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美術教案匯編十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的知識。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中班美術教案10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班美術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嘗試用樹葉進行貼畫活動,表現出事物簡單的特征。
2、發揮想象,利用不同形狀和顏色的葉子組合拼貼。
3、保持作品以及作業及的整潔干凈,將不用的材料放回原來的位置。
4、培養幼兒的觀察、操作、表達能力,提高幼兒的審美情趣及創新意識。
5、會用它們大膽地進行藝術表現與創造,喜歡裝飾。
活動過程:
一、收集各種形狀、大小不同的葉子,并壓平待用
1、教師:小樹葉真漂亮,它們長得各式各樣的,看看這片樹葉,它像什么?
2、教師嘗試將不同形狀的樹葉組合成一幅畫,讓幼兒理解今天作業的意圖,
二、教師出示教學掛圖和范例,引導幼兒觀察并想象
1、今天,老師帶來了幾張小朋友制作的樹葉貼畫,看看他們都做了什么?
2、教師:這些畫怎么樣做出來的`示范
三、引導幼兒自由繪畫并欣賞
1、交待繪畫內容
2、常規
3、秋天的樹葉真美麗,貼貼畫畫,就變成有趣的樹葉畫了!你也試試吧!
4、注意:要想好了,看看最像什么再貼,再畫;貼的時候要在葉子的背面涂滿膠,巾在合適的位置后用手輕輕壓一下,貼牢,將不用的樹葉放回盤子里。
四、幼兒自由制作,教師指導幼兒完成作品、相互欣賞
活動反思:
通過觀察各種形態與顏色的葉子,結合對樹葉貼畫的欣賞,激發幼兒對樹葉貼畫的興趣,當孩子們看到一張張樹葉貼出的美麗圖片時,都很興奮,有種躍躍欲試的感覺,趁此機會,引導幼兒選擇合適的樹葉通過整張覆蓋或是剪切的方式來制作樹葉貼畫,由于幼兒想象力還不夠豐富,大部分作品都是小魚和蝴蝶,只有個別幼兒創作出了新的作品,如小女孩兒和烏龜等。
中班美術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本課的內容是繪制有故事情節趣味的畫面。提煉故事的高潮或矛盾焦點等關鍵的要素訴諸畫面。使人通過畫面直觀感受到文本故事的精髓所在。
【課型】
造型表現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引導學生嘗試把自己喜歡的一個故事畫通過一個或多個畫面形式表現出來,體現一定故事情節。
2、能力目標:能用線描的方法表現故事,能運用故事畫合理的構圖、豐富的想象,把故事畫的內容表現得生動、有趣。
3、情感目標:通過本課學習,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傳統文化和藝術的情感。
【教學重點】
故事如何表現
【教學難點】
歸納故事高潮并安排畫面
【教學準備】
課件、繪畫工具、畫紙
【教學過程】
一、導入階段:
老師:同學們,故事畫在我們生活的空間里,在我們的身邊以及身邊以外的世界里,每天都有事情發生,每天都有人把發生的故事傳說,所以同學們從小就知道許許多多的故事,比如“孫悟空打鬧天宮”、
“哪吒鬧海”、“嫦娥奔月”等。,從古至今流傳下來了許多動人的故事,你們應該聽過很多吧。
老師:其實每個同學本身就是一個故事,每天發生在同學們身邊的讀書、游戲等,就是一個個故事。現在請幾位同學講講自己熟悉的或自己喜歡的故事。
2、學生講故事。
3、老師小結:這幾個同學都講得很好,但是我們只知道故事的內容而眼看不到故事里這一些生動的形象,多可惜啊,要是能知道故事的內容又能看這一些生動的形象,那該多好啊。同學們,能不能做到這樣呢?通過什么方法可以做到?
4、學生:(略)
5、老師小結:對,同學們回答得很好,我們可以將故事畫出來,引出新課《畫故事》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
通過課前情境創設既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畫故事興趣又能為新課做好鋪墊。
二、新知探究
1、欣賞作品《老鼠娶親》
⑴介紹民間流傳的“老鼠娶親”故事
⑵分小組欣賞作品,討論、研究以下問題:
①根據命題講講畫中情節怎么緊扣主題的?
②作品中角色造型和場景設計什么特點?
③說說作品怎樣在迎親隊伍中突出新郎和新娘?
④貓在畫面中起什么作用?
【設計意圖】
通過《老鼠娶親》的欣賞和思考,讓學生了解作品表現技法,提醒學生注意表現故事情節、人物形象、時間地點、場景,提取、歸納繪畫所需的要素,提煉故事情節發展的高潮或矛盾焦點來安排畫面
2、欣賞《孔乙己》(插畫)
⑴學生感受插畫,單幅畫表現故事。
⑵學生小組討論:分析該畫的繪畫要素、如何表現故事?a、分析故事情節、人物形象、時間、地點、場景。
b、提煉故事高潮或矛盾焦點來安排畫面;
c、描繪表情、手勢及體態刻畫人物內心。
【設計意圖】
強化學習,理順思路,激發創作欲望。提高學生的分析、研究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學習畫故事的畫面安排,以及了解繪畫形式多樣性。
3、教學示范:
老師講一個故事并出示(武松打虎)故事的畫面。
【設計意圖】教師示范提升學生學習興趣。直觀學習故事設計和構圖等繪畫技法。
4、教材范例欣賞
學習活動一(圖片)
【設計意圖】欣賞同齡人的作品,畫面較簡單提升學生學習信心。鼓勵學生用繪畫方式把自己喜歡的故事畫出來。
三、學生繪畫,教師輔導學生作業:
1、作業要求:為你喜歡的故事配一幅插圖。
要求:a、交代清楚時間、地點、人物及事件。
b、畫面注意主要人物與場景的合理安排。
2、學生繪畫中,教師注意巡視輔導。
輔導要點:解決選材和取材的`問題;指導主題不突出、構圖欠佳的作品;及時發現場景設計不夠完美的作品,協助修改和完善。
【設計意圖】學以致用,提升學生動手動腦能力。
四、課堂欣賞交流:
以小組為單位舉辦“故事畫”展。學生互評、師評。
【設計意圖】在充分肯定學生大膽、自由表現的基礎上,進行相互欣賞和交流。提高學習興趣,促進學生評價交流能力,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
五、教師小結,課后拓展。
1、本課小結:本課我們學習怎么畫故事,并完成草圖,下節課重點在于怎么描繪細節。
2、布置課后學習查找《最后的晚餐》的背景資料,寫一篇賞析短文
教學反思:本課屬于“造型-表現”的領域,通過課本及課件上豐富多彩故事圖片,使學生了解畫故事形式和表現多樣,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讓學生通過觀察、回憶、想象,表現故事情節。本課的學習內容與學生的生活有密切聯系,課堂氣氛異常活躍,學生們爭著講述過故事的樂趣。能用線描的方法表現故事,能運用故事畫合理的構圖、豐富的想象,把故事畫的內容表現得生動、有趣。學生的作業讓我感動、讓我驚嘆,也使我感悟。我佩服于每一位同學的進步、他們的創造性、他們的想象力。
中班美術教案 篇3
(一) 春姑娘
活動目標:1、用不同的花瓣形狀,顏色和數量畫出各種不同造型的花朵裝飾春 姑娘的裙子。
2、嘗試用各種白色蠟筆在深色紙上作畫后產生的畫面效果。 活動準備:彩色蠟筆,記號筆,深色卡紙、各種裝飾材料
(二) 白蠟筆畫——三只蝴蝶
活動目標:1、嘗試白蠟筆畫,鞏固用對稱的方法畫蝴蝶。
2、通過《三只蝴蝶》的`故事,感受朋友間是相親相愛、互相幫助的。 活動準備:黑卡紙、淺色油畫棒、范例、單獨放大的三只蝴蝶、三朵花
(三)小鳥飛來了
活動目標:1、用圖形組合的方法畫小鳥,體會運用不同的圖形組合可以畫出不 同鳥的特征。
2、進一步感受春天給人們帶來溫暖的氣息。
活動準備:范例、彩色水筆、鉛畫紙、各種小鳥、繩子、深淺綠水粉色
(四)手工:撕貼——花蝴蝶
活動目標:1、繼續學習用撕紙方法表現圓形的蝴蝶翅膀。
2、嘗試用對稱的圖案和顏色表現蝴蝶翅膀的花紋。
3、感受春天蝴蝶飛來給人們帶來的美。 活動準備:各色手工紙、膠水、抹布、欣賞的蝴蝶標本圖
(五)創意室主題:裝飾粘貼——毛毛蟲
材料:泡沫或塑料圓球、水粉色、白膠、各色小豆、紙片等
中班美術教案 篇4
(一)在媽媽肚子里
活動目標:
1.學習用繪畫表現在媽媽肚子里的情形,懂得媽媽的辛苦,學會關心愛護媽媽。
2.學習用重復的形象裝飾畫面。
活動準備:記號筆、蠟筆
(二)媽媽的小幫手
活動目標:1、幼兒感受幫助媽媽勞動的愉悅心情。
2、用彎曲和曲線來表現人物手部簡單的動態。
活動準備:記號筆、蠟筆、彩色水筆、鉛化紙
(三)爸爸的`本領
活動目標:1、幼兒感受爸爸本領大,表現對爸爸的愛。
2、繼續學習用彎曲和曲線來表現人物手部簡單的動態。 活動準備:蠟筆、記號筆、鉛畫紙
(四)手工:撕貼畫——送給媽媽的郁金香
活動目標:1、初步掌握撕紙的方法,學習將紙對折并撕出弧線。
2、能為媽媽親手做花而感到自傲。
活動準備:各色長方形紙、綠色長方形紙、膠水、棉簽、抹布
(五)創意室主題:給媽媽理發
材料:。蠟筆、繩子、水粉、彩色水筆、記號筆,紙制的媽媽頭像每人一個。
中班美術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通過看看猜猜和印印,大膽嘗試用蔬菜截面進行印畫。
2.體驗蔬菜印畫的樂趣。
活動準備:
1. 胡蘿卜、藕、西蘭花等蔬菜,水粉顏料若干,抹布、海綿、顏料盤若干。
2. 教師課件。
活動過程:
一、通過看教師范畫知道秋天許多樹上的葉子變黃了出示課件,幼兒眼前出現一棵“大樹”提問:小朋友,你們看,這棵樹是夏天的樹還是秋天的樹?你是怎么看出來的?(這棵樹是秋天的樹,因為它身上有黃色的葉子。)小結:對了,秋天的大樹葉子都變黃了,果子都成熟了。
二、通過看看猜猜知道蔬菜也可以用來畫畫
1.你們知道嗎?這幅畫老師沒有用筆畫,而是用了一種很特殊的材料!教師出示所用蔬菜(這就是我用到的材料,它們都是蔬菜。)
2.現在請你們來猜一猜,我把這些蔬菜分別變成了秋天大樹的哪個部分?引導幼兒觀察蔬菜的形狀與畫進行比較。(這里的'樹葉是用西蘭花畫出來的等)
3.你們真聰明,發現了這個秘密!出示課件,教師并將蔬菜反過來讓幼兒看蔬菜截面。
小結:原來我是將各種各樣的蔬菜切開后,沾上顏料印畫出了一幅秋天的大樹。
三、蔬菜印章印畫
⒈師:小朋友們,你覺得這棵大樹神奇嗎?你們也可以做到!讓我們一起用各種蔬菜來印畫秋天的大樹吧。
⒉教師介紹材料:各種蔬菜:蘿卜,青菜,胡蘿卜,藕、西蘭花等。
⒊教師示范、講解用蔬菜印章印畫的方法,提醒幼兒需要注意的地方: ①選擇自己喜歡的蔬菜印章,拿住蔬菜印章的上端,在海綿上輕輕壓一壓,然后按到紙上壓一壓,最后將蔬菜寶寶慢慢地移開就印成功了!②每一組的桌子上都有一張白紙,紙上已經畫好了樹干,現在請你們一起用蔬菜印章把它打扮成一棵秋天的大樹。你們還可以把小動物蔬菜印章印在大樹下,讓蔬菜印的畫變得更漂亮!③每一組桌子上還有一塊抹布,這塊抹布是用來做什么的呢?(擦染上顏料的小手) ④摸過蔬菜的手不要去碰自己和好朋友的臉,因為有些蔬菜的汁會讓你覺得很不舒服,所以摸過蔬菜的手不要碰自己和好朋友。
4.幼兒分組合作印畫,教師巡回指導。 ①引導膽子小的幼兒大膽印畫。 ②引導印錯的幼兒不怕困難。③提醒幼兒用抹布擦弄到顏料的手。
小結:小朋友們真棒,你們也是神氣的小畫家!
四、作品展示與交流教師幫助幼兒展示作品,鼓勵幼兒互相觀摩和交流作品。小結:蔬菜的本領真大,不僅能給我們的身體提供營養和能量,還能讓我們畫出那么漂亮的畫來。讓我們一起和他們做好朋友好不好
中班美術教案 篇6
活動設計 這是中班主題活動《爬呀爬》之“會爬的動物”中衍生出的一個繪畫活動。自從教室里投放了“螞蟻工坊”以后,孩子們天天趴在那觀察、喂食、討論……看到它們整天忙碌的樣子,大家想到了勤奮、團結,看到它們用觸角“說話”,大家又感到“神秘”,小小螞蟻的吃喝拉撒儼然成為了孩子們的興趣點。所以本次活動以基于幼兒生活經驗,易于激發幼兒內在情感的“快樂的小螞蟻”為內容,旨在讓幼兒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表現對螞蟻的認知和感受。
活動目標 1、觀察螞蟻,了解螞蟻的外形特征。
2、大膽想象,嘗試畫出螞蟻的各種動態,結合生活經驗構思出簡單的情節。
3、通過繪畫,感受螞蟻的快樂。
活動準備
1、事先有觀察螞蟻的經驗。
2、螞蟻照片、視頻。
活動過程
一、照片導入——感知螞蟻的外形特征。
出示“螞蟻工坊”里放大的螞蟻照片。
1、你喜歡它們嗎?為什么喜歡?(從外形、動作等感知螞蟻)
2、誰來介紹一下它可愛的外形?
二、視頻欣賞——體會螞蟻的動態。
播放“螞蟻搬豆”視頻,最后將各種動態不一的螞蟻定格。
(1)小螞蟻們在干什么呢?
(2)誰來學學螞蟻的動作?
三、游戲鋪墊——模仿、觀察螞蟻動態。
游戲:猜猜小螞蟻在干什么?
(1)請幼兒找朋友商量好表演螞蟻快樂的.動態,最后定格。
(2)其他人仔細觀察動態和表情,猜猜螞蟻在干什么?
四、作品創作——表現快樂的螞蟻。
幼兒通過回憶與想象創作螞蟻快樂的生活情境。
五、欣賞——講講我的螞蟻故事。
請幼兒講述畫面中的故事,體會快樂的情緒。
中班美術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用添畫的方法將水果變成其它各種造型,并選擇喜歡的顏色涂色。
2、鼓勵幼兒大膽想象,體驗想象畫創作帶來的樂趣。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今天水果寶寶要和小朋友玩一個“水果變變變”的游戲,我們來看看哪個水果寶寶先來了?
二、觀看不同的水果造型
PPT(1):香蕉變變變
a出示香蕉畫面:這是什么?香蕉長什么樣子?
b教師邊說“香蕉香蕉變變變”邊打開香蕉變化的.三個造型:香蕉船、蘑菇、彩虹。香蕉寶寶變成了什么?是怎樣變成的?
PPT(2):蘋果變的娃娃、芒果變的魚、梨變的葉子
1、看這些是什么?它們是什么水果變的嗎?是怎樣變的?(蘋果變成了娃娃;芒果變成了小魚;梨子變成了扇子)
2、:原來我們根據水果寶寶的不同形狀可以變出這么多的造型,小朋友想不想把這些水果變出其他的造型呢?
三、選擇材料進行水果造型。
1、出示水果圖片,講解并示范操作要求。
2、幼兒作畫,教師指導。
四、向客人老師和同伴介紹作品,分享創作帶來的快樂。
中班美術教案 篇8
設計意圖:
秋風起來啦,樹葉像彩蝶翩翩起舞。好奇的孩子們在樹底下忙得不亦樂乎。這樣情景當然不能錯過引導孩子用樹葉來拓印的大好時機。
《樹葉拓印》這節課是通過讓小朋友把自己的收集的樹葉拓印下來,然后引導他們用蠟筆進行添畫成樹葉娃娃,創作出一幅幅富有創意的作品來。在課堂中我至使至終起著引導的作用,充分發揮幼兒的主體性,尊重幼兒的個性,培養幼兒對生活美、環境美的審美意識。
案例:
一、談話導入主題
教師:小朋友,昨天老師請你們帶來了各種形狀的樹葉,你們知道帶來做什么嗎?今天,我們要用樹葉在紙上印出好看的花布給娃娃做秋季的衣服,那你想做一件什么樣的花布衣服呢?
(鄭琴說:“我想給她做一件紅顏色的衣服。”逸超說:“我想給她做一件綠顏色的衣服。”林倩說:“我想給她做一件彩色的衣服,很漂亮的`。”)
小朋友對色彩已經有了初步的了解,平時也喜歡玩色游戲,會自主選擇自己喜歡的顏色來進行制作。
二、介紹制作方法
1、先選好樹葉,可以用一種或者兩種
2、然后把樹葉用膠水貼在紙上做底版。
3、再用排筆蘸取顏料均勻地涂在樹葉上,進行拓印在黑紙上。
(在我示范的時候,有幼兒在下面輕輕議論,胡俊涵說:“我看見老師把膠水涂在樹葉的反面的。”林慧欽說:“我也看見了,這樣貼肯定貼的牢。”)
看來小朋友們觀察的很仔細,已經掌握了捏貼的技巧和方法。
三、幼兒操作
1、幼兒分小組進行版畫游戲
2、在幼兒練習過程中,教師提醒幼兒注意畫面的整潔,手上臟了及時擦干凈,鼓勵幼兒發揮獨創性設計出新穎的花布。
3、把印好的花布用蠟筆進行裝飾成各種各樣的樹葉娃娃。
小朋友們通過自己的想象,把樹葉裝飾的很漂亮,而且裝飾的樹葉娃娃都有各種各樣的姿態,很有特色。
四、展示評價作品
1、作品展覽,介紹自己的作品
2、讓幼兒評選出最有創意的樹葉娃娃,并說出理由。
(鄭琴說:“我覺得慧欽的樹葉娃娃最好看,因為她跳舞的動作很美。”逸超說:“我覺得徐彬的樹葉娃娃最好看,因為她裝飾的很仔細。”)
從幼兒的評價中可以看出他們有一定的經驗了,知道從作品的構圖、色彩的運用等方面來進行評價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幼兒們的參與性都是很強的,掌握了一定的捏貼技巧,在添畫的過程中,充分發揮了他們的想象力,制作出了各種形態的樹葉娃娃,而且能觀察到老師示范要點同時學會運用以往經驗從作品的構圖色彩來評價,但是只局限幼兒創作樹葉娃娃這一點好像限制了幼兒。該讓幼兒談談還可以創作成一幅什么作品,那將會創作出更多富有創意的畫來。
中班美術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喜歡參加美術活動,感受繪畫的樂趣。
2、知道鯊魚、章魚、小丑魚的結構特點,并用繪畫表現出來。
3、運用不同的方式創作美術作品。
活動準備:
海底世界的照片、VCD、油畫棒、各種顏色的手工紙、皺紋紙、膠水、剪刀。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教師:“小朋友,你們去過海底世界嗎?上個星期老師也去了海底世界,看到海洋里的魚漂亮極了,我把它們的照片拍了下來,你們想看嗎?”
教師帶著孩子一起參觀已經布置好的墻面。
教師介紹魚的形狀、顏色及海洋里的景色。
二、基本部分:
1、播放《海底總動員》的光盤
教師:老師一放這個光盤小朋友們就都笑了,你們知道這是什么動畫片嗎?
幼兒:海底總動員
教師:誰知道《海底總動員》里,有什么魚?
幼兒:有小丑魚、鯊魚、章魚、還有海龜……
2、它們長的什么樣?
教師分析魚的結構,介紹魚的畫法。
①小丑魚。先畫一個不封口的橢圓,畫出魚頭,再畫魚的眼睛,開口處畫魚的嘴巴,然后畫魚鰭,有背鰭、胸鰭、腹鰭,最后給小丑魚畫上美麗的花紋,可以是長條、三角,也可以是圓圈。
②章魚。先畫一個不封口的圓,在圓上畫章魚的眼睛、嘴巴,最后畫章魚的觸手,是長長的橢圓,彎彎曲曲的',可以多畫幾個。
③鯊魚。先畫一個長長的橢圓,后面不封口,再畫魚鰭、魚尾,最后畫鯊魚的眼睛、嘴巴、鰓裂。
3、交待作業要求,幼兒作畫,教師指導。
老師給小朋友提供了很多材料有油畫棒、各種顏色的手工紙、皺紋紙、膠水和剪刀,小朋友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去拿。魚的顏色可以涂得鮮艷些,還可以畫些水草、珊瑚、貝殼,這樣畫面就豐富了。
幼兒作畫,教師適當指導能力差的幼兒畫鯊魚、章魚,并安排好畫面;鼓勵其他幼兒均勻涂色,大膽的想象。
三、結束部分:
將幼兒作品和海底世界的照片貼在一起,形成一幅大的“海底世界”墻飾,引導
幼兒欣賞,并說說哪些魚畫得好,為什么。
中班美術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l、通過觀察、模仿、操作,嘗試在吹塑紙上表現舞蹈動作。
2、體驗在各種色彩的底板紙上進行拓印,感受黑色與色紙的強烈對比。
3、能耐心地拓印,直到底板紙透黑。
活動準備:
1、幼兒已學過一段舞蹈。
2、舞蹈視頻及節選的舞蹈動作畫面。
3、各部分可自由活動的操作小人。
4、吹塑紙,5B鉛筆,有色紙作品和白宣紙的作品各一幅,各種顏色的蠟光紙,黑油墨,玻璃板,膠滾,夾子,拓印用的小茶杯。
活動過程:
◎第一步: 欣賞、創作并制版
l、幼兒隨樂舞蹈,體驗動作的美感,回憶以前學過的舞蹈動作。
(1)教師:我們剛才跳了段舞蹈,你們心情怎樣?你喜歡舞蹈里的哪個動作?
(2)集體討淪:你還看到過怎樣的舞蹈動作?學學看。
2、出示舞蹈視頻及畫面,進一步引導幼兒觀察人物的肢體形態及表情。
(l)教師:我們來欣賞一段藝術家的舞蹈,仔細觀察她的動作,記下你喜歡的造型。
(2)交流討論:你喜歡怎樣的造型?她的手和腿是怎樣的?表情怎么樣?模仿一下。
3、出示舞蹈動作圖片和各部分可自由活動的小人,進一步觀察人物的肢體動態。
教師:模仿圖片里的動作,用活動小人擺一擺。
4、幼兒創作,教師重點指導幼兒表現人物的不同動作形態。
教師:在繪畫前可以用小人擺一擺動作,要畫出優美的動作。
5、相互欣賞、,談談自己喜歡的畫面中的`舞蹈動作。
◎第二步:拓印
1、通過比較、觀察和操作,鞏固拓印的技能。
(l)教師:比一比,兩幅作品有什么不同?有色彩的底板紙和黑色的畫面看起來有什么感覺?在拓印時除了要滾勻油墨,還要注意什么?
(2)教師:在拓印時要稍用力,直到底板紙透出油墨的顏色才可以。黑色的畫面在彩色的底板紙上看起來很突出。
2、個別幼兒示范拓印的方法,選擇自己喜歡的彩紙進行印制。
要點提示:
1)要較用力地拓印,直到底板透出油墨的顏色。
2)底板紙覆蓋后不能移動。
3、集體欣賞、交流、。
引導幼兒欣賞作品中的黑墨與彩紙的強烈對比,肯定不怕困難以及能獨立完成自己作品的幼兒。
活動建議:
☆日常活動 引導幼兒觀察動態的人物活動,如欣賞舞蹈、體育、雜技等視頻影像。
☆區角活動 多種彩色紙等供幼兒印制,體驗用相同模版創作出不同顏色的作品的樂趣。
☆家園共育 收集可供幼兒觀察的人物動態圖。
【中班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中班美術教案06-12
中班美術教案11-09
中班美術教案07-01
中班教案美術01-17
中班美術教案08-20
中班美術優秀教案11-27
中班美術教學教案12-25
中班美術教案《樹》12-31
(集合)中班美術教案01-03
中班美術夏天教案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