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陽曲人也的閱讀答案

    時間:2021-06-12 10:52:18 閱讀答案 我要投稿

    太原陽曲人也的閱讀答案

      郭淮字伯濟,太原陽曲人也。太祖①還,留征西將軍夏侯淵拒劉備,以淮為淵司馬。淵與備戰,淮時有疾不出。淵遇害,軍中擾擾,淮收散卒,推蕩寇將軍張郃為軍主,諸營乃定。其明日,備欲渡漢水來攻。諸將議眾寡不敵,備便乘勝,欲依水為陳以拒之。淮曰:“此示弱而不足挫敵非算也不如遠水為陳引而致之半濟而后擊備可破也。”既陳,備疑不渡,淮遂堅守,示無還心。以狀聞,太祖善之,假郃節③,復以淮為司馬。文帝②即王位,賜爵關內侯,轉為鎮西長史,又行征羌護軍,護左將軍張郃、冠軍將軍楊秋討山賊鄭甘、盧水叛胡,皆破平之。關中始定,民得安業。

    太原陽曲人也的閱讀答案

      黃初元年,奉使賀文帝踐阼,而道路得疾,故計遠近為稽留。及群臣歡會,帝正色責之曰:“昔禹會諸侯于涂山,防風后至,便行大戮。今溥天同慶而卿最留遲,何也?”淮對曰:“臣聞五帝先教導民以德,夏后政衰,始用刑辟。今臣遭唐虞之世,是以自知免于防風之誅也。”帝悅之,擢領雍州刺史,封射陽亭侯,五年為真。每羌、胡來降,淮輒先使人推問其親理,男女多少,年歲長幼;及見,一二知其款曲,訊問周至,咸稱神明。

      青龍二年,諸葛亮出斜谷,并田于蘭坑。是時司馬宣王④屯渭南;淮策亮必爭北原,宜先據之,而議者多謂不然。淮曰:“若亮跨渭登原,連兵北山,隔絕隴道,搖蕩民、夷,此非國之利也。”宣王善之,淮遂屯北原。塹壘未成,蜀兵大至,淮逆擊之。后數日,亮盛兵西行,諸將皆謂欲攻西圍,淮獨以為此見形于西,欲使官兵重應之,必攻陽遂耳。其夜果攻陽遂,有備不得上。

      嘉平二年,詔曰:“昔漢川之役,幾至傾覆。淮臨危濟難,功書王府。在關右三十馀年,外征寇虜,內綏民夷。功績顯著,朕甚嘉之。今以淮為車騎將軍、儀同三司,持節、都督如故。”

      (選自《三國志魏志·滿田牽郭傳》,有刪改)

      【注釋】①太祖:指曹操。②文帝:即曹丕。③假節:與下文的“持節”,皆為魏晉時期的官職名稱。④司馬宣王:即司馬懿。

      5.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既陳,備疑不渡 陳:列陣

      B.故計遠近為稽留 稽:延誤

      C.蜀兵大至,淮逆擊之 逆:預先

      D.外征寇虜,內綏民夷 綏:安撫

      6.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組是 (3分)

      A.欲依水為陳以拒之 臣聞五帝先教導民以德

      B.昔禹會諸侯于涂山 是以自知免于防風之誅也

      今

      D.

      C.

      溥天同慶而卿最留遲 淮輒先使人推問其親理

      宜先據之,而議者多謂不然 其夜果攻陽遂

      7.下列文句中,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此示弱而不足挫敵/非算也/不如遠水為陳/引而致之/半濟而后/擊備可破也

      B.此示弱而不足/挫敵非算也/不如遠水為陳/引而致之/半濟而后/擊備可破也

      C.此示弱而不足挫敵/非算也/不如遠水為陳/引而致之/半濟而后擊/備可破也

      D.此示弱而不足/挫敵非算也/不如遠水為陳/引而致之/半濟而后擊/備可破也

      8.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郭淮被太祖曹操任命為夏侯淵的司馬,在夏侯淵遇害之際,能及時穩定軍心,并在阻擊劉備一役中出奇計,深得曹操嘉許,被賜爵關內侯。

      B.郭淮在祝賀文帝登基時遲到,受到文帝斥責,但他卻巧妙地將文帝與太平盛世時的五帝、夏后相類比,使文帝轉怒為喜,并給他升官封侯。

      C.郭淮與諸葛亮對陣,先是估計到對手會奪取北原,后又識破對手揮師西進是虛張聲勢,于是事先在北原構筑好營壘,最終挫敗對手的謀算。

      D.郭淮在關西地區主政三十多年,無論是征討來敵,還是綏靖地方,都功績卓著,因此,皇帝下詔嘉獎,授予他車騎將軍、儀同三司等官職。

      9.根據具體要求分別完成下列各題。(10分)

      (1)將下列句子翻譯為現代漢語。(7分)

      ①以狀聞,太祖善之。(3分)

      ②一二知其款曲,訊問周至,咸稱神明。(4分)

      (2)《三國志》的作者陳壽評價郭淮行軍作戰“方策精詳”(計謀精確縝密)。請從文章中找出相應的

      兩個事例。(可自己概括,也可引用原文)(3分)

      ①(郭淮)把這件事上報以后,太祖認為他做得好。

      [3分。聞、善各1分,大意1分]

      ②(郭淮)略知他們的心意,關懷備至,(人們)都稱他為神明的官吏.

      [4分。周至、咸各1分,補充省略成分1分,大意1分]

      (2)

      事例一:與劉備對陣時,主張撤離岸邊,在遠處設陣誘使敵人前來渡河再進攻(“不如遠水為陳,引而致之,半濟而后擊。”)

      事例二:與諸葛亮對陣時,主張先占北原。(“淮策亮必爭北原,宜先據之”)

      事例三:與諸葛亮對陣時,認為其西行乃虛,攻陽遂為實(“淮獨以為此見形于西,欲使官兵重應之,必攻陽遂耳”)

    【太原陽曲人也的閱讀答案】相關文章:

    太原陽曲人也的閱讀答案08-17

    王軌太原祁人也古詩閱讀答案08-12

    《狄仁杰,并州太原人也》閱讀答案05-08

    關于王軌,太原祁人也的閱讀理解及參考答案11-22

    除夜作壽陽曲閱讀答案03-26

    《壽陽曲瀟湘夜雨》的閱讀答案12-30

    溫恢字曼基,太原祁人也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06-12

    孟軻鄒人也的閱讀答案11-24

    關于“王珪,字叔玠,太原祁人也”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06-13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在线观看免费高清AⅤ片 | 亚洲欧洲日韩在线电影 | 日韩高清在线观看不卡一区二区 | 日本亚洲中文无线码在线 | 香蕉97超级碰碰碰免费公开 | 一级午夜福利不卡片在线69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