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改寫古詩《送靈澈上人》

    時間:2021-08-07 17:55:11 改寫 我要投稿

    中學生改寫古詩《送靈澈上人》

      中學生改寫《送靈澈上人》篇一:送靈澈上人閱讀答案

    中學生改寫古詩《送靈澈上人》

      送靈澈上人

      劉長卿

      蒼蒼竹林寺,

      杳杳鐘聲晚。

      荷笠帶夕陽,

      青山獨歸遠。

      (選自《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七年級下)

      (1)用自己的語言把這首詩前兩句展現的畫面描繪出來。

      (2)這首詩中的“獨”字寫出了什么景象?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情感?

      中學生改寫《送靈澈上人》篇二:送靈澈上人

      送靈澈上人

      劉長卿

      蒼蒼竹林寺,杳杳鐘聲晚。

      荷笠帶夕陽,青山獨歸遠。

      [注釋]

      ①蒼蒼:深青色。

      ②杳杳:深遠的樣子。

      ③荷笠:背著斗笠。荷:背著。

      ④帶:披著。

      ⑤獨:獨自。

      [譯文]

      深青色的竹林寺里,遠遠傳來黃昏報時的鐘聲,你(指友人:靈澈上人)背著斗笠披著斜陽,獨自向青山歸去,越走越遠。

      [簡評]

      這首小詩前兩句寫靈澈上人欲回竹林寺的情景,后兩句寫詩人目送靈澈上人辭別歸去的情景,表達了詩人對友人離別的傷感與依依不舍之情,也抒發了詩人雖然失意卻閑適淡泊的情懷。它即景抒情,構思精致,語言精煉,素樸秀美,是唐代山水詩的名篇。

      前二句想望蒼蒼山林中的靈澈歸宿處,遠遠傳來寺院報時的鐘響,點明時已黃昏,仿佛催促靈澈歸山。詩人出以想象之筆,創造了一個清遠幽渺的境界。此二句重在寫景,景中也寓之以情。后二句即寫靈澈辭別歸去情景。靈澈戴著斗笠,披帶夕陽余暉,獨自向青山走去,越來越遠。“青山”即應首句“蒼蒼竹林寺”,點出寺在山林。“獨歸遠”顯出詩人佇立目送,依依不舍,結出別意。只寫行者,未寫送者,而詩人久久佇立,目送友人遠去的形象仍顯得非常生動。全詩表達了詩人對靈澈的深摯的情誼,也表現出靈澈歸山的清寂的風度。送別多半黯然情傷,這首送別詩卻有一種閑淡的意境,和作者的寂寞心情。

      約客(南宋·趙師秀)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

      1.對“黃梅時節”所表明的時令,判斷正確的一項是()(2分)

      A.早春B.暮春C.夏季D.秋季

      2.對這首詩的理解和品味不恰當的一項是()(3分)

      A.前兩句交待了當時的環境和時令,以“熱鬧”的環境來反襯雨夜的“寂靜”

      B.第四句“閑敲棋子”是一個細節描寫,生動地表現了詩人喜悅的心情

      C.第三句點題,用“有約”點出了詩人曾“約客”來訪,“過夜半”說明了等待時間之久

      D.全詩通過對環境和人物動作的渲染,描寫了詩人雨夜等候客人的情景,含蓄而有韻味。

      送靈澈上人

      劉長卿

      1.默寫:蒼蒼竹林寺,。,青山獨歸遠。(劉長卿《送靈澈上人》)(2分)

      2.根據語境,在橫線上填入古詩詞名句:

      (1)劉長卿《送靈澈上人》一詩中,從視覺和聽覺兩個角度描寫竹林寺的景色氣氛,同時點明送別時間,且對仗工整的兩句是:

      。。(2分)

      (2)劉長卿《送靈澈上人》一詩中,寫靈澈辭別歸去,詩人佇立目送,依依不舍情景兩句是:。。(2分)

      3.解釋下列詞語:(3分)

      ①荷:

      4.詩中的“杳杳”“蒼蒼”分別是什么意思?

      5.用自己的語言把這首詩前兩句展現的畫面描繪出來。(2分)

      6.這首詩中的“獨”字寫出了什么景象?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情感?(2分)

      練習資料答案

      約客

      趙師秀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

      1.對“黃梅時節”所表明的時令,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A.早春B.暮春C.夏季D.秋季

      C【解析】江南立夏后進入陰雨連綿的季節,約四十天,叫黃梅天。

      2.對這首詩的理解和品味不恰當的一項是()

      A.前兩句交待了當時的環境和時令,以“熱鬧”的環境來反襯雨夜的“寂靜”

      B.第四句“閑敲棋子”是一個細節描寫,生動地表現了詩人喜悅的心情

      C.第三句點題,用“有約”點出了詩人曾“約客”來訪,“過夜半”說明了等待時間之久

      D.全詩通過對環境和人物動作的渲染,描寫了詩人雨夜等候客人的情景,含蓄而有韻味

      《約客》

      B【解析】“閑敲棋子”這種姿態貌似閑逸,其實反映出詩人內心的焦躁和悵惘

      送靈澈上人

      劉長卿

      1.默寫:蒼蒼竹林寺,。,青山獨歸遠。(劉長卿《送靈澈上人》)(2分)

      2.根據語境,在橫線上填入古詩詞名句:

      (1)劉長卿《送靈澈上人》一詩中,從視覺和聽覺兩個角度描寫竹林寺的景色氣氛,同時點明送別時間,且對仗工整的兩句是:蒼蒼竹林寺,杳杳鐘聲晚。(2分)

      (2)劉長卿《送靈澈上人》一詩中,寫靈澈辭別歸去,詩人佇立目送,依依不舍情景兩句是:荷笠帶夕陽,青山獨歸遠。(2分)

      3.解釋下列詞語:(3分)

      ①荷:背著。②帶:披著。③獨:獨自。

      4.詩中的“杳杳”“蒼蒼”分別是什么意思?

      蒼蒼:深青色。杳杳:深遠的樣子。

      5.用自己的語言把這首詩前兩句展現的畫面描繪出來。(2分)

      暮色蒼茫中,青山深處,竹林寺掩映其中,裊裊鐘聲,從寺院飄出,如千里跫音,若有若無。

      6.這首詩中的“獨”字寫出了什么景象?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情感?(2分)

      2分)“獨”字寫出了詩人佇立日送、友人獨自遠去的情景,表達了作者依依不舍之情,構成了一種閑淡的意境。

      中學生改寫《送靈澈上人》篇三:送靈澈上人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十八世紀法國狄德羅評畫時說過:“凡是富于表情的作品可以同時富于景色,只要它具有盡可能具有的表情,它也就會有足夠的景色。”(《繪畫論》)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如畫的詩歌《送靈澈上人》。

      二、作者與背景

      劉長卿字文房,河間(今屬河北)人,唐代詩人。天寶進士,曾任轉運使判官等。因剛而犯上,兩度遷謫,終隨州刺史。

      劉長卿和靈澈相遇又離別于潤州,大約在唐代宗大歷四、五年間(769—770)。劉長卿自從上元二年(761)從貶謫南巴(今廣東茂名南)歸來,一直失意待官,心情郁悶。靈澈此時詩名未著,云游江南,心情也不大得意,在潤州逗留后,將返回浙江。一個宦途失意客,一個方外歸山僧,在出世入世的問題上,可以殊途同歸,同有不遇的體驗,共懷淡泊的胸襟。這首小詩表現的就是這樣一種境界。

      三、朗讀詩歌,整體感知

      1、聽老師范讀,學生自由讀。

      2、注釋:

      1)、靈澈:中唐時著名詩僧。本姓湯,字澄源,會稽(今浙江紹興縣)人。他自幼出家為僧,后從嚴維學詩,與僧皎然游,為時人所重。元和十一年(861)卒。《全唐詩》錄存其詩一卷。上人,對僧人的尊稱。

      2)、蒼蒼:深青色。這里指蔥籠的樹色。竹林寺:一稱“鶴林寺”在今江蘇省鎮江市南黃鶴山上,是靈澈此次游方歇宿的寺院。

      3)、杳杳:深遠的樣子,這里指天邊的暮色。

      4)、荷笠:背著斗笠。帶斜陽:映照在夕陽中。

      5)、青山獨歸:即獨歸青山。

      3、詩歌大意

      蒼翠山林中的竹林寺,遠遠傳來晚鐘的聲音。背著斗笠,披著夕陽的余輝,獨自向青山歸去,漸行漸遠。

      四、賞析

      這首小詩寫詩人在傍晚送靈澈返竹林寺時的心情。它即景抒情,構思精致,語言精煉,

      五.課堂練習

      背誦默寫這首詩

    【中學生改寫古詩《送靈澈上人》】相關文章:

    《送靈澈上人》擴寫范文09-08

    《送靈澈上人》的擴寫作文09-08

    《送靈澈上人》擴寫500字09-11

    《送靈澈上人》擴寫六年級作文12-01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古詩改寫08-16

    送元二使安西古詩改寫(4篇)09-16

    送元二使安西古詩改寫300字09-14

    送元二使安西古詩改寫4篇09-15

    送元二使安西古詩改寫(通用24篇)08-21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色接九九精品国产免费 | 久久久久久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 直接在线看黄AV免费观看 | 中文字幕精品亚洲无线码 | 一本久久a久久免费精品顶级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亚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