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地里的小畫家(網友來稿) 教案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2017-10-8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雪地里的小畫家

    浙江省玉環縣環山小學 林艷

    一、教材分析

    雪純潔、晶瑩,它是冬天的小精靈,也是大自然送給萬物生靈的一份厚禮。雪后的大地,多像一張潔白的畫布。瞧,一群“小畫家”走來了。小雞、小狗、小鴨、小馬,在雪地上留下了不同的“作品”。哎呀,怎么沒見青蛙?他正在睡覺呢!

    本課以韻文的形式,不但形象地講述了四種動物爪(蹄)的形狀和青蛙冬眠的特點,而且語言活潑,富有童趣,讀起來瑯瑯上口。

    識字、寫字、朗讀是本課的教學重點。

    二、教學目標

    1、認識11個生字,會寫3個字。認識兩個偏旁“蟲、目”。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初步學會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會背誦課文。

    3、了解課文內容,知道小雞、小狗、小鴨、小馬這四種動物爪(蹄)子的不同形狀以及青蛙冬眠的特點。

    4、初步學會創編兒歌《雪地里的小畫家》。

    5、能讀懂兒歌《小魚,你睡在哪里》。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認識11個生字,會寫3個字;朗讀課文,知道小雞、小狗、小鴨、小馬這四種動物爪(蹄)子的不同形狀以及青蛙冬眠的特點。

    教學難點:學會創編兒歌。

    四、課前準備

    1、課前預習,收集關于動物腳印與動物冬眠的資料。

    2、課件、四種動物的剪貼圖片、腳印圖片、詞卡:竹葉、梅花、楓葉、月牙,本課生字卡片。

    五、課時安排

    2課時

    六、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情境創設,揭示課題。

    1、(點擊課件)師描述:嗨,小朋友,大家好,我是小雪花。冬天到了,我又和你們見面了,你們高興嗎?小雪花滿天飛,能把你眼前看到的景象告訴小朋友嗎?

    下雪了,你會在雪地里干些什么?(堆雪人、打雪仗、擲雪球等。)

    2、下雪了,小朋友多高興呀!能帶著高興的心情讀好這句話嗎?

     

    (1)(點擊課件出示)下雪啦,下雪啦!

    (2)這句話中有個生字寶寶(指“啦”字),誰來領著小朋友讀準它的音?(領讀“啦”字,跟讀。)

    (3)誰來讀讀這句話,讀出你快樂的心情?(指讀、評議。提醒學生高興的時候臉上往往是笑瞇瞇的。再指讀,齊讀。)

    (4)這句話中還有一個新朋友,哪位細心的孩子發現了?(發現一個新標點符號“!”)

    (5)誰認識這位新朋友,請你把它介紹給大家。

    (6)這里用上感嘆號表示心情特別高興、特別快樂。讓我們再來讀讀這句話,讀出我們快樂的心情,可以配上動作讀。(齊讀)

    3、讀得多好呀,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更有趣呢,題目就是--(齊讀課題)雪地里的小畫家

    過渡:這么有趣的課文,小朋友想讀嗎?

    (二)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1、自由朗讀課文,要求: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2、指名朗讀課文。

    (1)指中下水平學生讀(兩名)。相機糾音:一幅畫 成 為什么 睡著啦(“著”字還有一個讀音是什么?讀“著”時還能交哪些朋友?如:著涼 著火 著急等)

    指導讀好句子:青蛙為什么沒參加?他在洞里睡著啦。

    (2)指優等生,并允許其邀請幾位小伙伴一起讀。

    (三)再讀課文,讀懂課文。

    1、請小朋友再去讀讀課文,這一次不但要把課文讀通讀準,還要想一個問題:讀了課文,我知道了什么?

    2、讀后反饋交流,根據回答教學相關內容。

    (1)讀了課文,我知道了雪地里的小畫家是小雞、小狗、小鴨、小馬,他們在雪地里畫了竹葉、梅花、楓葉、月牙。

    ①指名上臺貼小動物圖片及對應的腳印圖,臺上臺下互動游戲(方法:臺上小朋友貼,臺下小朋友說,并完成課后題。)

    ②指名貼相應的詞語卡片,貼對后領著大家讀一讀。(如:小雞畫竹葉,小狗畫梅花,小鴨畫楓葉,小馬畫月牙。)

    ③想不想親眼看看這些小動物是怎么畫的?(點擊課件:通過觀察使學生明白原來小動物的畫筆就是它們的腳,這幅畫就是小動物在雪地上走過留下的腳印呀!)

    ④如果你是這些小動物,你會覺得自己怎么樣?(很自豪、很了不起、很能干等)

    ⑤怎樣讀好這句話?(點擊出示)不用顏料不用筆,幾步就成一幅畫。(自由讀,指讀、范讀、齊讀,讀出自豪的語氣來。)

    (2)讀了課文,你還知道了什么?

    什么叫冬眠?誰是咱們班的動物小專家,知道除了青蛙,還有哪些動物冬天也要冬眠的?(根據回答,點擊課件形象感知蛇、刺猬、熊等冬眠動物。)

    (四)三讀課文,讀好課文。

    小朋友真能干,不光會讀準課文,還能讀懂課文,想不想把課文讀得更好一些呢?誰知道應帶著怎樣的心情去讀課文?(高興、自豪)

    師生合作讀。(師讀一行,生讀一行;調換讀,和老師比賽讀。)

    (五)拓展練習,自編兒歌。

    1、還有哪些小動物在雪地里走過,他們會畫些什么?(點擊課件)出示小鵝、小貓、小鳥、小牛。我會說: 畫竹葉, 畫梅花, 畫楓葉, 畫月牙。

    2、我還會說: 畫 , 畫 , 畫 , 畫 。

    要求:可看提供的圖片說,也可根據自己平時知道的說,可同桌合作完成。

    3、我會編:能不能把你們說的寫到課文中去,讓課文變個樣?

    過渡:真能干,都會編兒歌了。課文中的生字你都會讀了嗎?

    (六)自主識字,認記字形。

    1、(點擊)這些生字你都會讀了嗎?自己先讀一讀,碰到還不會讀的,可再去請教書本或向小伙伴請教。

    2、各種形式開火車認讀卡片。

    3、你有什么好辦法記住這些生字,說給同桌聽一聽,特別難記的生字和小伙伴一起動腦筋想辦法記住。

    4、相機認識“蟲”字旁和“目”字旁。

    5、各種形式認讀詞語卡片。

    (七)寫字練習。

    寫“幾”字:請小朋友仔細觀察,怎樣寫才能把這個字寫漂亮?(第一筆是豎撇,寫在豎中線的左邊,第二筆是橫折彎鉤,起筆與撇的起筆相連。師范寫,生練習書寫,端端正正、漂漂亮亮地寫兩個。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各種形式開火車認讀本課生字、詞語。

    2、哪些小朋友愿意把課文讀給大家聽?愿意讀的小朋友都站起來,把課文美美地讀一讀,讓大家欣賞。

    3、讀得多好哇!能把課文背下來嗎?(自由準備)指名背誦、師生合作背、齊背(還不會背的孩子可看著書讀。)

    (二)鞏固積累。

    過渡:生字都會讀了,課文也會背了。小朋友可真行!可生字寶寶說還得考考小朋友,它們要在別的詞語、句子中出現,要小朋友把它們認出來,大家想不想試一試?

    1、認讀由本課生字組成的其他一些詞:成長 用心 加入 幾步 山洞 入睡

    睡不著 參天大樹 成千成萬 胸有成竹

    2、認讀句子(出示,帶點字需標拼音):

    ①成千成萬的人在天安門廣場上,看著五星紅旗和太陽一同升起。

    ②在爸爸媽媽和老師的教育下,小朋友們快樂地成長。

    ③春天到了,青蛙從洞里出來了,它望著藍藍的天空,高興地叫著:‘“呱、呱、呱,春天到了,春天到了!”

    ④冬天到了,看著盛開的梅花,我不禁背起了“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的詩句。

    ⑤校園里有一棵參天大樹,小朋友們最喜歡在樹下玩捉迷藏的游戲。

    (1)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練讀上述句子。

    (2)當小老師領著小朋友讀。

    (3)挑自己喜歡的一個句子,讀給好伙伴聽一聽,背一背,記在心里。

    (三)拓展延伸。

    過渡:小朋友真能干,詞語、句子難不倒你們,鼓鼓掌,表揚一下自己。不過,還有一位新朋友來向你們挑戰,有沒有信心?

    1、出示兒歌:小魚,你睡在哪里

    夜里很黑,夜里很靜,

    小魚小魚,你睡在哪里?

    狐貍的腳印通向洞里,

    小狗的腳印通向窩里,

    松鼠的腳印通向樹洞,

    老鼠的腳印通向地洞。

    河里沒有,水里沒有,

    你的腳印,哪也沒有。

    黑乎乎的,靜悄悄的,

    小魚小魚,你睡在哪里?

    2、借助拼音讀準字音。(加點字為帶拼音的字)

    3、讀了這首兒歌,你知道了什么?

    4、有信心讀好這首詩嗎?同桌合作探討讀好兒歌。

    5、匯報交流評議。

    6、齊讀。

    7、兒歌中的哪些詞語你特別喜歡,記住了嗎?

    (四)寫字練習。

    1、請大家仔細觀察,怎樣寫好“用”和“魚”。

    2、生說師范寫:“用”字外邊的同字框大小適中,最后一筆豎要壓在豎中線上。“魚”字之中間的“田”不能寫得太大,“田”第二筆橫折的橫壓在橫中線上,第四筆豎壓在豎中線上。最后為長橫。

    3、生練習書寫,要求:寫寫比比,當好自己的小老師。

    4、展示寫得漂亮的字。

    (五)課外作業:收集更多的關于動物冬眠、夏眠的資料,舉辦“動物小專家”班隊會。

    七、教學設計的特點綜述

    任何教學行為的背后,都有一定的教育理念在支撐。本教案的設計力求在 “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氛圍中讓學生“初步感受閱讀的樂趣”,體現“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這一教學理念,并在以下幾方面作了努力:

    (一)精心創設情境。

    “喜歡閱讀”是新課標中第一學段閱讀教學階段的首條目標。如何使學生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本教案在導入時注重了情境的創設:課件呈現雪花漫天飛舞的畫面加上教師有聲有色的配樂朗讀導入,在最短的教學時間內吸引了學生的心。“小雪花滿天飛,小朋友,能把你眼前看到的景象告訴大家嗎?”學生喜歡下雪,上述情境的創設,問題的設計,順應了孩子們的心理,個個暢所欲言,為“喜歡閱讀”拉開了序幕。在第二課時的教學中,根據小學生爭強好勝的心理,教師為學生創設的“競爭、挑戰、不服輸”的課堂氛圍為本篇課文的教學掀起了又一高潮。

    (二)關注自我體驗。

    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本教案特別關注學生的主體地位,關注學生的自我體驗。上述情境的創設不但為“喜歡閱讀”拉開了序幕,也為“喜歡閱讀”營造了良好的氛圍。在這個氛圍里,教師設計的問題是:“下雪了,你會在雪地里干什么?”“下雪了,小朋友都那么高興,能帶著高興的心情讀好這句話嗎?”“這么有趣的課文,你們想讀嗎?”“讀了課文,你知道了什么?”“想不想親眼看看小動物們是怎么畫的?”“如果你是這些小動物,你覺得自己怎么樣?”這些問題的設計,充分尊重學生,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不再是一個個漠然的旁觀者,他們的情感、思維已與課文內容溶為一體,息息相關,學有所思,學有所悟,個性化的體驗噴薄而出。此時,無須教師過多的言語,課文的理解、朗讀的指導都可水到渠成,“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得到了詮釋,同時也奏響了“喜歡閱讀”的交響樂。

    (三)注重拓展積累。

    新課標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能力。拓展課外閱讀是新課標提出的另一個重要任務。本教案在第一課時的設計中向學生呈現了三個不同層次的訓練引領學生進行語言實踐:一為“我會說”;二為“我還會說”;三為“我會編”。學生在自主、合作中探究,初步感受到創編的快樂。在第二課時的教學中,在熟背課文的基礎上向學生呈現了詞語、句子及兒歌,既幫助學生在不同的語言環境中鞏固了生字,又在積累與拓展中幫助學生構建起屬于自己的知識體系。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成為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真正完成了自己的角色轉換。

    [雪地里的小畫家(網友來稿)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雪地里的小畫家課件

    2.《雪地里的小畫家》教案

    3.雪地里的小畫家教案

    4.雪地里的小畫家說課稿

    5.《雪地里的小畫家》教案怎么寫

    6.雪地里的小畫家教案設計

    7.一年級雪地里的小畫家教案

    8.畫家故居教學課件

    9.畫家鄉課文教案

    10.畫家達利的故事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天天做日日做天天射 | 亚洲中文字幕永久在线全国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不卡的视频 | 老鸭窝AV在线永久免费观看 | 亚洲一区欧美二区 | 一本大道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