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材簡析:
本組教材以“我國的世界遺產”為專題,選編了精讀課文《長城》《頤和園》、略讀課文《秦兵馬俑》,3篇課文都配有精美的實景或實物圖片,展現了中華文化的魅力,是引領學生了解中國的“世界遺產”的一扇扇窗口。
教材中的“資料袋”,語文園地中圍繞文物保護展開的口語交際,以寫導游詞為內容的習作,“寬帶網”建議學生繼續搜集關于中國的“世界遺產”的資料……教材中安排的這些語文實踐活動,都是圍繞本組專題展開的,其主要目的是讓學生在聽、說、讀、寫、查(資料)等活動中,在提高語文能力的同時,盡可能多地了解我國的“世界遺產”,激發探究我國的“世界遺產”的興趣,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熱愛祖國之情,培養自覺保護文物古跡和風景名勝的意識與習慣。
教學本組時,要將感悟課文理解內容、認識事物增長見聞、品味語言領悟寫法、陶冶情感受到熏陶等方面整合起來,引導學生認真閱讀課文,想象課文描寫的情景,留心文章表達的方法。教師應調動學生已有的閱讀積累和旅游經歷,將圍繞這一專題進行的資料搜集、整理、閱讀、交流分享等活動貫穿教學的全過程,并延伸至整個學期以至今后的學習生活之中;提倡學生建立“中國的世界遺產之旅”專用資料袋,或將搜集到的資料放入本學期的“語文資料袋”中,教師可以采用多種形式引導學生交流相關的圖片畫作、詩詞楹聯、故事傳說等,不斷感受我國的“世界遺產”的魅力。
二、教學目標:
1、認識23個生字,會寫24個生字。正確讀寫“盤旋、城磚、城墻、屯兵、堡壘、打仗、呼應、肩膀、智慧、凝結、氣魄雄偉、長廊、柱子、神清氣爽、建筑、佛香閣、金碧輝煌、宮殿、蔥郁、掩映、朱紅、隱隱約約、堤岸、雕刻、獅子、姿態不一”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朗讀表達出長城的雄偉氣勢。
3、了解長城高大堅固、氣勢雄偉等特點,感受作者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及對古代勞動人民的贊嘆之情。
4、激起名族自豪感,產生了解中國的“世界遺產”的興趣。
5、感受頤和園美麗的景色和課文優美的語言,激發探究中國的“世界遺產”的興趣。
6、學習按游覽順序抓住景物特點寫的方法。
7、想象兵馬俑的神態與氣勢,激發民族自豪感。
三、教學重點、難點:
1、認識23個生字,會寫24個生字。
2、了解長城高大堅固、氣勢雄偉等特點,感受作者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及對古代勞動人民的贊嘆之情。
3、感受頤和園美麗的景色和課文優美的語言,激發探究中國的“世界遺產”的興趣。
4、想象兵馬俑的神態與氣勢,激發民族自豪感。
5、學習按游覽順序抓住景物特點寫的方法。
四、訓練重點:學習按游覽順序抓住景物特點寫的方法。
五、課時安排:
17 長城 2課時
18 頤和園 2課時
19 秦兵馬俑 1課時
語文園地五 4課時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第五單元教學計劃]相關文章:
2.單元教學計劃
8.足球單元教學計劃
10.數學單元教學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