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節的民俗活動介紹

    時間:2022-01-26 19:45:37 民俗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重陽節的民俗活動介紹范文

      重陽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到了唐代,重陽被正式定為民間節日,此后歷朝歷代沿襲至今。民間在該日有登高的風俗,所以重陽節又稱“登高節”,此外還有茱萸節、菊花節等說法。今天小編就來分享重陽節的民俗活動介紹范文,相信各位讀者會有興趣。

    重陽節的民俗活動介紹范文

      重陽節的民俗活動介紹范文

      登高“辭青”:登高“辭青”的說法則源于大自然中的節氣。重陽為秋節,節后天氣漸涼,草木開始凋零,重陽節登山“辭青”與古人在陽春三月春游“踏青”相對應。

      清代潘榮陛編撰的《帝京歲時紀勝》記載:“(重陽)有治看攜酌于各門郊外痛飲終日,謂之‘辭青’。”

      佩茱萸:古代還風行九九插茱萸的習俗,所以又叫做茱萸節。茱萸入藥,可制酒養身祛病。插茱萸和簪菊花在唐代就已經很普遍。茱萸香味濃,有驅蟲去濕、逐風邪的作用,并能消積食,治寒熱。

      民間認為九月九日也是逢兇之日,多災多難,所以在重陽節人們喜歡佩帶茱萸以辟邪求吉。茱萸因此還被人們稱為“辟邪翁”。

      吃重陽糕:高和糕諧音,作為節日食品,最早是慶祝秋糧豐收、喜嘗新糧的用意,之后民間才有了登高吃糕,取步步登高的吉祥之意。在北方,吃重陽糕之風尤盛。

      賞菊、飲菊花酒:重陽日,歷來就有賞菊花的風俗,所以古來又稱菊花節。農歷九月俗稱菊月,節日舉辦菊花大會,傾城的人潮赴會賞菊。從三國魏晉以來,重陽聚會飲酒、賞菊賦詩已成時尚。

      在漢族古俗中,菊花象征長壽。而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陽必飲、祛災祈福的“吉祥酒”。

      放紙鷂:紙鷂亦現在的風箏。風箏是五代以后的稱謂,五代之前,北方習慣稱“紙鳶”,南方則多叫“鷂子”,惠州的“紙鷂”稱謂很明顯的是保留了五代以前的古老名稱,且有“南北混合”的味道,惠州民間過重陽節是以放紙鷂為主要特征的。

    【重陽節的民俗活動介紹】相關文章:

    重陽節的民俗活動作文06-24

    介紹民俗活動的作文500字08-01

    重陽節的民俗作文01-28

    民俗活動的作文04-02

    介紹家鄉的民俗作文01-30

    介紹南京的民俗作文12-06

    介紹民風民俗作文12-02

    介紹民風民俗的作文07-12

    重陽節民俗的作文500字06-14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中文字幕久热精品视 | 天天爽天天狠久久久综合′一 | 日本免费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国产综合人成综合网站 | 天堂v在线视频 | 免费一级a一片久久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