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記》教案

    時間:2024-06-16 16:21:27 小石潭記 我要投稿

    《小石潭記》教案兩則

      《小石潭記》表現了作者對于事物的深刻觀察力和獨特體驗,同時也表現了作者深厚的藝術功力。下面是教案兩則,希望你能喜歡。

    《小石潭記》教案兩則

      《小石潭記》教案篇一:

      【教學設想】

      本文短小精悍,語言簡潔豐富,細致生動,多用短句形成強烈的節奏感,讀起來悅耳動聽,字里行間蘊涵著作者豐富的情感。文章以游覽為序寫景,條理清楚,教師要引導學生理清思路,把握題旨。本文學習的重點是通曉文意并背誦全文,理解作者借游記寄托的思想感情,體會文章寫景抒情的方法;理解文中的樂與憂是教學的難點。詞語、生字在預習中解決,個別晦澀語句、文言活用現象,只要能大體把握即可。教學安排二課時。

      【設計理念】

      以學生自主學習為本,教師適當點撥為輔,合作、體驗、探究。

      【教法指導】

      運用整體賞析的導讀法,從點、線、面的角度引導學生尋找、發現、品味小石潭優美的景致,從整體上感受課文的“美點”、題旨及寫法。適當運用點撥法。

      【學法指導】

      要引導學生依托文本注解、工具書落實字音、詞義,使他們能夠通譯全文;引導學生反復朗讀,在朗讀中領悟作者寄托的情感。重點放在對作者的抑郁憂傷之情的理解上。思考:什么引起作者的憂傷之情,在哪些語句中得到體現?生生、師生合作、體驗、探究。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疏通文意,整體感知課文;理清課文的思路。

      一、導入新課

      柳宗元,唐朝著名的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山水游記在中國文學史上具有獨特的地位。其中最著名的是他被貶謫到永州以后寫的《始得西山宴游記》《鈷潭記》《鈷潭西小丘記》《至小丘西小石潭記》《袁家渴記》《石渠記》《石澗記》《小石城山記》,合稱《永州八記》。他的山水游記常常把自己的身世遭遇、思想感情融合于自然風景的描繪中,借被遺棄于荒遠地區的美好景物,寄寓自己的不幸遭遇,傾注怨憤抑郁的心情。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他的《永州八記》之一的《小石潭記》。

      二、整體感知

      1、聽朗誦錄音或范讀。要求學生認真聽準字音和語氣語調。

      2、小組交流(四人),依托文本注解、工具書落實字音、詞義;教師巡視,師生交流。

      3、出示小黑板(或點擊多媒體),給加點字注音,指名學生朗讀:

      篁竹()清冽()為坻()

      為嶼()為嵁()佁然()

      俶爾()翕忽()差互()

      寂寥()悄愴()幽邃()

      4、齊讀課文,讓學生復述課文,體會景物蘊涵的作者感情。

      5、合作探究,尋找、發現、品味小石潭優美的景致:

      ⑴整體賞析法示例:文中描繪的景物、作者的心境與石緊密關聯,文中哪些句子寫了石?請說明理由。(個人找出相關語句,小組交流,師生交流)

      “全石以為底”“卷石底以出”“影布石上”這些語句明寫“石”,說明這個潭的確是“石潭”。“聞水聲,如鳴佩環”“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其岸勢犬牙差互”“凄神寒骨”暗寫“石”:“如鳴佩環”形容水聲清亮,說明石潭不同一般;“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寫出了翠蔓依附巖石生長的優美形態; “其岸勢犬牙差互”側面寫出溪岸的形狀曲曲折折,全是石岸;“凄神寒骨”寫出石的冰涼,含蓄地表達了作者憂傷、悲涼的心境。

      ⑵圍繞一個“石”字,我們從各個角度品味到小石潭優美的景致,這種方法叫整體賞析法。請同學們依照這種方法,尋找、發現、品味美,扣緊小石潭的某一個“美點”,說說自己的理解。(讓學生思考、討論、交流,自由發表看法,教師適度點撥)

      如:“水”、“清”、“動”與“靜”、“景”與“情”、“樂”與“凄”等。

      ⑶本文以游覽為序寫景,條理清楚,請說說本文寫作思路。(發現小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氣氛、交代同游者)

      6、自由朗讀課文。

      三、布置作業

      1、解釋下列加粗的字:

      ①青樹翠蔓()

      ②潭中魚可百許頭()

      ③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④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

      ⑤明滅可見()()

      ⑥乃記之而去()()

      2、翻譯下列句子:

      ①全石以為底。

      ②近岸,卷石底以出。

      ③皆若空游無所依。

      ④往來翕忽。

      ⑤佁然不動。

      ⑥凄神寒骨。

      3、熟讀并背誦全文。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學習寫景抒情的方法;體會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一、檢查作業

      二、深入研讀

      1、齊背全文。

      2、引導學生討論。

      出示總問題:本文描寫的景與作者的情怎樣融為一體?

      預備子問題:

      ⑴圍繞小石潭,作者描寫了哪些景物?景物有什么特點?寫景用了什么寫法?

      ⑵作者抒寫在潭上所見到的景物,突出了怎樣的氣氛?反映了作者怎樣的心情?

      ⑶文章開頭寫“心樂之”,結尾又寫“悄愴幽邃”,前樂后憂怎樣理解?

      引導學生小組討論,在全班交流中明確:

      ⑴ 圍繞小石潭周邊,作者描寫了篁竹、青樹、藤蔓;圍繞小石潭本身,作者描寫了水聲、潭水、游魚、溪身、氣氛。第1段描寫了篁竹、水聲、小潭和潭邊的青樹、藤蔓。用“隔”“聞”“伐”“取”“見”等動詞,寫出了發現小石潭的經過,點明小石潭人跡罕至,為下文寫環境的“寂寥無人”“其境過清”埋下伏筆。這一段寫景用的是移步換景的寫法。

      第2段描寫了潭水、游魚,用的是特寫鏡頭。潭水的特點是清澈見底,游魚的特點是動靜結合、相映成趣,作者從游魚、陽光、影子等角度描寫潭水。整段話無一處寫水,又無處不在寫水:魚兒就像在空中浮游,寫出了水的'清;陽光下,魚兒的影子落在潭底的石頭上,更顯出了水的清,這種方法叫側面描寫。作者先寫魚兒一動不動,潭底石頭上印著清晰的魚影,這是靜態描寫;忽然,魚飛快地竄往遠處,非常活躍,好像跟游人逗樂,這是動態描寫。作者把自己快樂的心情滲透到魚兒身上,好像魚兒也像人那樣感到快樂。

      第3段抓住溪身的曲折、蜿蜒,岸勢的參差不齊來寫。寫小溪,溪身像北斗七星那樣曲折,這是靜態;溪水像蛇行那樣曲折,這是動態。一靜一動描寫小溪,準確地抓住了景物的特征。小溪曲折延伸,望過去,看得見的一段水面映著天光云影,亮光閃閃,看不見的一段光亮就滅了。一明一滅,精確地寫出了景物的特征。

      ⑵第4段描寫了幽深冷寂的氣氛,作者極力描寫小石潭的幽靜,把景物跟心情結合起來,透露出作者貶居生活孤凄悲涼的心境。

      ⑶柳宗元政治改革失敗后被貶,心中憤懣,寄情山水只是為了擺脫這種凄苦抑郁的心情。小石潭景美卻人跡罕至,與作者對政治改革滿腔熱情卻遭貶很相似;暫時的歡樂一經凄清環境的觸發,憂傷悲涼的心情又會流露出來。

      3、試找出文中你認為寫得最精彩的句子,說說它的精彩所在。

      (本題是開放性的,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4、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談談自己高興或悲傷時的情景體驗。

      5、總結全文:《小石潭記》是一篇充滿詩情畫意的山水游記,以寫景取勝。作者以細致入微的手法,通過形象的比喻,對潭水、巖石、藤蔓、竹樹、游魚等進行生動刻畫,把自己抑郁失意的隱痛巧妙地寄寓于凄清幽邃的自然景物中,使情景達到高度的和諧和統一。文章先寫所見景物,再以特寫鏡頭描繪游魚和潭水,后寫潭上景物和自己的感受,突出了小石潭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氣氛。作者被貶謫后的心情常常是憂傷悲涼的,欲求解脫卻又無法解脫,小石潭氣氛恰當地傳達出作者貶居生活中孤凄悲涼的心境。全文形似寫景,實則寫心,往往寥寥幾筆,神形兼備,各盡其妙。

      三、布置作業

      背誦全文。

      【板書設計】

      第一課時

      幽靜凄寒小石潭

      整體賞析法:石、水、清、動與靜、景與情、樂與凄

      思路:發現小石潭(移步換景)→潭中景物(特寫鏡頭)→小潭源流(形象比喻)→潭中氣氛(寓情于景)→交代同游者

      第二課時

      景物:潭水:清澈見底游魚:動靜結合

      溪身:曲折蜿蜒岸勢:參差不齊

      氣氛:幽深冷寂

      情感:抒發在寂寞處境中的悲涼凄苦的情感

      《小石潭記》教案篇二: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⑴積累文言詞語,了解作者及文本;理解課文思想內容,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⑵指導學生朗讀課文,增強語感,把握作品的思想內涵及藝術風格。

      ⑶體會文章按照游蹤移步換景和抓住景物特征,用鮮明生動的語言寫景狀物的方法,并學以致用,逐步提高寫景狀物的能力。

      ⑷品味文章由景及情,以景入情的寫作特點,學會鑒賞情致化的景物描寫。

      2、過程與方法:

      ⑴誦讀法:

      教學以指導誦讀為主,以讀代講,以講促讀,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鑒賞的主體。

      ⑵討論點撥法:

      在討論中,使學生得到啟發,糾正認識偏頗,彌補缺漏。

      ⑶延伸拓展法:

      聯類引申,整理歸納已學過的山水名句名篇,綜合鑒賞寫景的妙處,深化對課文的理解。

      ⑷品讀鑒賞法。

      3、情感態度價值觀:

      ⑴激發學生熱愛自然,贊美自然得 豪情,引導學生學會用審美得眼光看待自然景物,從平凡中發現美,從而陶冶情操,培養健康得審美情趣。

      ⑵理解文中作者悲涼凄苦的情懷,間接接觸社會,完善健全人格。

      【教學重點】

      品味作品寫景的妙處,特別關注文中描寫潭中游魚的文字;體會景物描寫中融注的思想感情,重點關注第四段,理解作者凄苦孤寂的心情。

      【教學難點】

      樹、石、水、魚的特點及對它們的準確描寫;文章先寫“心樂之”,后面又見“悄愴幽邃”,一樂一憂似難相容,對此該如何認識?

      【教學準備】

      CAI 課件、學生分組。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導言:

      請同學們背誦《江雪》這首詩。它是唐代散文家柳宗元寫的一首絕句,在這首詩里,寄托了詩人高潔孤傲、執著不屈的崇高人格。你了解柳宗元嗎?請你談談。

      2、(生談,師歸納。)了解作者及寫作背景。

      二、初步感知

      1、欣賞小石潭圖片,教師作簡單介紹。

      2、多媒體播放優美的山水畫面和課文錄音,學生邊聽邊看,初步感知課文。(注意疑難字詞)

      3、師生共同解決一些字詞的發音。(多媒體顯示)

      4、學生大聲自由讀課文提示學生注意語調的把握。

      5、分小組對照注釋翻譯課文,劃出疑難詞句,師就重難點句子抽生翻譯。

      三、整體把握

      1、瀏覽課文,按段落通譯全文。

      2、抽生讀課文,引導學生逐步分析課文內容:

      ⑴說說課文游覽的'順序是什么?(板書)

      明確:

      發現小石潭(聞聲──見形──)

      潭中景物(水──石──樹──魚──)

      小潭源流(溪身──岸勢)

      潭中氣氛(氣氛──感受)

      ⑵品美。

      3、教師提問:本文是柳宗元山水游記中的名篇,歷來膾炙人口。他在文中是怎樣寫景抒情的,他是怎樣借被遺棄于荒原地區的美好景物寄寓自己的心情的呢?(找喜歡的句子讀一讀,并說說為什么?)

      ⑴先聲奪人,如第一段,寫小石潭的出現,采用了先聲奪人的手法,如“隔篁竹,聞水聲”,用“鳴佩環”的比喻形容水聲悅耳,用“心樂之”的主觀感受啟動讀者的興趣,然后寫“伐竹取道,下見小潭”就十分令人神往。

      ⑵抓特點,用比喻。寫潭的構造形態,緊緊抓住特點來寫,先挑出 “全石以為底”,從而照應了“水尤清冽”一語,然后用比喻“為坻,為嶼,為堪,為巖”,寫石底卷出水面的形狀,給讀者的印象非常鮮明突出。

      ⑶正面描寫。寫岸上的景物采用了正面描寫的方法,“青”、“翠”寫顏色,“蒙絡搖綴”寫形貌,“參差披拂”寫動態,寥寥數語,寫得宛如圖畫。

      ⑷正面、側面相呼應,第二段寫潭的游魚,文字不多,卻及其精彩。“皆若空游無所依”一句,既正面寫出了游魚的自由自在,又側面表現了潭水的清澈透明。

      ⑸對比描寫。為了突出魚的生動活潑,作者巧妙的把“佁然不動”和“俶爾遠逝,往來翕忽”兩種情態加以對比,靜動相對,尤能顯出魚的活潑。

      ⑹擬人。“似與游者相樂”,采用樂擬人的修辭筆法,更把游魚的神情寫活了。

      4、過渡語:(“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這是杜詩中的名句,詩人借景抒發了國破家亡的沉痛之情,可見,景與情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小石潭記》是一篇寫景的美文,又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懷呢?能從文中直接找出表達作者情懷的句子嗎?

      文章前面寫“心樂之”,后面又寫“悄愴幽邃”,一樂一憂似難相容,該如何理解?(換句話說,小石潭究竟是一個美麗宜人的地方,還是一個令人感到凄涼憂傷的地方?)

      根據學生發言,教師總結出本文表達作者思想感情。(借景抒發在寂寞處境中的悲涼凄苦的情感。板書)

      四、課堂小結

      小結語:這是一篇充滿詩情畫意的山水游記。作者描繪小石潭的石、水、游魚、樹,著力渲染了凄寒幽邃的氣氛,借景抒發自己在寂寞處境中悲涼凄苦的情感。文中調動各種技法營造小石潭幽清秀美的景致:有移步換景,有定點特寫;有簡筆勾勒,有濃墨重彩;有動靜相生,有化靜為動;有正面烘托,有側面映襯;有融情入景,有因情造景……這些手法值得我們借鑒。柳宗元的個人遭際,帶有鮮明的時代特征,我們可以借此了解一千多年前知識分子立身處世,間接接觸社會,豐富人生閱歷。

      五、拓展延伸

      1、更多了解柳宗元。

      2、再誦《小石潭記》。(可閉眼感受,可跟著范讀讀。)

      六、布置作業

      任選文中的一處景致或自己游覽過的令你著迷的地方,充分發揮想象,寫一篇小作文。

      (拿起手中的筆,寫其身邊的景,抒其心中的情。)

    【《小石潭記》教案】相關文章:

    小石潭記教案04-11

    小石潭記教案12-22

    [精選]小石潭記教案06-10

    《小石潭記》教案11-15

    小石潭記教案06-08

    《小石潭記》教案設想04-19

    小石潭記教案課件03-26

    柳宗元小石潭記教案03-26

    柳宗元 小石潭記 教案03-22

    《小石潭記》教案(人教版)06-01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区国产精品高清 | 亚洲欭美日韩颜射在线二 | 亚洲欧洲中文字幕gy | 欧美综合精品专区 | 中文字幕亚洲制服57页 | 在线播放亚洲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