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廬山瀑布》的教學設計介紹

    時間:2020-07-28 10:43:02 望廬山瀑布 我要投稿

    《望廬山瀑布》的教學設計介紹

      一、教材分析:

    《望廬山瀑布》的教學設計介紹

      《望廬山瀑布》描繪了廬山瀑布的壯麗景象,重在寫景,意境優美。詩的語言精練傳神。“掛”字化靜為動,形象地表現出傾瀉的瀑布在“遙看”中的狀態;“疑”字寫出了作者神奇的想象,這想象新奇、夸張卻不失真,讓我們感受到了詩人對大自然的熱愛。

      二、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2、掌握“紫”、“疑”的音、形、義。

      3、能體會詩句的意思,還原詩歌畫面。

      4、初步體會李白的浪漫主義詩風。

      教學重點:

      體會詩句的意思,還原詩歌畫面。

      教學難點:

      初步體會李白的浪漫主義詩風。

      教學準備:

      學生完成預習作業:

      1、練習朗讀古詩,把古詩讀正確、流利。

      2、查找有關資料,說說詩歌的意思。

      老師:備課,準備古箏曲、字卡。

      學情分析:

      教學目標的定位對課堂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使得本來對學生已經理解差不多的東西又重新產生學習興趣,并在學習中不斷地得到智力和思維的挑戰。預習作業的合理設計對課堂的有效生成提供了有利地保證,節約了課堂的時間,讓學生帶著自己初步學習的知識走進課堂。

      教學設計:

      一、解題導入,直奔主題。

      1、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首新的古詩《望廬山瀑布》。(學生齊讀課題)

      2、這里的“望”是什么意思呢?(在“望”字下面加點)

      3、遠看廬山的瀑布是怎樣一番美景呢?下面我們就和詩仙李白一起走近廬山的瀑布。

      二、理解詩意,指導朗讀。

      1、誰來讀一讀這首詩?(指讀,正音,再讀,把古詩讀正確、流利)

      2、理解詩意

      (1)、不錯,字音都讀準了,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理解古詩的意思。同學們已經作了預習,現在請同桌之間互相說說古詩的意思,不明白的地方可以互相討論。(學生互相把詩意講給對方聽,教師走進學生,理解學生學習情況。)

      (2)、交流詩句意思,教師點撥重點詞句。

      A、第一行詩句是什么意思?誰來說說他的`理解?(指名學生回答)

      B、“香爐”是指燒香的爐子嗎?(不是,是指香爐峰,是廬山的一座高峰)

      C、這里的煙指的是什么?是我們平時做飯時看到的煙嗎?我們平時看到的云霧都是白色的,李白怎么會看到紫色的云霧呢?下面請同學們閉上眼睛,聽老師描繪一幅美景:“我們來到美麗的香爐峰上游覽,香爐峰上的云霧在陽光的照射下變成了神秘的紫色,冉冉上升。我們漫步山道,似乎隨手就能摸到飄來的云霧。此時此刻,你會有什么感覺?(根據學生的回答小結板書:宛若仙境)把這美景用你的朗讀表現出來。(學生自由練讀第一行詩句)

      (設計說明:這一句的理解著重抓住“香爐”和“紫煙”來理解,通過層層點撥,并努力調動學生生活經驗,使學生對這里瀑布所處的環境有了一定了解,為下面理解李白詩歌的特點作了一定的鋪墊。)

      D、第二行詩句是什么意思?誰來說說他的理解?(指名學生回答)

      E、“遙看”是怎樣的看?“遙”字和課題里的哪一個字相對應(望)遠遠看去瀑布就像什么?懸掛在什么地方?

      F、誰有這么神奇的力量把瀑布掛在高高的懸崖上?(大自然)

      讓我們來贊嘆一下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吧!(學生自由練讀第二行詩句)

      G 、過渡:這時李白覺得遠看瀑布還不夠盡興,他又走近瀑布仔細觀察,他又看見了什么?誰來說說第三行詩句的意思?誰來說說他的理解?(指名學生回答)

      H、瀑布從山上流下來的速度快嗎?從哪個字能看出來?

      這條瀑布有多少米?(三千尺)如果按照現在的數學單位換算,三千尺等于一千米,相當于一棟250層的樓房,這條瀑布真的有250層樓房那么高嗎?

      J、小結:我們學過比喻和擬人這兩種修辭方法,今天我們要學習另外一種修辭方法(板書:神奇的夸張)李白把廬山的瀑布夸張成三千尺那么長。

      K、朗讀指導:誰能把瀑布飛流直下,雄偉壯觀的氣勢讀出來?(學生自由練讀第三行詩句)

      L、最后一句詩的意思誰來說?

      Z、李白把瀑布說成是銀河從高高的天上落下來了,他這樣說恰當嗎?為什么?瀑布和銀河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X、說得好,李白的確是一個非常會想象的人。這首詩體現了李白怎樣的想象?(板書:美麗的想象)

      (設計說明:引導學生自己對于詩句理解和內化。還對具體重點詞語加以點撥。著重抓住“銀河與瀑布”來理解,其實也是有意識地注意到此首詩的風格特點。)

      (3)、指導朗讀全詩。

      A(出示朗讀要求):

      1、你認為每一行詩中,哪個字(詞)要特別強調?為什么?

      2、你認為這首詩哪幾句詩應該讀得輕一些?哪些詩應該讀得響一些?為什么?

      3、四句行詩之間,哪里應該停頓得短一些?哪里應該停頓得長一些?為什么?

      4、后兩行詩,哪行要讀得快一些?哪行要讀得慢一些?

      B、交流一:

      師:你認為每一行詩中,哪個字(詞)要特別強調?為什么?

      生:紫爐(學生沒找到,教師帶著和學生一起找。)

      教師范讀:重點強調“生”教師帶著學生讀。

      師:猜猜老師為什么會強調“生”。

      生:這樣把云煙寫得活起來,動起來了。

      師:下面幾句呢?

      生:瀑掛

      師:把流動的瀑布寫成了掛著的瀑布。化動為靜,維紗維肖地出遙望中的瀑布。你看李白寫得多神奇啊!

      生:落

      師:同學們,有沒有發現,好像我們強調的都是第五個字。難怪古人說:“七言詩,五字最響。”

      (穿插學生的練習朗讀。)

      C、交流二:

      師:你認為這首詩哪幾句詩應該讀得輕一些?哪些詩應該讀得響一些?為什么?

      生:第三句。

      師:四句行詩之間,哪里應該停頓得短一些?哪里應該停頓得長一些?為什么?

      生:第三句讀得快點。(學生讀得非常好。)

      師:后兩行詩,哪行要讀得快一些?哪行要讀得慢一些?

      生:練習朗讀。

      讓學生整再自由練習朗讀。學生讀得津津有味,有的學生搖頭晃腦,明顯發現學生有很大的變化。

      指名讀。讀得不錯。再點撥:一開始聲音要稍輕一點,后面兩句讀重一點,聲音高上去。

      再請一位同學讀。

      學生讀。教師為學生鼓掌。

      評點:平分秋色,兩個人讀得都很好,讓我們一起讀,爭取超過他們兩個人。把廬山瀑布的壯美讀出來了。

      (設計說明:這么美的課文,只有多讀、多背,才能真正領悟到文中之意,體會到文中之情,學生才能在情感上與作者產生共鳴,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在這一環節進行了精細化朗讀的嘗試,花足夠的時間讓學生反復練習,反復揣摩,反復體會,總體感覺這一環節的操作還是十分有效的。)

      板書設計:

      望廬山瀑布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望廬山瀑布》的教學設計介紹】相關文章:

    【熱門】《望廬山瀑布》教學設計12-20

    【薦】《望廬山瀑布》教學設計12-18

    【推薦】《望廬山瀑布》教學設計12-17

    【精】《望廬山瀑布》教學設計12-17

    《望廬山瀑布》教學設計【推薦】12-17

    《望廬山瀑布》教學設計匯編15篇12-16

    望廬山瀑布教學設計合集15篇07-02

    望廬山瀑布改寫12-23

    改寫望廬山瀑布12-23

    《望廬山瀑布》反思06-26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中文字幕国内自拍 | 亚洲色成久久一本网 | 美妇喷潮在线视频 | 中国精品久久久久国产 | 午夜福利国产精品久久婷婷 | 在线观看国产网址你懂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