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閱讀習題及答案分析

    時間:2024-11-10 01:41:30 閱讀答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初中文言文閱讀習題及答案分析

      文言文閱讀。(16分)

    初中文言文閱讀習題及答案分析

      [甲]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環而攻之而不勝。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

      [乙]仁者無敵

      梁惠王曰:“晉國,天下莫強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東敗于齊,長子死焉;西喪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恥之,愿比死者一灑之①,如之何②則可?”

      孟子對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罰,薄稅斂,深耕易耨③;壯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長上。可使制梃以達秦楚之堅甲利兵矣。

      “彼奪其民時,使不得耕耨以養其父母。父母凍餓,兄弟妻子離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誰與王敵?故曰:‘仁者無敵。’王請勿疑!”

      【注釋】①比:替,為;一:全,都;灑:洗刷。全句說,希望為全體死難者報仇雪恨。 ②如之何:對他怎么辦。③易耨:及時除草。易,疾,速,快;耨,除草。

      小題1:解釋下列文言句中劃線詞語(6分)

      (1)七里之郭( ) (2)池( )非不深也

      (3)威天下不以兵革( )之利(4)攻親戚之所畔( )

      (5)及( )寡人之身 (6)寡人恥( )之

      小題2:下列句子中“以”的意義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 )(2分)

      例句:使不得耕耨以養其父母 A.域民不以封疆之界B.壯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

      C.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D.先帝不以臣卑鄙

      小題3:翻譯句子(4分)

      (1)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2)王往而征之,夫誰與王敵?

      小題4:請用“/”給[乙]文中劃線句“天下莫強焉叟之所知也”斷句(斷一處)(2分)

      小題5:[乙]文中“仁者無敵”可用[甲]文中哪句話來解釋(2分)

      參考答案:

      小題1:略

      小題1:C

      小題1:(1)略(2)大王前去攻打他們,誰能與大王對抗。

      小題1:天下莫強焉/叟之所知也

      小題1: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

      小題1:本題考查對文言實詞的認知能力。結合具體的語境來理解即可,有時還要注意加點字的特殊用法。

      小題1:本題考查對加點詞語意思的理解能力。例句與“C”項中的“以”都是“用來”的意思。

      小題1:本題考查翻譯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譯句子時注意關鍵字、語序,有時還要補出舍去的主語才行。

      小題1:本題考查劃分句子節奏的能力。劃分句子節奏一般遵循結構以及意思原則即可。

      小題1:本題考查理解文章內容意思的能力。根據對“仁者無敵”這句話意思的理解,在【甲】文中找到意思與之相近的句子即可。

    【初中文言文閱讀習題及答案分析】相關文章:

    文言文閱讀口技習題及答案08-21

    文言文《包拯》閱讀習題及答案10-06

    草書大王文言文閱讀習題及答案09-30

    文言文閱讀練習題及其答案07-03

    曹端文言文閱讀練習題及答案08-28

    文言文閱讀答案10-31

    《雨中》閱讀習題答案07-21

    《忽略》閱讀習題及答案11-25

    《鱖魚》閱讀習題及答案11-16

    《陽光》閱讀習題及答案08-31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日本欧美大码a在线观看 | 日韩中文字幕中文有码 | 亚洲综合自拍一区首页 | 日韩深夜在线精品视频 | 中文字幕亚洲精品第十页 | 午夜a级日本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