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民俗的作文

    時間:2025-08-07 10:14:25 民俗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潮汕民俗的作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寫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潮汕民俗的作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潮汕民俗的作文

    潮汕民俗的作文1

      潮汕工夫茶名揚海內外。工夫茶有其獨特的文化內涵——和、愛、精、潔、思。這五個字的深刻涵養,正體現了潮汕文化儒雅的“和”的思想。喝茶早已成為潮汕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飯后喝茶,閑聊喝茶,茶幾乎陪伴著潮汕人的`每時每刻。就連學校的辦公室里,老師們在課間也會抽空喝上—杯茶。潮汕的美食是最負盛名的。潮汕地區有“美食之鄉”的美稱。

      潮汕地區瀕臨海洋,海鮮自是必不可少的美味。血蚌就是—種具有地方特色的食品。每逢過年,家家戶戶都會買—些血蚌。家里人煮—鍋開水,把血蚌放進去悶—會兒,大約—分鐘后就可以取出來吃了。掰開蚌殼,會看到帶著血的蚌肉,吃起來鮮美卻不帶腥味。

      潮汕小吃也是非常有特色的。出名的小吃有炒糕粿、蠔烙、鱟粿等,還有—些專門做供品的粿品,如紅桃粿、鼠粬粿等。潮汕小吃注重色香味形名俱美,做工精細,讓人流連忘返。

    潮汕民俗的作文2

      環,潮汕人稱“耳鉤”,在潮汕民俗中應用甚廣,在潮汕婚俗等方面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潮汕傳統婚俗中耳環是必備之物。男女雙方定親時,男方備禮物到女方家下定親事。禮物通常是一對金耳環或一枚金戒指,還有餅食、糖果、白糖和面條等,這是表示訂婚的信物。在潮陽關埠一帶,女子若是在23虛歲或25虛歲時結婚的,男方必須買一對金耳環給女方的母親。

      古時的潮汕地區,男子若是妻子早亡,岳母家有未出嫁的小姨子,岳母疼惜未成年的外孫沒人撫養,也對女婿的印象不錯;而姐夫也有意娶小姨子續弦,便由父母出面,帶小姨子上門來見姐夫。迎接小姨子得由父母親自出面。在紅色茶盤上放一對金耳環、一對金戒指,奉至小姨子面前。小姨子若是撿起金耳環,便是暗示小姨子被鉤住,表示愿意接替姐姐,與姐夫締結秦晉之好。這就是“逆婚姻”,也叫“接枝”。

      在金平月浦、澄海冠山等地每年都有“賽大豬”的民俗活動,它最大的特點就是以全生豬為主要祭祀品,其隆重程度堪稱潮汕賽會之最。這些大豬咧著大嘴、口含大柑、憨態可掬,豬背上戴大紅花,這是當地人祝愿年年五谷豐登,大吉大利。有的.人家還會為大豬戴上耳墜,以顯示其財氣,也為了能得到人們更多的贊譽。

    潮汕民俗的作文3

      “觀古宜鑒今,無古不成今。”中華傳統文化,博大精深,代代相傳。其中發源于嶺南的潮汕文化,在燦若星辰的眾多傳統文化中綻放出獨有的光芒。

      星河橫流,歲月成碑。在悠長的歲月中,潮汕人民一直堅守著傳承的初心,諸如喬林燒火龍、普寧英歌舞和榕西青獅舞等民俗時至今日仍煥發新意。而其中的青獅舞,讓我記憶猶新,深感震撼。

      新年伊始,我跟著父母回到了家鄉,有幸在這里感受到純粹的潮汕民俗。漫步小巷,只見到處張燈結彩,鑼鼓喧天,春意漸濃。我好奇地環顧四周,希望尋找到有趣的民俗表演。正當我走到街頭時,一抹耀眼的綠抓住了我睜大的'雙眼。

      爸爸告訴我這叫青獅舞,是潮汕地區別具特色的舞曲藝術。獅是勇敢和力量的象征,自古以來舞獅就寄托著人們驅魔辟邪、納福迎祥的美好愿望。揭陽的民俗活動里多有舞青獅的習俗,以祈求國泰民安、風調雨順、生活美好。和煦的暖陽下,青獅的一喜一怒,一樂一驚,都惟妙惟肖、虎虎生威,頓時引來了不少觀眾。“奮迅毛衣擺雙耳,如從流沙來萬里”。暖風襲來,青獅的眼睛瞪得像銅鈴,似乎裝下了蒼穹,閃著萬丈綠光。長須鬈發,如翠玉一般,糅進細碎陽光,在光與熱中迸發力量。驀然躍進,是龍騰虎躍;驟然靜伏,是龍盤虎踞。青獅的吼聲,和著觀眾的喝彩聲,孩童的笑聲,溢滿了全村,牽動著我的心弦。

      倏地,又是一陣“咚咚鏘,咚咚鏘”的震天的響聲。匍匐在地上的青獅騰空躍起,迅疾如霹靂,喜、怒、醉、睡一整套動作,一氣呵成。緊接著,是一聲發自肺腑的吼叫,引人恇懼,又忽而轉為輕聲細語,引人大笑。觀眾連聲叫好,雷鳴般的掌聲經久不息。在這片蒼穹下,空曠的土地上,舞青獅,似乎從未停止。它被寄予的一份份殷切祈愿,一抹抹無限春光,化合成潮汕人民心中磅礴迸發的力量和信念。

      流連于舞青獅表演中,我仿佛看到一只只青獅,在時光洪波中流轉出動人的光影。在亙年漫月中,它依舊未變,依舊煥發生機,歷久彌新,依舊是潮汕人民心中最淳樸的藝術。歲月失語,惟石能言。舞青獅——中華傳統文化的冰山一角,卻也積蓄了時間的力量,沉淀了民族的熱情。

      緘默間,一句話在我的腦海浮現:古老的種子,它生命的胚芽蘊藏于內部,只是需要在新時代的土壤里播種。古與今的磨合中,青獅舞不僅是我心中最喜歡的一種潮汕民俗,還是流淌于血脈中的文化,是異鄉人掠見潮人訴求的心靈窗口,更是我們永遠向前、永葆熱情的信念。這也許就是——一方水土,和來自心底的信仰。

    潮汕民俗的作文4

      正月十一日是一年一度“行頭橋”的日子。吃過晚飯,我和爸爸媽媽興沖沖地來到石獅橋。哇!橋上張燈結彩,小橋旁邊掛滿燈籠,橋上一盞盞花燈在夜風中搖動,像一只只大型的螢火蟲,漂亮極了。

      行頭橋的'人們從四面八方走來,慢慢地匯集到橋頭。人們有說有笑,興高采烈。橋頭人山人海,想一條長河久不停息。我們隨著人流慢慢地走著,像蝸牛在爬行。好不容易地擠到了橋上,在橋上還沒歇息,就被人們擠向橋的另一頭。人們爭先恐后地去摸石獅頭,據說摸了會有好運氣……

    潮汕民俗的作文5

      潮汕漁民過去出海捕魚有在左耳上戴金耳環的習俗。以前漁夫出海捕撈,常逢風浪,生命無保障,葬身魚腹的事時有發生。故有“今天我吃魚,明天魚吃我”的.俗話。一次臺風過后,一具漁夫尸體漂至異鄉,赤身裸體擱在沙灘上。雖然僥幸免于葬身魚腹,卻成了烏鴉、海鳥的肉食。湊巧同船一幸存者經過這里,不忍目睹,他想把那殘缺的尸首收埋。可是,沿海漁家苦相同,誰家能買得起棺木呢?只得忍著萬分悲慟,趕走烏鴉,就地在沙灘上挖一個坑,將尸首草草埋下。這幸存的漁夫回家鄉后把這事與人說了。從此,潮汕漁夫常在左耳別上一只耳環,大小不拘,厚薄無妨,根據各自的能力,金、銀、銅均可。一旦遇不測,不論尸體漂到哪里,誰打撈到,憑著良心,根據尸體身上留下耳環的價值,去換取棺木或草席將其掩埋。后來一些漁民以為這是一種裝飾品,也戴起金耳環。解放后,隨著科學的進步和發展,有氣象站,有天氣預報,漁民有收音機,海難少了,漁夫戴耳環的習俗也隨之絕跡。

    【潮汕民俗的作文】相關文章:

    我最喜歡的一種潮汕民俗文化02-18

    潮汕元宵作文01-11

    潮汕八月十五中秋“燒塔”的民俗10-10

    潮汕冬至習俗03-14

    潮汕中秋作文(精選23篇)10-08

    我的家鄉潮汕作文(精選32篇)08-22

    潮汕地區中秋節的風俗作文09-20

    【經典】民俗作文10-14

    民俗作文【精選】05-15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伊人久久久综合 |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a在线 | 亚洲精品自产拍在线 | 亚洲图丁香五月天婷婷 | 亚洲福利视频一区二区 | 综合伊人久久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