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張諤的閱讀答案

    時間:2024-11-15 00:52:02 閱讀答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九日張諤的閱讀答案

      九日

    九日張諤的閱讀答案

      張諤

      秋來林下不知春,一種佳游事也均。

      絳葉從朝飛著夜,黃花開日未成旬。

      將曛陌樹頻驚鳥,半醉歸途數問人。

      城遠登高并九日,茱萸凡作幾年新。

      8.請簡要分析頸聯哪些內容表現出“佳游”?這樣寫有什么好處?(6分)

      9.本詩體現出怎樣的情感基調?從哪些方面可以看出來?(5分)

      參考答案

      8.一是回家時間晚,還多次將樹上的鳥兒驚擾;(2分)二是喝酒喝到半醉,連回家的路都弄不清了,以致幾次問人。(2分)不直接寫游之“佳”,卻寫游罷之態,讓人自然聯想到游時之盛,給人以想象空間,留有無窮余味。(2分)

      9.平和歡愉的情感基調。(2分)主要從兩方面看出來:一是景色之麗,(1分)比如“秋來林下不知春”、“絳葉從朝飛著夜,黃花開日未成旬”;一是游興之盛,(1分)比如頸聯。兩方面均能結合具體詩句來分析且語言順暢,加1分。

      注:本題共5分,如果有要點而無具體分析,最多4分。

      賞析

      詩人聯系兩年來客寓夔州的現實,抒寫自己九月九日重陽登高的感慨,思想境界和藝術造詣,都遠在一般登高篇什之上。

      首聯表現了詩人濃烈的生活情趣。詩人在客中,重陽到來,一時興致勃發,抱病登臺,獨酌杯酒,欣賞九秋佳色。詩人酷好飲酒、熱愛生活的情態,便在詩行中活現。

      頷聯詩筆頓轉。重九飲酒賞菊,本是古代高士的傳統,可是詩人因病戒酒,雖“抱病”登臺,卻“無分”飲酒,遂也無心賞菊。于是詩人向菊花發號施令起來:“菊花從此不須開”!這一帶著較強烈主觀情緒的詩句,妙趣神來,好像有些任性,恰好證明詩人既喜飲酒,又愛賞菊。而詩人的任性使氣,顯然是他艱難困苦的生活遭遇使然。這一聯,杜甫巧妙地使用借對(亦即沈德潛所謂“真假對”),借“竹葉青”酒的“竹葉”二字與“菊花”相對,“蕭散不為繩墨所窘”(《詩人玉屑》),被稱為杜律的創格。菊花雖是實景,“竹葉”卻非真物,然而由于字面工整貼切,特別顯得新鮮別致,全聯遂成為歷來傳誦的名句。

      頸聯進一步寫詩人矚目遐思,因景傷情,牽動了萬千愁緒。詩人獨身飄泊異地,日落時分聽到一聲聲黑猿的啼哭,不免淚下沾裳。霜天秋晚,白雁南來,更容易觸發詩人思親懷鄉的感情。詩中用他鄉和故園的物候作對照,很自然地透露了詩人內心的隱秘:原來他對酒停杯,對花輟賞,并不只是由于病肺,更是因為鄉愁撩人啊!

      尾聯以佳節思親作結,遙憐弟妹,寄托飄零寥落之感。上句由雁來想起了弟妹音信茫然;下句哀嘆自己身遭戰亂,衰老多病。詩人一邊詛咒“干戈”象逼命似的接連發生,一邊惋惜歲月不停地催人走向死亡,對造成生活悲劇的根源──“干戈”,發泄出更多的不滿情緒。這正是詩人傷時憂國的思想感情的直接流露。

      此詩由因病戒酒,對花發慨,黑猿哀啼,白雁南來,引出思念故鄉,憶想弟妹的情懷,進而表現遭逢戰亂,衰老催人的感傷。結尾將詩的主題升華:詩人登高,不僅僅是思親,更多的是傷時,正所謂“杜陵有句皆憂國”。此詩全篇皆對,語言自然流轉,蒼勁有力,既有氣勢,更見性情。句句講詩律卻不著痕跡,很象在寫散文;直接發議論而結合形象,毫不感到枯燥。寫景、敘事又能與詩人的憂思關合很緊。筆端蓄聚感情,主人公呼之欲出,頗能顯示出杜甫夔州時期七律詩的悲壯風格。

    【九日張諤的閱讀答案】相關文章:

    《棗糕張》閱讀答案09-02

    《張綱傳》閱讀答案07-09

    《泥人張》閱讀答案08-03

    《泥人張》的閱讀答案06-07

    關于張溥的閱讀及答案09-18

    《張悌傳》閱讀及答案09-25

    張鳳霞《父親》閱讀答案10-11

    鼓一張閱讀答案08-08

    《張自新傳》閱讀題答案07-03

    《明史·張溥傳》閱讀答案08-27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一区二区 | 日韩噜噜噜在线视频 | 亚洲国产人成在线观看69网站 | 亚洲日韩另类欧美一区二区 | 亚洲国产午夜精品不卡 | 亚洲国产色福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