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沈佺期《夜宿七盤嶺》閱讀答案及翻譯賞析
在日常學習和工作生活中,我們會經常接觸并使用閱讀答案,閱讀答案是對有關閱讀題所做的解答。你知道什么樣的閱讀答案才是規范的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沈佺期《夜宿七盤嶺》閱讀答案及翻譯賞析,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沈佺期《夜宿七盤嶺》閱讀答案及翻譯賞析 1
夜宿七盤嶺
獨游千里外,高臥七盤西。
山月臨窗近,天河入戶低。
芳春平仲綠,清夜子規啼。
浮客空留聽,褒城聞曙雞。
注釋
⑴游:詩人對流放的婉轉說法。
⑵高臥:此處用以形容旅途的寂寞無聊。
⑶曉月臨窗近:曉,一作“山”;窗,一作“床”。
⑷平仲:即銀杏,俗稱白果。
⑸子規:杜鵑鳥。
⑹浮客:無所歸宿的遠行之游子。
⑺褒城:地名,在今陜西漢中北。
(1)簡要說明這首詩的寫作內容。
(2)從修辭的角度說說本詩的特點。
【參考答案】
(1)這首詩敘述旅途中夜宿七盤嶺上的情景,抒發了惆悵不寐的愁緒。
(2)這首詩是初唐五律的名篇,格律嚴密,通篇對仗,鏗鏘協律,而文氣流暢,抒懷,富有情趣。
譯文
我獨自遠游在千里之外,如今在七盤山的西面高枕而臥。
拂曉的殘月很近地挨著窗子,天上的銀河向西低垂,仿佛要從門戶中流入。
在這芬芳艷美的,銀杏樹一片翠綠,凄清的夜里,傳來了子規的哀啼。
我孤身在外,無依無靠,空自留在這里聽那子規的凄鳴,褒城里傳來公雞報曉之聲。
創作背景
此詩是沈佺期被流放驩州(轄境相當今越南義安省南部和河靜省)途中寫的。沈佺期因為趨附張易之,“會張易之敗,遂長流驩州”(《·列傳第一百二十七》)。這首詩即作于詩人被流放途中夜宿七盤嶺之時。據此詩末句“褒城聞曙雞”,褒城在今陜西漢中北,七盤嶺在其西南。夜宿七盤嶺,則已過褒城,離開關中,而入蜀境。這詩或作于詩人此次入蜀之初。
賞析:
《夜宿七盤嶺》是唐代詩人沈佺期的作品。此詩描寫詩人旅途中夜宿七盤嶺上的情景,抒發惆悵不寐的愁緒。全詩抓住凌晨時分的自然環境的特點,巧加刻,充分表達了詩人被遠流他鄉的哀苦心情。這首詩是初唐五律的名篇,表現出詩人有較高的藝術才能,巧于構思,善于描寫,工于駢偶,精于聲律。
這首五律首聯破題,說自己將作遠游,此刻夜宿七盤嶺。“獨游”顯出無限失意的情緒,而“高臥”則不僅點出住宿高山,更有謝安“高臥東山”的意味,表示將“獨游”聊作隱游,進一步點出失意的境遇。次聯即寫夜宿所見的遠景,生動地表現出“高臥”的情趣,仿佛就在窗前,銀河好像要流進房門那樣低。三聯是寫夜宿的'節物觀感,纖巧地抒發了“獨游”的愁思。這里,詩人望著濃綠的銀杏樹,聽見悲啼的杜鵑聲,春夜獨宿異鄉的愁思和惆悵,油然彌漫。末聯承“子規啼”,寫自己正浸沉在杜鵑悲啼聲中,雞叫了,快要上路了,這七盤嶺上不寐的一夜,更加引起對關中故鄉的不勝依戀。“浮客”即游子,詩人自指。謝惠連《西陵遇風獻康樂》說:“凄凄留子言,眷眷浮客心。……靡靡即長路,戚戚抱遙悲。”此化用其意。“空留聽”是指杜鵑催歸,而自己不能歸去。過“褒城”便是入蜀境,雖在七盤嶺還可聞見褒城雞鳴,但詩人已經入蜀遠別關中了。
這首詩是初唐五律的名篇,格律已臻嚴密,但尚留發展痕跡。通首對仗,力求工巧,有齊梁余風。詩人抓住夜宿七盤嶺這一題材的特點,巧妙地在“獨游”、“高臥”上做文章。首聯點出“獨游”、“高臥”;中間兩聯即寫“高臥”、“獨游”的情趣和愁思,寫景象顯出“高臥”,寫節物襯托“獨游”;末聯以“浮客”應“獨游”,以“褒城”應“高臥”作結。結構完整,針跡細密。同時,它通篇對仗,鏗鏘協律,而文氣流暢,寫景抒懷,富有情趣和意境。
沈佺期《夜宿七盤嶺》閱讀答案及翻譯賞析 2
一、詩歌原文
獨游千里外,高臥七盤西。
山月臨窗近,天河入戶低。
芳春平仲綠,清夜子規啼。
浮客空留聽,褒城聞曙雞。
二、翻譯
我獨自在千里之外遠游,此刻高臥在七盤嶺的西面。山中的月亮靠近窗戶,仿佛就在眼前,天上的銀河低低地流進房門。春天里銀杏樹葉翠綠,清朗的夜晚杜鵑鳥聲聲啼叫。我這個漂泊在外的游子,徒然空自聆聽這杜鵑的啼鳴,在褒城又聽到了報曉的雞鳴。
三、賞析
創作背景:七盤嶺在今四川廣元東北,又名五盤嶺,有石磴七盤而上,嶺上有七盤關。沈佺期寫此詩時正處于流放途中,離開家鄉相州內黃(今屬河南)或京城長安,只身入蜀,夜宿在七盤嶺上的驛站,有感而發創作了這首詩 。
藝術特色
意境營造:首聯 “獨游千里外,高臥七盤西” 破題,“獨游” 二字盡顯詩人無限失意的情緒,獨自在千里之外漂泊,而 “高臥” 既點明住宿在高山之上,又有謝安 “高臥東山” 的意味,暗示自己將 “獨游” 當作隱游,進一步體現其失意境遇,奠定了全詩孤寂、惆悵的情感基調。頷聯 “山月臨窗近,天河入戶低”,詩人抓住夜宿七盤嶺的獨特體驗,生動描繪夜宿所見遠景。因為身處高山,月亮仿佛離窗戶很近,銀河似乎要流進房門,這種夸張而又形象的描寫,生動地表現出 “高臥” 的情趣,同時也從側面烘托出七盤嶺高聳入云的地勢,營造出一種開闊又靜謐的意境。頸聯 “芳春平仲綠,清夜子規啼”,“平仲” 即銀杏,用以寫南方異鄉樹木,其綠象征著生機,卻也襯托出詩人客居他鄉的孤獨。“子規” 即杜鵑,相傳是古蜀王望帝杜宇之魂所化,暮春鳴聲悲哀,常被用作離愁的寄托。在這美好的春天夜晚,詩人望著翠綠的銀杏樹,聽著杜鵑的悲啼,春夜獨宿異鄉的愁思和惆悵自然而然地彌漫開來,以樂景襯哀情,使愁緒更濃。
情感表達:全詩圍繞 “獨游”“高臥” 展開,將詩人的鄉思客愁描繪得淋漓盡致。從開篇的 “獨游” 之失意,到中間兩聯借景抒情,在美景中蘊含著深深的`孤獨與惆悵,再到尾聯 “浮客空留聽,褒城聞曙雞”,“浮客” 點明詩人游子身份,“空留聽” 寫出杜鵑催歸而自己卻不能歸去的無奈,“褒城聞曙雞” 則表明詩人即將繼續踏上旅途,離故鄉越來越遠,進一步強化了其思鄉之情和羈旅愁緒 。
對仗與韻律:這首詩是初唐五律的名篇,它通篇對仗,如首聯 “獨游” 對 “高臥”,“千里外” 對 “七盤西”;頷聯 “山月” 對 “天河”,“臨窗近” 對 “入戶低” 等,對仗工整,韻律和諧,讀起來朗朗上口。同時,在工整的格律之中,文氣流暢自然,寫景與抒情緊密結合,富有情趣和意境,體現了初唐律詩在格律形式逐漸成熟的過程中,詩人高超的駕馭能力 。
四、閱讀習題及答案
(一)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后面題目。
獨游千里外,高臥七盤西。
山月臨窗近,天河入戶低。
芳春平仲綠,清夜子規啼。
浮客空留聽,褒城聞曙雞。
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首聯破題,說自己將去遠游,此刻夜宿七盤嶺。“獨游” 顯出無限失意的情緒,而 “高臥” 則不僅點出住宿高山,更有謝安 “高臥東山” 的意味,表示將 “獨游” 聊作隱游,進一步點出失意的境遇。
B. 頷聯即寫夜宿所見的遠景,生動地表現出 “高臥” 的情趣,月亮仿佛就在窗前,銀河好像要流進房門那樣低。運用了夸張和擬人的手法,生動形象地寫出了七盤嶺的高。
C. 頸聯是寫夜宿的節物觀感,精巧地抒發了 “獨游” 的愁思。“平仲” 是銀杏的別稱。這里用以寫南方異鄉樹木,兼有寄托自己清白之意。“子規” 即杜鵑,多用作離愁的寄托。
D. 尾聯承 “子規啼”,寫自己正沉浸在杜鵑悲啼聲中,雞卻叫了,快要上路了,這七盤嶺上不寐的一夜,更加引起對關中故鄉的不勝依戀。“空留聽” 是指杜鵑催歸,自己卻不能歸去。
這首詩主要運用了什么表現手法?請結合詩句簡要分析。
答案
B 解析:頷聯沒有運用擬人的手法,主要是通過 “近”“低” 等詞,以夸張的手法寫出七盤嶺之高以及明月、銀河與自己的接近,營造出獨特的意境 。
這首詩主要運用了借景抒情的表現手法。頷聯通過描寫山月近在窗前、天河低流入戶的景象,營造出開闊又靜謐的氛圍,在這美景中卻蘊含著詩人獨宿異鄉的孤獨之感。頸聯描繪春天里銀杏翠綠、清夜杜鵑啼鳴的畫面,以樂景襯哀情,將詩人春夜獨宿異鄉的愁思和惆悵之情表達得更為濃烈。尾聯聽到褒城的雞鳴,想到自己即將踏上行程,離故鄉越來越遠,借景強化了思鄉之情和羈旅愁緒 。
【沈佺期《夜宿七盤嶺》閱讀答案及翻譯賞析】相關文章:
《夜宿七盤嶺》沈佺期唐詩06-19
《夜宿七盤嶺》賞析11-29
沈佺期《古意》閱讀練習及答案03-12
沈佺期《獨不見》原文,翻譯,賞析10-15
《雜詩》沈佺期唐詩注釋翻譯賞析08-17
《獨不見》沈佺期唐詩注釋翻譯賞析10-22
沈佺期《雜詩三首其三》閱讀題的答案及賞析09-17
沈佺期古詩鑒賞11-27
《獨不見》沈佺期唐詩全詩賞析08-20
唐詩《釣竿篇》沈佺期全詩賞析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