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故事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對寓言故事都不陌生吧,寓言的故事比較簡單,一般沒有完整的故事情節,也不要求塑造性格鮮明的擬人化形象。都有哪些經典的寓言故事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寓言故事,歡迎閱讀與收藏。
寓言故事1
據說有一種仙女喬裝改扮住在在森林里靠近河流和湖泊會合的地方,在那兒,她們要等自己飛去以后,才讓人們識破真相。
一個王子走進這座森林,當他走近河流和湖泊會合的地方,他看見河岸上坐著一個鄉下姑娘,她在撥弄流水,教百合在水上舞蹈。王子低聲地問她:“告訴我,你是什么仙女?”
這個姑娘給他問得不禁笑了出來,山坡上回響著她的歡悅之聲。王子心想她是愛笑的瀑布仙女。消息傳到國王的耳朵里,說王子娶了一位仙女,他便派遣人馬,把他們帶到他的王宮里。
王后看見了這個新娘,厭惡的轉過臉去,王子的妹妹窘得臉紅,侍女們也在問,難道仙女就是這樣打扮的嗎?“噓!我的仙女是改扮了到咱們家里來的。”王子低聲地說。
一年一度的節會來到了,王后對她的兒子說:“告訴你的新娘,咱們的親戚要來看看仙女,教她不要在親戚面前丟咱們的臉。”
于是王子對他的`新娘說:“看在我對你的愛情的分上,在我們的親戚面前顯一顯你的真相吧。”
她默默地坐了好久,繼而點頭允諾,這時候淚珠滾下了她的面頰。
圓月皎潔,王子穿著一身婚服,走進他的新娘的房間。房間空無一人,只有從窗口射進來的一道月光,斜照在床上。
王親國戚隨著國王和王后擁進新房,王子的妹妹站在門旁。
大家異口同聲問道:“仙女新娘在哪兒?”
王子回答說:“為了讓你們認識她的真相,她已經永遠消逝了。”
寓言啟示:
好多時候,我們沒有必要事事都“打破沙鍋紋(問)到底”,一旦紋(問)到底了,沙鍋碎了,再后悔也就來不及了。
一只老貓叼起念佛珠來玩弄著,這給墻角里的兩只老鼠看見了,他們的腦袋里不禁冒出了一個大大的問號,這是怎么回事呢?
老大說:“我們還是警惕一點好,不知道他這葫蘆里賣得什么藥,說不定是故意引我們上鉤呢!”
老二說:“這怎么可能?聽人類說,只要念佛就要心存善意,改吃素食。”
“那可說不定呢!”老大還不服氣。
“那我們出去看看吧!”老二想了一個一舉兩得的辦法,他得意洋洋的說。
說著他們走出了洞,離貓有一段距離。只聽貓嘴里不停地念叨著:“善哉善哉。”說著睜開眼睛掃了一眼老鼠兄弟,又合上眼睛說:“出家人不吃葷,只吃素食。”
老大聽了,放松了警惕,說:“我相信:佛是絕對不會騙我們的,因為妄語(亂說不實在的話騙人)是佛門大戒,佛也是因為不妄語,才可以修成佛的。所以古人說:‘佛言不信,何言可信?’我們走過去和貓交個朋友吧!說不定以后偷東西,可以幫我們開門,拿東西呢!”
老二贊同了老大的說法,大步流星的走到貓身邊說:“貓大哥,咱們交個朋友吧!”
貓說:“好啊!”他停了停,問:“朋友有難應當互相幫助,對嗎?”
“是呀!”
“我現在需要你幫助,我的肚子餓了!”
話說著,就把老鼠按住了,老鼠兄弟悲傷地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我們要時刻提高警惕性,不要被表面現象所迷惑,要認清本質!”
貓奸笑著說:你們天天呆在洞里,今天總算把你們引出來了。
貓津津有味地吃掉了老鼠。
寓言故事2
一天,孔子從一片樹林中經過時,見到一位駝背老人拿著一根竹竿正在捕捉樹上的蟬。駝背老人捕起蟬十分熟練,就好像隨手拾物一樣容易。孔子不禁贊嘆道:“你捕蟬可有什么訣竅嗎?”
捕蟬的駝背老人說:“我有訣竅呀。為了提高捕蟬的技藝,我在竹竿頂端疊上丸子,使丸子不跌落下來。經過苦練,直到摞上五個丸子而不掉下來,捕起蟬來,就像現在這樣熟練了。我捕蟬時身體的姿勢,就像樹墩一樣靜止不動,我控制住我的手臂,就像枯干的.樹枝一樣。盡管天地這么大,萬物這么多,而我所知道和顧及的,只有蟬的雙翼。我不旁顧他物,不因為其他的東西而轉移了對蟬翼的注意力,怎么會捕捉不到蟬呢?”
孔子聽后,對他的弟子說:“用心專一,就可以與神工相比。這就是駝背老人告訴我們的道理呀。”
寓言故事3
有一只黃鼠狼愛上了一個相貌英俊的年輕人,因而她祈求愛神把她變成一個女人。愛神被她的熱情打動,出于對她的憐憫,就把她變成了一個美麗的少女。
就這樣,那個青年對她一見傾心,于是就將她領到自己家里。
他們在屋里坐下后,愛神想弄明白隨著黃鼠狼身體外形的改變,她的生活習性是否也跟著改變了,于是便把一只老鼠放到屋中央。
黃鼠狼由于忘記了自己的.情境,于是就從床上站起來,拼命追捕那只老鼠,想吃掉它。愛神見了非常生氣,就立刻將她變回了黃鼠狼原來的樣子。
寓言故事4
麥子剛入倉,綠油油的玉米苗便鋪開了田地。一位農民在田里疏苗,忽視了兩棵緊挨
高出對方,以免主人再來疏苗時被拔掉。
過了一段日子,其中一棵因土壤肥沃,陽光充分,便高出一截,另一棵則因接近樹蔭,很是矮小。高出一截的玉米苗便開口了:“喂,我的伙伴,任命吧,你是怎么也趕不上我了。”矮玉米什么也說不出來,眼睛里寫滿哀傷。又過了一段日子,高玉米長得更高了,水靈靈的綠葉輕捷地伸向兩邊,在清風中沙拉沙拉地響,似一支樂曲,整個田里只有它那樣高出一頭。不足的是,它的莖稈又瘦又嫩,至今還未生蕊。另一棵雖然矮小,莖稈卻壯起來,還結了一支嫩嫩的玉米。
高玉米不以為然地笑道:“伙伴,我說,你早晚也得被拔掉,活著還有啥用呢?只會白白吸取養分,白白占用空間!”矮玉米對高高在上的同伴說:“是的.,我比不上你高,但我盡力了,盡力透過密叢去吸取陽光,盡力去為主人結果實,就算現在我被拔掉了,我也不懊悔。”
農民來了,堅決果決地將高玉米拔下了,邊拔邊說:“唉,我們最恨的就是這種苗子了,只顧往天上竄,根本就結不了果實。”
用這個小故事來警告那些高慢自大、追求外觀而不做實事的人,是最貼切不過了。
寓言故事5
蛇寓言故事
在某一個蟻垤那里,有一條又粗又大的黑蛇,名字叫做阿底達梨薄。有一回,它離開了那一條通向它的洞穴的道路,想從另外一條小道里爬出來。在爬的時候,由于它的身子太粗,而且命運也在作祟,還由于這一條小道大窄,結果它身上受了傷。有一群螞蟻,嗅到了傷口里流出來的血的`氣味,就從四面八方把它圍了起來,把它搞得很窘。它殺死了幾匹螞蟻,又傷了幾匹;但是它們數目太多了,它渾身都起了大片的傷痕,阿底達梨薄終于化為五種原素了。
寓言故事6
我聽過這樣一個寓言:兔子和烏龜賽跑,兔子嘲笑烏龜爬得慢,烏龜說有一天它會贏。兔子說,現在開始游戲吧。烏龜拼命爬,兔子覺得比賽桌很容易。他先打了個盹,以為很快就能追上烏龜了。烏龜一直在爬。當兔子醒來時,烏龜已經到達終點了。
這個寓言告訴我們,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做什么都一樣,學習也不例外。
我記得有一次,數學考試即將舉行。我拿到試卷看了看。哦,這太簡單了!我很快寫完了試卷,遞給了老師。試卷發出來的那天,老師說:這次考試大家都考得不錯,只是有些同學粗心,考得不好。聽了老師的話,我心里想:老師說我們這次考的不錯,我沒考100分應該是99或者98分。正當我沉浸在幻想中的時候,同學給我發了試卷。我看了一眼試卷,93分,嗯,等等,93分!我盯著大紅色93分。原來老師說的那個大大咧咧的同學就是我!我就像一個癟了的球,不能靠在椅子上,頭也不能低下。
不只是這次考試,平時作業也是拖拖拉拉,一會做作業,一會休息。結果每次都完成的`很晚。
經歷了這一切,我決定做一個謙虛的人,以后不要半途而廢。
不知不覺,數學考試又來了。這次認真看了題目,認真寫了試卷。終于一切都有了回報,我得到了100%的測試。
學習就是這樣。只要你努力學習,你就會取得高分。沾沾自喜,就會退步。俗話說得好,適度的收益是滿滿的損失。
寓言故事7
蘇軾在一次夜讀中忽然聽到一陣老鼠啃東西的聲音。他估計這聲音是從床下傳出來的,于是用手在床上使勁地拍打了幾下,想借此把老鼠嚇跑。然而這種辦法收效并不大,僅僅安靜了一會,老鼠又不停地啃起東西來了。
夜里老鼠啃東西的聲音既令人心煩,又讓人惱怒,因此,蘇軾吩咐書童去捉老鼠。
書童端著燭臺往床下一照,發現咕唧咕唧的聲音是從一個被繩子系住了口的嚴實袋子里發出的,于是高興地說道:“哈哈,老鼠被關在袋子里面了,它還能往哪兒跑呢?”書童小心翼翼地解開系緊袋口的'繩子,只讓袋口露出一條狹窄的縫隙,試圖等老鼠剛一露頭就捉住它。可是書童等呀等呀,不僅沒有等到老鼠出來,而且連一點響聲也聽不到了。因此,他感到非常奇怪。為了弄個水落石出,書童打開袋口,端起蠟燭把袋子里面照了個通亮。他發現袋中一動不動地躺著一只死老鼠。書童驚訝地說道:“這真是怪事!剛才這袋子里分明有一只啃東西的活老鼠,它怎么會突然間死去呢?如果這只老鼠剛才就是一只死老鼠,那么啃東西的聲音難道是鬼發出來的嗎?”
好奇心驅使書童進一步往下追究。他兩手抓著袋底把袋子往上一提,然后用力抖了幾下,想把袋子抖落一空,看個結果。可是袋子里面除了老鼠沒有旁物。他只聽見老鼠落地“嘭”地一響,還沒來得及去撿那只死鼠,卻看到死鼠突然復活,一溜煙就逃走了。
蘇軾被老鼠的吵鬧折騰了半天,結果老鼠把他的書童弄了一個措手不及就溜掉了,因此心里很不愉快。他恨恨地說道:“想不到一只老鼠有這么狡猾!它無法咬破堅固的袋子一只猴子在獵人遺棄的木屋里發現了一支老舊破爛的槍。猴子知道這種能夠噴火的玩意兒很厲害,兇猛的老虎,殘忍的狼和力大無窮的熊都怕它。于是,猴子欣喜若狂地把槍扛在了肩上。
猴子覺得自己瞬間威武了許多,趾高氣揚地在山林中繞了一圈,動物見了它無不俯首稱臣,這使它膽子更壯了,扛著槍闖進了一座城市。
人們在喧鬧的大街上發現了這只不可一世的猴子。由于它扛槍的樣子十分滑稽,逗得圍觀的人哈哈大笑。猴子見人非但不怕它,而且還拿自己開心,特別惱火,便把槍口對準了人群。也就在此時,猴子猛然想起了一個最最關鍵的問題DD它不會開槍。猴子于是徹底絕望了,垂頭喪氣地把槍扔在地上,倉皇逃離城市,回到了屬于它的山林。
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要忘了自己是誰,否則,會被人當成笑柄。
寓言故事8
一天,開心王子發現鄰國的甜絲絲公主在招駙馬,他便套了一副假牙去參加,到了那個國家,開心王子對國王說:“我是來應招駙馬的。”國王就問:“貴國的國土有多大?”“有三個地球那么大!”國王又問:“貴國的資源多嗎?”“多!非常多!本國的一棵樹上可以同時結出蘋果、梨子、香蕉、西瓜、桔子,等等多種果實。”甜絲絲公主對開心王子很有好感,再加上有這么多豐富的資源,便決定嫁給他。
可是,到了誠信王國后,甜絲絲公主發現這里的情況跟開心王子說的完全不同,她就非常傷心的問開心王子:“王子,你到底喜歡我嗎?”“喜歡!”這是開心王子出身以來第一次說的真話,這時,他的'嘴巴里長出了一排潔白的牙齒。原來,只要說出一句真話,便可以長出牙齒。甜絲絲公主和開心王子都很高興,后來王子宣布:誠信王國里的每一個人都要說真話,違者立刻關進牢房。果然,誠信王國里的每一個人都不敢再說謊話了,甜絲絲公主和開心王子也過上了幸福的日子。
這篇文章告訴我們,我們應該從小就有一顆誠實的心去面對社會,面對家人。做到誠實守信,它是人們最美麗的外套。
寓言故事9
一位旅行者走在半道上,
他在小小的旅行袋里
豈能把一日三餐帶在身旁?
全程的食糧
難以保障,
錢盡糧絕,
落得和乞丐并無兩樣。
囊袋兒空空蕩蕩,
這位行人走過一片片荒涼的.地方,
糧食問題
他事先可沒考慮周詳。
他餓得肚皮貼著脊梁,
行動艱難,
最后,把袋底的殘渣碎片
也吃得精光,
只好躺下一枕黃粱。
夢中他看見一盆豆湯,
豌豆躺在盆底,
遺憾的是
他竟把勺子忘在旅行袋里。
沒有勺子
怎能把盆底的豌豆撈起?
他不得不依舊餓著肚皮,
老大不愿意
勉強從地上爬起,
從袋里取出勺子揣在懷里,
躺倒在地
再去把那場美夢尋覓:
“可能我還會
進入那個美妙的夢鄉,
這一次我不會再像傻瓜一樣,
由于缺把勺子
還得折騰起床。
我可要
用勺子把盆里的豌豆
吃個凈光!”
傻瓜蛋!
如今即使你有了一百把勺子,
也休想再有那樣的好夢一場!
這篇寓言的意思很明白:
機不可失,時不再來!
寓言故事10
1、貪心的農夫寓言故事
很久以前,一位農夫從城里趕集回家,天要黑了,急匆匆地往回趕路。走著走著,踩到了一件東西,拿起來一看,大吃一驚!是個兩手握蛇的小人,黃色,挺重,心中大喜:“這可能是一尊金佛啊!”金佛不大,大就不是金的了!農夫把它緊緊地攥在手里,繼續趕路。
走了一段,忽然一個念頭閃過腦海:“丟金佛的人肯定是裝佛的家什出了洞,說不定還會有什么寶貝再丟到路上呢!”
農夫這樣一想,心跳又加速了許多,便急匆匆地低頭向前尋去。
天完全黑透了,盡管彎著腰,兩手扶地也看不見路上的東西了,他不得不放棄尋找寶貝的念頭。
直起身來,伸手到口袋里一摸,驚出一身冷汗!口袋里面的金佛不見了!
他腦袋好大,一陣暈眩,一時跌坐在地上。
過了一會兒,清醒多了,他抬頭向四外看看,黑漆漆的一片樹木,不知身在何方。原來他在該拐彎的地方,沒有下路。
農夫打了一個寒顫,他茫然地返身向回走去。心中害怕山中會有野獸出沒,可還是沒有放棄尋找那個拾而復失的金佛,他用兩只腳向前蹚著走路。
有道是:“人心不足蛇吞象。”說的就是這種人。
2、蜂蜜里的屎寓言故事
三國吳主孫亮喜愛吃梅子,吩咐太監去庫房里取來蜂蜜漬梅。
孫亮津津有味地吃著,忽然在蜜中發現了一顆屎。大家嚇得面面相覷。
太監連忙跪下奏道:“這一定是庫吏瀆職所致,請陛下治罪。”
庫吏被召到堂上。孫亮問他:“剛才太監是從你手里取蜜的嗎?”
庫吏戰戰兢兢地回答:“蜜是臣下交給他的,但給他時并沒有屎。”
“胡說!”太監指著庫吏鼻子,“屎早就在蜜里了,這是你欺君罔上!”
太監一口咬定是庫吏干的,庫吏死不承認,說是太監放的。
兩人在堂上爭執不下。
于是孫亮用刀把屎一個一個地切開一看。大叫道:“太監,你還不承認?我宰了你!”嚇得太監馬上認罪。
你知道孫亮是如何得知屎是太監放的嗎?是這樣的:要是屎先在蜜中,里外都應浸濕,而今外濕里燥,顯而易見是剛放進去的。
故事寓意: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只要深入研究調查,對各種現象進行細致深入的分析,就能見微知著,察暗圖明,世界上沒有什么事情是不可以搞清楚的。
3、戰士和大鴉寓言故事
有個膽小的人,出去打仗,大鴉一叫,他就放下武器,一動不動,過一會兒,才又拿起武器往前走。大鴉再叫,他又停下來。末了,他說:“你們放聲叫吧,只要不吃我的肉就行!”
4、兩顆糖和兩個耳光寓言故事
從前有一個十來歲的小男孩,父母忙于生計,無法顧管他,于是,他野性十足,對人很無禮貌,在路上見到老人就叫老頭,見到女孩就傻笑,說臟話,有時嚇得女孩連跑都不敢回頭,男孩們都不怕他,人們都叫他“二流仔”。
有一天,天氣很熱,他卻不怕熱,在路上走個“s”形不時還吐痰、說臟話,沒大沒小地罵人。他來到一棵樹下,想出了一個壞主意,只見他爬到樹上,在樹上默不作聲,這時,有一個老人從樹下走過,當老人走到樹下的那一刻,“二流仔”即刻撒尿,痰不偏不斜落到老人地身上,老人感覺涼涼的,還以為是下雨,他往上一望,小男孩笑嘻嘻地喊著:“我尿中了!”老人臉色一沉,大罵:“你這小孩,這么不懂事,太缺德了!下來。”小男孩笑得更高興,就是不肯下來。他想:“罵小男孩也不是辦法,他的毛病不是我能治得了的,讓別人去治治他吧。”于是,老人想到了早上孫子給他的兩顆糖,就從衣袋里掏出糖,朝著樹上的小男孩說:“小孩,你真棒,你能爬得這么高,還尿中了,真涼爽,獎賞你!”小男孩信以為真,膽戰心驚地從樹上下來,接過老人的賞賜,高興地回家了,老人并沒打罵他。
第二天,中午,他故伎重演,不過,這次從樹下走過的是一個青年人,當青年人走到樹下的那一刻,小男孩的尿照樣不偏不斜地落到青年人身上,青年人氣急敗壞了,大罵了他一頓,突然一張一元的紙幣從他的口袋中掉下來,他撿起一元,消消怒氣,朝著小男孩說:“你下來,你真強,你尿的目標真準,一元獎你。”小男孩因為吃到了老人給他的甜頭,以為獎賞真的又來了,高興地從樹上下來了,青年人拿了一元錢笑嘻嘻地說:“給!”,在小男孩伸手接錢的瞬間,青年人臉色驟變,給小男孩兩下耳光,然后悻悻地離開了,小男孩得到了“獎賞”,那天晚上,他的父親知道這件事,不但沒有找那個青年人而是給小男孩更多的“獎賞”
后來,那個老人又遇到了那個小男孩,小男孩默默地看著,低下了頭,老人默默地走過,開心地笑了。
從此以后,那個小男孩再也不敢在樹上朝過路人尿尿了,也不欺負女孩子。但是人們依然叫他“二流仔”。
這個故事告訴人們:惡意的獎賞能把人引入歧途,善意的獎賞能激發人們奮發向上。我們應該明辨是非,才不容易被人利用。
5、飛翔的翅膀寓言故事
國王收到了兩只威武的獵鷹。他從未見過這么漂亮的猛禽,于是便把它們交給自己的首席馴鷹人進行訓練。
幾個月過去了,一只獵鷹已能傲然飛翔,另一只卻一直待在枝頭紋絲不動。
國王召集了各方的獸醫和術士,命他們讓這只獵鷹飛起來,但所有人都無功而返。最后無計可施的國王突然想:也許一個熟悉野外環境的人可能會解決這個問題。于是,他馬上命人找一個農夫進宮。
第二天早晨,國王看見那只獵鷹終于盤旋在御花園上空。他興奮地問農夫:“你到底是用什么方法讓這只鷹飛起來的?”
農夫回道:“很簡單,那就是砍斷這只鷹抓著的樹枝。”
很多時候人也一樣。我們每個人的心靈上都有雙翅膀,但我們總忽略它的存在,固守在自己的領域里,為了安全感和舒適感,抓著熟悉的東西緊緊不放,從而失去了探尋精彩世界的能力。而往往,當那根“枝條”被斬斷時,我們才發現原來自己能夠自由翱翔。
6、玫瑰與青蛙寓言故事
一株漂亮的紅玫瑰,因為自己是花園里最美麗的的花朵而感到驕傲,但是它卻發現人們總是站在遠處欣賞它而從不靠近。
原來,在它的旁邊一直蹲著一只又大又難看的青蛙,紅玫瑰非常生氣,命令青蛙立刻從它身旁消失。
青蛙順從地離開了。
沒過多久,青蛙經過紅玫瑰身旁,驚訝地發現它已經凋謝,葉子和花都已經掉光了。
青蛙問:“尊貴的紅玫瑰,你看起來很不好,發生什么事情了?”
紅玫瑰答到:“自從你走以后,蟲子每天都在啃食我,我再也無法恢復往日的美麗了。”
青蛙說:“當然了,我在這里的時候幫你把蟲子都吃光了,你才成為花園里最美麗的花朵。”
【寓意】:紅玫瑰自命清高,認為青蛙蹲在花園里不僅一點用都沒有,而且還影響了人們對自己的欣賞和贊美,便毫不客氣呵斥青蛙快快離去。紅玫瑰的這一舉動,不僅傷害了青蛙的自尊心,而且也給自己帶來了厄運。這個故事啟示我們,只有相互尊重,互相關心,互相幫助,生活才會其樂融融,明天才會更美好。
7、老虎打獵寓言故事
老虎雄心勃勃夸下海口,它要抓獲所有獸類嘗遍各種野味以飽口福。
于是一聲長嘯震撼山岳,仿佛天崩地裂,所有野獸都嚇得六神無主,個個驚慌失措四處逃竄。
老虎精神抖擻,它盯住一只緊追不舍,眼看就被擒獲,旁邊灌木叢中發現了新目標。
“一只梅花鹿,比高級,”老虎眼睛一亮,它一轉念,放棄了,轉身追趕梅花鹿。梅花鹿健步如飛,一會兒功夫老虎就氣喘噓噓,看來趕上梅花鹿很有難度。這時前方一只慌慌張張的小山羊吸引了它。
“好肥的小山羊呀,”老虎心動了:“象這樣沒頭沒腦追趕如此善跑的梅花鹿不值得,能先捉只山羊充饑也好。”于是老虎轉向追趕小山羊。
山羊的看家本領除了頭上一對觸角余下的就只有逃跑的功夫,加上背后一只老虎的威脅,為保存性命,迫使它用最快的速度逃竄,老虎越來越覺得力不從心,因為它的肚子已經餓了,這時在它不遠前面發現了一只野兔。
“唉,想不到狡猾的小山羊這么難捉!”老虎這么想著:“也許野兔的個兒小,捉起來容易些,倒不如先抓住這小玩意兒填填牙縫再說罷!”
它馬上改變了追擊目標,趕起野兔來。
機警的野兔三跳兩跳的速度不亞于其它獸類,一轉眼鉆進了自己的老窩—大樹下的一個洞子里。
老虎只好干瞪著眼。現在再也找不到目標了,因為所有的獸類都躲藏了起來。老虎辛苦忙活了一大陣,除了饑餓加劇外,什么實惠也沒得到。
我們應當從中得到啟示:一旦選擇了正確的目標,就要努力奮斗而不輕易放棄,遲早總會取得成功;如果三心二意見異思遷,這山望著那山高,那他終究將一事無成。
8、小鬧鐘寓言故事
一只新組裝好的小鐘放在了兩只舊鐘當中。兩只舊鐘“滴答”、“滴答”一分一秒地走著。
其中一只舊鐘對小鐘說:“來吧,你也該工作了。可是我有點擔心,你走完三千二百萬次以后,恐怕便吃不消了。”
“天哪!三千二百萬次。”小鐘吃驚不已。“要我做這么大的事?辦不到,辦不到。”
另一只舊鐘說:“別聽他胡說八道。不用害怕,你只要每秒滴答擺一下就行了。”
“天下哪有這樣簡單的事情?”小鐘將信將疑。“如果這樣,我就試試吧。”
小鐘很輕松地每秒鐘“滴答”擺一下,不知不覺中,一年過去了,它擺了三千二百萬次。
每個人都希望夢想成真,成功卻似乎遠在天邊遙不可及,倦怠和不自信讓我們懷疑自己的能力,放棄努力。其實,我們不必想以后的事,一年、甚至一月之后的事,只要想著今天我要作些什么,明天我該作些什么,然后努力去完成,就象那只鐘一樣,每秒“滴答”擺一下,成功的喜悅就會慢慢浸潤我們的生命。
9、三個難題寓言故事
埃爾梅德斯村有個神父,他常對人說:
“早上做完彌撒,下午讀過經文,我這個埃爾梅德斯村的神父就可以高枕無憂了。”
村里的人見神父除了做彌撤和讀經,別的百事不管,就把這件事報告了主教。
主教把神父叫到城里。神父見了主教問過好,便說:
“您差人來叫我,有何吩咐?”
主教回答說:
“村里的'人都來告狀,說你除了做彌撒,讀經文,別的一概不聞不問。
現在,我倒要出幾個難題考一考你,你要是三天之內答不出來,我就免去你的教職,不讓你再干了。”
神父說:“那么,您就考吧!”
于是,主教說:
“第一,我要你猜出世界上的泥上總共有多重?第二,我這個人值多少錢?第三,我的腦子里在想些什么?”
神父聽了這話,憂心忡忡地回到家里。他不知道如何解答主教大人的難題。
規定的三天期限,已過去了兩天。神父還是垂頭喪氣,一籌莫展,想不出答案來。晚上,他的牧羊人來圈羊,見他那副愁眉苦臉的樣子,就問他道:
“神父大人,您怎么啦?我看您好像有什么心事。”
“告訴你也沒用,”神父回答說,”你又沒法幫我的忙。”
“您告訴我吧!到底出了什么事?”牧羊人說,“說不定我可以幫幫您的忙。”
“這種事你可是一竅不通,告訴你也是白搭。”但神父拗不過牧羊人的一再請求,還是把這件事對他說了。
“主教大人限我在三天之內猜三件事。今天已經是第二天了。”
牧羊人說:“行了!行了!您就直說要猜的是哪三件事吧。”
于是神父告訴他道:
“他要我猜:世界上的泥土一共有多重?他本人值多少錢?還有他腦子里在想些什么。”
“神父大人,”牧羊人說,“這點小事就把您嚇成這個樣子?明天您去放羊,我穿上您的法衣去見主教。”
“可是我說,你能行嗎?”神父說,“你不會把事情弄糟嗎?”
“行,這事兒就包在我身上,讓我去吧!”牧羊人說。
神父同意了。第二天,牧羊人穿上神父的法衣,到城里去見主教。他走進主教的府邸便對主教說:
“埃爾梅德斯村的神父前來回答您的問題了。”
“好!”主教說,“先回答第一個。世界上的泥土一共有多重?”
牧羊人回答說:
“主教大人,只要您能替我把石塊都揀光,那我就……”
“好家伙!”主教說,“答得不錯。現在回答我第二個問題:我本人值多少錢?”
“耶穌被人賣了三十塊銀幣①,比起那穌來,您總要少幾個錢,就算是二十九塊吧。”
“答得好!”主教接著說,“現在回答我第三個問題:我腦子里現在在想些什么?”
“您腦子里想的是,”牧羊人回答說,“您以為自己在和埃爾梅德斯村的神父說話,其實,您是在和他的放羊娃說話。”
“太妙了!”主教說,“你可以回去了。”
10、道德教訓字母表-歐洲寓言故事
字母B代表熊(Bear)。
一日看見熊從遠處走來,你就要立即決定是挺身而戰還是避開逃走。
一位先生等著戰斗——他的結局是什么?熊帶著得意的快樂,把他吃了,連腿帶胳膊。
另一位先生轉身就逃,他跑得飛快,熊卻比人跑得更快,幾步追上就把他扯倒。
教訓在決定性的時刻立即行動,表明他是個英雄,然而并不能成功。
字母G代表角馬(Gnu)。
它自衛的武器是一對尖長的彎角和經驗,此外他還有個又短又響的名字就連勇敢的布爾人也念不正確。
每當秋高氣爽的日子,那些虔誠的比勒陀利亞人,常常說著“走吧,我們去打——”就沒了下文然而強者還勉強發出一個字音。
這時候遠處的角馬以感激的目光窺伺著機會,撒腿如飛奔去。
教訓孩子,如果你有一個古怪的名字,記著,你要為此感激它一輩子。
字母P代表豬(Pig),如同前面我所說過的,它是大野豬的表親。
但是豬已步入文明,而大野豬還過著野蠻的生活,在戶外游蕩,它粗野地蔑視精細的食物卻在林中挖吃地菌。
家養的豬可不是這樣,它覺得一頓飯需要幾道菜,然而卻錯誤地以為是一道接一道還是一股腦兒都無關緊要。
因此,由于缺乏自尊心,伊壁鳩魯的排泄物豬也照吃。
教訓要學豬那樣接受安排的命運或者長輩賜予你的任何食物。
字母S代表蝸牛(Snail),它雖不是最小的,卻是一種帶蓋的有角動物。
它的眼睛長在角上,你喊它你碰它,它的角才一伸一縮。
如果上天認為合適,賜予兇猛的獨角獸或者溫順的母牛這樣的天賦,那么前者決不會在貴族的文章上這么普遍到今天。
我們貧窮的農場也會發財,因為十分富有的馬戲班老板買走母牛給的是它一半重量的黃金。
教訓要學蝸牛那樣耐心對待批評,不要在什么情況下都伸出你的犄角。
字母W我的小犧牲品,讓我麻煩你把你的小腦筋集中于字母W。
小甲蟲(Waterbeetle)在這里要教你根本學不會的一課:
水面滑行的本領。
它使人類目瞪口呆,它滑得那么容易,優美而輕快;然而它一旦停下想一想自己怎么會這樣的,它就會沉下水底。
教訓別問任何問題!
11、與雄獅為伍的驢寓言故事
驢跟著伊索的雄獅走進森林,讓雄獅把自己當作獵號。另一頭與它相識的驢碰見它,對它喊:
“早上好,我的老哥!”
“不知羞恥!”它竟回答。
“干嗎這樣?”那頭驢不肯罷休。“難道因為你跟在一起,就比我優越?就不只是一頭驢了嗎?”
12、老狼-德國寓言故事
一
一只惡狼上了年紀,打定主意,要與牧人友好相處。他便動身到離他的洞穴最近的牧羊人那里去。
他說道:“牧人,你把我說成是嗜殺成性的強盜,事實上,我并非如此。的確,我饑餓的時候看上了你的羊,因為饑餓使我難受。請不要讓我挨餓吧,只要讓我吃飽,你就一定會對我滿意。若是我吃飽了,那我真是最溫順,最馴服的動物。”
“若是你吃飽了?這倒是可能的。”牧人答道,“但是,你到底什么時候飽呢?你的貪婪永遠不會飽。滾吧!”
二
狼遭到拒絕后又走到第二個牧人那里去。
他開口說,“牧人,你明白。一年來我可能吃掉了你的一些羊。倘若你愿意每年給我六只羊,那我就滿足了。你就可以放心睡覺,不必猶豫,把看羊狗辭掉。”
“六只羊?”牧人說道,“那簡直是一大群了!”
“好吧,既然你嫌多,我只要五只也行。”狼說道。
“五只羊,你開玩笑!我在一年里奉獻給牧神的也不過五只羊呢!”
“四只也不行嗎?”狼又問道。牧人輕蔑地搖搖頭。
“三只?——兩只?……”
“一只也不給!”牧人終于斷然答道,“我既然能夠憑我的警惕來保衛自己,而我還要去向敵人進貢,那簡直是傻瓜了。”
三
“好事三回成。”狼這樣想著,便走到第三個牧人那里去。
他說:“你們牧人把我誹謗成最殘忍、最沒天良的野獸,這真使我傷心。現在我要向你證明,人們對我是多么不公平。只要每年給我一只羊,你的羊群就可以自由自在地到樹林里去吃草,那里,除了我,沒有別人會制造危險的。一只羊!多么微不足道!我夠慷慨無私了吧?——你笑?牧人,你笑什么?”
“哦,不笑什么!但是,好朋友,你多大年紀了?”牧人問道。
“我的年紀和你有什么關系?反正它是足夠扼殺你可愛的羊 “別生氣,老狼!我很抱歉,你的建議來得晚了幾年,你殘缺的牙齒暴露了你自己。你只是為了更便利、更安全地喂飽自己,才裝成一個無私者。”
四
狼被激怒了,卻克制住自己,走到第四個牧人那里去。這個牧人的看羊狗死了不久,這對狼是個有利的機會。
他說:“牧人,我和樹林里的弟兄們吵架了,因此,我再也不愿與他們和解,你明白,你曾經多么害怕他們!倘若你愿意雇我來代替你那已死的狗,那么我向你保證,他們決不敢再看上你的羊了。”
“你是想保護他們,不讓你樹林里的弟兄們吃他們么?”牧人道。
“當然羅!我還有什么別的意圖呢?”
“這倒不壞!但是,倘若我現在把你留在我的羊群里,請告訴我,誰能夠保護我可憐的羊群不讓你把他們吃掉呢?為了防備外賊,而養一個家賊,我們人類認為這是……”
“我已經聽到你在說教了,”狼說道,“再見吧!”
五
“倘若我不這么老就好了!”狼咬牙切齒地說,“遺憾的是,我必須適應時代。”于是,他又到第五個牧人那里去。
“你認識我嗎,牧人?”狼問道。
“我至少認識你的同類。”牧人答道。
“我的同類?我很懷疑這種說法。我是一只不同一般的狼,配得上和你、和所有的牧人交朋友。”
“你是怎樣的不同一般呢?”
“即使要我的命,我也不殺、不吃活羊,我只吃死羊,這不是值得稱道的么?請允許我,經常到你的羊群里來,你可以查究,是否對你不……”
“別說了!”牧人說道,“倘若我不是你的敵人,你就一只羊也不會吃,甚至連一只死羊也不會吃。一只野獸,他既然吃我的羊,餓了的話,便會很容易把好羊當做病羊,把病羊當作死羊,別打算和我交朋友了,走吧!”
六
“為了達到目的,必須使出上策!”狠這樣想著,便走到第六個牧人那里去。
“牧人,你看我的皮毛怎樣?”狼問道。
“你的皮毛?”牧人道,“讓我看看!真漂亮,那些狗真不應該常常欺侮你。”
“那么聽著,牧人,我已經老了,不會再活得很久了。把我喂養到死吧;我把皮毛遺贈給你。”
“原來如此!”牧人說,“你這個老貪婪鬼的詭計又來了么?不,不,你的皮毛結果要我付出超過它七倍的價錢。倘若你當真要送我這件禮物,那么你現在就給我。”——于是牧人抓起棍子,狼逃跑了。
七
“哦,這些硬心腸的人!”狼叫道,陷入極度的憤怒之中。“在我遼沒有餓死以前,我如果要死,也要作為他們的敵人而死。因為他們不愿意改善關系?”
他沖進那些牧人的屋子,拖他們的孩子,終于被那些牧人毫不費力地打死。
當時牧人之中最聰明的人說道:“我們把這個老強盜逼上了絕路,剝奪了他一切從善的機會——即使他悔改得太晚,并且是被迫的——這確實做得太不公平了!”
13、乞丐和吝嗇鬼寓言故事
從前有一個老乞丐,有一天,他到了一個熟識的村莊,去敲一個有錢人家的門,想跟他要點東西吃。這是一座又高又大的房子,旁邊有一個很大的糧倉,門上掛著一個大鐵鎖。這家的主人是個吝嗇鬼。他很有錢,但是從來不肯幫助別人。他的吝嗇在方圓幾百公里都出了名。
乞丐知道他吝嗇,但還是央求他:
“您能不能給我一點牛油或者牛奶?”
吝嗇鬼粗暴地回答:
“不行!你快給我滾開!”
“說不定,您家里還能掃出一把麥子或者黃豆吧?”老人太餓了,在那些良心很壞的人面前也不得不低三下四。
“我家里是什么也沒有!”吝嗇鬼一口回絕了他。
“那就請您給我一小塊面包吧,只要給我一口吃的,我總會感謝您的。”
乞丐說。
“去你的吧,我沒有面包。”
“那就給我一口水喝吧,我太渴了!”
“我沒有水!”
乞丐忍無可忍,對這個吝嗇鬼說:
“我的孩子,你還坐在這里干什么?你快去找那些善良的人討飯吃吧,你比誰都要窮得多!”
14、找床腿-中國古代寓言故事
從前有個笨人,名字叫作阿留。有一天,阿留家的矮床掉了一條腿,沒辦法用了。阿留的父親把他叫到身邊,吩咐他說:“阿留啊,你到林子里去,砍一根樹枝來作床腿吧,記住,你要找一根又直又結實的樹枝。”阿留一邊答應著,一邊彎下身子看了看矮床的另外幾條腿,帶著斧子和鋸子就出發了。
阿留來到樹林里,開始尋找適合作床腿的樹枝。他東走走、西看看,這里捏一下,那里摸一摸,找得可仔細了。他心想:哼,都說我不會辦事,我這次一定要找一根最好的樹枝回去做床腿,讓大家看一看,我其實是一個能干的人。雖是這么想,可他還真的找不著所要的樹枝,看看這個,不對;瞧瞧那個,還是不行。阿留摸著腦袋發愁了:唉,找來找去就是找不到,這可怎么辦呢?
阿留的父親在家等了一天了,眼看太陽都下了山,阿留還沒回來,不禁有點著急了。正在這時,阿留一臉沮喪地回來了,兩手空空什么也沒有。他父親又生氣又奇怪地問:“樹林那么大,難道你就找不到一根可以做床腿的樹枝嗎?”阿留有氣無力地回答:“床腿是向下的,可是樹枝都是向上長的,沒有一根向下的。”
做再簡單的事情,如果像阿留這么頭腦僵化,一成不變,恐怕都會變得很難做。
15、頑固的蹶叔-中國古代寓言故事
從前有一個叫做蹶叔的人,性格很是倔強,又常常自以為是,愛跟別人唱反調。
蹶叔在龜山的北面種糧食,又想與人家倒著來。他在高而平的地方種水稻,卻在又低又潮濕的地方種高粱。他有個很忠誠的朋友,見他這樣做不會有什么好處,就好言勸說他道:“高粱適合種在旱的地方,水稻宜于種在低濕的地方,可是你現在正好相反,違反了水稻和高粱生長的習性,那怎么能獲得豐收呢?”蹶叔聽了朋友的話,一點都沒放在心上,還是我行我素。結果他辛辛苦苦地種了10年地,每年都歉收,糧倉里一點儲備也沒有。眼看就快沒飯吃了,他這才去看朋友的地,發現朋友正是像他勸說自己的那樣種地,所以獲得了豐收,不由得懊悔萬分,就向朋友道歉說:“您說得對啊,我知道改悔了,不再不聽勸告了。”
后來,蹶叔到汶上這個地方去做買賣。他做生意完全不加考慮,看到別人搶購什么貨物,他也一定進什么貨,處處都硬要和人家競爭。這樣一來,他的貨一到手,積壓得厲害,使他手上的貨總是賣不出去,價錢被壓得極低。蹶叔的朋友擔心他吃虧,就又教他說:“善于做買賣的人要進別人暫時不爭不搶的貨物,這樣,一旦等到機會來了,就可以獲得好幾倍的利潤,這正是古代大商人白圭致富的原因啊!”蹶叔又不聽。過了10年,蹶叔常常虧本,終于入不敷出,到了非常困窘的境地。這時,蹶叔才又回想起了朋友的話,意識到朋友是正確的,又去找到他的朋友道歉:“我現在知道自己錯了,從今以后,我再也不敢不改悔。”
有一天,蹶叔要駕船出海,邀請了他的朋友一起去海邊。他的朋友將他送上船,告誡他說:“等你到了海水歸聚之處,一定要返航回來,不然船一進去就再也出不來了。”蹶叔表示自己記住了,會聽朋友的話。蹶叔駕著船隨著波濤向東駛去,航行了些日子,到了海水歸聚的深淵邊上。這時候,他又犯了那頑固的老毛病,不相信朋友的告誡,還是繼續前進,結果船卷入深深的大壑中。蹶叔就在這黑暗的地方,忍受著顛簸和孤獨,非常艱難地過了9年。直到一次趕上大鯤化為大鵬時激起的巨浪,才總算被沖出了大壑,可以回家了。
蹶叔回到家里,頭發全白了,形體枯瘦得就像根蠟燭,親朋好友沒有一個人能認得出他來。蹶叔再次找到他的朋友,深深地拜了兩拜,還對天發誓說:“我如再不改悔,請太陽作證懲罰我。”他的朋友笑著說;“改悔是改悔了,但還有什么用呢?”人們都說蹶叔三次改悔就度過了一生。
蹶叔直到碰得頭破血流,付出了慘重的代價,才知道改悔,白白浪費了大好青春。我們做事情,應該吸取這個教訓,不要一意孤行,遇事多聽聽大家的意見,才能獲得成功。
16、寓言故事朋友與熊的寓意
兩個平常非常要好的朋友一道上路。
途中,突然遇到一頭大熊,其中的一個立即閃電般地搶先爬上了樹,躲了起來,而另一個眼見逃生無望,便靈機一動馬上躺倒在地上,緊緊地屏住呼吸,假裝死了。
據說,熊從來不吃死人。
熊走到他跟前,用鼻子在他臉上嗅了嗅,轉身就走了。
躲在樹上的人下來后,問熊在他耳邊說了些什么。
那人委婉地回答說:“熊告訴我,今后千萬注意,別和那些不能共患難的朋友一起同行。”
【朋友與熊的寓意】
這故事說明,不能共患難的人不是真正的朋友。
17、寓言故事鸚鵡與麻雀
北風呼嘯(hū xiào),大雪紛飛。
雪后,一只色彩斑斕(bān lán)的鸚鵡(yīnɡ wǔ)蹲在陽臺邊的架子上,一邊慵懶(yōnɡ lǎn)地梳理著羽毛,一邊注視著窗外被大雪覆蓋(fù ɡài)的大地。
忽然,一只羽毛凌亂的麻雀“嗖”的一下落在了窗沿上,把窗子里面的鸚鵡嚇了一跳。鸚鵡隔著玻璃斜著眼睛對麻雀說:“哪兒來的野鳥?瞧你那一身灰不溜丟的羽毛,真是丑死了!”
麻雀氣喘吁吁地看了鸚鵡一眼,沒有搭話。由于大雪覆蓋了大地,它已經兩天沒有找到食物了。當看到鸚鵡面前精致瓷杯里盛著金黃的小米時,麻雀不由自主地咽了一下口水。
鸚鵡昂著頭說:“你看我多么漂亮,多么高貴,主人說我飛翔的時候就像一道彩虹!”說完,它還故意扇動了一下它那美麗的翅膀。
見麻雀還是不說話,鸚鵡接著說:“你知道我的主人有多愛我、多寵我嗎?給我吃最好的食物,讓我住溫暖的房間。你再看看你,長得那么丑,在這冰天雪地里,不僅受凍,而且挨餓。如果現在你夸夸我,我就打開那扇小窗,讓你進來暖和暖和。”鸚鵡說完,不可一世地看著外面的麻雀。
麻雀上上下下打量了鸚鵡一番,然后緩緩地說:“你確實有一身漂亮的羽毛,有一對美麗的翅膀,可你腳腕上的鎖鏈限制了你的自由;你確實吃著可口的美食,住著溫暖的房間,但那些不過是你的主人對你的賞賜(shǎnɡ cì)罷了!現在雖然大雪覆蓋了一切,暫時找不到吃的,但我不會因為貪戀暫時的利益而去接受別人的嗟(jié)來之食!”
麻雀說完,抖了抖身上的羽毛,展開雙翅向著白茫茫的遠方飛去……
18、寓言故事磨坊主和兒子與驢子
磨坊主和他的兒子一起趕著他們的驢子,到鄰近的市場上去賣。他們沒走多遠,遇見了一些婦女聚集在井邊,談笑風生。其中有一個說:“瞧,你們看見過這種人嗎,放著驢子不騎,卻要走路。”老人聽到此話,立刻叫兒子騎上驢去。又走了一會,他們遇到了一些正在爭吵的老頭,其中一個說:“看看,這正證明了我剛說的那些話。現在這種社會時尚,根本談不上什么敬老尊賢。你們看看那懶惰的孩子騎在驢上,而他年邁的父親卻在下面行走。下來,你這小東西!還不讓你年老的父親歇歇他疲乏的腿。”老人便叫兒子下來,自己騎了上去。他們沒走多遠,又遇到一群婦女和孩子。有幾個人立刻大喊道:“你這無用的老頭,你怎么可以騎在驢子上,而讓那可憐的孩子跑得一點力氣都沒啦?”老實的磨坊主,立刻又叫他兒子來坐在他后面。
快到市場時,一個市民看見了他們便問:“朋友,請問,這驢子是你們自己的嗎?”老人說:“是的。”那人說:“人們還真想不到,依你們一起騎驢的情形看來,你們兩個人抬驢子,也許比騎驢子好得多。”老人說:“不妨照你的意見試一下。”于是,他和兒子一起跳下驢子,將驢子的腿捆在一起,用一根木棍將驢子抬上肩向前走。經過市場口的橋時,很多人圍過來看這種有趣的事,大家都取笑他們父子倆。吵鬧聲和這種奇怪的擺弄使驢子很不高興,它用力掙斷了繩索和棍子,掉到河里去了。
這時,老人又氣憤又羞愧,趕忙從小路逃回家去。
這是說,任何事物都不可能使人人滿意,想使人人滿意,反而會誰也不滿意。
19、寓言故事狼與馬
狼路過一處田地,看到地里有許多大麥。雖然黃澄澄的招人喜愛,但狼不吃大麥,只好走開了。剛走不遠,就遇見一匹馬,他把馬領到田里,告訴馬這些大麥他自己舍不得吃,特意給馬留著,因為喜歡聽馬吃草時牙齒發出的美妙聲音。馬回答說:“喂,朋友,你若能以大麥為食料,你就未必喜歡聽我吃草的聲音,而不顧你的肚子了。”
這故事說明,那些本性惡劣的人,盡管向人們報告最好的消息,也是別有用心的,人們不會相信。
20、斷了尾巴的的寓言故事
有一只遭到了不幸,他被捕獸器夾斷了尾巴,這只覺得沒有尾巴是一種恥辱,日子很不好過,他思來想去,決定勸說別的都去掉尾巴,大家都一樣啦,自己的缺點也就好掩飾過去了。
可是別的怎么能輕易就同意割掉尾巴呢?它想來想去,想了個主意。
這一天,他把所有的召集在一起,對它們說:“尾巴這東西呀,既不好看又累贅,完全沒有用處,你看我把我的尾巴割掉了,一身輕松,多好啊!所以我勸你們都割掉尾巴,這樣呢,又輕松又好看。”
們聽了,你看看我我看看,都覺得很奇怪,長得好好的尾巴,為什么要割掉呢?
可是聽這只說的也有一些道理,而且他自己不就沒有尾巴了嗎?
這時候有一只老,歪著腦袋想了想,擠到前面對著斷了尾巴的大聲喊道:“喂,朋友如果這個事兒不是對你有什么好處的話?你就不會勸我們割掉尾巴啦!”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
有一種人,他們勸告別人做什么事不是出于好心,而是為了自己的私利,對于這種人呢咱們必須加以提防。
寓言故事11
堯讓天下于許由。許由曰:“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而我猶代子,吾將為名乎?名者,實之賓也;吾將為賓乎?鷦鷯巢于深林,不過一枝;偃鼠飲河,予無所用天下為!庖人雖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選自《莊子·逍搖游》堯帝想把帝位讓給許由。
許由固辭不受,說:“您身居帝位,掌管天下。如今天下已經治理好了,反而讓我來代替您,難道你會去空負治國有方的聲名嗎?所謂聲名,不過是虛浮的東西而已,我不追求這些。您看,鷦鷯筑巢,占據的僅是浩翰林海中的一樹一枝;偃鼠飲水,不過喝滿一肚子水而已。天下對我是毫無用處的,我看您還是算了吧。即使一個廚師不做祭祀的飯菜,而尸祝也不能離開自己的崗位,去替代廚師烹調啊。”
充分相信群眾,不要包辦代替。
《莊子》寓言故事朱萍漫是個很愛好學習的`人,為了想學會一項特殊的本領,他變賣了家產,帶了錢糧到遠方去拜支離益做老師,跟他學殺龍技術。
轉瞬三年,他學成回來。人家問他究竟學了什么,他一面興奮地回答,一面就把殺龍的技術:怎樣按住龍的頭,踩龍的尾巴,怎樣從龍脊上開刀。指手劃腳地表演給大家看。大家都笑了,就問:“什么地方有龍可殺呢?"朱萍漫這才恍然大悟,原來世間上根本沒有龍這樣東西,他的本領是白學了。
龍是人們想象中的東西,實際并不存在,因此,雖有高超的沙龍的本領,也只能落得一個"英雄無用武之地"。
這篇寓言告訴我們:學習一定要有明確的目的,一定要能夠解決實際問題。如果無的放矢,為學習而學習,那么學來的本領再好也是一錢不值的。
寓言故事12
小鼴鼠賣雨傘
小鼴鼠賣雨傘,各種款式,各種顏色。
小烏龜走進店,看了看說:“我們烏龜的身上有龜殼,用不著雨傘呀!”
說完就走了。
小青蛙來了,它說:“我們青蛙最喜歡下雨了,用不著雨傘呀!”
說完,也走了。
小蝸牛也來了,它說:“我和烏龜一樣,也有殼,不需要雨傘的.!”
大家都不需要小雨傘,小鼴鼠難過極了。
這時候,一只小兔子走了進來,它說:“請給我一把小雨傘!”
小鼴鼠說:“動物們都不需要雨傘,你要雨傘干什么呢?”
小兔子說:“雨傘不一定要下雨才撐,我要雨傘,是為了買給我的小妹妹,它剛剛出生,需要一個小搖籃!”
愛冒險的小刺猬說:“請給我一把小雨傘,我要用它來到當降落傘!”
小猴子說:“也請給我一把,我要過河,需要一條小船,這條‘小船’,還可以折疊帶在身上,多方便呀!”
大家都來買雨傘,小鼴鼠又開心的笑了。
寓言故事13
欠債的雅典人
在雅典有一個欠債的人,債主三番五次來催索拖欠的錢,他總推說沒錢,請求延期。因為債主不答應,他迫不得已把家中僅有的母豬趕出母豬趕出來,當場出賣。買主走上前來,問這豬還能下小豬崽么。他回答說,她不但能下小豬,而且還下得很多,不同尋常,因為她在土地女神節會生下些小母豬,而在雅典娜節會生下些小公豬。買主聽了這話大為吃驚。債主說道:“這毫不奇怪,因為她在酒神節還會為你生些小山羊哩。” 這故事說明,有些人為了自己的利益,會不惜為不可能的事情作偽證。
善與惡
力量弱小的善,被惡趕走到了天上。善于是問宙斯,怎樣才能回到人間去。宙斯告訴他,大家不要一起去,一個一個的去訪問人間吧。惡與人很相近,所以接連不斷地去找他們。善因為從天上下來,所以就來得很慢很慢。 這就是說,人很不容易遇到善,卻每日為惡所傷害。
獅子和海豚
獅子在海灘上游蕩,看見海豚躍出水面,便勸他與自己結為同盟,說他們是一對最好的搭擋,因為一個是海中動物之王,一個是陸地獸中陸地獸中之王。
海豚立即高興地答應了。不久,獅子和野牛展開了一場生死搏殺,他請求海豚助他一臂之力。盡管海豚想出海助戰,卻辦不到。
獅子指責他背信棄義。他回答說:“不要責備我,去責備自然吧!因為它讓我成為海里的動物,不許上陸地呀!”
這是說,我們結交盟友,應當選擇那些能共患難的人。
強盜與桑樹
強盜在路上殺了一個人,被路過的人們追趕。
他帶著一身血跡逃跑。迎面而來的行人問他,雙手為什么染紅了,他說他剛才從桑樹上爬下樹上爬下來。正說著,那些追趕的人來了,抓住了他,把他吊死在桑樹上。
那桑樹對他說:“我很高興幫助人們處死你,因為你殺了人,卻把事情賴到我身上。”
當被別人毀謗為惡人的時候,有些本性善良的人,也往往會毫不猶豫地進行反擊。
鬣狗與狐貍
傳說鬣狗每年要變換他們的`性別,有時是雄的,有時是雌的。
有條鬣狗看見狐貍,便指責他,說自己想要和他交朋友,狐貍卻不理睬。
狐貍回答道:“你不要指責我,而應該指責你自己,因為我不知道把你當女朋友好呢,還是當男朋友好。”
這是說那些做事態度曖昧的人。
眾神保護下的樹
古代相傳,眾神選擇一些樹在他們的特別保護之下。
宙斯選擇了橡樹,阿佛洛狄忒選擇了石榴樹,阿波羅選擇了丹桂樹,庫柏勒選擇了松選擇了松樹,赫拉克勒斯選擇了白楊樹。
雅典娜不懂他們為什么寧愿選這些不結果實的樹,便詢問他們選擇的原因。
宙斯回答說:“這也許是我們不愿沾那些果實的光。”
但雅典娜說:“無論誰怎樣說,便讓他去說。因為橄欖樹的果實,更顯得尊貴。”
于是宙斯說:“我的女兒啊,你才是真正的聰明。 我所做的一切若有用,虛榮就是徒然的。”
寓言故事14
【成語】:發蒙振落
【拼音】:fā méng zhèn luò
【解釋】:蒙:遮蓋,指物品上的罩物;振:搖動。把蒙在物體上的東西揭掉,把將要落的樹葉摘下來。比喻事情很容易做到。
【出處】:《史記·汲鄭列傳》:“至如說丞相弘,如發蒙振落耳。”
【舉例造句】:若一切許其登錄,銳意獎進,則去此如發蒙振落,如是而王道蕩平,大圜停水之中,無少有坎窞矣。章炳麟《代議然否論》?
【拼音代碼】:fmzl
【近義詞】:輕而易舉、發蒙振槁
【反義詞】:
【歇后語】:
【燈謎】:
【用法】:作謂語、賓語;比喻事情很容易做到
【英文】:as easy as ABC
【故事】:西漢主管封爵事務的主爵都尉汲黯是位忠正耿直的.大臣,他敢于直言進諫,有時讓漢武帝下不了臺。淮南王劉安準備反叛,他害怕汲黯,叫手下嚴防汲黯,而對付丞相公孫弘,好像揭開蒙蓋在眼睛上的障礙,振落樹上的枯葉一樣容易
寓言故事15
砍頭破甕
一個商人趕?駱駝到市場買東西。他先買一個大甕,再買稻谷,然后將稻谷放進甕中,準備讓駱駝馱回來。
沒想到這只駱駝卻將頭伸進甕中吃谷子,商人想盡辦法,一直不能將駱駝的頭弄出來。
因此,商人非常的苦惱。
這時,正好有位老人打從這兒經過,很熱心地上前拍拍商人的肩說:「你不必為此發愁,只要你照著我的`話去做,保證駱駝一定能抽出頭來。」
「請快告訴我吧!」商人以為救兵來了,心里十分高興。
「你把駱駝的脖子砍斷,再把甕也打破,不就可以了嗎?」
商人高興地照著老人的話去做,雖然駱駝的頭出來了,卻白白損失了一個甕和一只駱駝。
智慧小語:老人的話雖然愚癡,照著做的商人更是蠢到極點。若是道聽涂說,自己卻絲毫沒有判斷力,肯定會遭到世人的嘲弄。
【寓言故事】相關文章:
打鳴的母雞的寓言故事寓言故事09-24
中國寓言故事與兒童寓言故事10-22
行動的寓言故事與管理寓言故事07-23
精選寓言故事10-07
經典的寓言故事08-06
寓言故事08-27
經典寓言故事11-07
達芬奇寓言故事與伊索寓言故事07-06
拉封丹寓言故事與萊辛寓言故事12-06
中國寓言故事與十二生肖的寓言故事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