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繪堂記》閱讀答案

    時間:2021-03-08 19:05:22 閱讀答案 我要投稿

    《寶繪堂記》閱讀答案

      無論在學習或是工作中,我們時常需要做些閱讀題,而與閱讀題如影隨形的則是閱讀答案,借助閱讀答案我們可以檢查自己的得與失,并對今后的學習做出調整。大家知道什么樣的閱讀答案才是規范的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寶繪堂記》閱讀答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寶繪堂記》閱讀答案

    《寶繪堂記》閱讀答案1

      寶繪堂記(宋)蘇軾

      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寓意于物,雖微物足以為樂,雖尤物不足以為病。留意于物,雖微物足以為病,雖尤物不足以為樂。老子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然圣人未嘗廢此四者,亦聊以寓意焉耳。劉備之雄才也,而好結髦。嵇康之達也,而好鍛煉○1。阮孚之放也,而好蠟屐。此豈有聲色臭味也哉,而樂之終身不厭。

      凡物之可喜,足以悅人而不足以移人者,莫若書與畫。然至其留意而不釋,則其禍有不可勝言者。鐘繇至以此嘔血發冢,宋孝武、王僧虔至以此相忌,……皆以兒戲害其國,兇其身。此留意之禍也。

      始吾少時,嘗好此二者,家之所有,惟恐其失之;人之所有,惟恐其不吾予也。既而自笑曰:吾薄富貴而厚于書,輕死生而重于畫,豈不顛倒錯繆失其本心也哉?自是不復好。見可喜者雖時復蓄之,然為人取去,亦不復惜也。譬之煙云之過眼,百鳥之感耳,豈不欣然接之,然去而不復念也。于是乎二物者常為吾樂而不能為吾病。

      駙馬都尉王君晉卿雖在戚里,而其被服禮義,學問詩書,常與寒士角。平居攘去膏粱,屏遠聲色,而從事于書畫,作寶繪堂于私第之東,以蓄其所有,而求文以為記。恐其不幸而類吾少時之所好,故以是告之,庶幾全其樂而遠其病也。

      熙寧十年七月二十二日記。

      [注] ○1鍛煉:打鐵

      9.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雖尤物不足以為病 病:禍害

      B.然去而不復念也 去:歸去

      C.常與寒士角 角:較量

      D.以蓄其所有 蓄:收藏

      10.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不同的一組是( )

      A.皆以兒戲害其國 幾以捕系死

      B.輕死生而重于畫 不患貧而患不安

      C.然為人取去 君為我呼入

      D.譬之煙云之過眼 不知東方之既白

      11.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本文構思極具特色。作為記文,作者不從寶繪堂的建筑、景物著眼,而先以論點開篇,直到文末交代為寶繪堂作記之事,可謂別開生面。

      B.本文層次清晰,論證嚴密。先講道理,再引歷史人物正反論證,后又以個人經歷佐證,緊扣可“寓意于物”而不可“留意于物”這個中心展開論述。

      C.本文以散句為主,兼用對偶、排比句式,整散交錯,頗具氣勢;而比喻、用典等方法的運用,使文章言簡意豐,文采斐然。

      D.本文用老子之言,說明五色、五音、五味、田獵等可使人得到感官上的享受,但不能沉溺其中。圣人并未廢此四者,也未“發狂”,就是這個道理。

      12.把下面的句子 譯成現代漢語。

      (1)然至其留意而不釋,則其禍有不可勝言者。

      (2)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游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 ,信可樂也。

      答案:

      9.B

      10.C

      11.D

      12.(1)然而到了沉溺(書畫)而不能舍棄(的地步),那么這禍害將難以說盡。

      (2)抬頭觀望廣闊無窮的宇宙,低頭細看品類繁多的萬物,借以縱展眼力,開暢胸懷,足可以極盡視聽的樂趣,實在是很快樂啊

    《寶繪堂記》閱讀答案2

      (09年浙江卷)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21題。

      寶繪堂記

      (宋)蘇軾

      ①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寓意于物,雖微物足以為樂,雖尤物不足以為病。留意于物,雖微物足以為病,雖尤物不足以為樂。老子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然圣人未嘗廢此四者,亦聊以寓意焉耳。劉備之雄才也,而好結髦。嵇康之達也,而好鍛煉①。阮孚之放也,而好蠟屐。此豈有聲色臭味也哉,而樂之終身不厭。

      ②凡物之可喜,足以悅人而不足以移人者,莫若書與畫。然至其留意而不釋,則其禍有不可勝言者。鐘繇至以此嘔血發冢,宋孝武、王僧虔至以此相忌,……皆以兒戲害其國,兇其身。此留意之禍也。

      ③始吾少時,嘗好此二者,家之所有,惟恐其失之;人之所有,惟恐其不吾予也。既而自笑曰:吾薄富貴而厚于書,輕死生而重于畫,豈不顛倒錯繆失其本心也哉?自是不復好。見可喜者雖時復蓄之,然為人取去,亦不復惜也。譬之煙云之過眼,百鳥之感耳,豈不欣然接之,然去而不復念也。于是乎二物者常為吾樂,而不能為吾病。

      ④駙馬都尉王君晉卿雖在戚里,而其被服禮義,學問詩書,常與寒士角。平居攘去膏粱,屏遠聲色,而從事于書畫。作寶繪堂于私第之東,以蓄其所有,而求文以為記。恐其不幸而類吾少時之所好,故以是告之,庶幾全其樂而遠其病也。熙寧十年七月二十二日記。

      (本文有刪節)

      【注】①鍛煉:打鐵。

      17.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雖尤物不足以為病病:禍害。

      B.然去而不復念也去:歸去。

      C.常與寒士角角:較量。

      D.以蓄其所有蓄:收藏。

      答案B

      解析信息源在第三段:“見可喜者雖時復蓄之,然為人取去,亦不復惜也。譬之煙云之過眼,百鳥之感耳,豈不欣然接之,然去而不復念也。”這兩句的大意是用過眼云煙比喻喜愛的`書畫被人取走后也就不再想念了。因此,“去”解釋為“歸去”不當,應解釋為“離開”,引申為“消失”。

      18.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不同的一組是()

      A.皆以兒戲害其國幾以捕系死

      B.輕死生而重于畫不患貧而患不安

      C.然為人取去君為我呼入

      D.譬之煙云之過眼不知東方之既白

      答案C項第一個“為”作介詞用,表被動關系,可譯為“被”;第二個“為”作介詞用,可譯為“替”。

      解析A.介詞,“因為”;B.連詞,表轉折關系;D.助詞,無實意,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

      19.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用法與其他三項不同的一項是()

      A.足以悅人而不足以移人者B.兇其身

      C.吾薄富貴而厚于書D.庶幾全其樂而遠其病也

      答案C

      解析C項屬于形容詞的意動用法,其余三項均為形容詞用作動詞。

      20、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本文構思極具特色。作為記文,作者不從寶繪堂的建筑、景物著眼,而先以論點開篇,直到文末交代為寶繪堂作記之事,可謂別開生面。

      B.本文層次清晰,論證嚴密。先講道理,再引歷史人物正反論證,后又以個人經歷佐證,緊扣可“寓意于物”而不可“留意于物”這個中心展開論述。

      C.本文以散句為主,兼用對偶、排比句式,整散交錯,頗具氣勢;而比喻、用典等方法的運用,使文章言簡意豐,文采斐然。

      D.本文用老子之言,說明五色、五音、五味、田獵等可使人得到感官上的享受,但不能沉溺其中。圣人并未廢此四者,也未“發狂”,就是這個道理。

      答案D

      解析D項原文信息在第一段:“老子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然圣人未嘗廢此四者,亦聊以寓意焉耳。”可見,“也未‘發狂’”與原文不一致。

      21.把文中畫線的句子譯成現代漢語。

      (1)然至其留意而不釋,則其禍有不可勝言者。

      譯文:

      (2)人之所有,惟恐其不吾予也。

      譯文:

      答案(1)但是到了沉溺(書畫)而不能舍棄(的地步),那么這禍害將難以說盡。(2)別人擁有的(書畫),只擔心他們不肯給我啊。

      解析(1)句中的重要詞語“釋”(舍棄)、“勝”(盡)。(2)句中的重要詞語“恐”(擔心)、“予”(給),同時注意“不吾予”這一賓語前置句式的翻譯。

    【《寶繪堂記》閱讀答案】相關文章:

    蘇軾《寶繪堂記》閱讀答案11-20

    蘇軾《寶繪堂記》閱讀答案2篇03-15

    豁然堂記閱讀答案08-18

    《南康直節堂記》閱讀答案04-08

    《傳家寶》閱讀答案04-24

    范仲淹《清白堂記》閱讀練習08-18

    《國有寶乎》閱讀訓練及答案12-17

    《禿禿記》閱讀答案11-10

    《學舍記》閱讀答案10-03

    歐陽修的《相州晝錦堂記》閱讀題目和答案11-02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 | 亚欧人成欧美中文字幕 |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精品 | 日本特黄特黄刺激大片免费 | 尤物在线永久免费观看视频 | 亚洲欧美日韩另类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