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金幣》教學設計 (北師大版四年級上冊)

    發布時間:2017-12-12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一、教學設計思路:

       1、讓學生先整體感知課文,了解人物,引導學生通過三次的不同事件反應對比質疑分析,體會兒子“受不了”的心情。

       2、指導學生質疑:父親為什么這樣做?分析體會父親的良苦用心--是想讓兒子知道,金錢是辛勤勞動,甚至流血流汗換來的,要知道珍惜。

       3、拓展延伸,讓學生切合自身的實際談生活中如何體諒父母的辛勞,做父母的好孩子,在領悟及情感的升華中分角色朗讀課文,感悟真情。

      二、教學目標:

       1、閱讀課文,進一步了解課文內容,體會兒子“受不了”時的心情,感悟老人這么做的目的。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教學重難點:

        體會兒子“受不了”時的心情。感悟老人這么做是想讓兒子懂得金錢是辛勤勞動,甚至流血流汗換來的,要知道珍惜的道理。

      四、教具準備:

        小黑板

      五、教學過程

      (一)回顧導入,進入故事情境

        這節課上一節語文課,看老師寫課題(師板書課題),請同學們帶著自己的理解齊讀課題

        上節課我們已經初讀了課文,了解了課文的內容。由一枚金幣我們認識了兩個主要人物,還記得他們是誰嗎?(板書:父親、兒子)一個勤勞儉樸的父親卻把兒子給他的金幣扔進了火爐里,這是為什么呢?這節課讓我們深入學習課文,共同走進人物的內心世界。

     。ǘw會人物情感

       師:讀懂人物,首先要讀懂文章。下面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邊讀邊體會父親和兒子都是怎樣的人?

        1、先體會父親的勤勞儉樸,兒子的懶惰花錢如流水

        。▽W生自由談,重點討論兒子懶到什么程度)

         師:每一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可這位父親卻有這么一個不掙錢,卻花錢如流水的無用的兒子,老人是什么心情?

         你能通過朗讀把老人失望、痛苦的心情表現出來嗎?

        2、父親還是個怎樣的人?從哪體會出來的?讀父子倆三次對話的部分,思考父親面對兒子給他的三枚金幣是怎么做的,兒子有什么表現?邊讀邊畫,然后和同桌說一說。

         (生匯報,師板書)

        3、觀察父親的做法和兒子的表現,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

          學生可能會問:

         (1)為什么前兩次兒子都笑了,而第三次卻“受不了”了?

         (2)父親為什么要把金幣扔進火爐里?

        。3)前兩次父親怎么知道那錢不是兒子掙的?

            確定第一問為研讀重點,朗讀討論,前兩次兒子為什么笑了。

        4、分角色朗讀前兩次對話。

         指導朗讀,引導讀出母親對兒子的溺愛與縱容,讀出父親的失望與痛苦。

         第二次對話中,抓住“筋疲力盡”、“滿頭大汗”,讀好兒子騙父親的話,

        5、對比閱讀第三次對話,體會兒子“受不了”時的心情。

        (1)指名朗讀。

       。2)評價,重點評兒子的話讀得怎么樣。

        (3)創設情境:要想讀好兒子的話,就要像演員一樣去體驗生活。第三次這枚金幣是怎么掙來的?學生默讀這部分,勾畫出重點詞、句交流。

           說說兒子為掙這枚金幣付出了怎樣艱辛的勞動;抓住“苦差使”、“當牛當馬”、“干了整整一個星期”來體會勞動的辛苦。最后歸納出這枚金幣是辛勤勞動、流血流汗換來的。

        (4)角色互換,體會兒子“受不了”時的心情。

           激情、交流:兒子辛勤勞動,流血流汗流淚掙來的金幣,卻被扔進了火爐,那扔進去的,不只是金幣,而是他整整一個星期的血汗。⊥瑢W們,假如你是兒子,你想對爸爸說什么?

           文中的兒子和你們一樣滿腹的委屈憤怒,所以他大聲叫道:(指名讀兒子的話)

           這句話很難讀,老師也練了好幾遍,讓老師試試行嗎?

           你們也練練,相信一定比老師讀得好。

           讓我們齊讀這句話,共同體會下兒子心中的傷心、憤怒,好嗎?全體起立,師引讀。

       6、讀到這剛才同學提出問題能解決了吧。(回答各自的問題,重點明確父親把金幣扔進火爐的用意。從而明白金錢是辛勤勞動,甚至流血流汗換來的,要知道珍惜。)

      (三)、聯系實際,激情導行

         同學們,此時我們的父母都在不同的崗位上工作著,有的可能在地里收莊稼,有的也可能在給人蓋房子,現在你最想對你們的父母說點什么?

         師小結:聽了你們的心里話,老師不禁要為你們的進步喝彩。相信你們一定會成為一個熱愛勞動,勤儉節約懂得珍惜的好孩子。

      (四)、作業

         把你想對父母說的心里話寫在日記里,讀給父母聽,相信他們一定會非常高興。

                       《一枚金幣》第二課時教學反思

      成功之處:

      (一)以讀為主、讀中感悟

      新課程標準指出語文閱讀教學要以讀為主,讓學生在不同形式的讀中體會文章的含義,感悟其中的思想感情。本節課我安排了豐富、多層次、多形式的閱讀。一次讀有一次的目的,一次讀有一次讀的效果。讓學生在讀中想像,在讀中思考,在讀中感受人物心理。我覺得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角色互換,體會人物心情

      學生在閱讀中易形成一種角色認同,我利用這點,讓他們進行角色置換:“假如你就是那個兒子,你會對爸爸說什么?學生把自己當成兒子,用兒子的口吻,說出了他當時的想法,孩子們說得生動形象,很好地理解了人物心情。

      (三)聯系生活學語文,再把課堂延伸到生活中

      在體會父親失望痛苦的心情時,還有兒子掙錢的辛苦時,都聯系了生活實際,更好地理解了課文;而在學文后,談想對父母說什么,怎樣看待父母的錢,又把課堂延伸到生活中,從而使學生在受到語言文字熏陶的同時,又指導了學生的行動。

      (四)對于積累成語進行再現擴展

      本課出現了兩個成語:筋皮力盡滿頭大汗。在讓學生想象兒子一個星期遇到了哪些困難時,當學生說他會很累時,我適時引導學生說出累到什么程度,這時學生很快用到了以上兩個成語,同時我引導學生說出帶“汗”字的成語,既給他們做運用的示范,又鞏固了積累,培養了學生主動運用自己所積累詞句的習慣。

      不足之處:

      1、在讓學生理解兒子受不了的心情時如果能采用“抓”與“拿”進行對比的方法讓學生來體會,我想學生不但能更好地體會人物的心情,同時也能體會到作者用詞的準確。

      2如果能給學生分角色朗讀全文的時間,我想學生能更好地體會人物內心的變化。

      上完本節課我深深地感到要使自己的教學方法貼近學生實際,得心應手地駕馭好一堂課,全方位把握整個教學過程,需要教師卓有成效的引導,要求教師對教材的理解有十分的把握,需要教師對學生的實際有深刻的了解,也需要教師有較高的應變能力。

    [《一枚金幣》教學設計 (北師大版四年級上冊)]相關文章:

    1.一枚金幣的讀后感

    2.北師大版四年級上冊認識更大的數教案

    3.

    4.一枚硬幣的閱讀答案

    5.一枚的戒指閱讀答案

    6.北師大版語文四年級上冊第八單元考試題

    7.北師大版四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計劃

    8.丁丁寫字北師大版課件

    9.北師大版倒數認識課件

    10.北師大版數學課件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午夜在线播放免费人成年 | 真实高潮国产对白视频 | 亚洲欧美日韩一区二区综合 | 午夜福利短视频在线 | 亚洲大乳高潮日本专区无需安装 | 日韩美女在线观看不卡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