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說課稿大班數學

    時間:2025-05-29 10:47:34 幼兒園說課稿 我要投稿

    【推薦】幼兒園說課稿大班數學4篇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說課稿,借助說課稿可以提高教學質量,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那么寫說課稿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說課稿大班數學4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推薦】幼兒園說課稿大班數學4篇

    幼兒園說課稿大班數學 篇1

      一、分析教材

      幼兒園數學是一門系統性、邏輯性很強的學科,有著自身的特點和規律,密切聯系幼兒的生活,結合幼兒生活實際和知識經驗來設計數學活動。時間無直觀形象是較為籠統的因此,運用了幼兒較熟悉的一日活動的作息時間,引導幼兒認識整點、半點,如: 8 00 入園, 3 30 離園 … 這樣易引起幼兒的情緒體驗,為其理解和接受。根據教材內容和幼兒的實際情況,制訂出本次活動的教學為:

      1 .使幼兒認識時鐘,能叫出名稱,基本掌握鐘面的`主要結構。

      2 使幼兒知道時針、分針、以及它之間的運轉關系,能正確識別整點、半點。

      3 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和操作能力,使幼兒建立初步的時間概念。

      二 .教學重點和難點

      本次教學活動的目標主要是協助幼兒認識整點、半點和時針與分針之間的運轉關系,使幼兒建立初步的時間概念。為此,提供了幼兒人手一只鐘,讓幼兒撥一撥,看一看的過程中掌握整點、半點,知道時針、分針、以及它之間的運轉關系。

      三.教法與學法

      為了協助幼兒掌握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活動中始終以幼兒為主體。根據幼兒認識過程的直觀形象性,遵循直觀性原則,主要采取視、聽、講結合法來引導幼兒充分觀察鐘面的結構,時針和分針之間的運轉關系;活動中遵循活性原則,綜合運用發現法、游戲法,讓幼兒通過操作活動、言語活動,促進幼兒主動學習;遵循積極性原則,教師借助環境條件(實物投影儀)集圖象、色彩一體,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遵循個別性原則,對能力差的幼兒在看圖撥指針時,教師注意加強輔導,如: 7 00 時,提醒幼兒分針在 12 上,時針在 7 上。

      四.教學準備 小兔木偶,動物鐘若干只(小老鼠、小豬、小猴、小牛、小狗等)圖片若干張,紅、黃、綠鐘各兩只,幼兒人手一只鐘,實物中一只。

      五.教學過程

      一)開始局部

      二)活動一開始我出示了一只木偶小兔,以小兔開了家鐘表點引出活動內容,然后出示食物鐘,請幼兒說說鐘的用途,總結出鐘能告訴我時間,人們學習、生活、工作都離不開它

      三)基本局部

      活動中我防止了一言談 ” 和 “ 自問自答 ” 注重幼兒主動的觀察,鼓勵幼兒發現問題,主動求知。

      1 .讓幼兒觀察鐘面,指導幼兒仔細觀察。

      教師提問 “ 看,鐘面上有什么?鐘面上有多少數字?這鐘面上有多少數字?這 12 個數字是怎么排的這兩根針一樣長嗎?等。

      2 .認識整點、半點,解時針和分針之間的運轉關系

      本環節中,先出示了紅、黃、綠三只鐘,提出了一個開放性的問題,發現這三只鐘有什么秘密?讓幼兒觀察,比擬,最后得出分針指向 12 從而總結出分針指向 12 時針指向幾就是幾點。緊接著又出示了幾只動物鐘,讓幼兒說說幾點鐘,使幼兒所學知識馬上得以鞏固,而且通過實物投影放動物鐘,激發了幼兒的學習興趣。接著通過教師的操作演示,幼兒的細心主動觀察,解分針與時針的運轉關系。由于這是本次活動的難點,所以我最后不進行操作演示,讓幼兒想一想, 2 點到 3 點分針時針是怎么變化的得出分針走一圈,時針走一格。接著我又以相同的方式認識了半點及半點時分針時針之間的運轉關系。

      3 .看圖撥時間

      以小兔的口吻提出請幼兒看幾張照片,一下子把幼兒的注意力吸引住了運用幼兒較熟悉的一日活動的作息時間,使幼兒對學習活動較感興趣及易于理解,通過操作活動,使幼兒對所學知識有了進一步的鞏固,請幼兒講講自己是幾點睡覺的讓幼兒養成早睡早起的習慣,使活動滲入了慣例習慣的培養。

    幼兒園說課稿大班數學 篇2

      活動目標:感知10以內數與量的對應關系,復習1~20的數數,了解各數之間的關系。

      活動準備:

      1、數字1~10卡片人手一套。1~20數字卡片一套。

      2、小型玩具。

      活動過程:

      1、數量對應:

      幼兒將1~10數字卡依次排好。

      幼兒在數字卡片下面排出對應量的玩具。引導幼兒發現1~10數量按順序排放的遞增(遞減)關系。

      教師隨意取幾張數字卡片,請幼兒按照從大到小或從小到大排列。

      2、游戲“大了、小了”:

      玩法:請一名幼兒離開教室,教師出示一張數字卡片,給在場的幼兒看,然后將卡片合上。請離開的幼兒,猜猜這個數字是幾。如果他說的數字比卡片上的數字大,其他幼兒立刻說“大了”,反之,則說“小了”。以此類推,臉續猜3~5次為宜。

     。1)幼兒分成兩組,以小組的形式做游戲“大了、小了”。

      (2)以競賽的方法,比比哪組得勝。

     。3)指導在游戲中有困難的幼兒,幫助幼兒逐步建立1~20之間數的順序。

      教學反思:

      數學活動對于小朋友來說是個很愉快的`課程,因為整節活動中游戲的時間多,而且小朋友動手操作的機會比較多,但是要讓孩子們能真正的理解這節教學活動的內容,并做到熟練掌握、靈活運用卻不是那么容易。

    幼兒園說課稿大班數學 篇3

      一、說教材

      1、說教材中的地位

      本堂課是幼兒在學習了2、3、4的分解和組成和5以內加減法的基礎上來進行教學的;谟變簩蹈拍畋容^不理解,教材通過操作、觀察讓幼兒反復進行5的分解和組成的練習,從而形成數概念意識。

      2、說活動目標

      幼兒園數學是一門系統性、邏輯性很強的學科,有著自身的特點和規律,新《綱要》提出“數學教育必須要讓幼兒能從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系并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教師要引導幼兒對周圍環境中數、量、形、時間和空間等現象產生興趣,建構初步的數概念,并學習用簡單的數學方法解決生活和游戲中某些簡單的問題!庇纱丝梢娚罨、游戲化已經成為構建數學課程最基本的原則。在對教材和本班幼兒的學習情況有一定了解后,我制定出本次活動目標:

     。1)學習5的分解和組成,引導幼兒歸納分合式中兩邊數列分別是遞增、遞減的關系。

     。2)激發幼兒主動探索、與同伴交流的興趣。

      3、說重點難點

      大班思維中出現抽象邏輯思維的萌芽,在認識事物方面,不僅能夠感知事物的特點,而且能夠進行初步的歸納和推理。因而本次活動的重點:讓幼兒學習5的分解和組成,難點:在此基礎上引導幼兒歸納出分合式中兩邊數列的關系。

      二、說教法和學法

     。ㄒ唬╆P于教法

      本節課屬于數概念教學,對幼兒園的小朋友來說比較難理解,為了幫助幼兒掌握教學重點,突破口難點,依據新的數學課程標準,本節課在教法上力求體現以下幾點:

      1、創設生動具體的教學情境,使幼兒在愉悅的愉悅的情景中學習數學知識。

      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教學資源,結合活動室里的環境,利用生動有趣的故事情節為幼兒展現一環環的活動過程,引發幼兒的興趣,調動幼兒的情感投入,激活幼兒原有知識和經驗,以此為基礎展開思考,自覺地構建知識。

      2、鼓勵幼兒獨立思考、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F在的的教學需要轉變幼兒傳統的“接受式”學習方式,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已成為幼兒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在教學中,讓幼兒在具體的操作活動中進行獨立思考,并與同伴交流,親身體驗知識的生成過程,體驗學習成功的樂趣。

      3、尊重幼兒的個體差異。由于幼兒的生活背景和知識水平不同,在參與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個別進行加強輔導。

     。ǘ╆P于學法

      依據新的課程標準,必須轉變幼兒的學習方式,在本節課中幼兒的學習方法上力求體現:

      1、在具體的情境中讓幼兒親自學會解決問題,體驗探索的成功、學習的快樂。

      2、在動手操作、獨立思考、進行個性化學習的基礎上,開展同伴交流和全班交流活動,通過互助,讓幼兒構建學習方法。

      3、通過靈活、有趣的游戲,鞏固新舊知識,提高計算技能。

      4、通過觀察直觀的表格,進行歸納和推理,發展抽象邏輯思維能力。

      三、說教學程序

     。ㄒ唬┱f設計思路

      本堂課我總共分為五個環節來完成,分別是:

      1、游戲導入,復習4的組成。

      2、學習5的分解。

     。1)拋出問題。

     。2)操作圓形卡片和數字卡片。

      (3)小結。

      3、引導幼兒歸納分合式兩邊數列的關系。

      4、找一找,合一合(《鴨子走》。學習5的組成)。

      5、游戲出活動室《鴨子走》。

     。ǘ┱f活動流程

      1、游戲導入,復習4的組成。

      出示數字4,(碰球游戲):嘿、嘿、嘿,我的1球碰幾球?嘿、嘿、嘿,你的1球碰了3球,------

      這樣的設計是遵循“游戲是幼兒的主要活動”的原則,重在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2、學習5的分解。

      通過拋出問題,幫助小鴨分吃餅干的情節,使數學貼近于生活,激發了幼兒的探索興趣。正如《綱要》中指出:“讓幼兒學習用簡單的數學方法解決生活和游戲中某些簡單的問題。”

      大班幼兒具有活動的自主性、主動性、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和特點,我安排了操作圓形卡片和數字卡片的活動,讓幼兒在操作中自主探索5的.4種分法,啟迪幼兒的智慧。

      由于大班幼兒已有一定的自我約束能力、規則意識、堅持性的增強,所以我提出操作活動要求時,讓幼兒服從一定的紀律,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

      3、引導幼兒歸納分合式兩邊數列的關系。

      大班思維中出現抽象邏輯思維的萌芽,在認識事物方面,不僅能夠感知事物的特點,而且能夠進行初步的歸納和推理。本班幼兒好學、好問,喜歡有挑戰性的學習內容。學習內容要有一定適當的難度,要有一定的挑戰性,我設計了歸納5的分合式中兩次數列的關系這一環節,目的是讓幼兒“在跳一跳夠得著的地方”進一步升他們數概念質地飛躍。

      4、找一找,合一合(學習5的組成)。

      設計這一環節的意圖是讓幼兒將所掌握的知識應用于實際當中,引導幼兒對周圍環境中數、量、形、時間和空間等現象產生興趣,同時要求他們進行記錄和同伴交流,有利于發展他們表達能力、合作能力。

      5、游戲出活動室《鴨子走》。

      根據第二環節中《鴨子坐客》的故事,引出《鴨子走》的游戲:1只鴨子前面走,4只鴨子后面走;2只鴨子前面走,3只鴨子后面走;------

      這樣教學前呼后應,讓幼兒興致濃濃地在復習5的分解和組成中結束本節課。

      四、教學效果預測

      本節課利用游戲導入,能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課堂氣氛一定會十分活躍。而重點部分的教學采取動手操作實踐,幼兒人手一套教具,人人能動手動腦,練習次數多,密度高,有利于幼兒熟練地掌握5的分解,保證了課堂教學效果。老師深入淺出的引導可充滿激勵的語言,將會給幼兒不斷探究的動力和熱情;而層次分明難易適度的過程,也使新知得到鞏固和應用。可以說本課的教學環環相扣,清晰有序,一定會取得令人滿意的效果。

    幼兒園說課稿大班數學 篇4

      題目:各位評委老師上午好,我今天的說課題目是以時間為主題設計的大班數學活動《認識時鐘》

      一、教材分析

      大班幼兒思維特征已經從具形象思維逐漸向抽象邏輯思維逐步轉化,而幼兒園數學是一門系統性、邏輯性很強的學科,它有著自身的特點和規律,因此必須密切聯系幼兒的生活,結合幼兒生活實際和知識經驗來設計數學活動。時間是無直觀形象較為抽象的概念,因此,我運用了幼兒較熟悉的一日活動的作息時間,引導幼兒認識整點、半點,如:7:00起床,8:00入園、11:00吃飯,12:30午睡,2:30起床,4:00離園……這樣易引起幼兒的情緒體驗,使其容易理解和接受。

      幼兒情況分析:在時間概念中,小班幼兒對一年四季有了較初淺的感知,對早上、中午、晚上三個時間概念也有了清晰的感知;中班幼兒則對昨天、今天、明天掌握較好,而大班幼兒則對時間更加敏感,對于大人手上的手表更加感興趣,總是會提出怎么滴答滴答的響,為什么這個細細的針會動呢等等。而現今每家每戶都配有時鐘,幼兒則更加向往了解時鐘和時間的關系并希望能讀懂時鐘。而大班幼兒對時間的了解掌握也可為入小學幼小銜接做好準備。因此我以時間為主題設計了大班數學活動《認識時鐘》

      二、說目標

      目標是教學活動起點和歸宿,根據教材內容和幼兒的實際情況,以及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發展規律,結合科學領域中數學教學活動目標特制訂出本次活動的教學目標,并從情感、認知、能力三方面入手分別制訂為:

      1.知識目標:認識時鐘,基本掌握鐘面的主要結構,能叫出名稱。知道時針、分針、以及它們之間的運轉關系,能正確辨認整點、半點。

      2.能力目標:通過觀察、操作、記錄、交流建立初步的時間概念。

      3.情感目標:感知時間在生活中的重要性,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

      三.說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本次教學活動的目標主要是幫助幼兒認識整點、半點和時針與分針之間的運轉關系,使幼兒建立初步的時間概念。

      難點:通過觀察、操作、交流初步掌握整點、半點記錄的方法。

      制定重難點的依據是:大班幼兒在情感及認知方面的特點,即大班幼兒理解水平方面,對時鐘的半點整點運轉有一定的困難,所以讓幼兒充分感受分針和時針之間的運轉規律是非常重要。而記錄時間則又為幼兒提升了一個高度和難度。

      四、說教學準備

      準備分為前期知識經驗準備和物質準備,教學準備

      一)前期知識經驗準備:

      1、首先教師設計一份科學的作息時間表發給每位家長,在這張表中有如下內容:幼兒起床時間、早點時間、入園時間、中餐時間、午睡時間、午睡起床時間、晚餐時間、晚上入睡時間。并按照科學的作息時間進行相應的一日活動。

      2、指導家長作好幼小銜接工作,初步的帶領幼兒感知時鐘的整點和半點。

      3、班級主題墻飾中布置有各種各樣的鐘已經進行展示(可用蛋糕盒制作)

      二)物質準備:

      1、ppt幻燈片“我的一天”從小明起床到晚上入睡的作息活動情況,在每張幻燈片上都畫有相應的.時鐘和記錄的時間(如7:00用數字7、冒號兩點和00數字來表示和記錄)

      2、我提供了幼兒人手一只操作鐘,讓幼兒在撥一撥,看一看的過程中掌握整點、半點,知道時針、分針、以及它們之間的運轉關系。教師自己使用的示范鐘表。

      3、操作記錄表一:這份操作記錄表以圖文并茂的形式突現(如在半張a4紙上畫有時鐘已經顯示好的時間,又有小明起床或者進餐、午睡的圖畫)請小朋友記錄時用文字表示,在這張圖的右下角有—:—的圖示,意思是讓幼兒記錄數字即可。

      4、操作記錄表二:這份記錄表上有圖片,只有記錄時間—:—的圖示但沒有時鐘做襯托,請幼兒根據自己的經驗記錄自己午睡的時間等

      三、說教學流程

      設疑激趣,引入主題——觀察操作,分享交流——合作探索,記錄驗證——遷移經驗,生活引用

      四、說教學環節

      一)、設疑激趣,引入主題(提問法、討論法、直觀演示法)

      播放幻燈片1,你看到了什么(小朋友、鐘、記錄的數字)小明在什么時候在干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引出活動內容,然后出示實物鐘,請幼兒說說鐘的用途,總結出鐘能告訴我們時間,人們的學習、生活、工作都離不開它。

      二)觀察操作,分享交流

      環節分析:根據幼兒認識過程的直觀形象性,遵循直觀性原則,主要采取視、聽、講結合法來引導幼兒充分

      觀察鐘面的結構,時針和分針之間的運轉關系;在活動中我避免了“一言談”和“自問自答”的形式,注重幼兒主動的觀察,鼓勵幼兒發現問題,主動求知和自我實踐操作。主要運用直觀演示法、操作法、觀察法和游戲法。

      1.讓幼兒觀察鐘面,指導幼兒仔細觀察。

      教師提問“小朋友,看,鐘面上有什么呀?”“這鐘面上都有那些數字?”“這些數字都是怎么排列的?”“這兩根針一樣長嗎?”等等,來引導幼兒初步的認識時鐘。

      2.認識整點、半點,了解時針和分針之間的運轉關系

      在本環節中,我先出示了紅、黃、綠三只鐘,提出了一個開放性的問題,“小朋友們,誰能看出這三只小時鐘上面有什么一樣的地方?”讓幼兒觀察,比較,最后得出分針指向12,從而總結出分針指向12,時針指向幾就是幾時。(糾正幼兒用寧波方言說的幾點,正確的書面用語是幾時,如:7時半;八時等)緊接著又出示了幾只動物鐘,讓幼兒說說幾點鐘,使幼兒所學知識能馬上得以鞏固。接著通過教師的操作演示,幼兒的細心主動觀察,了解分針與時針的運轉關系。由于這是本次活動的重點,所以我在最后不進行操作演示,讓幼兒想一想,2點到3點分針時針是怎么變化的,得出分針走一圈,時針走一格。接著我又以相同的方式認識了半點及半點時分針時針之間的運轉關系。突破重點。

      環節分析:遵循積極性原則,教師借助環境條件(實物投影儀)集圖象、色彩一體,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遵循個別性原則,對能力差的幼兒在看圖撥指針時,教師注意加強輔導,如:7:00時,提醒幼兒分針在12上,時針在7上。

      3.看圖撥時間

      考考小朋友,看誰把剛才的知識學會了。”一下子把幼兒的注意力吸引住了,然后運用圖片上幼兒較熟悉的一日活動的作息時間,使幼兒對學習活動較感興趣及易于理解,并通過操作活動,使幼兒對所學知識有了進一步的鞏固,最后請幼兒講講自己是幾點睡覺的,讓活動滲入到常規習慣的培養,使幼兒養成早睡早起的好習慣。

      三)、合作探索,記錄驗證

      環節分析:這個環節主要是突破難點解決目標2記錄的方法,在上一環節的鋪墊下,幼兒已經對時鐘的分針和時針之間的運轉關系理解的比較透徹,在此基礎上深化幼兒對時間的概念性的記錄從而突破難點。我園一直以來以數學活動為特色幼兒在對數學的掌握較好,但記錄時鐘上的整點和半點還是第一次,所以對大班幼兒來說還是有一定的難度。因此在本次環節中遵循活性原則,綜合運用發現法、游戲法,讓幼兒通過操作活動、言語活動,促進幼兒主動學習。主要運用合作法、實踐操作法。

      1、在這個環節中我準備了三種操作卡片一種是上一環節中能力較弱的幼兒還未掌握的運用圖文并茂的操作卡片進行操作;一種是有圖沒有時鐘標志,但卻有記錄標志的;一種是有圖片指示既無時鐘指向又沒有記錄時間標志的操作卡片。

      2、根據孩子的個體差異,孩子自由選擇操作卡片

      3、操作前出示操作卡片請幼兒說說記錄的正確方法,在操作時可以和好朋友說一說,你在一天當中都做了一些什么事情分別在什么時候。(教師詳細介紹記錄的方法:時間的記錄用數字表示:如7時半,用數字7、冒號和30表示,而7時則用數字7、冒號和00表示)

      4、幼兒自由選擇操作材料,教師巡回指導(鼓勵幼兒互相交流互相感知時間的重要性)引導幼兒學習記錄的方法。

      5、將記錄的結果以自由講解的方式在集體內互相交流。

      四)、遷移經驗,生活引用

      1、小朋友知道時間對我們生活和學習的重要,除了以上的這些生活中最常用的時間,你還會在哪些時間做什么事情呢?比如游戲、玩玩具、做客。

      2、你還將用寶貴的時間做哪些事情。時間很寶貴,過不了多久我們就要做一名優秀的小學生了,我們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也希望小朋友們像小明一樣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成為一名能干的孩子。

      五、說本次活動亮點

      1、數學活動生活化、數學活動游戲化。幼兒的一切學習都來自于生活經驗的積累。大班幼兒的數學學習并不是一個被動的接受過程,而是一個自主建構過程。數學活動的建構,其活動設計必須貼近生活,才能引起幼兒學習的興趣

      2、為了幫助幼兒掌握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在活動中始終以幼兒為主體,體現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的教學氛圍,堅持師幼互動原則。整個活動創造良好的師幼互動環境,教師在活動中一直以引導者、支持者、鼓勵者的角色身份進行數學教學活動。

      3、,注重個體差異性,通過幼兒自我操作實踐建構知識經驗。通過不同的操作卡,讓每位幼兒都感受到成功的快樂。

    【幼兒園說課稿大班數學】相關文章:

    幼兒園大班數學照相說課稿03-14

    幼兒園大班數學說課稿06-28

    幼兒園大班數學說課稿10-12

    幼兒園大班數學活動說課稿07-10

    幼兒園大班數學說課稿06-22

    (推薦)幼兒園大班數學照相說課稿05-13

    幼兒園大班數學獲獎說課稿模板07-10

    幼兒園大班數學說課稿《排序》09-05

    大班數學說課稿07-23

    大班數學說課稿07-15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天天跟新 | 亚洲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 | 亚洲成a人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片国产一区一级在线观看 | 日本中文字幕乱码免费 | 日本在线精品视频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