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薊門》《投筆從戎》《終軍請纓》閱讀答案

    時間:2023-06-20 12:24:11 閱讀答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望薊門》《投筆從戎》《終軍請纓》閱讀答案

      在學習和工作中,我們都可能會接觸到閱讀答案,借助閱讀答案我們可以分析自己學習過程中的得與失。大家知道什么樣的閱讀答案才是好的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望薊門》《投筆從戎》《終軍請纓》閱讀答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望薊門》《投筆從戎》《終軍請纓》閱讀答案

      (甲)望薊門①

      唐·燕臺②一望客心驚,笳③鼓喧喧漢將營。

      萬里寒光生積雪,三邊④曙色動危旌。

      沙場烽火連胡月,海畔云山擁薊城。

      少小雖非投筆吏,論功還欲請長纓。

      (注釋)①此詩約為祖詠游宦范陽(東北邊防重鎮)時所作。薊門:在今北京西南,唐時屬范陽道所轄。②燕臺:泛指平盧、范陽這一帶。③笳:指號角。④三邊:泛指當時東北、北方、西北邊防地帶。

      (乙) 投筆從戎

      班超,字仲升,扶風平陵人,徐令彪

      ①之少子也。為人有大志,不修細節;然內孝謹,居家常執勤苦,不恥勞辱。有口辯,而涉獵書傳。永平五年,兄固

      ②被召詣校書郎

      ③,超與母隨至洛陽。家貧,常為官傭書以供養。久勞苦,嘗輟業投筆嘆曰:“大丈夫無他志略,猶當效傅介子、張騫

      ④立功異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筆研間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壯士志哉?”后立功西域,封為定遠侯,邑千戶。

      (節選自《后·班超傳》)

      (注釋)①彪:指班彪。

      ②固:指班固。

      ③校書郎:官名,負責校勘書籍。

      ④傅介子、張騫:西漢外交家,都因出使西域有功而封侯。

      (丙)終軍請纓

      終軍,字子云,濟南人。年十八,選為博士弟子,太守聞其有異材,甚奇之,與交結,軍揖大守而去。至長安上書言事,武帝異其文,拜軍為謁者給事中。初,軍從濟南步入關,關吏予軍繻①。軍曰:“以此何為?”吏曰:“為復傳②還當以合符。”軍曰:“大丈夫西游,終不復傳還。”棄繻而去。南越與漢和親,乃遣軍使南越,說其王,欲令入朝,比內諸侯。軍自請曰:“愿受長纓③,必羈南越王而致之闕下。”軍遂往說越王,越王聽許,請舉國內屬。越相呂嘉不欲內屬,發兵攻殺其王及漢使者,皆死。軍死時年二十余,故世稱謂之“終童”。

      (節選自《漢書·終軍傳》)

      (注釋)①繻:用作通行證的帛。

      ②傳:憑證。③纓:長繩。

      15、閱讀《望薊門》一詩,完成(1)(2)題

      (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3分)

      A.首聯先寫詩人登臨燕臺,卻著一“驚”字,道出他這個遠道而來的客子初至的獨特感受。

      B.詩人看見積雪閃著寒光,曙色中旌旗飄揚,這肅穆的景象暗示軍營氣勢的莊嚴、軍容的嚴整。

      C.頸聯前句寫前方烽火連天,表現出征戰的激烈;后句寫薊城背山靠海,可見此地是險要的關塞

      D.尾聯用典,詩人表明自己不想學投筆從戎的班超,只想做敢請長纓去縛南越王的終軍。

      (2)通過“分門別類輯詩文”活動,你會發現研讀“詩中聲色”是賞詩的一種有效路徑。

      請從下面的兩句詩中,自選詩句、角度進行賞析。(角度:光色融合、色彩渲染、以聲傳情……)(3分)

      A.燕臺一望客心驚,笳鼓喧喧漢將營。

      B.萬里寒光生積雪,三邊曙色動危旌。

      詩句:______賞析:_____________

      16、解釋下列加點詞的意思。(4分)

      (1)不恥勞辱(__________) (2)涉獵書傳(__________)

      (3)遣軍使南越(__________)(4)越王聽許(___________)

      17、下列對乙文、丙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 班超是徐縣令班彪的小兒子,年輕時就有志氣,長大后不滿足于辛苦而又碌碌無為的生活,決定投筆從戎,建立一番功業。

      B. 班超的哥哥曾經擔任校書郎的職務,因為家里貧窮,常常靠為官員抄書來養家。

      C. 終軍十八歲就被選為博土弟子,他去長安上書過關時,拒絕接受通行證,認為自己此去一定能夠得到皇帝的重用建功立業,不會再返回。

      D. 終軍請纓赴南越,并且成功地完成了說服南越王的任務,只是因為南越發生了內亂,使他功敗垂成,年僅二十多歲就為國捐軀。

      18、學習文言文要關注虛詞在表情達意上的效果。讀(丙)文,結合加點詞體會人物說話時的語氣和情感。(3分)

      愿受長纓,必羈南越王而致之闕下。

      19、為民族大義舍生忘死者歷代有之,他們成為整個中華民族的精神魂魄與楷模,受到敬仰尊重。請結合(乙)(丙)兩文中的事例,談談對《望薊門》的尾聯“少小雖非投筆吏,論功還欲請長纓”的理解。(4分)

      答

      15、(1)D

      (2)示例A A句以聲傳情,詩人登上燕臺眺望,聽見漢將兵營吹笳,喧聲重重,讓人感受到的緊張氛圍,也領略軍營軍威赫然,遠道而來的詩人為眼前的壯觀景象感到震驚。

      B B句光色融合萬里積雪籠罩著冷冽的寒光,在朦朧曙色中,一切都顯得模模糊糊,唯獨高懸的旗幟在半空中獵獵飄揚。雪光、曙光相應,白、銀、紅、黑等多色交織,景象肅穆,壯偉異常,暗寫出漢將營中莊重的氣派和嚴整的軍容。

      16、(1)以……為恥 (2)粗略地閱讀 (3)出使 (4)允許,答應

      17、B

      18、“必”是“一定”的意思,語氣堅決,終軍希望得到一根長繩子,一定捆住南越王把他弄到朝廷來,表達了終軍主動擔當重任,建功報國的信心和決心。

      19、示例:班超愿意效仿傅介子、張騫出使西域,為國立功。終軍為了維護國家安定統一,自請出使南越。班超和終軍用自己的事跡行動告訴我們君子不計生死,心懷家國,舍生取義。祖詠望見邊地之地的壯麗景色和意氣昂揚的漢將兵營,不禁聯想到少年時雖不像班超投筆從戎,論功名想學終軍自愿請纓,表現了詩人對祖國山河的熱愛,為保家衛國,愿投身疆場,舍生忘死。

    【《望薊門》《投筆從戎》《終軍請纓》閱讀答案】相關文章:

    祖詠《望薊門》閱讀答案及翻譯賞析08-10

    祖詠《望薊門》閱讀答案附翻譯賞析06-19

    望薊門原文及賞析08-21

    《望薊門》原文及翻譯11-02

    望薊門原文及賞析08-27

    《望薊門》原文及賞析07-05

    唐詩望薊門經典賞析10-08

    《望薊門》詩歌賞析08-31

    《春望》閱讀答案12-17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丝袜美腿精品国产一区 | 亚洲天堂电影午夜在线 | 亚洲日韩欧洲不卡在线观看 | 这里只有精品最新地址在线 | 日本人妖一区二区久久网 | 最新亚洲中文字幕乱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