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節的風俗及習俗

    時間:2022-02-22 12:20:34 清明節 我要投稿

    寒食節的風俗及習俗

      中國自古就有重視風俗的傳統,“為政必先究風俗”、“觀風俗,知得失”是歷代君主恪守的祖訓。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寒食節的風俗及習俗的相關內容,歡迎參考。

    寒食節的風俗及習俗

      1、禁煙冷食:寒食節古代也叫“禁煙節”,家家禁止生火,都吃冷食。但因國人追憫先賢之情執著,從東漢到南北朝屢禁屢興,唐代皇家認可并參與。

      2、拜掃祭祖:寒食節掃墓祭祖

      百姓上墳時一家或一族人同到先祖墳地,致祭、添土、掛紙錢,然后將子推燕、蛇盤兔撒于墳頂滾下,用柳枝或疙針穿起,置于房中高處,意沾先祖德澤。

      3、寒食飲食:寒食食品包括寒食粥、寒食面、寒食漿、青精飯及餳等;寒食供品有面燕、蛇盤兔、棗餅、細稞、神餤等;飲料有春酒、新茶、清泉甘水等數十種之多。

      4、寒食插柳:柳為寒食節象征之物,原為懷念介之推追求政治清明之意。

      5、寒食踏青:也叫踏春,盛興于唐宋。

      6、寒食秋千:秋千原為古代寒食節宮廷女子游樂項目。

      7、寒食蹴球:盛行于唐

      8、寒食詠詩:寒食節時,文人們或思鄉念親,或借景生情,感慨尤多,靈感頓生,詩興大發,詠者甚多。

      此外,寒食節時期還有賜宴、賞花、斗雞、鏤雞子、牽鉤(拔河)、鉆木取火、放風箏、斗百草、拋堶(瓦石器玩物)等許多活動,極大地豐富了我國古代的.社會生活。

      寒食節具有以下特點:

      1、節日形成早。源于春秋時,介之推被焚于介休綿山。晉文公下令在子推忌日禁火、寒食,以寒食寄哀思。到唐代時已形成全國性法定節日,是我國傳統節日中形成最早的節日。

      2、延續歷史長。距今二千六百四十年,期間各歷史時期、節日期限不等,

      3、文化內涵深。由尊崇介之推忠君愛國,功成身退的奉獻精神,清正廉明的政治抱負,隱不違親的孝道品德發展為聚民心、凝國魂,體現中華民族根祖文化的重要節日。并形成餳、青精飯等系列養生長壽的寒食食品。

      4、節日活動多。拜掃展墓、禁煙、祭祖、寒食、插柳、踏青、蹴鞠、秋千、賞花、斗雞、饋宴、詠詩等。

      5、流傳地域廣.

    【寒食節的風俗及習俗】相關文章:

    中元節的由來及習俗07-22

    感恩節的由來及習俗11-26

    端午的風俗作文02-08

    春節的風俗作文01-24

    清明的風俗作文01-20

    家鄉過年的風俗02-07

    漢族的習俗作文600字-習俗12-22

    習俗的作文01-17

    各地春節的風俗作文01-08

    廣西春節的風俗作文12-24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偷偷做久久久久网 | 青青青视频香蕉在线视频 | 午夜免费久久久久 | 亚洲香蕉久久综合网 | 在线看片国产的免费 | 日本国产亚洲一区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