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瑞文網!

    佛經經典語錄2017

    佛語經典語錄 時間:2017-07-12 我要投稿
    【m.givethemtheworld.com - 佛語經典語錄】

      佛經是佛陀說過的話的匯編,佛經是佛教教義的基本依據;以下是小編為你精心整理的佛經經典語錄2017,希望你喜歡。

    佛經經典語錄2017

      佛經經典語錄

      1) 修道重在修心,若能一心情境,不著不然,便是無上菩提大道。

      2) 若有人有法,則是邪魔外道見解也。

      3) 心不妄取過去法,亦不貪著未來事,不于現在有所住,了達三世悉空寂。

      4) 過去事或善或惡,不復思量,思量則障道矣,未來事不須計較,計較則狂亂矣,現在事在面前,或順或逆,亦不須著意,著意則擾方寸矣。但一切臨時,隨緣酬酢,自然合道這個道理。

      5) 佛為增上慢人,說離淫怒癡為解脫耳。若無增上慢者,佛說淫怒癡性,即是解脫。

      6) 逆我意者,只消一個忍字。

      7) 入得世間,出世無余。

      8) 于逆順境界中無起滅相,始離得增上慢名字。

      9) 隨流認得性,無喜亦無憂。

      10) 若以靜處為是鬧處為非,則是壞世間相而求佛相。離生滅而求寂滅。

      佛經經典語錄2017

      1) 汝若歇得念念馳求心,與釋迦老子不別。

      2) 十方同聚會,個個學無為。

      3) 心不馳求,不妄想,不緣諸境,即此火宅塵勞便是解脫。

      4) 與一切境,無依無住,無有分別,明見法界,廣大安立,了諸世間及一切法,平等無二。

      5) 此事如青天白日,皎然清凈,不變不動,無減無增,各各當人日用應緣處。頭頭上明,物物上顯,取之不得,舍之常存,蕩蕩無礙,了了空虛。

      6) 不分彼此隨處隨時,皆是現量,這就是平等獨立,大無畏,本來的面目。

      7) 已生無有生,未生亦無生,離已生未生,生時即無生。

      8) 若人生百歲,不見生滅法,不如生一日,而能得見之。

      9) 受得一分委屈,消得一分業障,開得一分智慧。任人取我頭去,截我飯碗,更不能顧。

      10) 根深則葉茂,性明則道成。

      11) 學道別無用心,直須見窮自己本源。

      12) 若得心中無事,佛至猶是冤家。

      13) 十方如來同一道故,出離生死,皆以直心。

      14) 隨處不失正念,自然脫體現成。

      15) 見性門中,唯在一念生信。

      16) 勇猛眾生成佛在一念,懈怠眾生亙涅盤三祗。

      17) 勇猛心不已必得果證。

      18) 實相是無相之相,真心是無心之心,真得是無得之得,真用是無用之用。

      19) 修行必到行起解絕,方有實益。

      20) 萬法本閑唯人自鬧。

      關于佛經經典語錄2017

      1) 益究無上妙道,窮則益堅,老當益壯。

      2) 為心無染,妄念不生,我人心滅,畢竟清凈。以清靜故,能生無量知見。

      3) 竹春生筍,不離于春,即與母齊,等無有異,何以故?為心空故。修頓悟者,亦復如是。為頓除妄念,永絕我人,畢竟空寂,即與佛齊,等無有異。

      4) 真如妙體,于空無相體中,具足恒沙之用,無事不應。

      5) 解一即千從,迷一即萬惑,若人守一,萬事畢。是悟道之妙也。

      6) 森羅即萬象,一法之所印。

      7) 于一法中,而生種種見,如此功業,由行為本;若不降心,依文取證,無有是處。

      8) 事來不受,一切處無心,永寂如空,畢竟清凈,自然解脫。

      9) 作在心,秧在身,不須怨訴更尤人,欲得不招無間業,莫謗如來正□□。

      10) 不見一法即如來,方得名為觀自在,了即業障本來空,未了應須還宿債。

      11) 嗟末法,惡時世,眾生福薄難調制,去圣遠兮邪見深,魔強法弱多恐害,聞說如來頓教門,恨不滅除令瓦碎。

      12) 心不迷,不墮生死。業不繁,不憂形質。愛不重,不入娑婆。念不起,不生業累。

      13) 競利奔名何足跨,清閑獨許野僧家,心田不長無明草,覺苑常開智慧花。

      14) 念佛無非念自心,自心是佛莫他尋。眼前林樹并池沼,晝夜還能演法音。人人自己天真佛,晝夜六時常放光,別起眉毛觀見得,何勞特地禮西方。

      15) 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16) 直了自心,無性無念,則在眼曰見,在耳曰聞,在手執捉在足運奔。六根門頭,無障無礙,六塵堆里,無染無雜。謂之無念行。

      17) 但離妄緣,即如如佛。

      18) 悟心容易息心難,息得心緣到處閑。

      19) 若不修內行,唯只外求,希望獲福,無有是處。

      20) 若欲求佛但求心,只這心心心是佛。

      21) 三世諸佛以自心為本師。

      22) 若能自識本心,念念磨練;莫住者,即自見佛性也。

      23) 不見他非我是,自然上敬下恭,佛法時時現前,煩惱塵塵解脫。

      24) 一切眾生,種種幻化,皆生如來圓覺妙心。

      25) 卻物為上逐物為下,此乃是學道省力工夫。

      26) 佛法在日用處,吃茶吃飯處,語言相問處。

      27) 自性發時,業識來空。

      28) 自見性者一切業障剎那滅卻。

      29) 現定見聞覺知是法,法離見聞覺知,非達法也。

      30) 是心不必更求心,是佛何勞更覓佛,倘于言句上作露布,境物上生解會,則墮在骨董袋中。

    熱門文章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中国三级久久精品三级 | 制服丝袜中文字幕国内自拍 | 亚洲午夜在线观看专区 | 天堂va在线视频 | 日韩AV有码在线播放二区 | 亚洲日本欧美日韩髙清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