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

    時間:2024-10-25 17:49:05 語文教案 我要投稿

    (推薦)語文教案9篇

      作為一名老師,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語文教案9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推薦)語文教案9篇

    語文教案 篇1

      師:同學們,透過一扇窗,我們能看到些什么?面對一堵墻,我們又能想到些什么呢?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篇小說——《窗》。(板書課題、作者)

      師:請大家默讀一遍課文。(生默讀課文)

      師:誰能用簡煉的語言概述小說的故事內容?

      生1:發言。

      生2:發言。

      師:小說以塑造人物為中心,通過對人物形象的塑造來反映社會生活。本文塑造了幾個人物形象?

      生3:兩個。

      師:分別是……

      生3:靠窗的病人,不靠窗的病人。(師跟隨學生回答,板書)

      師:這兩個人物形象你最想評論的是哪一個人物形象?你對他的評價是什么?并說說理由。要求:先獨立思考,有了個人見解、認識后,再四人為一組,討論、交流。

      師:那位同學首先來評價一下自己想評價的人物。

      生4:我想評價靠窗的病人。我認為他是一個心胸寬廣的人。因為他自己的病也很重,但是他每天堅持講不存在的美景來鼓勵不靠窗的病人,減輕他的痛苦。

      生5:我認為他是一個樂觀的人。

      生6:他是一個熱愛生命、熱愛生活的人。

      師:請說說理由。

      生6:他看到的其實什么也沒有,就是一堵光禿禿的墻,可他每天講述那么美的景色,可見他熱愛生活,熱愛生命。

      師:嗯!說得很好。請你讀一下文中他所描述的窗外美景的語句。

      生7:他是一個意志堅強的人。他兩個病都很重,每天都很痛苦、很寂寞,他在這樣的情況下能這樣做,可見他意志堅強。

      生8:還能看出他是一個關心他人、善良的人。

      生9:他是一個心靈美好,品德高尚的人。

      師:對靠窗的病人的評價,其他同學還有補充嗎?(稍等片刻)那,我們再來分析不靠窗的病人這個人物形象。

      生10:他是一個自私的人,他認為窗外有美景,他就想占那個床位。

      師:從文中哪個地方可以看出?

      生10:不靠窗的病人,突然產生了一個想法:為什么偏偏是挨著窗戶的那個人,能有幸觀賞到窗外的一切?為什么自己不應得到這種機會呢?

      生11:他是一個妒忌心很強的人,理由同上。

      生12:我覺得他也是一個熱愛生活、熱愛生命的人。因為他當時病得很重。他們兩個既不能讀書閱報,也不能聽收音機,看電視?看暗牟∪四芸创巴獾拿谰,他也想看,這是正常的。

      師:嗯!他的分析聽起來也有一定道理。其他同學有不同理解嗎?

      生13:他想占那個床位,我認為也是可以理解的,而且他也為這種想法感到過慚愧,也克制過自己。

      師:他克制住自己了嗎?

      生14:沒有。

      師:從哪兒可以看出來他沒有克制住自己。

      生14:他為自己會有這種想法而感到慚愧,竭力不再這么想,可是,他愈加克制,這種想法卻變得愈強烈,幾天以后,這個想法已經進一步變為緊挨著窗口的為什么不該是我呢?

      生15:我認為他不可原諒。是的,他開始是感到慚愧,但后來,他認為那張床就該是他的,所以他見死不救。

      師:你從哪兒看出來的這一點?

      生16:靠窗的病人半夜犯病,他大聲咳嗽,液體充塞了他的肺腔,他只要幫忙按一下電鈴,護士就會趕來,可是他紋絲不動。

      師:而且,當時他還醒著。對此,同學們怎樣看待?

      生17:我認為他產生那種念頭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他見死不救就無法原諒了。

      生18:他見死不救就是為了盡快得到那張床,這是犧牲他人來成全自己。

      生19:我認為他就是一個自私的人,不應該原諒他?看暗牟∪伺c他一樣病重。但是靠窗的病人卻想辦法鼓勵他,帶給他快樂。而不靠窗的病人卻始終考慮自己。為了實現自己的目的而不管病友的死活。

      師:同學們分析得很好!是。∫粋人熱愛生活、熱愛生命沒錯,退一步說,有點自私心、也是可以理解。但是,我們不能為了個人利益而不顧他人利益,不恩你犧牲他人利益甚至是他人生命為代價來達到個人的目的。

      師:本文題目是“窗”,誰能談一下對“窗”的理解?

      生19:窗是心靈之窗,讓我們看到了兩個人的內心世界。

      生20:本文故事就是圍繞窗戶來寫的。

      生21:這兩位病人與外界聯系的唯一途徑就是窗。他們通過“窗”看外面的世界,我們通過“窗”看他們的靈魂世界。

      師:也就是說,本文的故事情節圍繞“窗”來寫。窗既是病房上的窗,也是二人的心靈之窗。通過窗,我們看到了人性中美的一面,人性中丑的一面。那么,本文運用什么手法來塑造人物的呢?

      生:對比。(師板書對比手法)

      師:小說結尾一句是:“他看到的只是光禿禿的一堵墻!闭埻瑢W們發揮想象,想想一下他當時看到這堵“光禿禿的墻”后的心理活動。

      生22:他會自責、慚愧。心里想:“原來靠窗的病人使用這種方式來安慰我、鼓勵我、而我卻……我真是該死。 

      師:良心受到譴責,內心自責、懊悔。

      生23:他十分生氣,心里責罵靠窗的病人:“這個大騙子!根本就沒有什么美景。原來,他每天都在說謊,他是在騙我啊!”

      師:嗯!他并沒有理解病友善良的用心。

      師:那,我們再設想一下:假如病房里又住進來一位病人,不靠窗的病人會做些什么呢?

      生24:他可能會把這個故事講給新來的病人聽,并且告訴他那個自私的人就是他自己。他以此來贖罪、懺悔。

      生25:他不會說這件事,但他會像靠窗的`病人一樣也每天給新來的病人講“窗外的美景”。

      生26:我覺得他什么也不會說,什么也不會做,他只會呆呆地看窗外光禿禿的墻。因為他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他害怕新來的病人會像他一樣為了占這個床位而加害他。

      生27:他一直自責、內疚,病情因此越來越重。在臨死之前,他把這件事告訴了新來的病人,以次來告誡人們不可因一時糊涂而遺憾終生。

      生28:我也認為會像靠墻的病人一樣,每天給新來的病人講并不存在的“美景”,以此來激勵他活下去。

      師:同學們發言積極,發言水平也很高。我再請大家思考一個問題:小說內涵豐富,意蘊深刻,我們從中可以受到怎樣的啟示呢?

      生29:在生活中做一個心胸寬廣、關心別人的人。

      生30:用自己美好的心靈去對待我們周圍的每一個人。

      生31:熱愛生活,熱愛生命,愛自己,也愛他人。

      生32:在生活中做人不可太自私,不可只顧個人利益。

      生33:我們班有的學生,有好的輔導書、好的卷子不給別人看,唯恐別人超過他。我認為這也是自私的一種表現,同不靠窗的人是一樣的。

      師:奧!這種現象確實不好。不過,我相信:我們學完此文后,班里就不會再發生類似的現象了,對嗎?

      生(齊答):對!

      生34:不能把個人的歡樂建筑在別人的痛苦之上,不能做損人利己的事。

      生35:在生活中,我們不能輕易地去誤解、傷害別人。因為,有時我們傷害的人也許就是在暗中幫助我們的人。

      師:聽了同學們的發言,我看到了咱們班學生的胸襟,這令我尤為欣賞。我相信同學們會把所獲得的啟示付之于生活實踐中,會做一個心胸寬廣、品德高尚的人。

      師:小說的結尾十分巧妙,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我讀完這篇小說后,內心受到強烈的震撼,我把這種感受寫了下來,作為贈言送給大家:(屏幕顯示)

      閱讀感言:一扇小小的窗戶,揭示了人性的美與丑,成為我們窺視靈魂、認識人性的了望臺。讓我們懂得了只有純潔的心靈、高尚的人格才能澆灌出絢麗多彩的生命之花,才能幻化出充滿生機的、美好、幸福的生活之景。一個人心中沒有春天,他的眼中只能是一片荒漠。一個道德卑劣的人是不會找到亦美亦善的境界的。讓我們在生活中,用至仁、至善、至美的心靈,用黑色的眼睛去尋找美麗的風景,把他送給我們生活中的每一個人。

      愿我們的生活更加美好!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的】

      通過《詩經》產生背景的了解,進一步認識當時的社會現實;學習本篇情景交融的表現方法;掌握其起興、重章迭句手法的運用。

      【教學提要】

      《采薇》寫的是一位征戰凱回的士兵于回歸家鄉的途中那錯綜復雜的心理感受。

      【教學設想】

      安排兩教時。重點是第六章;難點是詞句的理解;講授的重點放在詞句的講解上,同時,要加強學生口頭和書面表達能力的培養。

      【教學要點】

      題解、學生自學、朗讀、講授一至六章、特點分析、小結、啟示。

      【教學內容與步驟】

      第一教時:

      一、導入新課

      《姐兒歌》:“關關雎鳩往前走,在河之洲求配偶,窈窕淑女洗衣服,君子好逑往攏繡,姐兒見了低下頭……”

      《年年難為姐做鞋》:其歌詞是:“關關雎鳩(哎)一雙鞋(喲),在河之洲送(哦)起來(咿喲),窈窕淑女(喲)難為你(耶),君子好逑大不該,(我)年年難為姐(喲)做鞋(咿喲)。”

      房縣是五經(易經、尚書、詩經、禮記、春秋左傳;四書:大學、中庸、論語、孟子)之首、《詩經》的采風、編撰者周朝太師尹吉甫的故里,清同治版《房縣志》載:“房縣,古稱房陵!薄芭[《郡志》,知房為尹公故里!狈靠h文化部門有關文物普查發現,房縣文物館現存有“周太師尹吉甫之墓”石碑,榔口鄉白漁村(現合并為七星村)尚有寶堂寺巖廟遺跡。專家們在這次挖掘整理和搶救中發現,在房縣農村還在傳唱著《詩經》中的《關雎》《蓼莪》等民歌,當地的一些“待尸歌”(當地辦喪事時唱的民歌)中也有不少關于《詩經》的句子。

      什么是“風”、“雅”、“頌”?

      二、作者簡介與題解

      1、學生對照注釋作歸納發言

      教師補充:《詩經》: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最初稱《詩》或《詩三百》。它收錄周初至春秋中葉大約五百年的詩歌三百零五篇。全書分為“風”、“雅”、“頌”三個部分。“風”有十五國風,共一百六十篇。它是民間歌謠,民歌占大多數!把拧庇小洞笱拧、《小雅》,共一百零五篇。它是周王朝的樂歌,民歌數量少,多數為貴族、士大夫所作。“頌”分周頌、魯頌、商頌,共四十篇,是統治者用于宗廟祭祀的樂歌。

      《詩經》內容豐富,廣泛地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現實:經濟、政治、生產、重大的歷史事件;人們的一些思想觀念、習俗風尚等!对娊洝废喈敂盗康淖髌,真切地反映了人民大眾的生活和情感,有力地揭露了統治者的劣行和罪惡。表現形式上,《詩經》一般來說,句式以四言為主,但也雜用其它句式;較多使用重章疊句,講求節奏和用韻;有的采用比興手法。一些優秀作品,描寫生動,形象鮮明;大多數作品,語言準確、優美、樸實。具有很強的感染力。這些思想和藝術上的突出成就,對后代文學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

      2、提問:本篇選自《詩經》的哪一部分?

      教師補充:《采薇》產生的年代是西周,當時獫狁已不斷向中原侵擾,周王朝多次出兵討伐。

      3、提問:課文反映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詩篇反映的內容是中原兵士為了抗擊獫狁的侵擾而征戰邊塞,從而造成了中原兵士有家難歸的現狀!恫赊薄返淖髡邞且晃徽鲬饎P回的士兵。寫的是他回歸家鄉的途中那錯綜復雜的心理感受。

      三、學生自學

      四、朗讀全詩

      五、講授詩篇

      1、串講

      【作品】

      采薇采薇[1],薇亦作止[2]。曰歸曰歸[3],歲亦莫止[4]。靡室靡家[5],獫狁之故[6]。不遑啟居[7],獫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8]。曰歸曰歸,心亦憂止。憂心烈烈[9],載饑載渴[10]。我戍未定[11],靡使歸聘[12]。

      采薇采薇,薇亦剛止[13]。曰歸曰歸,歲亦陽止[14]。王事靡盬[15],不遑啟處[16],憂心孔疚[17],我行不來[18]。

      彼爾維何[19]?維常之華[20]。彼路斯何[21]?君子之車[22]。戎車既架[23],四牡業業[24]。豈敢定居[25]?一月三捷[26]。

      駕彼四牧,四牧骙骙[27]。君子所依[28],小人所腓[29]。四牡翼翼[30],象弭魚服[31]。豈不日戒[32]?獫狁孔棘[33]!

      昔我往矣[34],楊柳依依[35]。今我來思[36],雨雪靡靡[37]。行道遲遲[38],載渴載饑。我心傷悲,莫知我哀!

      【注釋】

      [1]薇:野豌豆,嫩莖、葉、種子可吃;一說“薇”即“蕨”,因初生的嫩芽甚薇,即薇。[2]作:剛生出。止:語氣助詞。[3]曰:說;一說為語首助詞。[4]莫:同“暮”。以上兩句,意思說要回去,可是不能回去,而一年又快完了。[5]靡:無。這句說征人遠戍邊塞,有家像沒家一樣。[6]獫狁(xiǎnyǔn險允):古代北方的游牧少數民族,或寫作“嚴允”或“獫狁”。春秋稱北狄,秦漢稱匈奴。周代以來,常在我國北方進行軍事干擾。[7]不遑:沒有空閑。啟居:指坐下休息。[8]柔:指薇柔嫩。[9]烈烈:指憂心如焚。[10]載饑載渴:又饑又渴。[11]戍:守。這句說戍守地點未有定處。[12]聘:問。這句說,沒有人代我問候家室。[13]剛:指薇生長得老硬了。[14]陽:指農厲十月。[15]靡盬(gǔ古):無止息。[16]啟處:啟居。[17]孔疚(jiù救):很痛苦。[18]來:歸。這句說遠行了,恐怕不能歸去了。[19]爾:指花盛開貌。維:什么。這句說那盛開著的是什么花呀?[20]常:常棣,又名小葉楊。華:通“花”。[21]路:大戰車。斯何:都是屬語助詞。[22]君子:指軍中將帥。車:戰車。[23]戎車:兵車。[24]牡:公馬。業業:強壯高大。[25]定居:安居。[26]三:指多次。捷:通“接”指交戰。這句說,一月之中,與敵人多次交戰。[27]骙(kuǐ揆)骙:威武雄壯。[28]依:乘。[29]小人:兵士。腓(héi肥):掩護。[30]翼翼:排列整齊。[31]弭(mǐ米):弓兩端受弦的地方。象弭:用象牙裝飾的弓弭。魚服:用魚皮制的箭袋。服:是“箙”的假借字,即盛箭的器具。[32]日戒:每天防范。[33]孔棘:緊急。棘,同“亟”,急。[34]昔:指出征時。[35]依依:形容柳樹枝葉隨風搖曳的樣子;一說依戀。這兩句說明出征時是在春天。[36]思:語助詞。[37]雨:作動詞。雨雪,下雪。霏霏,大雪紛飛的樣子。這兩句說明回來時是在冬天。[38]遲遲:緩慢。

      第二教時:

      2、詩篇結構層次分析

      詩篇從結構層次看,全詩六章,可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為前三章,寫兵士為征戰獫狁遠赴,環境惡劣的邊塞,而有家不能歸;征戰兵士渴望回家的迫切心情;征戰兵士戰場生活的苦況。第二部分為四、五章,主要寫征戰兵士戰場生活的緊張與艱苦。第三部分是最后一章,抒發了征戰兵士歸途中的困苦以及其無限惆悵的悲傷之情。

      3、中心思想歸納

      本詩通過一個戍兵回歸途中的歌唱,真實地表現了兵士軍旅生涯的艱難苦楚和歸家時的無限感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時的人們對戰爭的厭惡和反感,同時也揭示了對統治階級的怨恨和不滿。

      六、藝術特色

      1、起興手法的成功采用

      詩篇開始到第三章全部采用“采薇”起興,這既在結構上達到領起各章,前后連貫的作用,又貼切地突現戰場生活的艱辛。因為“薇”是一中可食用的野生植物,戍邊兵士即以此物充饑,以表現兵士的濃烈思鄉情懷。

      2、運用反復修辭,達到摹物抒情的目的

      如“業業”、“依依”等大量迭詞,就形象的表現出了景物的形態和作者的真情實感;運用重章迭句,進行反復詠唱,既顯現出強烈的節奏感、音樂感,又表現出征戰兵士久戰難歸、憂心如焚的痛苦內心世界。

      3、情景交融

      詩篇中,作者將寫景與抒情融為一體,如“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靡靡”。作者在撫今追昔的景物描寫中到達了情中有景,景中有情的藝術境界,令人深思和回味。

      七、小結

      通過詩篇的學習,認識當時中原兵士為了抗擊獫狁的侵擾而征戰邊塞,從而造成了中原兵士有家難歸的現狀;從《采薇》的作者寫的是他回歸家鄉的途中那錯綜復雜的心理感受中,可以看到戰爭給人民帶來的困苦,以及人民對戰爭的厭惡。

      八、啟示

      學生各抒己見,暢所欲言。

      九、思考與練習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你怎么理解這一千古名句?它體現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談談起興這一手法在詩中所起的作用。

     。场⒄垖⒈驹娮詈笠徽伦g成現代漢語,力爭做到每句字數相等,其意基本與原義相符。

      十、推薦參考書目

      1、詩經直解 復旦大學出版社

     。、詩經直譯 余冠英 人民文學出版社

     。、先秦詩鑒賞辭典 上海辭書出版社

      十一、推薦網站

     。、國學網

     。病⒈贝笾形木W

     。、中華大學

      十二、作業反饋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生詞,其中田字格中的只識不寫,理解由生詞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懂課文。

      3、體會作者對兄弟蘇轍的思念之情,理解“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含義。

      教學重點:

      理解“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含義。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詞,其中田字個格中的只識不寫,理解由生詞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懂課文。

      二、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詞語及重點句的意思

      三、教學過程

      一、簡單介紹生平,揭示課題。

      可讓學生課前搜集一些與本文有光的資料,包括蘇軾的一些詩詞,然后老師再加以補充。

      (1)介紹蘇軾

      四川人,北宋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蘇拭與弟蘇轍情同手足,但長期天各一方,時直中秋,目睹別人家團聚,思念之情油然而生,然后他在傷感之時,悟出真締,于是解脫惆悵,寫出了‘但愿人長久,千里共蟬娟’的千古絕唱。

     。2)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

      1 自讀課文

      1)出示自讀要求

      自由練讀生字表上的生字

      2)劃出課文中帶有生字的詞語

      3)力求讀順句子,讀通全文

      4)、學生練讀全文

      5)、抽讀卡片

      6)讀準字音

      7)理解詞語

      皓月:明亮的月亮。

      埋怨:因為事情不如意而對別人或事物表示不滿。

      2 范讀課文

      三、細讀課文

      1 細讀1-3自然段

      理解“朝庭“:密洲”兩個詞語

      2 學習第二自然段

      自由讀課文

      看圖理解詞語“皓月當空”,“萬里無云”,想象家人團聚,品嘗瓜果,觀賞明月“心緒不寧”是什么意思

      3 學習第三自然段

      蘇拭為什么思念弟弟

      “手足情深”是什么意思

      “形影不離”呢?

      4 指導朗讀

      作業布置:抄寫詞語

      版書設計

      心緒不寧 形影不離

      第二課時

      一、教學要求

      1、理解文章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2、體會作者對兄弟蘇轍的思念之情,理解但愿人長久,千里工嬋娟的'含義。

      二、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但愿人長久,千里工嬋娟”的含義。

      三、教學步驟及過程

      1、繼續細讀課文

      自由讀課文

      指明說說蘇拭為什么要埋怨月亮

      蘇拭移情于月也戲人,偏偏在別人分離的時候變得這么圓。

      自由練讀

      這段后面是省略好,他省略了什么?

      引導想象

      這個問題問的沒有必要,可刪去,因為課文已說得很完整了。

      細讀5,6自然兩段

      想到這而,他的心里似乎寬慰了許多,便底聲吟誦起來。

      想到這兒還想到哪兒?

      他為什么寬慰了許多?這說明了什么?人有悲歡離合,就象月亮有陰晴圓缺,恰是世之長理,實難十全十美,他的寬慰,正是他與常人不同的可貴之處。

      理解“但愿人長久,千里共蟬娟”。但愿美好的感情常留在人們的心間,雖然遠隔千里,也能共同擁有這一輪明月,既然離別難免,那就不必傷悲,將思念之情留在心里,共同欣賞良宵美景。

      2 、總結課文內容

      本課以故事的形式介紹了北宋文學家蘇拭的名詞《水掉歌頭》的創作經過。

      3、指導背頌第4-6段

      4、直到造句

      一起……一起……出示文中樣句

      示范:他們倆一起讀書,一起玩耍

      造句可隨課文教學,講到有關自然段直接讓學生在老師指導下練習造句。

      5、作業

      板書設計

      心緒不寧

      埋怨 } 重親情

      轉念

      寬慰 } 通情達理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的

      1 了解“說”的特點。

      2 理解本文襯托、對比寫法。

      3 掌握本文的詞語。

      4 認識柳宗元同情人民,痛恨苛斂的思想感情。

      教學設想 《捕蛇者說》以獨特的寫法(襯托、對比)尖銳、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統治下賦稅的苛酷,揭示了廣大人民遭受的苦難不幸,表現了作者對勞苦大眾的深切同情,對殘暴統治的強烈憤恨。教學中始終要注意這點。本文詞語量大,實詞以數十計,虛詞“之、以、而、乎、焉”等均各有多種用法。講明詞義(實詞、虛詞),這是本文教學中要用相當時間來完成的重要任務。

      逐句、逐段講解。加強誦讀、背誦練習。

      教學時數: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重點

      1 作者簡介。

      2 “說”的特點。

      3 正音、誦讀。

      教學過程

      一、作者簡介。

      二、教師范讀課文。

      三、正音。

      四、朗讀課文。

      叫三四名同學分別朗讀課文。讀前提出要求:字音正確、句讀分明。讀畢,酌情講評。

      五、默讀、理解課文。

      六、布置作業

      1 弄懂詞句。

      2 思考各段段意。

      第二課時

      教學重點

      1 第1—3段的實詞詞義、虛詞用法。

      2 段意概括。

      教學過程

      逐段講解課文

      第1段

      一、全班同學齊讀。

      二、詞句。

      三、內容

      提問一:第一段的段意如何概括?

      講解:第一段的段意可概括為寫異蛇的劇毒、特殊用途以及永州之民爭相冒死去捕毒蛇以頂替租賦。

      提問二:作者寫這些要說明什么?

      講解:作者寫這些要說明什么?

      講解:作者寫這些是要說明永州之民的這種遭遇乃是皇帝詔令(“王命”)給帶來的。

      第2段

      一、叫一名同學朗讀。

      二、詞句。

      三、內容。

      提問一:第2段的段意如何概括?

      講解:這段的段意可概括為寫蔣氏悲哀地敘說他一家三代都干這捕蛇以抵租賦之事的悲慘遭遇。

      提問二:這段首句“有蔣氏者,專其利三世矣”對蔣氏作介紹,是否還有別的意思?

      講解:首句不只對蔣氏作介紹,更在抒發作者內心的悲憤之情,“專其利三世矣”,語中含有強烈的譏諷意味。

      第3段

      一、全班齊讀。

      二、詞句。

      三、內容。

      提問:這段寫什么?

      講解:這段寫作者憐憫,同情蔣氏的不幸,并告訴蔣氏打算用“更役復賦”的辦法為他解除不幸。

      四、布置作業

      1 熟讀第1—3段。

      2 整理這三段中重點實詞的意思、虛詞“之、以、于”的.用法。

      3 思考本文在寫作上有什么特點。

      第三課時

      教學重點

      1 第4、5段的實詞詞義、虛詞用法。

      2 襯托、對比寫法。

      3 柳宗元深切同情人民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第4段

      一、叫一名同學朗讀本段。

      二、詞句。

      “蔣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將哀而生①之乎?則吾斯役②之不幸,未若復吾賦不幸③之甚也。向吾不為斯役,則久已病矣!

      “戚”:悲哀!巴羧弧保簻I水盈眶的樣子。

      “涕”:眼淚!熬保壕捶Q。

      “將”:打算!吧保菏箘佑梅ǎ埂睢

      ①“之”:代自己,我!八埂保哼@。②③“之”:的。

      “未若”:不如!吧酢保簠柡!跋颉保号f時,往昔!盀椤保鹤,干。“病”:苦。

      這幾句寫蔣氏極為悲哀地回答作者,說如果恢復他的租賦,那么這給他帶來的不幸要遠比捕蛇給他帶來的不幸大得多。

      三、內容。

      提問:本段主要寫什么?說明什么?(要求各用一句話作答)

      講解:本段主要寫永州之民在朝廷苛賦重壓下“非死則徙”的悲慘遭遇;說明苛賦之害比毒蛇之害更為厲害,更加可怕。

      第5段

      一、全班同學齊讀。

      二、詞句。

      三、內容。

      提問:結尾這段寫什么?

      講解:結尾段直接抒情,作者憤慨地譴責其害遠遠超過毒蛇劇毒,比毒蛇之害慘酷得多的重賦苛政,同時言明寫此說的目的。

      四、寫作特點

      提問:本文為了表情明意,寫作上有什么特點?

      講解:本文寫作上有兩個突出特點:①襯托。寫毒蛇之害以襯托重賦苛政之害。捕蛇以抵賦,蔣氏之祖、父死在這上頭,而蔣氏卻甘愿干此差事,這就令人心悸地看到“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②對比。以其鄉鄰60年來由于苛賦之迫而“非死則徙”的遭遇與蔣氏“以捕蛇獨存”的狀況作對比,觸目驚心地表明“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

      五、實詞總結(文中只作一種解釋者不列)

      為 ①作,制成。“然得而臘之以為餌”。②做,干。“今吾嗣為之十二年”。③為了!肮蕿橹f”。

      已 ①離去,意為醫治!翱梢砸汛箫L”。②已經。“比吾鄉鄰之死則已后矣”。

      賦 ①征收!皻q賦其二”。②租賦!笆胫x斂之毒……”

      癘 ①惡瘡。“可以已……瘺、癘’。②疫病,疫氣!昂魢u毒癘”。

      入 ①繳納!爱斊渥馊搿。②收入。“竭其廬之入”。

      歲 ①每年!皻q賦其二”。②年!胺e于今六十歲矣”。

      甚 ①很!懊踩羯跗菡摺。②厲害。“未若復吾賦不幸之甚也”。③超過!笆胫x斂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若 ①好像!懊踩羯跗菡摺。②你!叭舳局?”

      毒 ①怨恨!叭舳局?”②有毒的。“呼噓毒癘”。③害!笆胫x斂之毒……”

      生 ①活,存活。“君將哀而生之乎?”②生活!岸l鄰之生日蹙”。

      食 ①吃。“退而甘食其土之有”。②sì,飼!爸斒持。

      觀 ①看!敖褚允Y氏觀之”。②考察!耙再狗蛴^人風者得焉”。

      六、虛詞總結

      之 ①的!坝乐葜岸喈惿摺。②取消句子獨立性。“悍吏之來吾鄉”。③代詞!皢栔瑒t曰”(代人,他)“君將哀而生之乎”(代自己,我)“今吾嗣為之十二年”(代事)“以嚙人,無御之者”(代物,蛇)“言之,貌若甚戚者”(代話語)

      而 ①表并列!昂谫|而白章”。②表承接!巴硕适称渫林小。③并且。“君將哀而生之乎?”④但是,卻。“而吾以捕蛇獨存”。⑤連接狀語和謂語!疤柡舳D徙”。

      以 ①而,如果!耙試,無御之者”。②用,拿。“太醫以王命聚之”。③因為!岸嵋圆渡擢毚妗。④根據!敖褚允Y氏觀之”。⑤表目的!肮蕿橹f,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

      焉 ①兼詞,于此。“永之人爭奔走焉”。②之。“時而獻焉”。③語氣詞!敖衿涫沂疅o一焉”。

      乎 ①嗎!熬龑Ф?”②呢!笆胫x斂之毒有甚是蛇者乎!”③(句中)于,在!敖袊毯鯑|西”。

      于 ①在!拔嶙嫠烙谑恰。②給。“余將告于蒞事者”。③及于,到!胺e于今六十歲矣”。④比!翱琳陀诨⒁病。

      七、布置作業

      1 熟讀全文,背誦“蔣氏大戚……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

      2 作課后練習。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認識3個生字,自學新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黃山松有哪些特點,作者是怎樣表現這些特點的。

      4、感悟課文的深刻內涵。

      重點難點:

      1、了解黃山松有哪些特點,作者是怎樣表現這些特點的。

      2、感悟課文的深刻內涵。

      教具準備:

      黃山美景及黃山松的圖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直觀感知,讀題解意。

      1、介紹黃山美景,引出“黃山松”。

      2、讀課題,看看黃山松的圖片,談談自己對黃山松的印象。

      二、初讀課文,了解內容。

      1、默讀全文,了解課文講了什么。

      2、說說黃山松有哪三個特點?

      特點之一:堅韌頑強

      特點之二:一心向著陽光

      特點之三:有異常強大的團結力

      3、給課文的第2、3、4三個自然段分別加上小標題。

      三、細讀課文,體會想象。

      1、導讀課文第2自然段。

      (1)自由讀本段,邊讀邊想:黃山松生長在怎樣的環境里?它生長的得怎樣?

      (2)學生自由討論。

      (3)全班交流,教師引導歸納。

      2、自學課文第2、3、4自然段,體會作者又是怎樣表現黃山松的另外兩個特點的'。

      3、教師點撥、指導。

      4、交流讀后的感受,美讀課文。

      四、回顧全文,反思文本。

      黃山松不僅有挺拔秀美的姿態,還有一心向陽的枝條,更有異常強大的團結力。然而讀完課文后,你是不是覺得是在寫黃山松,而是還想說點其他的什么?

     。ㄋ蓸涫菆皂g頑強的,是團結的,人有何嘗不是呢?)

      板書設計:

      25 * 黃山松

      生命力頑強

      黃山松 { 一心向陽光

      強大的團結力

      第二課時

      一、復習

      1、請學生自我復習生字詞。

      2、學生聽寫生字詞。

      3、請學生回答問題

      (文中講了黃山松的哪幾個特點?)

      二、作業練習

      1、寫一首課外描寫(贊美)黃山松的詩歌(可以是古體詩,也可以是近體詩。

      2、黃山十大名松是指哪些?

      迎客松 望客松 送客松

      連理松 豎琴松

      3、給加粗字注音

      描。 ) 日暮( )

    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查字典填表,擴大詞匯量,填空組成語,擴大閱讀量。提高查字典的能力和選擇字義的能力,培養造句能力,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提高口語交際能力和習作能力。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

      教學重點: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

      教學難點:提高口語交際能力和習作能力。

      第 1 課時

      教學要求:查字典填表,擴大詞匯量,填空組成語,提高查字典的能力和選擇字義的能力,培養造句能力

      教學過程:

      一、查字典填表,看誰做得又對又快。

      1、讀一讀,弄準這些字的意思。

      2、學生獨立查字典,教師記錄所用時間。

      3、全班訂正:

      窮:盡,完。

      嚴寒酷暑:厲害的,高度的。

      景色奇異:特別的。

      漫山遍野:滿,遍。

     。ㄕf明:字典版本不同,所在頁碼不同)

      二、組詞練習。

      1、讀懂題目要求。

      2、鼓勵學生多組詞語。開展組詞比賽。

      3、學生獨立填寫,訂正答案。

      三、仿照例子,填空組成詞。

      1、讀題審題。

      2、試著填寫成語,可以交流。

      3、師:所寫的兩個詞的意思都是相反或相對的。

      全班交流:大驚小怪、左顧右盼、東張西望、東倒西歪、

      天寒地凍、異口同聲、歡天喜地、搖頭擺尾

      七上八下、冰天雪地、轉危為安、爭先恐后

      4、簡單講解詞語的意思。

      四、讀下面的'句子,體會帶點詞語的用法,再把句子補充完整。

      1、讀題審題,讀懂例句。

      2、師:不但……還……表示遞進關系,表示后一個分句的

      意思比前一個分句的意思更進了一步。

      3、學生試著把表格中的前兩個句子補充完整,并訂正。

      4、讓學生獨立在表格中寫第三個句子。

      五、作業:

      1、2、3題(自選)

      2、 用關聯詞造句。

      第 2 課時

      教學要求:擴大閱讀量,提高口語交際能力和習作能力。

      教學過程:

      一、讀短文,按下面的要求做。

      1、先看看文后有怎樣的要求,生讀題目及要求。

      2、學生獨立閱讀,大體了解文章內容:短文先寫我喜歡天文望遠鏡,再寫天文望遠鏡是什么樣子,最后寫天文望遠鏡的作用并表達自己的喜愛之情。

      3、我的天文望遠鏡是什么樣子?我為什么喜歡它?請大家默讀課文思考。

      4、師:樣子結合2自然段說,喜歡的原因結合3——4自然段說。

      5、概括短文的主要內容。

      二、口語交際。

      1、準備玩具:選擇好一個有特點的、自己喜歡的玩具。準備好自己要介紹的內容。

      2、舉辦展示會:分組介紹

      3、全班介紹:

      學生一邊說,一邊演示:

      自己的玩具有什么特點?

      按怎樣的順序介紹?

      應把使用方法介紹清楚?

      要求:可以展開想象,對玩具的設計提出修改建議。

      其他學生提出修改建議。

      4、評一評演示的是否正確,介紹得是否清楚、明白。演示得語句是否大體通順。

      三、課堂小結:

      要提高自己的語文綜合素質。

      第三、四課時寫作、評改

    語文教案 篇7

      一、說教材

      1、教材內容:

      我執教的《毽子變乖了》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一年級下冊一篇講讀課文。

      2、教材簡介

      這是一篇散文,寫老師教我們踢毽子時,毽子很聽老師的話,而我們剛開始練習時,毽子一點兒也不聽話,后來“我”按照老師說的去做,每天練習,毽子變乖了,也聽我們的話了。全文一共分為四個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概括講課件老師教我們踢毽子。第二自然段講老師表演踢毽子給我們看,毽子很聽老師的話。第三自然段講我們剛開始練習踢毽子時,毽子一點兒也不聽話。老師告訴我們要經常練習。第四自然段講“我”每天練習踢毽子,后來毽子也聽“我”的話了。本文語言活潑生動,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說教學方法

      一堂好的語文課應充分體現:書聲朗朗,議論紛紛,高潮迭起。釷對以上教學思想,這節課我以讀代講,利用圖片引導學生回想自己踢毽子的'感受,使學生參與,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通過學生的看看,讀讀,想想,說說等活動,調動學生積極思維,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不僅讓學生感受踢毽子的快樂,而且滲透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三、說教學程序

      本課我將分兩課時進行教學,第一課時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知道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認讀生字詞。研究課文內容,突破重難點。

      今天,我執教的是這課的第一課時。

      一、設計理念:

      通過運用不同的閱讀方式,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索的學習方式。

      二、教學目標:

      1. 認識12個生字。

      2.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 培養學生對活動的愛好和興趣。

      三、教學重點:

      朗讀課文,正確認讀“會認”字教學難點:理解毽子為什么在“我”的腳下不聽話。

      四、課型:

      新授課

      五、教學方法:

      講授法 談話法、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

      六、教具準備:

      各種體育用品、詞語卡片、掛圖

      七、教學時間:

      第一課時

    語文教案 篇8

      自讀要求

      1.根據課文理解“空間旅行”“時間旅行”,積累有關科學知識;

      2.整體把握文章思想內容,抓住關鍵句,準確、迅速地篩選、提取有價值的信息,進行思維訓練;

      3.培養熱愛科學、追求真理、勇于探索、敢于創新的時代精神,語文教案-《空間和時間旅行》自讀教學設計。

      自讀程序:

      1.導入新課:

      宇宙是無限的還是有限的、時間是有始有終的嗎?這個人類最古老最基本的問題,始終受到人類的關注。本世紀最重要的廣義相對論學者和宇宙學家霍金為此發表了震驚世界的`名著——《時間簡史》,而當代科普作家齊然爾曼運用科學推知法探索宇宙,試圖引領我們去做“空間和時間的旅行”。今天就讓我們跟隨作家做一次探秘旅行吧!

      2.快速默讀全文,把握課文內容,初步理解所介紹的科學知識。

      a.標題與課文是如何對應的?有何特點?

      b.什么是“空間旅行”?請同學們集中速讀課文有關內容,找出課文關鍵語句予以概括。

      3.組織四人學習小組研究性精讀“空間旅行”的三個章節,各組指定發言人講解,高中一年級語文教案《語文教案-《空間和時間旅行》自讀教學設計》。

      a、與“空間旅行”相關的知識有哪些?

     。、作者采用什么方法來介紹恒星旅行不易?

     。恪⒆髡咴O想了哪些為飛船提供足夠推動力的方法?

      4.導讀、討論“時間旅行”部分。

      a、什么是時間旅行?

      b、什么叫“時間膨脹”?

      c、為什么說時間膨脹“為人類探索能力所不及的宇宙提供了方法”?

      5.重難點分析

      a.根據課文內容整體把握,提取、概括所需信息,積累有關宇宙學的科技知識是學習本文的重點。

     。、閱讀“加快速度”與“時間旅行”兩文段,抓住關鍵語句篩選信息是重點也是難點;對本文科學推斷思維的梳理變為難點。

      6.表現手法解說:

     。、科學與想象的結合。作者在科學探索中其推斷既是建立在準確的理論數據上的,又處處包含神奇的想象和推測,使本文既有知識性,又有趣味性。

     。、論證與假定的結合。作者談及“加快速度”幾種方法時采用假定可以實現的方式,而又運用科學依據推恒星旅行的難度。“時間旅行”章節第4、7自然分別假定,并論證其結果。其中第4段用了引申法(反證法),第7段采用了假定推斷。

      c、運用小標題分章節講述,層次清晰,條理井然,思維嚴密,推斷合理。

     。、全文滲透著勇于探索,大膽創造的思想,并且洋溢著強烈的追求真理的熱情。

    語文教案 篇9

      學習目標

      1、會認8個字,會寫9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認識泉水“多、清、甜、美”的特點,體會泉水一路奉獻的精神和奉獻的幸福感。

      教學重點

      認字、寫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部分背誦。體會奉獻的快感。

      課前準備

      投影儀、生字卡片、輕音樂伴奏帶、圖片、泉水課件、贊美泉水的歌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

      1、教師出示一杯泉水,讓生選猜后嘗,得出泉水結論。

      2、啟發學生說說泉水的特點。(可以從出處、顏色、形態、味道等方面來說)

      3、泉水從山上一路歡快地走來,看到了些什么呢?揭示課題,板書課題。

     。▽W生齊讀)

      二、示范朗讀

      1、教師放音樂有感情地范讀課文。

      2、學生邊聽邊看書中插圖并圈出本課生字。

      三、自學生字

      1、學生運用查字典、看注釋、聯系上下文、問同學、問老師等方法自學生字。

      2、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互相討論共同學習生字,教師巡視指導。

      四、匯報交流

      1、師用投影出示生字,生匯報。

      2、出示“杜鵑花”圖片,結合插圖,通過形象感知認識“杜、鵑”,并可結合姓氏識記“杜”字,聯系學過的“鵲”識記“鵑”字。

      3、借助圖或實物認識“瓦罐”,學認“罐”字。

      4、在探究“天然水塔”的過程中,認識“塔”字。

      5、師去掉拼音,生齊讀生字。(平、翹舌音多讀2遍)

      6、游戲:送小拼音回家(把生字和它對應的拼音放為一組)

      五、指導書寫

      1、要寫的字中左右結構的字較多,在整體觀察的`基礎上,把重點放在總結“月”字作“旁”以及在字的左下時的變化規律上。結合第四課的“骨”字,將“骨、鵑、股、脆”四個字在田字格里放大,引導學生觀察并總結出月字在旁撇不變,月字在下撇變豎。

      2、此外,還應提醒學生注意:“塔”字右下是“合”,中間的短橫不能少;“泉”字下邊是“水”,豎鉤右邊是兩筆,不要合成一筆;“脆”字右下的“”,不要寫成“巳”。

      3、教師范寫要漂亮,學生先描紅再自己寫。教師巡視指導。

      六、流利朗讀

      1、同學們已經和生字做了朋友,那一定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了。引導學生練讀課文。

      2、同桌互相聽讀,糾正不正確的讀音。

      3、指名讀課文,引導學生互相評價,師及時評價指導。

      4、學生齊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泉水》一課。這節課我們接著學習

      二、再聽全文,感知內容

      1、現在請同學們帶著問題,閉上眼睛,請一名同學把全文朗讀一遍。仔細聽,泉水是從哪里來的?最后要流到哪里去?(師給配樂。)

      2、交流問題,板書:石縫大海

      三、分節讀悟,感情朗讀

     。ㄒ唬1—2小節。

      1、師提問題泉水是怎樣從石縫里出來的?他出來時心情是怎樣的”生自己讀1—2小節,劃出有關語句。

      2、交流(沖,表現了泉水快樂、激動的心情。)

      3、指導朗讀,個別讀個別句子,分組讀,齊讀,要讀出泉水快樂、激動的心情。

     。ǘ┑3—7小節。

      1、師:剛才我們用“帶著問題讀課文,再互相交流自己的理解,最后再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的方法學習了前兩個小節,學習效果很好,現在請同學們還運用這樣的方法學習3—7小節。邊讀邊想:泉水流過哪些地方?一路上遇到了誰?

      2、學生帶問題自讀課文,自讀讀,指名讀。

      3、學生匯報自己所理解的內容,引導生通過“來吧,來吧! 我的水很甜很甜,喝飽了,你們能結出更大更甜的果子。“唱吧,唱吧! 我的琴聲正好為你清脆的歌聲伴奏!钡染渥拥睦斫怏w會泉水樂于助人、團結協作、樂觀奮進、勇往直前的精神。

      4、聽錄音想象:泉水流到大海以后會遇到些誰?會說些什么?

      5、個別上臺交流表演。

      6、齊讀后思考:泉水到大海以后,又把自己獻給了誰呢?(板書:獻給美好的生活。)

      7、指導朗讀:通過教師引讀、分角色讀等形式,要讀出泉水自豪、歡快的語氣,突出泉水“多、清、甜、美”的特點,體會出泉水無私奉獻的精神。

      四、反復朗讀,加深理解

      1、師:本文的語句優美,小朋友一定很喜歡其中的一些句子,喜歡嗎?下面就請你們用自己喜歡的方法或朗讀或摘抄或背誦你喜歡的句子并且說說為什么喜歡好嗎?

      2、學生準備、交流。

      3、師放音樂學生有感情地配樂朗讀全文。(喜歡那一小節就站起來讀。)

      五、選擇背誦

      師讓學生自由選擇最喜歡的段落練習背誦,再指名背誦。

      六、總結

      1、泉水有著無私奉獻的精神,它的味道特別甘甜,你們想不想品嘗一下?(想)

      2、品嘗后簡單交流一下感受。

      3、泉水把自己無私地奉獻給美好生活的精神特別令老師感動,因此老師為泉水寫了一首歌,想聽老師唱嗎?

      4、歌曲:師唱完第一段后,學生自己編歌詞唱。

      5、討論延伸:我們生活中有哪些人就像泉水一樣有著無私奉獻的精神?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11-16

    語文的教案02-22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1-10

    精品語文教案范文語文優秀教案04-11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11-19

    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03-19

    語文備課教案11-12

    語文樹教案12-05

    語文燕子教案11-19

    語文的教案【薦】12-17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午夜AV电影免费在线 | 日韩国产中文字幕 | 午夜性色生活片在线观看 | 亚洲午夜在线一区二区日韩电影院 | 婷婷视频在线播放免费观看 | 中美日韩在线观看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