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種是按預定的章節進行復習總結。把本章的概念、公式、法則、定理、定律、要點等精華提取出來,再貫通思考它們之間的內在聯系,用“聯系”再把這些精華要點“串”起來,有機地“掛”‘在自己的知識“網”上。
(2)要認真做好復習筆記。
在復習中同學們經過艱苦的思考獲得了完整而系統的知識,應當珍惜這個學習成果。及時用筆記的形式記錄下來。有了復習筆記,就可以使下次的復習建立在這次復習的基礎上,不必再從頭開始了。有了復習筆記,時常看看可以起到提綱攜領、強化記憶的作用,通過做復習筆記,把厚厚的一本書變成了“薄薄”的幾頁紙,變成自己 “編織”成的“知識之網”。筆記要具有自己的特長。凡自己認為掌握得好的可以從略,認為掌握不好的則要詳細些,可以說筆記是自己勞動的結晶,知識的精華,一定要妥善保管好,備考時用起來,可以使自己迅速回到曾經到過的最高水平;使自己迅速地抓住知識的全局,優秀生在考前往往只翻一下復習筆記就行了,考前很輕松,這種輕松是平時緊張勞動換取的。
(3)要在嘗試回憶中進行。
復習中,遇到問題不要急于看書或問人,要先自己想。這對于集中注意力,強化記憶,提高學習效率很有好處。
4)要適當地看題、做題。
先把過去做的有關習題溫習一下,先回憶解題思路,在這個基礎上再適當做點題,目的是檢查復習效果,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培養運用所學知識去解決問題的能力。選題要圍繞復習的中心來選,通過做綜合題來推動知識的完整化和系統化,培養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
復習總結過后,還要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對學習進行調整。中學這個“黃金時代”,對每個學生來講都是極寶貴的。每個學生都應當使自己的學習沿著勤奮、科學、高效的道路前進。這樣才能為今后的事業打下雄厚的基礎。要想做到這一點,要善于及時發現自己學習中的問題(包括學習目的、態度、方法、計劃等)不斷地調整自己的學習。
多年的教學實踐和科學研究發現,凡是學習成績優異的學生,都很重視學習的調整,調整包括對學習目的、學習態度、學習計劃、學習方法的調整。通過調整,學習目的明確了,態度端正了,計劃合理了,方法科學了,時間的分配和精力的使用恰當了,學習就會不斷取得進步,學習成績自然也就提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