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國助殘日主題班會教案(精選10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那么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2025年全國助殘日主題班會教案(精選10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全國助殘日主題班會教案 1
[教學目的]
1、 通過本次全國助殘日主題班會,讓學生盡自己的能力為殘疾兒童捐獻錢物,讓他們知道要同情并幫助周圍需要幫助的人。
2、 講解殘疾人的故事,特別是通過殘疾人張海迪成才的故事對學生進行勵志教育。
3、了解全國助殘日相關知識。
[教學準備]
學生搜集殘疾人資料,準備蒙眼布,教師制作相關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引入主題。
1、師:同學們你們知道嗎?當我們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里讀書時,當我們在廣闊的操場上奔跑游戲時,我們的一些同齡小伙伴卻因為殘疾不能像我們正常人一樣過我們正常的生活,做他們想做的事。你們有什么話要說嗎?
2、生:他們真的太可憐了!
生:老天對他們真的太不公平了。
生:我們應該去幫助他們。
3、小結:是的。當我們在享受世界的美好的同時,應該想到還有許多人他們因為自身的殘疾而不能看到藍天,而不能看到光明,他們太需要幫助了。
二、講解故事,勵志教育。
1、課件出示張海迪的圖片。
2、師講解殘疾人張海迪成才的'故事。
3、師:聽了她的感人故事你們有什么感受?生談自己的感受。
4、師小結:有許多像張海迪一樣的殘疾人,雖然他們身體殘疾了,但他們的志不殘,他們積極進取,以堅強的毅力戰勝一切困難,創造出許多令我們都震撼的成績。
三、捐獻錢物,送去溫暖。
1、師:通過剛才的活動,我們深深地體會到了他們太需要我們的幫助了,“贈人玫瑰,手有余香”只要我們為他們獻出我們的一點關懷,他們就會看到我們這個世界的光明和感受到世界的溫暖,現在捐獻活動開始,你們盡力而為,不要去趁能,畢竟我們現在是學生。
2、捐獻活動開始。
[教學總結]
讓我們共唱《感恩的心》來結束本次班會。
全國助殘日主題班會教案 2
一、班會目的
1. 讓學生了解和認識殘疾人群體,培養他們的同情心和尊重他人的品質。
2. 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鼓勵他們積極參與到助殘活動中。
3. 使學生了解全國助殘日的意義和重要性。
二、班會準備
1. 準備一些關于殘疾人的基本知識,包括殘疾人的定義、分類、生活困境等。
2. 收集一些殘疾人自強不息、努力奮斗的事跡和案例。
3. 準備一些助殘活動的照片或視頻,展示社會各界對殘疾人的關愛和支持。
4. 準備教室多媒體設備,確保能夠播放PPT和視頻。
三、班會流程
1. 開場白(5分鐘)
班主任介紹班會的主題和目的。
強調全國助殘日的意義,并簡要介紹殘疾人群體的現狀。
2. 了解殘疾人(10分鐘)
通過PPT展示殘疾人的基本知識,包括定義、分類等。
分享一些殘疾人自強不息的故事,以視頻或圖片的形式展示。
3. 感受殘疾人生活(10分鐘)
設計互動環節,如讓學生模擬體驗輪椅生活、視障體驗等,以增強對殘疾人生活挑戰的理解。
引導學生分享體驗感受,進一步加深對殘疾人困境的認識。
4. 社會責任與關愛(10分鐘)
討論學生作為社會成員,在關愛殘疾人方面應承擔的責任。
展示社會各界助殘活動的'照片或視頻,激發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5. 小組討論與分享(10分鐘)
分組討論:如何在校園和社區中開展助殘活動?
各組代表分享討論成果,班主任給予點評和引導。
6. 制定行動計劃(10分鐘)
全班共同制定一份校園助殘行動計劃,明確具體的活動內容和實施時間。
鼓勵學生將計劃帶回家,與家人一起討論并尋求支持。
7. 總結與寄語(5分鐘)
班主任總結班會內容,強調關愛殘疾人的重要性。
寄語學生將助殘意識內化為日常行為,成為有責任感的公民。
四、班會后續活動
1. 組織學生參觀當地的殘疾人服務機構或康復中心,親身體驗并了解殘疾人的日常生活和康復過程。
2. 在校園內開展助殘主題活動,如義賣籌款、無障礙設施體驗等,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社會責任感。
3. 鼓勵學生將助殘行動延伸到家庭和社區,如陪伴殘疾人參加社區活動、提供生活幫助等。
全國助殘日主題班會教案 3
一、班會目標
1. 讓學生了解和關心殘疾人,培養他們的同情心和尊重殘疾人的態度。
2. 使學生認識到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長和價值,無論是否有殘疾。
3. 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助殘活動,提高社會責任感。
二、班會準備
1. 準備一些關于殘疾人的感人故事或者成功案例,展示他們的勇氣和毅力。
2. 收集一些關于助殘活動的信息和資料,包括本地區的助殘機構和活動。
3. 準備多媒體設備,播放相關視頻或PPT。
三、班會流程
1. 開場引導
老師簡單介紹全國助殘日的由來和意義,強調關心和幫助殘疾人的'重要性。
2. 知識普及
通過PPT或視頻,向學生展示殘疾人的種類、生活困難和挑戰,以及社會對他們的支持和關愛。
3. 故事分享
講述一兩個關于殘疾人的感人故事或成功案例,讓學生了解殘疾人的勇氣和毅力,以及他們如何克服困難,實現自我價值。
4. 小組討論
分小組進行討論,每組探討一個問題: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關心和幫助殘疾人?每組選出一名代表匯報討論結果。
5. 制定行動計劃
根據小組討論的結果,全班一起制定一個助殘行動計劃,包括可以在學校或社區進行的實際活動。
6. 總結與反思
老師總結班會內容,強調助殘的重要性,并鼓勵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實踐行動計劃。
四、班會后活動
1. 組織學生參加校內外助殘志愿者活動,如探訪殘疾人家庭、參加助殘公益活動等。
2. 在班級內設立“助殘角”,定期分享關于助殘的信息和活動,增強學生的助殘意識。
五、教育意義
通過這次班會,學生將更加了解和關心殘疾人群體,學會尊重和理解他人。同時,通過實際行動參與助殘活動,提高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團隊協作能力。這對學生的人格成長和道德品質的培養具有重要意義。
全國助殘日主題班會教案 4
一、教學目標
1. 讓學生了解全國助殘日的由來和意義,增強對殘疾人群體的關注和尊重。
2. 培養學生樂于助人、關愛他人的品質,形成積極向上的道德風尚。
3. 引導學生學會用實際行動去幫助殘疾人,傳遞社會正能量。
二、教學準備
1. 準備相關視頻資料,展示殘疾人的生活和奮斗歷程。
2. 收集助殘日的圖片、故事等素材,用于課堂講解。
3. 準備小組討論用的紙張和筆,便于學生記錄和交流。
三、教學過程
1. 導入新課
提問學生:“你們知道全國助殘日是哪一天嗎?為什么要設立這個節日?”
簡要介紹全國助殘日的背景和意義,引出本節課的主題。
2. 觀看視頻
播放關于殘疾人生活和奮斗的視頻,讓學生感受他們的堅韌和勇敢。
提問學生:“看完視頻后,你們有什么感受?你們認為我們應該怎樣對待殘疾人?”
3. 講解助殘日的由來
講述全國助殘日的起源和發展歷程,讓學生了解這個節日的歷史背景。
介紹一些殘疾人的優秀事跡,激發學生的敬佩之情。
4. 小組討論
分組討論:“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為殘疾人做些什么?”
每組選出一名代表,分享小組討論的成果。
5. 分享故事
請學生分享自己或身邊人幫助殘疾人的故事,讓學生感受到助人的快樂。
教師補充一些助殘的感人故事,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同情心和愛心。
6. 制定行動計劃
引導學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實踐關愛殘疾人的行動。
小組討論并制定一份班級助殘行動計劃,明確具體的行動步驟和目標。
7. 總結提升
總結本節課的學習內容,強調關愛殘疾人的`重要性。
鼓勵學生將助殘行動落到實處,用實際行動傳遞社會正能量。
四、課后作業
1. 請學生回家后與家人分享今天學到的關于全國助殘日的知識。
2. 鼓勵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實踐助殘行動,并記錄自己的助殘經歷。
五、教學反思
通過本次主題班會的教學,學生能夠深入了解全國助殘日的意義,增強對殘疾人群體的關注和尊重。同時,通過小組討論和分享故事等環節,培養了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在今后的教學中,可以進一步拓展助殘行動的形式和內容,讓學生更加深入地參與到助殘活動中來。
全國助殘日主題班會教案 5
一、教學目標
1. 讓學生了解全國助殘日的背景和意義,增強對殘疾人群體的尊重和關愛意識。
2. 培養學生的同理心和互助精神,學習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幫助和支持殘疾人士。
3. 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助殘活動,傳播正能量,營造關愛殘疾人的社會氛圍。
二、教學準備
1. 收集關于全國助殘日的資料、圖片和視頻素材。
2. 準備相關案例故事,如殘疾人自強不息的事跡、社會助殘的溫暖瞬間等。
3. 安排學生分組,準備小組討論和分享。
三、教學過程
1. 導入新課
(1)教師播放全國助殘日的宣傳視頻,引起學生興趣。
(2)教師提問:“你們知道什么是全國助殘日嗎?它有什么意義?”引導學生思考并回答。
2. 了解全國助殘日
(1)教師介紹全國助殘日的由來、發展歷程以及每年的主題。
(2)展示關于殘疾人群體的生活狀態和需求的圖片,讓學生直觀感受殘疾人的不易。
3. 學習助殘知識
(1)教師講解如何正確理解和尊重殘疾人,如何與殘疾人友好相處。
(2)分享殘疾人自強不息的'案例,激發學生的敬佩之情。
(3)討論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幫助殘疾人,如讓座、協助過馬路、提供信息支持等。
4. 小組討論與分享
(1)學生分組討論自己或身邊人參與助殘活動的經歷,分享感受和收獲。
(2)每組選出一名代表,向全班匯報討論成果。
5. 制定助殘計劃
(1)教師引導學生思考如何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積極參與助殘活動。
(2)學生個人或小組制定助殘計劃,包括具體行動、實施時間和預期效果等。
6. 總結與倡議
(1)教師總結本節課的學習內容,強調助殘活動的重要性和意義。
(2)發出倡議,鼓勵學生將助殘精神融入日常生活,關愛身邊的每一個人。
四、作業布置
1. 要求學生回家后向家長介紹全國助殘日的相關內容,并分享自己的助殘計劃。
2. 鼓勵學生積極參加社區或學校組織的助殘活動,記錄活動過程和感受,下次班會時與同學分享。
五、教學反思
本節課通過視頻、圖片、案例等多種方式,讓學生全面了解了全國助殘日的背景和意義,增強了他們對殘疾人的尊重和關愛意識。通過小組討論和分享,學生進一步認識到助殘活動的重要性和可行性,激發了他們參與助殘活動的熱情。教師在今后的教學中,可以進一步拓展助殘活動的內容和形式,讓學生在實踐中更好地體會助殘精神。
全國助殘日主題班會教案 6
班會過程
一、班會程序
1、宣布班會開始。
2、匯報“做一天殘疾人”的感受及社會調查。
3、討論今后如何為身邊的殘疾人朋友做好事。
4、詩朗誦、唱歌。
5、宣布班會結束。
二、班會紀實
班長宣布《關愛殘疾人》主題班會現在開始。
A:那天,我體驗了一天做盲人的感覺。從早上起床開始,我就蒙上了雙眼。開始,我還覺得挺好玩,可衣服還沒穿完,我就憋得受不了了。眼前一片漆黑,還得摸這摸那的,一會兒碰到頭,一會兒碰到腳,想找什么都找不到。最讓我難受的是,我不知道這時天亮到什么程度了,我就喊:“媽媽,今天天氣怎么樣?”“半陰。”我心想:半陰是個什么天?偷偷看一眼吧。后來又一想,不行,要堅持,我給自己鼓著勁。吃早點時,我竟把手伸進了媽媽的牛奶杯里。聽電視的滋味也不好受……這一天怎么這么漫長,眼睛看不見,真是太痛苦了。
B:我也體驗了一天做盲人的感受,還在爸爸的攙扶下,去樓下散了步。這一路上我能聽見汽車從路上駛過,聽見小朋友們追逐嬉戲,爸爸拉著我不住地說:“往左點,那里有一堆木料;往右點,那里有一個坑;再往這邊點,前方有個井蓋子翹著;再往那邊點,前方停著一輛車……”唉,怎么我一蒙上眼睛,爸爸的話就這么多呢?現在我知道了,那不是爸爸的話多,而是街道的障礙太多,情況太復雜了。
C:我原來以為做殘疾人沒什么了不起的,以為盲人就只是看不見東西而已。我想我睡覺時,不也是閉著眼睛,什么也看不見嗎?我躺在床上不是照樣挺舒服的嗎?結果卻和我想的不一樣。那一天,我用一塊黑布遮住了眼睛之后,才真的知道什么是一片漆黑。吃飯的時候,我用鼻子在桌子上聞了又聞,想找一找我愛吃的菜在哪里,可是,這鼻子太不爭氣了!
媽媽告訴我:“你愛吃的土豆絲就擺在你的碗前呢!”我夾了又夾,費了好大力氣才夾上一點。
爸爸說:“等你吃完飯,你的`衣服可以當抹布了!”菜湯弄了一身。
D:那一天,我體驗了一天雙腿殘疾的殘疾人生活。我在屋子里拄著雙拐從這屋走到那屋,拐杖打地的聲音“嗒、嗒、嗒”地響。開始,我覺得這聲音挺好玩的,我就不斷地走呀走呀。爸爸媽媽看見了,誰也不理我。快吃飯了,我像往常一樣進了廚房,想幫助媽媽拿碗筷。我一伸手,忘記了我的重心在雙拐上,“啪”的一聲,我和碗筷一起全都摔在了地上。
E:我也體驗了一天做肢殘人的感覺。媽媽幫我把右臂吊起,像打著沉沉的石膏。我原想,在電視里,我看見過殘疾人用雙腳寫字、繪畫、吃飯、工作。我只是右臂暫時“殘”了,我還有左手呢!我試著用左手寫字,一筆一畫,我可認真了。可直到累得滿頭大汗時,我連20個生字也沒寫完。再看看自己寫的字,天哪!這叫字嗎?簡直就是蟲子爬!中午,我用左手拿筷子吃飯,根本就夾不上飯菜。改用勺子吧!我左手攥住勺把,就像狗熊耍馬叉,連把飯送進嘴里都找不準方向!
F:我體驗了一天做耳聾殘疾人的感受。雖說耳聾不耽誤吃,不耽誤喝,也能走,還能跳。但是在周圍一點聲音都沒有的情況下,我的心好寂寞呀!爸爸是相聲迷,他在看相聲的時候,我也湊過去看。只見電視畫面上,兩個相聲演員的嘴一張一合的,爸爸笑得前仰后合,可我就是不知道他在笑什么!真是急死我了!
G:我做了一天聾啞殘疾人。以前我最討厭媽媽總是嘮叨我,我都煩死了。我本想做一天聾啞人,媽媽嘮叨什么我都聽不見,可以清靜一天了,那多好呀!可我沒想到媽媽好像看透了我的心思,整整一天,也沒跟我說一句話。我的心里真是難受。有好幾次,我想跟媽媽說話,可話到嘴邊又咽回去了。“我是聾啞人”,我提醒著自己。不能說,也聽不見,失去了與別人交流的能力,真痛苦啊!
那位開始認為坐輪椅好玩的同學不好意思地站起來說:“我現在改變觀點了,坐輪椅真不舒服,腰酸腿疼不說,這輪子可沒有腿腳好使……”
“我也坐了一天的輪椅,我還去買了趟冷飲。我的體會是:別人的冷眼比腰酸腿疼更難受,殘疾人渴望被尊重。”
“通過這一天的體驗,我真的理解了殘疾人朋友,他們的生活真是不容易啊!”
“殘疾朋友太需要關心了。”
“他們更需要理解!”一個同學搶著說。
“他們也不是自愿當殘疾人的。他們在跟特殊的困難作斗爭。他們能頑強地生活著,自食其力,不給社會增添麻煩,特別值得我們尊重。”
“2000年悉尼殘疾人奧林匹克運動會上,我國運動員獲得了那么多金牌,為祖國增添了榮譽,這個分量,到今天我才知道有多重。”
這時,《愛心之歌》的樂曲輕輕地響了起來。
同學們情不自禁地和著樂曲,借助手語深情地唱起了《愛心之歌》。大家不約而同地站了起來。
當班長再次把班會活動的中心議題“我能為殘疾人做點兒什么?”提出來時,會場又一次熱烈起來,大家紛紛表示:
“從現在開始,我要自覺做一個扶殘、助殘的志愿者。”
“我要主動和我們院兒的殘疾阿姨做朋友。”
“我要主動為盲人引路。”
“我要主動幫坐輪椅的殘疾人推車。”
“我姥姥家附近就有一個福利工廠,我要到那里幫殘疾人做些事。我和爸爸媽媽都商量好了,他們可支持我了。”
“我要……”
“我要……”
同學們的情緒達到了高潮。
班長宣布:“下面,我們班的‘表演藝術家’為大家表演詩朗誦。”
(略)
一個同學已經悄悄地坐在了鋼琴旁,她深情地抬起雙手,輕輕地擊鍵,優美的聲音像小河的水一樣淌了出來,同學們和著熟悉的旋律,動情地唱起了《讓世界充滿愛》(略)。
在《讓世界充滿愛》的真摯歌聲中,班長宣布班會結束。大家還深深地沉浸在《讓世界充滿愛》的歌聲中。
“愛”這個字說說容易,但如何讓當今的學生們真正體會這個字的分量,如何用真心去愛別人,卻不是一件簡單的事。當學生們提出“體驗做一天殘疾人的感覺”的設想時,我就想: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創意,一定要抓住。今天的學生,幾年后就是國家建設的主力軍,他們的公德意識,他們的精神文明程度,將是整個國家文明的標志。公德意識的教育,就要從小開始,才能深入人心。搞好這個活動,教育意義將是深遠的、廣泛的。我積極支持并引導他們深入思考活動的意義,幫助他們設計好活動的步驟。在輔導學生們深入搞好活動的同時,我自己的心靈也同孩子們一起得到了一次洗禮,感情得到了一次升華。活動結束后,我看到愛心的種子深深地埋在了學生們的心里,想到它將同學生們的理想一起升騰,我感到無比的快樂。
這次主題班會活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不少學生家長反映:開始“體驗做一天殘疾人”的時候,學生們只是好奇。當他們體驗了殘疾人的生活,特別是在主題班會后,突然長大了許多。不管是在家還是出門,孩子們都有了公德意識。乘車,主動讓座;人多,自覺排隊;
路遇殘疾人需要幫助時,主動上前。家長們感覺,孩子們說的文明禮貌用語都顯得比過去自然、親切了。
通過一天的體驗,學生們將有一生的收獲。在今后的學習、工作中,他們會把對殘疾人“理解、尊重、關心、幫助”的行為準則貫穿一生,并能自覺地成為殘疾人平等參與社會生活和殘疾人事業發展的義務宣傳員,進而為促進整個社會的文明進程做出貢獻。
全國助殘日主題班會教案 7
活動目的:
1、通過宣傳,弘揚中華民族扶殘助弱的美德,提升小學生的思想覺悟。
2、營造理解、尊重、愛護、關心、協助殘疾人的良好氛圍。
3、展開用實際行動,表達獻愛心活動。
活動準備:
倡議書、宣傳欄、活動小品等
活動過程:
一、由班主任宣讀班級的《扶殘助弱》倡議書。
二、營造良好氣氛,倡導“奉獻愛心”精神。
1、組織學習討論宣傳單、宣傳欄材料。
2、分組學習關于扶殘助弱的宣傳材料。
三、模擬實踐,深化明理。
(在活動中,我們有目的地讓學生參與實踐,用學生親自的實踐體會殘疾人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難要比正常人多得多,更需要別人的關心、協助和理解,從而培養學生養成有一顆同情心和樂于協助殘疾人的愛心。)
1、分組分別模仿“盲人”“瘸子”“啞人”等殘疾人處理日常生活事務。
2、分組交流自己的親自感受和心得體會。
3、小組匯報,交流。
各抒已見,論一論、議一議自己的感受與體會。
四、獻愛心,表達心意。
1、師:同學們,通過今天早上升旗時的國旗下講話和薛主任對本次助殘日活動的動員講話,閱讀報紙和學習宣傳資料等,同學們親自去聽、去說、去想、去感受、去體會,大家都深深體會到殘疾人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和所受的痛苦,是何等的艱辛。希望同學們獻出你的愛心,用實際行動來表達你們對殘疾人的關心與協助。
2、學生捐獻活動開始。(拍攝幾張照片)
3、師:剛才我們能夠看到,同學們你捐五角、我獻出一元、他捐出……一顆顆愛心在跳動。大家用真情和愛心譜寫了一曲精神文明建設的贊歌,涌現出一顆顆愛護、關心、協助殘疾人的童心,為協助殘疾人獻出一顆火熱的心。
全國助殘日主題班會教案 8
一、班會目的
1. 讓學生了解和認識殘疾人群體,培養他們的同情心和尊重他人的品質。
2. 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鼓勵他們積極參與到助殘活動中。
3. 使學生了解全國助殘日的意義和重要性。
二、班會準備
1. 準備一些關于殘疾人的基本知識,包括殘疾人的定義、分類、生活困境等。
2. 收集一些殘疾人自強不息、努力奮斗的事跡和案例。
3. 準備一些助殘活動的照片或視頻,展示社會各界對殘疾人的.關愛和支持。
4. 準備教室多媒體設備,確保能夠播放PPT和視頻。
三、班會流程
1. 開場白(5分鐘)
班主任介紹班會的主題和目的。
強調全國助殘日的意義,并簡要介紹殘疾人群體的現狀。
2. 了解殘疾人(10分鐘)
通過PPT展示殘疾人的基本知識,包括定義、分類等。
分享一些殘疾人自強不息的故事,以視頻或圖片的形式展示。
3. 感受殘疾人生活(10分鐘)
設計互動環節,如讓學生模擬體驗輪椅生活、視障體驗等,以增強對殘疾人生活挑戰的理解。
引導學生分享體驗感受,進一步加深對殘疾人困境的認識。
4. 社會責任與關愛(10分鐘)
討論學生作為社會成員,在關愛殘疾人方面應承擔的責任。
展示社會各界助殘活動的照片或視頻,激發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5. 小組討論與分享(10分鐘)
分組討論:如何在校園和社區中開展助殘活動?
各組代表分享討論成果,班主任給予點評和引導。
6. 制定行動計劃(10分鐘)
全班共同制定一份校園助殘行動計劃,明確具體的活動內容和實施時間。
鼓勵學生將計劃帶回家,與家人一起討論并尋求支持。
7. 總結與寄語(5分鐘)
班主任總結班會內容,強調關愛殘疾人的重要性。
寄語學生將助殘意識內化為日常行為,成為有責任感的公民。
四、班會后續活動
1. 組織學生參觀當地的殘疾人服務機構或康復中心,親身體驗并了解殘疾人的日常生活和康復過程。
2. 在校園內開展助殘主題活動,如義賣籌款、無障礙設施體驗等,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社會責任感。
3. 鼓勵學生將助殘行動延伸到家庭和社區,如陪伴殘疾人參加社區活動、提供生活幫助等。
全國助殘日主題班會教案 9
[活動目的]
1、 通過本次班會,讓學生盡自己的能力為殘疾兒童捐獻錢物,讓他們知道要同情并幫助周圍需要幫助的人。
2、 講解殘疾人的故事,特別是通過殘疾人張海迪成才的故事對學生進行勵志教育。
[活動準備]
學生搜集殘疾人資料,準備蒙眼布,教師制作相關課件。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引入主題。
1、師:同學們你們知道嗎?當我們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里讀書時,當我們在廣闊的操場上奔跑游戲時,我們的一些同齡小伙伴卻因為殘疾不能像我們正常人一樣過我們正常的生活,做他們想做的事。你們有什么話要說嗎?
2、生:他們真的太可憐了!
生:老天對他們真的太不公平了。
生:我們應該去幫助他們。
3、小結:是的。當我們在享受世界的美好的同時,應該想到還有許多人他們因為自身的殘疾而不能看到藍天,而不能看到光明,他們太需要幫助了。
二、講解故事,勵志教育。
1、課件出示張海迪的圖片。
2、師講解殘疾人張海迪成才的故事。
3、師:聽了她的感人故事你們有什么感受?
生談自己的'感受。
4、師小結:有許多像張海迪一樣的殘疾人,雖然他們身體殘疾了,但他們的志不殘,他們積極進取,以堅強的毅力戰勝一切困難,創造出許多令我們都震撼的成績。
三、捐獻錢物,送去溫暖。
1、師:通過剛才的活動,我們深深地體會到了他們太需要我們的幫助了,“贈人玫瑰,手有余香”只要我們為他們獻出我們的一點關懷,他們就會看到我們這個世界的光明和感受到世界的溫暖,現在捐獻活動開始,你們盡力而為,不要去趁能,畢竟我們現在是學生。
2、捐獻活動開始。
總結:
讓我們共唱《感恩的心》來結束本次班會活動。
全國助殘日主題班會教案 10
活動目的:
1.引導學生認識到殘疾人在生活上有許多困難,了解殘疾人身殘志堅的故事,教育學生尊敬殘疾人。使學生燃起對殘疾人的同情和關愛之情,并力所能及地幫助他們,培養學生的愛心。
2.能尊重殘疾人,設身處地為殘疾人著想,熱情幫助他們解決困難。
3.幫助學生了解社會對殘疾人的關心與幫助,培養搜集資料,獲取信息的能力。
活動形式:感悟討論、表演等多種形式結合 活動準備:
1.學生搜集殘疾人資料,準備蒙眼布。
2.歌曲《愛的奉獻》
活動過程:
(一) 游戲觸情,引入主題
(二) 同學們,下午好!這次班隊會的主題――關心殘疾兒童 世界上的人可以有多種分法:黑人、白人;中國人、美國人;還有健全人、殘疾人……
毫無疑問,殘疾人是最弱勢的卻又是為數不少的一個群體。目前世界上有殘疾人6.5億僅在中國就有3000萬殘疾人,其中包括778萬肢體殘疾人。而殘疾兒童就有600多萬。
同學們,你們知道什么樣的人叫殘疾人嗎?(眼睛看不見的人,沒有手的人,嘴巴不會說話的人等)
同學們說得對,由于先天或后天的意外,而使身體器官或功能有了缺陷的人,我們稱為殘疾人。殘疾人又是怎樣生活的呢?下面就讓我們來體驗體驗吧!
1.同學們,請閉上眼睛,半分鐘后談論你的感受?如果在黑暗中做事情,又會有什么感受呢?下面我們一起做個游戲:請兩位同學蒙上眼睛找座位。
2.請同學們把書包里的書本全部拿出放在桌子上,右手握拳放在胸前,用左手整理書包。
3.游戲結束后,談體會。與平時比較有什么不同。
4.結論:一件平日里最簡單不過的事情,現在變得如此艱難。從這個游戲中,你還想到了什么?
結論:我們應關心愛護殘疾兒童。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我們個個是健康、活潑的孩子,得到老師精心的培養,父母的疼愛,多么幸福呀!當我們盡情享受這個世界的無限美好時,可曾想過,還有一些小伙伴,他們的一生,只能以黑暗為伴,與無聲為侶。甚至有的人,精神世界一片混沌。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殘疾兒童。今天,就讓我們走近他們,關注他們特別的生活。
(二)身殘志堅故事會
在這短短的幾分鐘里,同學們就感到了許多不便,而殘疾人卻天天如此,年年如此,多么不容易。可他們戰勝了生活的困難,克服自身的殘疾,用自立自強譜寫了一篇篇感人的故事。請同學們講講殘疾人身殘志堅的故事。聽后學生談感受。
結論:很多殘疾兒童,克服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取得了輝煌的成功,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同時我們更應該多方面地了解他們,關心幫助他們。說說如何幫助殘疾人。
(三) 小結
同學們,今天我們交流了殘疾人自強不息的故事,討論了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如何幫助他們,收獲和感想一定不少吧。走近這個特殊的群體,我們有了太多的'感悟。也許,他們的要求并不多。一個善意的微笑,一次小小的幫助已足夠。愿愛心常在,感動常在。讓我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伸出溫暖的手,奉獻自己的愛心,這世界將永遠成為美好的春天。我不由地想起一句話:“愛心一小步,道德成長一大步”。當我們每個人都愿意伸出自己熱情的手,這個世界將會變得多么溫暖啊!
讓我們在《愛的奉獻》歌聲中結束今天的班隊會。播放歌曲《愛的奉獻》,投影顯示歌詞,全班同學齊聲歌唱。
【全國助殘日主題班會教案】相關文章:
全國助殘日主題班會教案(精選16篇)05-25
全國助殘日主題班會教案(通用16篇)06-10
全國助殘日主題班會活動方案范文06-25
“全國愛牙日”主題班會教案09-24
2024年全國助殘日主題班會教案(精選5篇)5篇【必備】07-12
全國低碳日主題班會教案08-02
全國愛眼日主題班會教案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