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群的特征》說課稿

    時間:2021-02-28 16:14:14 說課稿 我要投稿

    《種群的特征》說課稿

      今天我說課的課題是種群的特征,我準備從教材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過程等方面來加以介紹。

    《種群的特征》說課稿

      一、教材分析

      首先,分析一下教材。本節內容選自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四章第一節,該內容是學生的視角從微觀、個體水平到宏觀、群體水平的轉折點,對培養學生的'整體意識有重要的意義。教材講述了種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遷入率和遷出率、年齡組成和性別比例等種群的特征,為學習本章重點內容之一種群數量的變化打下基礎,為群落和生態系統的學習埋下伏筆。教材著重講到了調查種群密度的兩種方法,以及種群的其它數量特征和空間特征,其中還涉及了探究活動、模擬實驗,我將新課教學安排為兩課時,本節為第一課時,主要讓學生掌握種群密度調查的方法分類,步驟和要點。

      二、教學目標

      基于以上分析,我將種群的特征目標確定如下:

      1、知識目標——讓學生掌握種群密度調查的方法分類,步驟和要點,特別是樣方法的細節。標志重捕法則要會進行相關計算。

      2、技能目標——通過模擬調查種群密度,提高學生分析能力,實踐能力

      3、情感目標——學生通過聯系生活生產實際,能了解本節課的實踐價值,比如害蟲的數量控制、牲畜的養殖量的確定等。

      三、教學過程

      1、引入:通過前面第1-3章的學習,我們知道:從個體水平看,生物能夠通過自身的調節作用維持自身的穩態,完成生長發育等生命活動。而在自然界,任何生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從第4章開始我們要轉變視角,從微觀到宏觀,即以群體為研究對象。

      2、模擬調查,親身體驗:通過教材中蒲公英的密度調查問題,初步讓學生形成種群調查的兩大方法,逐個計數和估算法,然后讓學生討論如何用估算法來統計、如何減少誤差、如何處理邊線上的數量,從而讓學生初步了解估算法的步驟、細節。

      3、歸納小結:對于種群密度各種調查方法的適用對象,注意要點逐一講解、板書。

      四、反思

      課不足之處:板書的注意了休息,但不夠美;,從時間上看,如果講述過程更快一點,留幾分鐘讓學生進行小結就更完整了。

      從本次活動來看,我還是有收獲的,本節內容在高考中考試頻率比較低,也不太好講出亮點,按以往的教學,可能一節課會將種群的其他特征都講了,本次經過反復琢磨,講述的方法有提高,比原來有新意,所以只要做有心人什么內容都能講出色彩。

    【《種群的特征》說課稿】相關文章:

    《種群的特征》說課稿11-13

    種群的特征優秀教案03-29

    種群的特征說課11-12

    《種群的特征》說課11-12

    種群的特征教案設計11-21

    種群的空間特征的練習題07-21

    種群的特征課文教學反思12-02

    《種群數量的變化》說課稿07-01

    種群數量的變化說課稿11-04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人成在线观看影院 | 亚洲午夜福利国产门事件 | 亚洲国产精品午夜不卡网站 | 亚洲高清AV电影久久 | 中文字幕乱码亚洲2019 | 夜夜躁日日躁狠狠久久A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