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語文教案集錦6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常常需要準備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tǒng)的知識。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語文教案6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反思:
本課是一首字族識字兒歌。學生在讀兒歌的過程中,可以認識部分“方子族”的字。兒歌語言通俗易懂,貼近兒童生活,既滲透淺顯的漢字造字的知識又有一定的趣味性。兒歌共14行,每兩行為1句,共7句話,第1句用一個小學生的名字引出“方”字,以下6句分別以“方”為根,加上不同的部件引出一個又一個新字,使學生在既有音有形,又有語言環(huán)境的描述中認識了許多“方字族”的字。要抓住兒童對于新鮮事物感興趣的特點,借助卡片、圖片、課件等媒體引出“方字族”的字,使學生感悟漢字造字的規(guī)律,了解漢字造字的淺顯知識。學生在一年級時曾經(jīng)用字族法學習過新字,方法是先運用敘述性的語言說字的結構和讀音,然后再把這個字運用在一個短語中,以顯示字義。本節(jié)課我先后兩個班上,第一次上的非常不成功,經(jīng)過教研組教師的多次研究修改,再次上課就進步了很多,下面就將兩次上課過程中修改的環(huán)節(jié)進行對比說明。
(一)本節(jié)課我上過兩次,第一次新課的設計環(huán)節(jié) 是以一個情境故事引入,出示一個大人帶著六個孩子的圖片,告訴學生大人是方媽媽,小孩是方寶寶,讓學生從課文中找方寶寶,學生不理解這些人和方字族的字有什么關系,到兒歌中不知找什么,就處理這個環(huán)節(jié)就足足花了15分鐘,由于這個環(huán)節(jié)的失誤,造成整節(jié)課的教學任務沒有完成,重點沒有體現(xiàn)出來,經(jīng)過組內教師的研究,改變了該環(huán)節(jié)的處理,由一年級的《青字歌》引入,復習環(huán)節(jié)設計給青加不同偏旁組詞,當學生說出含有青字的'新字后,讓學生觀察它們和“青”有什么關系,當學生說出他們都含有青時,告訴學生青就是這些新字的媽媽,這些含有青的字都是青寶寶。這樣的處理就是建立字與情境之間的關系,既有趣味性,又含知識性。以青字族練習,過渡到 猜方字寶寶們的特點,再到課文中找方字寶寶,以此降低學生學習的難度,將新知識與舊的學習環(huán)節(jié)相結合帶動學生的識字興趣。這個環(huán)節(jié)下來只用了4分鐘,推動了教學的順利進行。
(二)在記字環(huán)節(jié),第一次上課我是把兒歌中與方字有關的六個字,帶著學生一個一個記 ,說偏旁,說偏旁與什么有關,讀書上的句子,整個環(huán)節(jié)下來15分鐘,而且記字的形式單一,學生參與熱情很低。經(jīng)過教研組研究,首先改變了記字的形式,首先老師帶領著記學生記憶這里最難的字“防” ,目的是解決難字的記憶,同時也是在教學生記憶這些字的方法,其余的5個字學生自學,學生以小組形式進行,這樣既讓全體學生參與到了學習當中,又體現(xiàn)了教學與學生為主體的理念。
(三)寫字環(huán)節(jié)滲透歸類思想。方字族的字共六個,其中“芳”是上下結構,其余都是左右結構,為了使寫字落到實處,我先指導學生寫“芳”
從整體和關鍵筆畫兩個方面進行觀察,再進行范寫,范寫時把寫這個字的方法編成兒歌教給學生“點要寫在上空間,上下結構要緊湊”。對于左右結構的字,我引導學生觀察分析左右寬窄的比例,學生觀察出都是左窄右寬的字時 ,讓學生從中挑出自己認為難寫的字,進行重點書寫指導,其余的字學生根據(jù)重點字的書寫方法進行自己描紅自己書寫。這個環(huán)節(jié)用了13分鐘,這種歸類寫字既節(jié)省了分析字的時間,有訓練了學生觀察的能力,相信經(jīng)過一段時間歸類寫字的練習,學生會自己總結出不同結構的生字的書寫法則。
經(jīng)過這兩節(jié)課使我深深感覺到,教案的每個環(huán)節(jié)的都如此重要,要備好每一環(huán)節(jié)一定要研究、思考。
語文教案 篇2
【學習目標】
1、理解文章蘊含的深刻哲理,認識生命的本質和生命的意義,培養(yǎng)積極的人生觀。
2、反復閱讀,整體把握課文。
3、比較閱讀,了解鑒賞的方法,提高閱讀理解能力。
【學習重點】
1、把握文章主題,樹立積極樂觀的人生觀。
2、培養(yǎng)鑒賞能力,提高閱讀水平。
【學習時間】
1課時。
【學習過程】
一、課前預讀
1、借助工具書,掃除字詞障礙。
2、誦讀課文,畫出富有哲理的句子。
二、課堂閱讀
1、引領學生讀懂課文
⑴ 導入:
多年來我們習慣于老師講,學生聽。今天我們不妨打破這個格局,老師不講,大家先做,看看能否完成教學任務。
⑵ 請大家對照講義一(講義一:把課文內容寫在頁前的2/3,留有1/3的空白給學生寫點評),針對畫線的句子或自己感興趣的語句寫出你的點評。
⑶ 交流評議(理解的正誤,文采的優(yōu)劣)。
A、“然而我不敢說來生,也不敢信來生。”
經(jīng)過奮斗的人,在回顧生命歷程時,雖然沒有遺憾,心境平和寧靜,但卻有幾分悵惘和虛無。
B、“他消融了,歸化了,他說不上快樂,也沒有悲哀!”
經(jīng)過奮斗的人,在回顧生命歷程時,雖然沒有遺憾,心境平和寧靜,但卻有幾分悵惘和虛無。
C、“在快樂中我們要感謝生命,在痛苦中我們也要感謝生命。”
因為生命讓我們承受了人生特有的愉悅和美麗。
D、“快樂固然興奮,痛苦又何嘗不美麗?”等等。
⑷ 歸納課文主題。
生命誕生于自然,最終又歸于自然;生命的真諦在于戰(zhàn)勝困難、享受歡樂、不斷前進的過程。
⑸ 放聲朗讀課文,將自己喜歡的語段或富有哲理的語句多讀幾遍。
⑹ 然而,現(xiàn)實中卻有兩種戕害生命的暴力行為層出不窮:一是不尊重與傷害他人生命的暴力行為;二是青少年的自我傷害行為。對此你們有什么看法?(教師隨機點評)
2、比較閱讀,領會議論性散文與議論文的`區(qū)別:
⑴ 閱讀法國作家蒙田的《熱愛生命》,用他的生活態(tài)度為討論作個小結。
作者是積極進取的生活態(tài)度,“靠迅速抓緊時間,去留住稍縱即逝的日子”,要求人們珍惜生命,利用生命,享受生命。
⑵ 比較兩篇文章的異同,說說你更喜歡哪一篇。
相同點:兩篇文章的主題相似,都談到積極進取的生命觀。
不同點:
A、文體和表達方式不同。一篇是議論性散文,具有抒情性、形象性和哲理性的特點。它給讀者一種富于理性的形象和情感,從而提供一個廣闊的思索和聯(lián)想的空間。它往往蘊含深邃的哲理,熔情感、哲理、形象于一爐。而議論文則是側重于運用概念、判斷進行邏輯論證,文學性和情感性較弱。課文通過形象的比喻生動地表達生命的意義;這篇文章通過對比論證,批判悲觀厭世虛無主義的人生觀,給人以警醒;倡導積極樂觀的人生觀,給人以啟迪。
B、作家風格不同。冰心,我國現(xiàn)代文學著名作家,以細膩、清新的詩歌、散文見長。蒙田,法國文藝復興后期最重要的人文主義作家,與培根、莎士比亞等偉大作家一樣,是一位不朽的人物。作品“明哲善辯”“精于心理分析”“文風簡樸”。
C、語言風格不同:前者細膩、含蓄、清新;后者樸素、明辯,富有邏輯性。
⑶ 齊讀《熱愛生命》
熱愛生命
[法國]蒙田
我對某些詞語賦予的特殊的含義。拿“度日”來說吧,天色不佳,令人不快的時候,我將“度日”看作是“消磨光陰”,而風和日麗的時候,我卻不愿意去“度”,這時我是在慢慢賞玩、領略美好的時光。
壞日子,要飛快去“度”,好日子,要停下來細細品嘗。“度日”“消磨時光”的常用語令人想起那些“哲人”的習氣。他們以為生命的利用不外乎在于將他打發(fā)、消磨,并且盡量回避它,無視它的存在,仿佛這是一見苦事、一件賤物似的。至于我,我卻認為生命不是這個樣的,我覺得它值得稱頌,富有情趣,即使我自己到了垂暮之年也還是如此。我們的生命來自自然的恩賜,它是優(yōu)越無比的,如果我們覺得不堪生之重壓或是白白虛度此生,那也只能怪我們自己。
糊涂人的一生枯燥無味,躁動不安,卻將全部希望寄托于來世。
不過,我卻隨時準備告別人生,毫不惋惜。這倒不是因生之艱辛或苦惱所致,而是由于生之本質在于死。因此只有樂于生的人才能真正不感到死之苦惱。享受生活要講究方法。我比別人多享受到一倍的生活,因為生活樂趣的大小是隨我們對生活的關心程度而定的。尤其在此刻,我眼看生命的時光無多,我就愈想增加生命的力量。我想靠迅速抓緊時間,去留住稍縱即逝的日子;我想憑時間的有效利用去彌補匆匆流逝的光陰。剩下的生命愈是短暫,我卻愈要使之過得豐盈充實。
三、課后拓展
1、搜集關于“生命”的格言、警句。
2、品味下列語句,寫出你的理解。
A、“我們的生命受到大自然的厚賜,它是優(yōu)越無比的。”
(生命是經(jīng)過數(shù)十億年的時光演化而來的。是自然的哺育,也是自然的杰作。無可比擬。)
B、“生之本質在于死。”
(有生就有死,沒有死也就沒有生。死亡是生命的另一種形式)。
C、“只有樂于生的人才能真正不感到死之苦惱。”
(因為好好享受過生活,對死亡就不感到遺憾。)
D、“生活樂趣的大小是隨著我們對生活的關心程度而定的。”
(關心生活,才能感受到生活的樂趣,更好地享受生活。)
E、“剩下的生命愈是短暫,我愈要使之過得豐盈充實。”
(用“豐盈充實”的生活使生命相對延長。)
語文教案 篇3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初步了解波蘭著名作曲家、鋼狗家肖邦音樂作品的魅力和風格,學習他高尚的愛國主義情操。
﹙2﹚、通過欣賞肖邦的鋼琴曲《小狗圓舞曲》,使學生感受樂曲的生動情趣,學會根據(jù)選旋律與節(jié)奏的對比區(qū)分樂曲段落。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啟發(fā)學生充溢熱情地歌唱《我們多么幸福》,以表達他們對幸福生活的熱愛和對美好未來的神往。
﹙2﹚、引導學生根據(jù)《我們多么幸福》創(chuàng)設情境,并用吹奏樂器、狗進行歌扮演。
方法與拓展:
通過學習,鼓勵學生神往自身美好的未來,樹立遠大的理想,并用自身積極的實際行動去實現(xiàn)自身的理想。
二:教學突破:
在欣賞的過程中掌握、表示圓舞曲。
三、教學課時:2課時
四、教學準備:口風琴 課件
第1課時
教學內容:欣賞 唱一唱 《阿瓦日古麗》
教學流程:
一、聽音樂 阿瓦日古麗》走進課堂,學生討論聽后感。
二、范唱,節(jié)奏練習引導學生體驗三拍子的強弱規(guī)律;
(1)聲勢與舞步的結合:X - X |X - XX |X X. X |X - - |
(2)打擊樂的配合:手鼓、鈴鼓、雙響筒、三角鐵等
三、聽音樂,輕聲跟唱歌詞至基本熟練。
四、學生根據(jù)歌詞旋律分組創(chuàng)編立體節(jié)奏,配上舞蹈扮演歌曲;
五、將各組的創(chuàng)編分別展示給全班同學,參與點評。
六、扮演唱結束新課。
第2課時
教學內容:欣賞《小狗圓舞曲》《花之圓舞曲》《溜冰圓舞曲》
教學流程:
一、介紹圓舞曲;
圓舞曲(Walzer) 又稱華爾茲,是奧地利的民間舞曲,18世紀后半葉用于社交舞會,19世紀開始流行于西歐各國,它采用3/4拍,強調第一拍上的重音,旋律流暢,節(jié)奏明顯,伴奏中每小節(jié)僅用一個和弦,由于舞蹈時需由兩人成對旋轉,因而被稱為圓舞曲。它通常由五首情緒和調性相仿的舞曲連貫組成,注重內容的標題性,既能在舞廳里伴舞,也能在音樂廳里演奏,是一種雅俗共賞的音樂形式。圓舞曲是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在城市中特別是在維也納發(fā)展起來的。在“蘭得勒舞曲”基礎上發(fā)展而來的一種三拍子舞蹈,跳舞時一對對男女舞伴,依照舞曲的節(jié)奏旋轉打圈,動作輕快、優(yōu)美,情緒熱烈、歡快。這些特點決定了圓舞曲的體裁特征:速度較快,3/4拍或3/8、6/8拍,節(jié)奏常是“X — X |或 X.X X |或 X | X — X | X”,從第一拍或第三拍開始。這些特點,配合上環(huán)繞支點音旋轉的音調,便生動地發(fā)生旋轉打圈的動作感。圓舞曲的出現(xiàn),它的熱情豪放、感情充分的音樂給城市中的舞曲帶來了嶄新的面貌和活躍的氣氛。所以很快在十九世紀四十年代便傳遍全歐洲,代替其它舞曲,成為一百多年來最流行的舞曲體裁。
二、初聽三首圓舞曲。靜聽,想一想,你分別從音樂中看到了什么樣的情景。
三、生描述自身聽這三段音樂的感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四、再聽:老師談自身聽這首舞曲時的體會和感想,引導小朋友們掌握聽音樂的方法。
五、復聽:把自身想像成那只調皮的小狗、一朵最美的.花、一個自由酣暢的冰上舞者,跟著音樂在和煦的春風中盡情舞蹈。
六、請幾位有天賦和興趣的同學在音樂中扮演,進一步體會和表示圓舞曲的特征。
七、音樂中結束新課。
有時間可以另外介紹一下維也納作曲家約翰、施特勞斯他是一位主要從事圓舞曲創(chuàng)作的作曲家,具有“圓舞曲之王”的美稱。他一生寫了447首圓舞曲。他創(chuàng)作的大量圓舞曲中,最膾炙人口的可算是《藍色多瑙河》了。這首圓舞原是一首歌唱多瑙河的男聲合唱曲,曲名全稱《在美麗的藍色多瑙河上》,后來作者又親自改編為樂隊演奏的圓舞曲,很快流傳于全世界。隨后,這首樂曲又被很多作曲家改編成獨唱曲和各種樂器的獨奏曲。
與此同時,圓舞曲在俄羅斯也得到了廣泛的流行,在格卡林的《幻想圓舞曲》中第一次使圓舞曲這樣的生活舞曲得到了交響性的展開,尤其是柴可夫斯基在他的創(chuàng)作中圓舞曲具有獨特的重要位置,他不但在《天鵝湖》等舞劇中寫了許多著名的圓舞曲,并且把圓舞曲納入了交響套曲的統(tǒng)一構思中,成為交交響樂中的一個獨立樂章。他根據(jù)俄羅斯節(jié)拍的特點,創(chuàng)作了絕無僅有的5/4拍圓舞曲(如第六交響樂第二樂章),并在許多深刻的、深思的、抒情的主題中運用圓舞曲的體裁,使圓舞曲成為深入刻劃心理體驗的手段。他的《憂郁圓舞曲》中,在輕快的圓舞曲的面紗后面,表示了沙俄時代知識分子對命運的深深的憂慮。
我國在解放后,由于社會主義制度的優(yōu)越、人民生活的改善而提供了良好的土壤,使圓舞曲這朵外來的鮮花,得到了很好的移植和培育。我國的作曲家將外來的體裁和民族的音調相結合,創(chuàng)作了許多民族風格的圓舞曲,如《青年圓舞曲》、《春天圓舞曲》、《青年友誼圓舞曲》等,這些樂曲既有鮮明的圓舞曲的體裁特征,又有中國人民特有的熱情和含蓄,歡樂而冷靜的性格特點,反映了我國人民生活幸福的圓舞曲。
教學反思:
本課選用三拍子的音樂作品,設計了“浪漫的旋律”這個主題,旨在讓學生通過學習,體會三拍子和圓舞曲的韻律美。在演唱和欣賞中讓學生反復感受體驗和表示,是教學的重點,也是能讓即將進入初中階段的六年級學生難忘的樂曲風格。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會認12個字,會寫12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通過朗讀感悟,懂得奉獻愛心,樂于助人。
教學重點
認字、寫字、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課文的感情朗讀、背誦;將奉獻旨意內化心靈,外化行動。
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課件
導 學 過 程
二 次 備 課
第一課時
一、激情導趣
1.小鹿、泉水以為別人帶來了快樂,從而自己也感到快樂。然而在我們的現(xiàn)實生活中也有這樣一個人:他的一生中是在以幫助別人為快樂中度過的。(出示:雷鋒畫像)看,他是誰?他離開我們已經(jīng)很多年了,我們到哪里去尋找他呢?板書課題。
2.隨機識記書寫:“鋒、叔”二字。
教師:簡介雷鋒的生平;了解毛澤東和周恩來的題詞。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學法指導:
識記:標出生字、新詞及不認識的字詞,問一問,記一記。
想想:結合“我知道”中的兩條消息,思考:雷鋒叔叔,在哪里?
1.教師:配樂誦讀
2.學生按自學四步驟學習課文。
3.教師檢查自學情況。
三、寫字指導
1.觀察我會寫的字,說發(fā)現(xiàn)。
2.范寫:滴:右半部,不要寫成“商”。灑:不要寫成“酒”。泥:字右下的“匕”先寫撇。濘:寶蓋宜小,橫要略長。
3.學生練比,教師巡視指導。
4.展示交流。
四、認讀新詞
冒著 泥濘 腳窩 足跡 年邁 灑下
汗滴 尋覓 終于 獻出 愛心 荊棘
第二課時
一、復習鞏固生字詞
二、朗讀感悟
范讀課文入境。(播放輕音樂、出示圖片)
1.聽:脫離課本,看圖、傾聽。
2.想:就聽到的內容展開想象。
3.思:沿著“彎彎的小路、長長的小溪”我們聽到了什么?
學生讀文感悟:
1.練讀(四人為一組)
2.匯報(小組比賽匯報朗讀)重點指導品讀下列句子:第一個“雷鋒叔叔,你在哪里”應“急”。第二個“雷鋒叔叔,你在哪里”應“緩”(體現(xiàn)情感的起伏)小溪和小路的話,語速稍慢,娓娓道來。“瞧”后面的詩句提高音調。(全文的感情基調:深情地)
3.配樂朗誦。
4.感悟明理:“哪里需要獻出愛心,雷鋒叔叔就在哪里。”理解含義:想得到別人的尊敬你首先要尊敬別人,要想得到他人的幫助你首先要幫助他人。
教師:1.教學第一、第二節(jié)詩歌。
①理解“足跡”的'意思。
②師配樂朗誦,學生想象,說說眼前彷佛看見雷鋒叔叔正在做什么事情?
③學生交流自己的感受。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個故事。
④此時,在你的眼里雷鋒是一個怎樣的人?最讓你感動的是什么?
⑤你能用朗讀的方式把這種感受表達出來嗎?
⑥小結學習方法:讀——編(根據(jù)詩歌內容用自己的話編講這個故事)——讀(把對雷鋒的崇拜、對他的懷念融入自己的朗讀中。)
⑦小組合作學習第三、四節(jié)詩歌。
⑧學習最后小節(jié)。
⑴給“尋覓”找個近義詞。
⑵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⑶雷鋒還會出現(xiàn)在哪里?可以讓知道雷鋒其他故事的同學簡單講講。
⑷雷鋒叔叔的精神永遠在我們身邊閃光,看,我們班里也有很多小雷鋒,快來夸一夸吧。
出示句式:我們班( )是小雷鋒,我想對他說( )。
②是啊,老師多么希望我們的社會哪有困難,需要愛心,哪就有雷鋒叔叔啊!請你們再深情地讀一讀吧!請同學們再來說說對這句話的體會。
三、積累
(課件出示)好詞:彎彎的小路蒙蒙的細雨溫暖的春風晶瑩的露珠名句:
1.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
2.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當中去。
3.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難,難的是一輩做好事,不做壞事。
四、總結,練習背誦課文
語文教案 篇5
一、導入新課(圖片導入)
老師經(jīng)同學們帶來一些漂亮圖片,想看看嗎?(想)那么世界上最美的是什么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18課《世界上最美的是什么》板書課題(齊讀)
二、自主學課文,整體感知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2)同桌分段讀課文,相互聽讀,比比誰讀得流利
(3)認識生字。
(4)生交流,說說課文主要內容。
(5)默讀課文,感悟課文中心。
三、再讀課文,讀中感悟
(1)小蜜蜂、小燕子和小鹿是怎樣尋找世界上最美的東西的?(生讀4、5、6段)
(2)說說讀懂了什么,師生互相交流。
(3)(插入課件)小鹿是怎樣尋找答案的。
(4)體會想象第4、6自然段中省略號省略了什么。
(5)自學思考:三種小動物找到世界上最美的東西各是什么?
四、進入情境,發(fā)展語言
(1)指導朗讀三種小動物的語言。
(2)生辯論:小鹿應不應該救小刺猬
(3)滲透主題心靈美。
五、拓展、升華學生聯(lián)系實際談心靈美的例子。
六、課本劇表演
結束語:這節(jié)課,我們不僅看到了最美的顏色,聽到了最美的聲音,還感受到了世界上最美的'心靈,那就是一顆充滿友愛的心。是啊,外在美只能取悅一時,而內在美卻能經(jīng)久不衰。
板書設計
18、世界上最美的是什么
小蜜蜂 圖 顏色
小燕子 圖 聲音 愛心最美
小鹿 圖 救刺猬
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認識6個生字,會寫“正”“好”相“3個生字,并能組詞。
2、培養(yǎng)欣賞漫畫的情趣,體會幽默帶來的愉悅。
3、體會幽默畫的含義。
教學重點
認識6個生字,會寫3個生字。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感情幽默畫的含義。
教學準備
字卡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給別人照過相嗎?誰來說一說你是怎樣給別人照相的'?對,照相的時候也要動腦筋,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一則幽默——動腦筋照相。
二、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圖畫。
1、引導學生觀察幽默畫。
有一位著名的攝影師想給長頸鹿照相,可每次照的都是長頸鹿的腿和脖子,怎樣才能照到長頸鹿的頭呢?讓我們一起看一看大漫畫家莫迪羅是怎樣讓照相失照到長頸鹿的頭的?
2、引導學生仔細看圖。
3、學生匯報。
三、學習生字。
1、出示帶音節(jié)的生字,卡片“腦”“照”“這”。引導學生拼讀,了解生字在本課的意思。
2、“相”會意字,
3、由攝影師在照到長頸鹿時說了一句話引出“正”“好”兩個生字。
“正”會意字。“好”會意字。
4、指導學生在虛宮格中寫字。
5、老師小結。
6、知識延伸:讓學生說一說,還可以用哪些方法可以照到長頸鹿的頭?
四、布置作業(yè)。
把兩幅漫畫拿給爸爸媽媽看,給他們講一講漫畫的意思。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11-16
語文的教案09-04
精品語文教案范文語文優(yōu)秀教案04-11
語文教案小學語文01-07
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03-19
語文園地的語文教案08-08
語文《語文園地六》教案08-05
語文《趕海》教案03-19
《語文天地》教案03-23
語文試講教案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