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珠算》的閱讀答案

    時間:2025-06-27 15:21:40 詩琳 閱讀答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中國珠算》的閱讀答案

      在閱讀理解的解答過程中對某個詞在句中的表達作用,更要根據具體的語言環境去理解,而不能離開句子作單獨解釋。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中國珠算》的閱讀答案。希望大家喜歡。

    《中國珠算》的閱讀答案

      《中國珠算》的閱讀答案 1

      中國珠算

      王渝生

      ①2013年12月4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通過決議,正式將“中國珠算”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珠算是中國古代的重大發明,伴隨中國人度過了 1800多年的漫長歲月。它特廉價的制作材料、精巧的設計思想和深刻的數學理內涵整合在一起,組合為一種氣質非常獨特的計算體系,被譽為“世界上最古老的計算機”。

      ②珠算由籌算演變而來,人們在算籌的基礎上,改進發明出了更為先進的珠算盤。珠算盤的來歷,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00年,據說當時就有了“算板”。到了東漢末年,徐岳在《數術記遺》中記載了一種珠算盤,每位有5顆可動的算珠,上面1顆相當于5,下面4顆每顆當作1,這是對珠算盤最早的確切的文字記載,到了明代,對珠算盤的記錄更加詳細,如數學家徐心魯的《盤珠算法》插圖記載是上1珠。午榮的《魯班經》是上2珠,下5珠,他還記述了算盤的尺寸。

      ③最常見的傳統算盤,為上2珠,下5珠,上面一粒表示“5”,下面一粒表示“1”,在用算盤進行計算時,采用“五升十進制”,即每一檔滿5時便用一粒上珠表示,每一檔滿10時便向前一檔進位1。古代的珠算法,以手撥算珠進行運算。為了快速掌握各種算法,人們將手指動作編成了口訣,并不斷探索著如何優化算法和動作,讓計算變得更加快捷。

      ④珠算乘法所用的“九九”口訣起源甚早,春秋戰國時就已在籌算中應用了。到了宋代,沈括在《夢溪筆談》中提到了“九除者增一”“八除者增二”,后來漸漸演變為“九一下加一”“八一下加二”等口訣。楊輝在《乘除通變算寶》中,敘述了“九歸”,他在當時流傳的4句“古括”上,添注了 32句新口訣。元代朱世杰的《算學啟蒙》載有九歸口訣36句,之后丁巨的《算法八卷》,其中也有“撞歸口訣”。就這樣,珠算的口訣慢慢豐富起來。到了明代,各位有識之士紛紛努力,先后對古珠算法進行了總結、規范,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拓展了算盤的應用領域。

      ⑤這些努力收到了極好的效果。借助珠算盤這個簡單的工具,算術這門本來需要一定理解能力的學問在大眾中迅速而空前地普及開來。計算,已經不再是有知識的人才能掌握的高難動作了。現在,只要能背下珠算法口訣并輔以一定時日的撥球練習,即便是不懂算術原理的粗漢,照樣也能完成加減甚至乘除等復雜的日常計算。

      ⑥自古以來,算盤都是用來算帳的,因此也被賦予了很多象征意義,在某種程度上,它已經成為了一種文化符號。比如,它被當做象征富貴的吉祥物,為人們所推崇。在民間,常會聽到“金算盤”“鐵算盤”之類的比喻,形容的也多是“算進不算出”的精明。除了與錢財相關的象征意義以外,算盤也常被用來象征出入平衡,分毫不差。在北京東岳廟的瞻岱門內兩側各掛著一副大算盤,左右批有“毫厘不爽,乘除分明”,以示賞善罰惡,公正嚴明。這些關于算盤計算功能之外的引申,把算盤深深地植入了中國歷史文化之中。

      ⑦簡簡單單一副算盤,背后竟有這么多學問,能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也就不奇怪了。

      (選文有刪改)

      1.根據第①段內容,用一個完整的句子介紹珠算的.特點。(2分)

      2.文章第②③段從不同的方面介紹了珠算,請依據文段內容填空。(3分)

      第②段:珠算盤的來歷、 。

      第③段:珠算盤的構成、 、 。

      3.揣摩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回答括號內的問題。(4分)

      (1)珠算的口訣慢慢豐富起來。(具體說說,“慢慢”一詞在句中有什么作用?)(2分)

      (2)在某種程度上,它已經成為了一種文化符號。(為什么說是“在某種程度上”成為了一種文化符號?)(2分)

      4.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珠算盤被譽為“世界上最古老的計算機”,就是因為它是中國古代的重大發明,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B.算術這門需要一定理解能力的學問,能在大眾中迅速空前的普及,是因為珠算法口決及撥珠練習易于掌握的緣故。

      C.介紹“九九”口訣時,用了沈括、楊輝、朱世杰、丁巨以及明代各位有識之士的資料,這些都是“引用”的說明方法。

      D.算盤可以作為象征富貴的吉祥物,形容在錢財方面的精明,昭示賞善罰惡的嚴明,這些是算盤計算功能的引申。

      參考答案:

      1、珠算是將廉價的制作材料、精巧的設計思想和深刻的數理內涵整合在一起,組合而成的一種氣質非常獨特的計算體系。

      評分標準:內容完整,得1分,句式正確,得1分。共2分。

      2、①演變(珠算盤的演變);②算法(珠算算法),如何掌握算法

      評分標準:每空1分,共3分。

      3、①說明珠算口訣的發展,是一個漫長的、逐漸豐富的過程。

      ②這只是一個限定,指的是算盤只是在某些方面或某些領域,成為了一種文化符號而已。

      評分標準:每小題2分,共4分。

      4、B 評分標準:選項正確,得3分。共3分。

      《中國珠算》的閱讀答案 2

      中國珠算

      王渝生

      ①2013年12月4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通過決議,正式將“中國珠算”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珠算是中國古代的重大發明,伴隨中國人度過了 1800多年的漫長歲月。它特廉價的制作材料、精巧的設計思想和深刻的數學理內涵整合在一起,組合為一種氣質非常獨特的計算體系,被譽為“世界上最古老的計算機”。

      ②珠算由籌算演變而來,人們在算籌的基礎上,改進發明出了更為先進的珠算盤。珠算盤的來歷,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00年,據說當時就有了“算板”。到了東漢末年,徐岳在《數術記遺》中記載了一種珠算盤,每位有5顆可動的算珠,上面1顆相當于5,下面4顆每顆當作1,這是對珠算盤最早的確切的文字記載,到了明代,對珠算盤的記錄更加詳細,如數學家徐心魯的《盤珠算法》插圖記載是上1珠。午榮的《魯班經》是上2珠,下5珠,他還記述了算盤的尺寸。

      ③最常見的傳統算盤,為上2珠,下5珠,上面一粒表示“5”,下面一粒表示“1”,在用算盤進行計算時,采用“五升十進制”,即每一檔滿5時便用一粒上珠表示,每一檔滿10時便向前一檔進位1。古代的珠算法,以手撥算珠進行運算。為了快速掌握各種算法,人們將手指動作編成了口訣,并不斷探索著如何優化算法和動作,讓計算變得更加快捷。

      ④珠算乘法所用的“九九”口訣起源甚早,春秋戰國時就已在籌算中應用了。到了宋代,沈括在《夢溪筆談》中提到了“九除者增一”“八除者增二”,后來漸漸演變為“九一下加一”“八一下加二”等口訣。楊輝在《乘除通變算寶》中,敘述了“九歸”,他在當時流傳的4句“古括”上,添注了 32句新口訣。元代朱世杰的《算學啟蒙》載有九歸口訣36句,之后丁巨的《算法八卷》,其中也有“撞歸口訣”。就這樣,珠算的口訣慢慢豐富起來。到了明代,各位有識之士紛紛努力,先后對古珠算法進行了總結、規范,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拓展了算盤的應用領域。

      ⑤這些努力收到了極好的效果。借助珠算盤這個簡單的工具,算術這門本來需要一定理解能力的學問在大眾中迅速而空前地普及開來。計算,已經不再是有知識的人才能掌握的高難動作了。現在,只要能背下珠算法口訣并輔以一定時日的撥球練習,即便是不懂算術原理的粗漢,照樣也能完成加減甚至乘除等復雜的日常計算。

      ⑥自古以來,算盤都是用來算帳的,因此也被賦予了很多象征意義,在某種程度上,它已經成為了一種文化符號。比如,它被當做象征富貴的吉祥物,為人們所推崇。在民間,常會聽到“金算盤”“鐵算盤”之類的比喻,形容的也多是“算進不算出”的精明。除了與錢財相關的`象征意義以外,算盤也常被用來象征出入平衡,分毫不差。在北京東岳廟的瞻岱門內兩側各掛著一副大算盤,左右批有“毫厘不爽,乘除分明”,以示賞善罰惡,公正嚴明。這些關于算盤計算功能之外的引申,把算盤深深地植入了中國歷史文化之中。

      ⑦簡簡單單一副算盤,背后竟有這么多學問,能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也就不奇怪了。

      1、珠算最早可追溯到什么時期?有哪些相關記載能證明其起源時間?(3 分)

      2、從文中看,珠算在不同朝代有怎樣的發展變化?(4 分)

      3、算盤由哪幾部分組成?各部分的名稱及作用是什么?(4 分)

      4、珠算運算的基本原理是什么?與其他古代計數方法相比,有何優勢?(4 分)

      答案解析

      1、珠算最早可追溯到東漢末年。數學家徐岳在著作《數術記遺》中記錄了 14 種算法,其中第 13 種便是 “珠算”,并曰:“珠算,控帶四時,經緯三才。” 北周數學家甄鸞也曾為其作注,這些文字被認為是我國最早關于珠算的記載。(3 分,時間 1 分,記載 2 分)

      2、在東漢末年出現相關記載后,北宋時期,名畫《清明上河圖》中趙太丞家藥鋪柜上畫有算盤,表明當時算盤已在社會中應用。宋末元初,詩人劉因有以《算盤》為題的五言絕句。15 世紀,珠算流入日本、朝鮮及東南亞各國。到了明代,程大位著成《新編直指算法統宗》,詳述珠算規則,完善算盤用法、珠算口訣,使珠算得到進一步發展和推廣。(4 分,每個朝代發展特點 1 分)

      3、算盤主要由框、梁、檔、珠四部分組成。四周為 “框”,起固定作用;中間的橫條稱 “梁”,用于分隔上下算珠;從上邊貫穿橫梁至下邊的小棒叫 “檔”,亦名 “桿”,是算珠運行的軌道;檔上串的珠子即 “算珠”,梁上兩顆珠子每顆代表數字 “5”,梁下五顆珠子每顆代表數字 “1”,用于表示數值。(4 分,各部分名稱及作用各 0.5 分)

      4、珠算運算采用 “五升十進制”,計數簡便、運算快捷。與古羅馬只有 7 個數字符號、古巴比倫和古瑪雅分別采用 20 位制和 60 位制的計數方法相比,珠算在計數和運算上更加便捷高效,拿過算盤,“隨手撥珠便成答案”。(4 分,原理 2 分,優勢對比 2 分)

    【《中國珠算》的閱讀答案】相關文章:

    中國閱讀答案08-15

    《中國的脊梁》 閱讀答案09-10

    中國石閱讀答案06-07

    《中國的日夜》的閱讀答案10-06

    《中國瓷器》的閱讀答案07-09

    《中國的龍》閱讀答案「精選」07-15

    《中國的牛》閱讀答案07-04

    《中國的茶》閱讀答案07-12

    《中國的茶》的閱讀答案11-11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香港日本韩国三级在线视 | 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 | 亚洲国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 |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高清 | 亚洲国产无在线观看 | 尤物在线观看视频黄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