼兒用橡皮泥做蛋糕,按要求一次做出厚薄不一的3塊蛋糕,用語言描述,然后比較厚薄并進行排序。

      2、引導幼兒用兩種不同的方式進行排序。

    大班數學教案 篇3

      一、活動目標:

      1、正確感知10以內的數量,能按群目測數群。

      2、能把兩部分數量合起來看,學習按群測數。

      3、敢大膽講述自己的操作過程

      4、了解數字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初步理解數字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5、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進行排序會有不同的結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二、活動準備:

      1、教具:5、6、7、8、9、10的實物卡片共6張。

      2、學具:幼兒用書,鉛筆每人一份

      三、活動過程:

      1、集體活動。

      (1) 目測數群,感知10以內的數。

      教師分別出示實物卡片,引導幼兒觀察圖片,說一說:圖片上有什么?有多少?L你是怎么看出來的?教師帶領幼兒一一點數,并說出物體的總是。

      (2) 學習按群測數。

      教師啟發幼兒用“合起來”的方法說出總數,想一想:還可以用什么方法很快能知道有多少個x x?說一說:你們覺得這幾種方法,哪一種方法最快?為什么?組織幼兒討論得出結論。

      教師帶領幼兒看5的實物卡片,啟發幼兒用“合起來”的方法說出總數。教師引導幼兒觀察6——7的實物卡片,鼓勵幼兒自己用這種辦法說出總數。教師借助手勢,啟發幼兒用手畫圈表示總數。

      2、操作活動。

      (1) 看實物和圓點連線。(教師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實物和圓點的數量,說一說,圖上有什么?每張卡片上的數量是多少?啟發幼兒用連線的方法,連接數字和相應的卡片。

      比較兩組物體的數量,請你給多的一組打√,再寫上數字。

      (2) 統計活動。

      觀察畫面,說說:圖上有哪些動物?請你將同類的動物圈在一起。啟發幼兒按標記在格子里寫上相應的數字。

      3、活動評價。

      (1) 重點評價:“看圖連線”和“按標記寫數字”,請幼兒自己講述操作過程。

      (2) 對操作正確以及能邊操作邊講述的幼兒給予表揚。

      三、教學反思:

      本次的.數學活動是讓幼兒區分1和許多,適合孩子們的年齡特征。孩子們的特點是年齡小、好玩、好游戲、有意注意時間短。只學習“1”和“許多”相對低年齡段孩子而言較抽象和枯燥。

      但伴隨著游戲活動,就會讓幼兒在玩中學,在學中玩.既可以滿足幼兒游戲和好動的需要,又能很好地完成數學教育目標。根據這一指導思想,我設計了貼近幼兒生活的活動。活動簡單,比較形象直觀,滿足幼兒思維具體形象的特性,讓幼兒在游戲中建立初淺的數概念。讓幼兒貼金魚的過程又一次的加深了孩子的印象。

    大班數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有關注春天植物生長變化的興趣和觀察、比較能力。

      2、能尋找合適材料測量花包菜的高度。

      3、能用自己的方法記錄和表達測量的結果。

      【活動準備】

      觀察春天植物的變化,找好室外觀察測量的場地,在合適位置擺放筆、紙、板以及漿糊、膠帶、釘子等材料,大展板一塊,兩盆花包菜。

      【活動過程】

      一、引發測量興趣。

      1、這兩盆花叫什么?在哪兒見過?春天來了,你們發現花包菜變化了嗎?

      2、弟弟妹妹很想知道花包菜有多高,你能用什么辦法告訴他們?

      二、準備測量工具。

      1、討論:什么材料和工具可以測量出花包菜的高度呢?

      2、幼兒在教室里尋找合適的測量工具。(如:塑料拼插條形玩具、水彩筆、長紙條、筷子、數學操作材料等,提示有困難的幼兒可以請老師或小朋友幫忙。)

      三、測量花包菜并做記錄。

      1、幼兒帶好測量工具和材料,到戶外種植的花包菜處現場測量。(老師觀察幼兒如何測量,并在測量范圍內準備一些工具,便于有需要的幼兒調換。)

      2、交流測量經驗,發現問題,討論并解決測量中的問題。例如:自己使用了什么工具:測量的起點在哪里;測量工具和花包菜不一樣長怎么辦等。

      3、再次測量并做測量記錄。

      4、討論如何記錄測量結果。

      5、幼兒繼續測量花包菜并用自己的方式將測量結果記錄下來。

      (關注此環節的難點:①測量的起點。②如何處理測量工具和花包菜不一樣長的問題。③幼兒是怎樣表達、記錄的.。)

      四、交流、分享。

      1、介紹各自選用的工具及測量結果。(將幼兒的記錄表呈現在展板上。)

      2、與幼兒共同小結:使用了哪些材料做測量工具、用什么方法記錄的。(感受記錄方法的多樣性,鼓勵幼兒尋找更多、更合適的材料做測量工具。)

      活動延伸:

      1、繼續探索用相同的材料測量結果會怎樣。

      2、比較花包菜的高矮,并嘗試分析原因。

    【大班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經典)大班數學教案07-20

    大班優秀數學教案05-30

    大班數學教案(精選)09-08

    大班數學教案01-18

    大班數學教案09-09

    大班數學教案【集合】07-27

    大班數學教案[精華]07-27

    [優]大班數學教案08-20

    大班數學教案(精品)09-20

    實用的大班數學教案09-20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香港三日木三级少妇三级99 | 午夜亚洲嘿嘿嘿在线观看 | 亚洲一级亚洲一级 | 亚洲成l人在线观看线路 | 亚洲日韩中文字幕在线不卡最新 | 亚洲第一天堂中文字幕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