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雨中的荷》閱讀答案
在閱讀答案解答中要挖掘句子的隱含信息和深層含義。有些試題則需要結合全文內容,挖掘句子的隱含信息,經過縝密的思考,尋求完美的答案。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雨中的荷》閱讀答案。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雨中的荷
聶春友
參加南戴河舉辦的荷花節,看慣了映日荷花的我忽然心有閃念:這滿園盛荷在一片風雨中,當是何等的風姿呢?
幾天后的一日,天還沒亮,我就被窗外的雨聲吵醒了。走到湖邊,我的心一下子被強烈地震撼了。一株剛剛盛開不久的荷花,在風雨中搖曳,多數花瓣已經散落得無影無蹤,失去了晴日的嬌美,而那托舉著花蕊的荷莖直直地伸向橋身,直到頂住了橋,依舊不肯折腰。她仿佛要用盡自己的力量,要用自己稚嫩的生命,支撐起這巨石壘就的橋梁。目光順著水平面望過去,風雨中,碧葉翻卷,萬荷搖動,只見荷叢中,有的是葉護著花兒,花葉相依,親密無間;有的是蓮蓬高舉,昂首屹立,顯示著錚錚傲骨;也有的花形雖被風雨吹亂,花瓣隨波飄零,但神采依舊,真有“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閑庭信步”的凜然正氣;還有幾朵隱在荷叢深處,像是漂浮在水面上的花朵,任頭上百花爭艷,任身邊水波涌動,她們紋絲不動,恍如一個個隱士,靜靜地聽著塵世的風聲雨聲。在人們眼中,荷花似乎只是個嬌艷的女子,依我看來,她更有志士的筋骨、君子的風范!
雨越下越大,我們走進荷園北側的二仙居。這里供奉著和、合兩位仙人的漢白玉雕像。這兩尊雕像像兩個天真無邪的稚子,喜笑顏開地奔跑過來。多少年來,人們把和、合二仙作為家庭和睦與社會和諧的象征,把生活美滿幸福的愿望寄托在他們身上。人們讓和、合二仙手持荷花兒,一方面是“和”、“合”與“荷”諧音,另一方面,這無疑是人們對荷的情操的敬重。講解員給我們講述兩位仙人的故事時,我忽然憶起剛走進荷園時,那一個個荷的團隊,戮力同心、抗擊風雨的情景……我們要創建一個文明和諧的社會,不正需要全社會的人們都具有荷的精神境界嗎?
窗外雨聲連綿,腦中忽然掠過古代文人雅士關于荷的種種詠嘆。有詩曰“碧葉喜翻風,紅英宜照日”,雖說出了荷的靈動、大氣,但缺少荷的沉練、豁達;“映日荷花別樣紅”,繪就了荷的高雅,卻又過于華麗,反而沖淡了荷的神韻、荷的情懷;而“留得殘荷聽雨聲”,荷的韻致倒也勾勒出來了,但一個“殘”字,總覺得其中含了太多的苦澀和惆悵。面對這滿塘涌動的翠綠,一池抗爭的嫣紅,好像任何詩句都難以準確地傳情達意。倒是幾只蜻蜓似乎領悟到了荷的真諦,緊緊地抓住花蕾、殘蓬不放,癡情訴說著什么,久久不愿離去……
人生一世,花開一季,草木一秋,是自然規律。
其實荷的四季,不就是人生的縮影嗎?從破土、發芽、開花到殘落,歷經風霜,坎坎坷坷,但始終不變的是一種向上的精神,一種不屈的傲骨,一種永不低頭的信念。
我想,小雨、中雨、大雨,微風、大風、暴風,對荷僅僅是一個考驗,是一種鍛煉。失去的是荷芳,永存的是荷神。
(選自《人民日報》)
1.文章第二段,作者是如何寫雨中荷花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第三段畫線的句子是不是多余的?說說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寫古代文人雅士關于荷的種種詠嘆,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談談你對文中最后一段中“失去的是荷芳,永存的是荷神”這句話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解析: 1.從局部到整體,先寫一株荷在風雨中的頑強抗爭,再寫從整體寫放眼望去,萬荷搖動的壯觀場面。
2.不是多余的。作者由兩位仙人名字的象征意義,以及荷的團隊同心協力、抗擊風雨的精神,自然而然地聯想到現實中創建和諧社會的偉大使命,從而深化了本文的主旨。
3.是為了說明古人詠荷都是從某一個方面來歌詠的,難以準確、全面地傳達荷的精神真諦。寫古人對荷的種種詠嘆的目的是為下文揭示主題作鋪墊。
4.參考示例:荷花從形體上可以被摧殘,但是荷的精神卻將永存。人應該像荷一樣,有一種向上的精神,一種不屈的傲骨,一種永不低頭的信念。
【《雨中的荷》閱讀答案】相關文章:
《冬荷》閱讀答案06-30
清荷閱讀及答案11-18
《說荷》閱讀答案10-31
《清荷》閱讀答案08-13
《雨荷》 閱讀答案09-16
冬荷閱讀答案08-03
《雨中》閱讀答案09-21
白居易衰荷閱讀答案11-13
冬荷閱讀理解及答案06-19
元稹《高荷》閱讀答案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