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學與科學》閱讀訓練及答案

    時間:2021-07-11 16:53:22 閱讀答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儒學與科學》閱讀訓練及答案

      儒學與科學

    《儒學與科學》閱讀訓練及答案

      馬來平

      儒學與科學(主要指自然科學)的關系,是中國哲學研究的一個重要問題。近代以來,一些學者認為,儒學排斥科學、阻礙科學,與科學和現代化勢同水火。對這種觀點,有必要予以辨析。

      對于儒學與科學的關系,可以從三個方面來認識:在儒學作為中國哲學要素的意義上,二者是哲學與科學的關系;在儒學作為中華傳統(tǒng)文化要素的意義上,二者是傳統(tǒng)文化與現代科學的關系;在儒學作為人文科學要素的意義上,二者是人文科學與自然科學的關系。如果再進一步提煉和概括,則可以說,儒學與科學之間是善與真的關系。儒學和科學的旨趣,當然都涵蓋真、善、美三個領域。但從本質上說,儒學是一種追求以仁為核心的善的哲學;而在科學的價值取向中,求真是基礎性的。從這個角度說,儒學與科學不是互斥的,而是相容、互促的。

      儒學所求之善以科學之真為前提之一。在求善的問題上,盡管儒學一向重視言傳身教的作用,但也強調從求真的角度對什么是善、為什么要求善以及求善的方式方法有準確深入的認知。儒學的核心價值取向是尊德性,但同時認為必須道問學。在一定意義上說,道問學是尊德性的前提。所以,儒家歷來強調以德攝知。孔子明確主張未知,焉得仁知者利仁,把知作為得仁的手段,視利仁為知的目的。孔子所確立的以德攝知傳統(tǒng),為歷代儒家所繼承和發(fā)揚。孟子認為:仁之實,事親是也;義之實,從兄是也;智之實,知斯二者弗去是也。董仲舒認為:仁而不知,則愛而不別也;知而不仁,則知而不為也。二者都強調知為仁和義服務。朱熹認為:學者功夫唯在居敬窮理二事,此二事互相發(fā),能窮理則居敬功夫日益進,能居敬則窮理功夫日益密,強調窮理之知與居敬之德相輔相成,以及知服務于德。王夫之強調見聞之知,認為人于所未見聞者不能生其心。戴震則提出了德性資于學問的命題,明確把學問置于德性的基礎地位。

      儒學把明道德之善作為知的基本方向,但并沒有否定和忽視對自然萬物的認知,而是把對自然萬物之知主要限定在德性之知的`范圍內,視知為實現善的手段。所以,儒學并非與求真絕緣,也絕不反科學。只不過在儒學看來,求真主要是窮天理、明人倫,自然之真必須從屬和服務于倫理與性命之理以及政治之真。正因為如此,儒學對于科學具有內在的需求。譬如,敬授民時,需要天文歷法;安民富而教之,需要農學;療君親之疾,救貧賤之厄,需要醫(yī)學;治國安邦,需要地理學;等等。

      儒學所求之善可以為科學之求真提供導向和規(guī)范。求真有端正目的、提高效率的問題,二者均需要善的導向和規(guī)范。我國古代科學家的研究目的,大都深深打上了儒學的烙印。其最常見的目的有:追求儒學所提倡的富國安民,實踐儒學的忠、孝道德,掃除儒家經典所包含科技知識的閱讀障礙,準確理解儒家經典的本義,等等。儒學對現代科學家端正研究目的,也有一定助益。愛因斯坦認為,現代科學家應樹立崇尚真理的價值觀。其基本價值取向不是官本位,也不是金錢本位、名譽本位,而是事實本位、真理本位。樹立崇尚真理的價值觀,離不開人文素養(yǎng)的支撐。盡管歷史上儒學在培育我國科學家崇尚真理的價值觀方面存在局限性,但可用的思想資源還是不少的,如儒家提倡的天下為公的理想、敬事而信的作風以及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的誠實態(tài)度等。

      科學的求真要提高效率,也離不開善的規(guī)范。為了提高研究效率,科學家必須恰當處理個人與他人、個人與集體、科學界與社會以及事業(yè)與名利等方面的關系。處理好這些關系,適當吸收儒家倫理必將大有裨益。儒學所倡導的許多道德規(guī)范,可以為科學研究提供有效的倫理基礎。例如,誠能夠引導科學家實事求是,不作偽;信能夠引導科學家堅守諾言,保持信譽;恕能夠引導科學家推己及人,團結同事;等等。

      (選自《人民日報》2014年7月18日)

      1213題為選擇題。請在答題卡選擇題答題區(qū)作答。(12題選對一項給2分,選對兩項給5分,多選不給分)

      12. 下列說法不符合文意的兩項是 (5分)

      A.在儒學作為中華傳統(tǒng)文化要素的意義上,儒學和科學是傳統(tǒng)文化與現代科學的關系。

      B.儒學和科學的旨趣都涵蓋真、善、美三個領域。對儒學與科學的關系進一步提煉和概括,則可以說,二者之間是善與真的關系。

      C.儒家認為,道問學是尊德性的前提。因此,儒學核心價值取向是尊德性,但同時認為必須道問學。

      D.孔子所確立的以德攝知傳統(tǒng),為歷代儒家所繼承和發(fā)揚,比如孟子和王夫之,都強調知為仁和義服務。

      E.在儒學看來,求真主要是窮天理、明人倫,自然之真必須從屬和服務于倫理與性命之理以及政治之真。因此,儒學對于科學具有內在的需求。

      13. 下列關于儒學所求之善對科學之求真的影響的說法,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3分)

      A.我國古代科學家的研究目的大都深深打上了儒學的烙印,其最常見的目的是追求儒學所提倡的富國安民。

      B.歷史上儒學在培育我國科學家崇尚真理的價值觀方面存在局限性,如儒家提倡的天下為公的理想。

      C.儒學對現代科學家端正研究目的也有一定助益,例如,誠能夠引導科學家實事求是,不作偽。

      D.科學家必須恰當處理個人與他人、個人與集體、科學界與社會以及事業(yè)與名利等方面的關系,以達到提高研究效率的目的。

      14. 請依據文意,簡要概括儒學對現代科學的積極作用。(4分)

      15. 據《后漢書律歷志》記載,公元123年,有人從圖讖和災異等迷信觀念出發(fā),非難當時通用的較科學的東漢《四分歷》,提出應改用合于圖讖的《甲寅元歷》。當時擔任尚書的張衡(東漢科學家,通五經,貫六藝;尤致思于天文陰陽歷算)對此提出了批駁,駁倒了對方,為阻止歷法倒退做出了貢獻。這一史實體現了儒學與科學的哪些聯(lián)系?請結合文意簡要分析。(4分)

      參考答案

      12:D

      13:D

      14. ①儒學對現代科學家端正研究目的,有一定助益。

      ②科學的求真要提高效率,也離不開儒學所求之善的規(guī)范。

      [4分,一點2分。意思答對即可。]

      具體說明:①若只答儒學所求之善可以為科學之求真提供導向和規(guī)范而沒有具體展開,得2分。

      ②若只答求真有端正目的、提高效率的問題,二者均需要善的導向和規(guī)范而沒有提及儒學求善科學求真,得2分。

      ③若上述①②兩句都答到,可得滿分4分。

      ④若答樹立崇尚真理的價值觀,離不開人文素養(yǎng)的支撐,得1分。這只是儒學對現代科學家端正研究目的有一定助益的例子。

      ⑤若答儒學所倡導的許多道德規(guī)范,可以為科學研究提供有效的倫理基礎,得1分。這只是關于科學的求真要提高效率,離不開儒學所求之善的規(guī)范的具體論述的一部分。

      15. ①儒學所求之善以科學之真為前提之一。(或:儒學視知為實現善的手段,對于科學具有內在的需求。)(1分)張衡是科學家,能夠辨析各種歷法的科學性,深知科學歷法對農業(yè)生產的重要性。因此他能駁倒迷信的對方,使百姓知時令變化,不誤農時,以富國安民。(1分)

      ②儒學所倡導的許多道德規(guī)范,可以為科學研究提供有效的倫理基礎。(1分)例如儒家倡導的誠能夠引導科學家實事求是,不作偽。張衡是儒家學者也應認同誠的道德規(guī)范,這勢必對他作為科學家實事求是、反對迷信產生重要影響。(1分)

      [4分。意思答對即可。]

    【《儒學與科學》閱讀訓練及答案】相關文章:

    《儒學與科學》閱讀答案09-16

    科學是美麗的閱讀訓練題與答案06-12

    風箏中的科學閱讀訓練及答案07-10

    新儒學與書院講學閱讀答案06-10

    《論儒學的復興》閱讀練習及答案06-13

    儒學未來如何發(fā)展閱讀答案10-13

    《對儒學的解構和重建(節(jié)選)》閱讀及答案11-18

    儒學的生命在于創(chuàng)新閱讀答案11-18

    從偏科生到科學巨擘閱讀訓練及答案06-12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免费高清A在线 | 在线观看亚洲午夜天堂 | 洲va久久久噜噜噜久久 | 日韩精品少妇视频网 | 日本激情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第一页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