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有關陶藝小學作文18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怎么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有關陶藝小學作文18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陶藝小學作文1
今天是個特殊的日子,因為我們要去勞技中心學做陶藝。
十幾分鐘過去了,我們的大巴車駛到了牢記中心的門口。我們下了車,徑直奔向了陶藝室。
在勞技中心的所有教室中,數陶藝室紀律最嚴,技術難度最高,一個小小的瑕疵就有可能導致整個瓷器毀于一旦,上次做鈴鐺時,我沒有成功,做砸了。對于這次的活動,我心里就像揣了只小兔子似的忐忑不安。
上課了,老師教我們怎樣捏塑,怎樣改變盆口的形狀,怎樣做裝飾后,就讓我們親自動手制作了。我們按老師的要求先取出一團與拳頭差不多大小的陶泥,捏成碗的形狀,把碗壁捏成與小拇指那么厚,把碗口壓平,等待老師檢查。終于捏好了,我抬起頭,只見許多同學埋頭苦做,額頭上滲出豆大的汗珠,有的趴在桌上沉思,偶爾修改一下;有的不停地修飾著,似乎一點也沒有放下的意思;還有的正在檢查,臉上的表情十分緊張,仿佛這一次檢查能改變他的一生。輪到我了,我的心“撲撲”一陣猛跳,老師拿起我的作品,修改了幾下,就走了。我長吁一口氣——過關了。
接著是改變“碗口”的形狀,我冥思苦想,突然靈光一閃,迅速把杯口彎成了小鳥的形狀。看看別人,有的`是烏龜,有的像海螺,還有的就是一個大大的海星。大家略一思考,就設計除了許許多多稀奇古怪的圖形。
最后就是必要的裝飾了。我岸上盆腳,扎個小洞,粘上小鳥的眼睛、嘴巴和尾巴,就大功告成了。
我做得花盆很有創意,不但被評為優星,還被拿去燒制,變成一了個名副其實的陶藝花盆。
陶藝小學作文2
爸爸說十里店新開的超市的一樓,開了一家陶藝店,放假了一定帶我去體驗體驗,我心中充滿了期待。
這家叫陶風·瓷里的陶藝店,裝修得古香古色,店內燈光略顯得有些灰暗,有幾排柜子,放的都是燒好的陶器,充滿了藝術氛圍。在這里,或制陶,或繪畫,還有奶茶和咖啡供你品嘗。
我和我的一位要好的同學約好一起去。我們消費的是一個小時兩坨泥的`項目。拉坯機不停地轉,邊轉邊做,有一位老師指導我們。這位老師先教我們怎么做,教會了以后,老師給我們做了一個基本形狀,就讓我們diy。
制作陶瓷差不多要十來道工序呢,我們所體驗的只不過是拉坯這道工序,就是將摞好的瓷泥放入大轉盤內,通過旋轉轉盤,用手和拉坯工具,將瓷泥拉成瓷坯。我先照老師的樣子做了一個碗,成功了!我又把它恢復回去,做了一個像沒頂房子的東西。我恢復它時,發現有些抖,叫來老師,老師又教會了我。我倆做了一會兒,我的有點矮,像個罐子;我的同學的有點高,像管子。我倆有時做著做著,就不小心掉下來一點泥,老師說粘不上,我倆就扔到旁邊專門放廢泥的地方。不會了,我倆就問老師。
玩了45分鐘,我們掌握了拉坯的基本技巧,這時,老師給我們換了新泥,原來45分鐘以后,泥就不能玩了。第二塊泥,要往好里做,做好是要燒出來的。我和我的同學用15分鐘一人做了一個花瓶。
老師說要燒好的話得15—20天,所以我們只好再等一等才能看到我們最終的作品啦!
早在歐洲人掌握瓷器制造技術一千多年前,中國人就已經制造出很精美的陶瓷器。中國是世界上最早應用陶器的國家之一,而中國陶瓷因其極高的實用性和藝術性而備受世人的推崇。
在這里,我們和泥土偶遇,躲避片刻喧囂,收獲了一份遠古的寧靜,又盡情地釋放了純真的童趣。
陶藝小學作文3
陽春三月,萬物吐綠,我和好朋友相約去陶藝村游玩。一路上,歡聲笑語不斷,我們不知不覺就來到了陶藝村的門口,道路的兩側排列整齊的楊柳在春風中向我們招手致意。
首先,進入我們視線的是那盛開的滿園桃花,遠遠望去,一片粉紅,就像天邊的朝霞,朵朵桃花散發著醉人的花香,引來了一只只蜜蜂在花叢中快樂的跳舞。
在桃園的后方是一片雪白,那便是梨園,一朵朵梨花爭著比著開放,在這片潔白的花海中聞著淡淡的花香,真是美極了。穿過這片花海,我們來到了陶藝村博物館。千姿百態的.陶藝展品立刻吸引了我們的眼球,有人物、有動物、有植物、還各種形狀的容器……五顏六色看得我們驚嘆不已!
從博物館出來,我們又蹬上了燒烤城,從高處向遠處看,一望無際,景色盡收眼底,美不盛收,一陣陣的香味飄向過遠方……
最后,我們依依不舍地走出了陶藝村,在回家的路上,我們不禁贊嘆到:春天的陶藝村可真迷人啊!
陶藝小學作文4
“陶藝”既好玩又有藝術性,能無限制地展開想象力與創造力,制作各色各樣的陶藝作品,并體驗各種與眾不同的特色活動,一直為我同齡的孩子們所喜愛。而我便是能夠親手做陶藝的一名幸運兒!
老師分給我們每人一塊“大泥巴”,讓我們觀察片刻才動手制作。我思忖著:用泥前得先觀察一下泥的性質,用不同的方法捏。跟寫字一樣,要先觀察字的結構……不只是做陶泥,其實做許多事都是如此,面對不同的事,應對的方法也會不同,我們也得先觀察事情的“結構”。
除此之外,一個成功的`作品背后,總會有許多次的失敗,不敢去嘗試,又怎會創造出優秀的陶藝作品?”于是,我們都放開手腳開始“創作”我們自己的陶藝作品。我們還動手做了一個精美的流線型杯子:我與另兩位同學一起合作,首先雙手將濕陶泥揉的更加有韌性;接著在不吸水的案板上用搟面杖搟出一個厚度適宜的“泥餅”,小刀在餅上劃一個大小適中的杯子橢圓形底盤;最后一步以同樣的方法做出兩個長方形“泥餅”圍在底盤兩側,大功告成!
做個杯子很簡單嗎?不簡單。做歪了,做太薄裂了,一不小心口子破了,陶泥塌了……不要緊,哪怕你做錯了,也不會被笑話,因為每個人都知道,每一次做錯,都是一次努力創新的結果。不只是做陶泥,其實做許多事都是如此,面對不同的事,應對的方法也會不同,我們也得先觀察事情的“結構”。經過一次次的努力,我們終于做出了一個在常人看來多普通的杯子。
在第一次的陶藝體驗中里,我學到的不僅僅是陶藝的技巧,更重要的,還是對待事情的態度。在陶藝課中,我學到了一些普通課堂上學不到的東西,寓教于樂,充滿精彩。
陶藝小學作文5
金風送爽,丹桂飄香,沐浴著秋日的暖陽,我們行走在蔣巷村的鄉間小路上。這是我們全體六年級學生第一次參加實踐活動,我的心情無比激動,而最令我難忘的,是親手制作陶藝作品。
排著整齊的隊伍,我們走進了陶藝制作室,我立刻被架子上的幾件作品吸引:惟妙惟肖的茶壺,活潑美麗的小姑娘,還有憨厚可愛的小豬……每一件作品,都是那樣活靈活現,那樣天工巧奪,讓我不得不佩服陶藝工人的精湛手藝。
分好組后,我們各自開始安安靜靜地制作陶藝作品。我準備做一個小人兒,起名為《勤勞的蔣巷村人民》。我先取了一些陶土,用雙手搓成一個圓,然后壓扁,再用手指在圓形中心確定一個點,與外面的手指結合,開始沿著一周打轉。不一會兒,本來扁扁的圓形上面,出現了一個凸起的半球形,毫無疑問,那是農民的草帽。接下來,就要制作農民的頭和身子了。我捏了一個圓,發現上面有幾條裂痕,便用清水噴了噴,再揉了揉,這下就光滑了。按照同樣的方法,我又捏出了農民的身子。這是最不好捏的,身子應該是圓柱體的,但又要有一些呈弧形的.棱角。我用兩根手指卡住邊緣,輕輕一捏,一個棱角就出來了。我又捏了幾次,身子就完工了。然后,我又抓緊時間做了手和腳,再將所有零件全部粘合起來,一個農民的形象就出來了。
我細細端詳我的作品———《勤勞的蔣巷村人民》,我想象他在田地里干花兒的情景:頭戴一頂草帽,穿著薄薄的襯衫,挽起了褲腳賣力地干著。太陽火辣辣的,農民早已汗流浹背,但他仍然不辭辛苦地工作,絲毫沒有停下的意思。
我的陶藝作品雖然得的分數不高,但我還是很高興。因為我用自己的雙手塑造了一個農民平凡而光輝的形象——勤勞,樸實,有一顆善良、真誠而火熱的心。令我難忘的,不只是這次活動,更是蔣巷村人民的熱情與勤勞!
陶藝小學作文6
今天早晨,媽媽帶著我第一次去上陶藝課,我懷著激動的心情走進了學校。我去的太早了,教室還沒開門呢!等了好長時間,門終于被打開了,教室里很安靜,一個人也沒有,不久,老師和同學都來了,老師就讓我們拿出來泥巴。
開始上課了,老師先讓我們把泥巴和一和,讓它變軟,正式開始做陶藝了。她先讓我們揉一個圓圓的小球,然后把它壓扁做成圓片,做筆筒的底,原來老師教的是做筆筒呀!接著,老師說讓我們把泥巴搓成細長條,再用筷子蘸上水抹在圓片的周圍,然后把搓好的細長條粘在圓片的周圍。聽完后,我就開始搓細長條了,我搓來搓去,泥條總是斷,后來,干脆我來給圓片上粘細長條,媽媽來搓。就這樣,我們分工明確,我把細長條一圈一圈的繞著筆筒的底部往高粘,大約粘了八公分的高度,筆筒的身體就粘好了。老師讓我們自已給它做裝飾。我先捏了一條魚,我把它粘在筆筒的`上方,又捏了好幾個泡泡,把她粘在魚嘴巴的旁邊,緊接著,我又捏了好幾條魚,把筆筒上方那一圈都圍住了,我在最頂端的細長條的上面粘了七顆小圓球,并用七條細長條把它們連了起來,看上去,就像一個漂亮的花籃,然后,我又在筆筒的下方粘了一些捏好的石頭和水草,在石頭和水草的旁邊粘了兩顆海星,就這樣我制作的陶藝筆筒就完成了。
就在這時,我聽到了一個聲音:“我的筆筒塌了!”原來老師說過:“你感覺你做的筆筒的身體的泥巴太軟了的時候,要讓它晾一晾增加硬度,否則,底部支撐不了太大的重量,就會塌的。”這個同學肯定是沒聽老師的這句話,所以才塌的。我扭頭一看,他的桌子上橫七豎八的躺著很多細長條,就剩下一個底部了,他自已也哈哈大笑起來。看到他弄了滿臉、滿身和滿手的泥巴,大家都笑了起來。
看到他的這個樣子,從中使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上課要專心聽講,不然會吃大虧的!
陶藝小學作文7
這兩天,天高云淡,秋風習習,我們跟隨老師去勞技中心參加了很多有意思的實踐活動,其中的陶藝課讓我感到既新奇又好玩。
講課的是一位男老師,他教我們做鈴鐺。只見他拿起一塊泥,像變魔術似的,泥很快在他手中成了一個小碗。我們看得嘖嘖稱贊,我想:做碗嘛,誰不會呀?做個“大餅”再把它的邊卷起來就行,再加個小球不就成鈴鐺了嗎?
“說者容易做者難”。同學們做出的'鈴鐺五花八門,有的像一團爛泥,有的像盤子,還有的居然像保齡球……我暗暗發誓要做出個象樣的來。我先把泥捏成雞蛋狀,用大拇指按出一個“坑”,在“坑”旁邊慢慢地捏,捏出了一個“小碗”形狀。我不由得為自己的手藝感到得意。這時老師過來幫我修改:“你看,碗身還可以,底部太厚了,反過來像頂擋雪帽。”他邊說邊把我的“碗底”捏薄了。
我欣賞著自己的作品想:我再給它刻點花紋,安上個柄就能大功告成啦!可是雕刻時我卻發現,“鈴鐺”里面是空心的,泥陷了進去,我只好又加了一點泥。凹凸不平的地方被我填平了。我做的“鈴鐺”終于成功啦!
不過,現在的成果只是完成了做陶瓷的第一步,它還得曬上一個星期,再用1000多度的火烤8個小時才能成為真正的陶瓷。陶瓷在我們的生活中用處可多啦,不過做起來還挺麻煩的。
你知道嗎?陶瓷還能代表我們中國呢,因為它的英文名就是“CHINA”呀!
陶藝小學作文8
今天放學后,我來到“童畫樂園”上第一節陶藝課。
一上課,老師首先給我了一大塊深棕色的“泥巴”,還告訴我它不是什么“泥巴”,而是陶土。
老師讓我把那塊陶土使勁扔一扔,揉一揉。讓我不要“心慈手軟”,把它想象成一個仇敵。于是,我把這個“仇敵”使勁地又壓又揉,還“轟——轟”地拼命扔陶土,我的手不一會兒就變得臟兮兮的,沾滿了陶土。然后,老師又讓我取一小塊陶土,并且讓我把它搓成圓形。接著,老師讓我用大拇指在上面弄一個小洞洞,讓我自己看看可以做什么。噢!原來老師讓我做一個杯子、碗或者是一個盆呀!我決定做一個小花盆。于是,我便仔細地用手捏洞洞四周的陶土,一個小花盆的基本造型便完成了。但是,小花盆四周的“盆沿”都想沒吃飯似的,軟綿綿地“趴”了下去。老師趕緊告訴我“補救”方法:把“趴”下去的'地方撕開,讓后再捏在一起。小花盆這才重新“站”了起來。我又把小花盆裝飾了一下,我先搓出了兩根細細長長的“面條”。然后,我把剛剛搓好的“面條”圍在小花盆上。為了讓小花盆看起來更生動一些,我把其中一根“面條”擺成了好看的“波浪線”形,還用雕刻刀在上面刻出了好看的花紋。
最后,我又用雕刻刀刻出了一個個不同表情的小人臉,并“貼”在小花盆上,小花盆便做好了。老師又讓我在小花盆里“種”幾朵花,還可以“養”一些小昆蟲。于是,我便開始動手做花。我首先卷出一個小小的“玫瑰花蕊”,然后,按順序一層一層地做好“玫瑰花瓣”,最后,做出“玫瑰花”的“葉子”和“莖”,并把它們粘在一起,一朵含苞欲放的“玫瑰花”便做好了。接著,我又做了兩朵“玫瑰花”和兩只“小蝸牛”,并把它們放進小花盆,一個完完整整的小花盆便大功告成了。
老師拿出手機,給我的小花盆拍照。并且表揚我做的不錯,要給以后來上課的學生看呢!
做陶藝課真有趣!
陶藝小學作文9
寒假里,我到運河邊一家陶藝館去做手工。一跨進大門,就看見櫥窗里陳列著小朋友們做的形態各異、色彩斑斕的陶藝作品,有撒滿水果的生日蛋糕,有點綴著花蝴蝶的草帽……最吸引我的是一個有小貓圖案的花瓶。“好漂亮啊!”我發出驚嘆。“我也要做一個這樣的花瓶!”
在陶藝館阿姨的指導下,我先用陶泥搓了一個圓溜溜的球,再把它壓扁,像一個小小的.燒餅,阿姨說這就是花瓶的底座。接著又用陶泥搓成一根根細細的泥條,再把這些泥條一圈圈地圍在“小燒餅”上,盤旋到大約15厘米的時候,阿姨說:“高度夠了,這個就是花瓶的身子。”“花瓶這么難看啊,一點都不光滑。”我在心里暗暗地想。阿姨好像知道我在想什么,微笑著說:“下面我們要把這個瓶身再加工一下,讓它變光滑。”說完,她拿起了一把扁扁的塑料小刀,教我一點一點地開始刮瓶身,不多久,瓶身就變得光滑細膩了。
“我們還要給這個花瓶裝飾一下,讓它更漂亮。”阿姨又說道。“好啊!”我興奮地從筐里挑選了一個小貓和愛心、小花的模具。我把陶泥放進模具中壓扁,倒出來后就是我喜歡的那些圖案了。我把這些圖案再粘到瓶身上,“啊!這個花瓶可愛極了!”我自豪地大叫起來。“別急!”阿姨說,“涂上顏色就更加完美了。”
于是我把小貓涂上純潔的白色,小花涂上黃、綠、藍三色,愛心涂成金燦燦的黃色,花瓶整體涂上嬌嫩的淡粉色。一個精致而又充滿童趣的花瓶就展現在我眼前。我目不轉睛地盯著它看,愛不釋手。旁邊的阿姨也都圍過來夸贊我:“這個花瓶真得很美啊!”我心里喜滋滋的,充滿了自豪。
我認為我做的花瓶是世界上最漂亮的花瓶,我為它感到驕傲!
陶藝小學作文10
轉過街角,看見陶藝店的招牌,聞見瓷土的清香,我停住了腳步。我走進了這家陶藝店,戴上圍裙,卷起袖子,準備“大干一場”。
陶藝店的姐姐拿出了一塊陶泥,開始在陶藝機上給我示范制作的方法。我目不轉睛地盯著她的手,豎起耳朵,聽她為我講解技巧。眼看著她很快就做出了一件半成品,我心里有些發癢,感覺還挺簡單的,便迫不及待地接過她手中的`泥,開始了“創作”。
我按照她的方法,用水把手沾濕,輕輕地放在泥上,找好重心,讓它隨著陶藝機轉動。轉了幾圈后,我把一根大拇指放在陶泥的中間,不一會兒,就看到陶泥上開了一個小孔。我用手把小孔逐漸擴大,容器的側壁就做成了。看著已經呈現出雛形的陶土,我心中十分高興,正在這時,我的手突然歪了一下,陶泥的口馬上就塌陷了,我連忙補救,可是陶泥就像個不聽使喚的小孩子,在我的手中左搖右擺,重心也一下子不穩了。在一陣掙扎之后,它最終“光榮就義”,變成了一灘泥。我心中有些失落,心情就像一團亂麻,既郁悶又后悔。
陶藝店的那位姐姐又遞給了我一塊新的泥:“第一次都不太好上手,多試試就好了。”聽了她的話,我決定重振旗鼓,再次進行嘗試。我按照原來的方法,操作著手中的陶泥。有了第一次的經驗,我的手更加穩了,做每一步都不緊不慢,認真細致。終于,我的泥胚做好了。我小心翼翼地把它從陶藝機上取下來,放在桌子上,并利用工具進行裝飾。在歷經了“艱險”后,我的作品終于大功告成。看著桌子上做好的成品,我心中有一種自豪與欣慰。
第一次做陶泥,雖然不是一帆風順,但是最終收獲了成功的果實。這也讓我明白,做事的過程中也許會有坎坷,但只要用心去做,不怕失敗,就能最終成功。
陶藝小學作文11
你做過手工陶藝嗎?你家里有你親手做的陶藝作品嗎?溫州甌網就邀請小記者們8月8號在溫州博物館陶藝體驗室與陶藝來一次親密接觸。
活動當天,炎熱的天氣絲毫沒有影響小記者們的積極性,個個都摩拳擦掌,躍躍欲試。今天陶藝室的老師要教我們做一個杯子,陶藝室的老師先給每人分了一大塊陶土,然后教我們把陶土揉圓再壓扁,再在壓扁的.陶土上劃出杯子的底部和杯壁。接下來是我最喜歡的環節了,就是給杯子做裝飾。這下可熱鬧了,小記者們有在上面貼花的,有在上面刻字的,有在上面畫畫的…。而我在上面貼了一副眼鏡哦!我對自己的作品非常滿意!最后在陶藝老師的精心指導下,小記者們都成功完成了自己陶藝作品。
自從我們的人類祖先發明了陶瓷工藝以后,瓷器就一直沒離開人們的視線。而現在的陶藝不緊緊只有實用價值,隨著文化的變遷,陶藝更具備了文化價值和收藏價值。讓我們一起來玩陶藝吧,讓我們把祖先的手藝一代一代傳承下去,并發揚光大!
陶藝小學作文12
昨天我參觀的最后一個館是陶藝中心。我們走進去,本來只是想參觀參觀的,沒想到一進去,一位老師就叫住了我:“小朋友,來試試和泥吧!”我想:“和泥那么簡單,去試試也沒關系“。于是就卷起袖子,使勁和了起來,可是才和了十下,手就酸了。老師一邊給我加油,一邊糾正我的動作。
因為這次和泥,使我對陶藝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就想學做陶藝了。但是我在挑選項目的`時候有些猶豫,選擇再三我決定選擇捏塑。因為它是制作陶藝最古老也是最基本的一種成型方法。它可以不用任何工具,有較大的自由性,非常適合青少年創造富有個性的陶藝作品。正好章欽也選捏塑,我們就去付錢了。
我們付完錢后,就坐在位置上等著,過了一會兒老師拿來了泥和竹簽。她先教了我們一遍基本的做法,還拿了幾個成品給我們做樣品。接下來就是我們動手自由發揮的時刻了。我準備做一個花籃,先用泥做了一個底盤,再用剩下的泥搓成一條條的,一層層盤上去。慢慢的盤成一個圓柱體,我在圓柱體上方捏了些花邊,又用一根扁扁的長條做拎手,這樣一個花籃就成型了,但是它沒有完工,它還少最后一個步驟——燒制。我把它留在了中心里,讓老師們幫忙燒制。
我萬分期待能快點看見我自己制做設計的小花籃。
陶藝小學作文13
上星期六,我和媽媽去了沙溪老街的“陶泥巴”做陶藝。
走進“陶泥巴”,只見一個短發阿姨坐在玩陶吧的位置上,原來,她就是這家店的老板娘。她很熱心地把我拉到位置上,給我示范起來。“你看,我這樣一弄,它就變了形。”阿姨邊說邊做出一個煙灰缸。
我躍躍欲試,把手放在陶土上面用力的向里面摁,它就變得小小的,里面都快變成實心的了。我又用手把它用力地往外拉,它就變得大大的,里面全是空的。阿姨笑瞇瞇地問我:“你想要做什么樣子的呢?”“我想要做上面有花邊的小瓶子。”我指著邊上已經做好了的小瓶子說。()
于是,在阿姨的幫助下,我把小瓶子形狀給做了出來。她把電關掉,在上面擠出了美麗的花邊,小瓶子雛形出來了。阿姨用一根細細的線把這一個小瓶子取了下來,小心翼翼地放在了一張報紙上。她讓我在上面貼上美麗的花紋,說:“如果泥太干的話,就把那個裝水的黃色小瓶子摁一下,水就會噴在泥的.上面。”
我開始貼花紋了,先用一些泥搓出了幾個小圓球來,小心地貼在小瓶子上面,再用泥搓出來的線,彎彎曲曲地貼在小瓶子上面,最后我用泥做出來了一朵小花貼在小瓶子的上面。大功告成,我很滿意。阿姨向我翹起了大拇指:“還不錯!”
后來,一位叔叔叫我在一張小紙頭上面寫一下名字和電話號碼,他小心地把它貼在小瓶子的上面,放在了一個架子上。他說老板娘什么時候打電話來,就去他們店里拿已經燒制好的小瓶子。
我和媽媽高高興興地回家了,今天我的收獲真大。
陶藝小學作文14
“耶,又去勞技中心嘍!”我們興高采烈地歡呼著,個個眉飛色舞,談笑風生,盼望著早點到勞技中心去大顯身手。
載著我們歡聲笑語,載著我們滿滿祈盼的大巴終于駛進了勞技中心。當知道今天我們的課程是制作陶藝,我高興的一蹦三尺高。老師發給每個同學一團陶泥,大家卷起衣袖拿著陶泥迫不及待的捏了起來,“哦,你看我做的怎么樣啊?好看嗎?”另一邊又傳來“你看我捏的多像花籃啊!”教室里頓時沸騰起來了。
“同學們靜一靜,今天我們來制作花瓶”老師做了一個‘停下’的手勢,同學們頓時鴉雀無聲。接著老師用陶泥給大家示范制作花瓶的全過程后。終于可以動手了,我先把陶泥捏成一個小球,再用大拇指在球的'中心壓進去,一個可愛的小碗就誕生了!我用大拇指和食指沿著‘小碗’邊捏,捏著捏著小碗的邊沿就變薄了,小碗就變成了一個雛形的小花瓶了。然后我把小花瓶翻了個頂朝天,在桌上小心翼翼敲了幾下,花瓶的底就出現了,最后我把小花瓶精心的‘修理’了一番,在花瓶的四周雕上精美的圖案。啊!一個精美.漂亮的花瓶就出現在我的眼前了。
同學們也陸續完成了他們的得意作品,大家互相炫耀著,開心極了!
啊!真是一個既快樂又充實的一天,帶著我們的佳作,戀戀不舍地離開了勞技中心。
陶藝小學作文15
今天,我們要去陶藝村實踐,我真高興呀,因為聽老師說,那是一個叫“神笛”的小山村,老師可以教我們怎么做陶泥,還可以在盤子上畫畫呢。今天天氣很冷,我心里卻是暖暖的,我們馬上就要出發了,我都有點迫不及待了。
終于出發了,同學們心里美滋滋的。到了陶藝村,我看到一排排小磚房,門口還有幾個老師正親切地向我們招手呢。令人期待的陶藝實踐開始了,我們先在潔白的盤子上面畫畫。我認真地畫出一輛威武的坦克,又在上面畫了一架好玩的飛機,最后我又在盤底輕輕地寫上了自己的名字。在盤子上畫畫可比在紙上畫畫有趣多了呢。我真想知道燒好了的盤子是什么樣呀!會不會很漂亮呢?
用陶泥做筆筒也很好玩。我用一塊軟軟的陶泥壓出一個方形,再在上面纏上一層層的.泥條,然后把它們修理整齊。看,一個漂亮的筆筒完成了。同學們聚精會神地制作筆筒,像一個個小小陶藝家。
愉快的陶藝實踐結束了,同學們戀戀不舍地離開陶藝村,這次實踐活動真有意思呀!
陶藝小學作文16
“同學們,我們今天和泥巴來個約會怎么樣?”同學們有的沒反應過來,說:“泥巴臟兮兮的,我才不干呢!”有的同學一下子反應過來,說:“好!好!”原來,今天老師要帶著我們做陶藝啊!
我們準備好材料:陶泥、陶泥拉胚機、水、魚線。老師告訴我們做陶藝的方法后,我們就開始做了。
我先把陶泥在桌上輕輕地摔了幾下,這是為了把陶泥里的氣泡摔出,不然在燒制的時候陶泥會出現小洞,然后把它揉成圓球狀,就可以上機制作了。我把陶泥輕輕往陶泥拉胚機的中心一摔,使陶泥固定在陶泥拉胚機的中心,現在,我可以開孔了。按老師說的,我把四指并攏,托在陶泥的外壁,然后把大拇指放在陶泥上面的.中心,用力往下壓,不一會兒,隨著陶泥拉胚機的轉動,陶泥中間出現了一個孔。現在,我要做的是最重要的也是最難的一步——塑形。
我本來想做一個花瓶的,可是我做來做去,發現陶泥不夠多,只好改變主意,做一個碗。我把手四指并攏,托在陶泥的外壁,把大拇指放在孔里,把手往外張,終于有點碗的樣子了。可是,碗的邊卻像狗的耳朵一樣,垂了下來。我剛想修正這個問題,突然,因為我用力過猛,泥胚斷了。這時,師傅走了過來,見我的泥胚斷了,便把泥胚還貼在陶泥拉胚機上的部分取了下來,把泥胚放在左手掌心上,右手壓在泥上畫圓圈,不一會兒,陶泥在師傅手中形成了一個圓球,只見師傅左手拿起陶泥,輕輕往陶泥拉胚機的中心一摔,陶泥就與陶泥拉胚機黏住了,然后用相同的方法開孔。師傅問我:“小朋友,你想做什么?”我說:“我想做一個碗。”師傅聽了,按照與我相同的方法做,只是這次為了預防陶泥垂下去,開口向里縮了一些,師傅問:“這樣可以嗎?”我覺得還可以,便答應了。
原來做一個陶藝是很難的。現在,我想起我以前打碎一個碗就一笑而過的事,我慚愧不已,以后我要好好愛護工人叔叔的勞動成果。
陶藝小學作文17
周日下午,我們德州日報小記者來到了德百物流批發城,不過,我們可不是去買東西的,而是來跟一名大師級人物學習做黑陶。
還沒上樓,我就遠遠地就看見大門上貼了一個醒目的條幅:歡迎德州日報小記者進行陶藝體驗。看到這,我們頓時來了精神。
一位漂亮的阿姨熱情的接待了我們,在她介紹的時候,“大人物”出場嘍。他就是這次活動的主人公——德州黑陶的創始人王憲利。王老師首先給就黑陶名字的由來、黑陶的制作過程以及黑陶是怎樣形成的這些有趣的問題做了精彩的演講。隨后,還拿出了他的幾件作品讓我們參觀,蛋殼陶、無釉開片陶、彩云陶……各種各樣的陶器讓我們大開眼界。尤其是蛋殼陶,王老師說,這個黑陶非常薄,就跟雞蛋殼一樣。我小心翼翼地摸了摸,生怕把它打碎了。
接下來,就是最激動人心的時刻——我們要開始捏陶泥啦。我被分配到4號桌,教我們的老師是德州學院兩個大哥哥,他們一直笑嘻嘻的,有什么要求都滿足我們。我們望著軟軟的膠泥不約而同地耍起了鬼點子,兩位老師自然就成了“犧牲品”。短短幾分鐘的.時間里,老師活生生變成了兩只 “大花貓”。不過,他們不但一點兒也不生氣,還“喵喵”的叫著,好像隨時要把我們吃了似的。
隨后,他們手把手的教我們捏出自己喜歡的小動物造型,蛇、小蝌蚪、小烏龜……忙碌了一番后,我們的作品都“出爐”了,看著桌子上各種各樣的小動物,我們讓它們開起了“森林大會”……
一下午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但黑陶的歷史和文化深深地讓我銘記在心,而我們親手制作陶藝的那段有趣的經歷,更讓我難忘!
陶藝小學作文18
陶藝課我們要做的是“壽盤”。
壽盤,顧名思義,就是祝壽的盤子,一般都會雕刻上花紋,還會在盤子中心寫上“壽”字或與“壽”有關的祝福語。
我和張茜、王可冉按照老師的指點,從泥盒里拿出濕漉漉的陶泥。這陶泥呈土褐色,略帶土黃,拿起來黏糊糊的,一下子就沾滿了我的手,放在鼻子前聞一聞,還有一股淡淡的臭泥巴味。我真不敢想象,那些漂亮的瓷具竟然是這臭臭的泥巴做出來的`。
我們把一大團陶泥搓圓,壓成又扁又圓的“泥餅”。接下來,開始自由發揮了。
我先在未完工的盤子中間寫一個反體的“壽”字,再在“壽”字的外面畫了一個壽桃,把“壽”字包在了里面。可惜,我把字寫得太大了,又有點偏下,所以畫完壽桃后,下面就沒位置了,我顯得有點沮喪。“沒關系的。”王可冉說道:“我們可以在上面刻些花紋,這樣也挺好。”接下來,她們刻下了許多奇奇怪怪的花紋,看得我眼花繚亂。突然,我靈機一動,拿出陶泥捏了一個可愛的小兔子,張茜受我的啟發,又捏了一個小蘑菇,我們把成品放在壽盤上,就大功告成了!
【陶藝小學作文】相關文章:
陶藝作文400字01-29
陶藝作文300字(精選26篇)12-06
陶藝作文600字(精選18篇)08-15
精選陶藝作文300字28篇12-18
【推薦】陶藝作文600字39篇10-23
陶藝作文600字合集九篇11-26
陶藝作文600字(通用28篇)12-18
做陶藝作文500字(精選31篇)06-27
做陶藝優秀作文500字40篇01-20
陶藝課作文400字(通用15篇)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