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廬山瀑布原文及賞析

    時間:2023-07-18 11:41:17 藹媚 望廬山瀑布 我要投稿

    望廬山瀑布原文及賞析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接觸過古詩吧,古詩是中文獨有的一種文體,有特殊的格式及韻律。你知道什么樣的古詩才經(jīng)典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望廬山瀑布原文及賞析,歡迎大家分享。

    望廬山瀑布原文及賞析

      望廬山瀑布

      作者: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譯文

      香爐峰在陽光照射下生起紫色煙霞,遠(yuǎn)遠(yuǎn)望見瀑布似白色絹綢懸掛在山前。

      高崖上飛騰直落瀑布好似有幾千尺,讓人恍惚以為銀河從天上瀉落到人間。

      注釋

      1.香爐:指香爐峰。紫煙:指日光透過云霧,遠(yuǎn)望如紫色煙云。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廬山》:“香爐初上日,瀑布噴成虹。”“日照”二句:一作“廬山上與星斗連,日照香爐生紫煙”。

      2.遙看:從遠(yuǎn)處看。掛:懸掛。前川:一作“長川”。川:河流,這里指瀑布。

      3.直:筆直。三千尺:形容山高。這里是夸張說法,不是實指。

      4.疑:懷疑。銀河:古人指銀河系構(gòu)成帶狀星群。九天:一作“半天”。古人認(rèn)為天有九重,九天是天最高層,九重天,即天空最高處。此句極言瀑布落差之大。

      賞析

      這是作者李白五十歲左右隱居廬山時寫一首風(fēng)景詩。這首詩形象地描繪了廬山瀑布雄奇壯麗景色,反映了作者對祖國大好河山無限熱愛。 首句“日照香爐生紫煙”。“香爐”是指廬山香爐峰。此峰在廬山西北,形狀尖圓,似座香爐。由于瀑布飛瀉,水氣蒸騰而上,在麗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頂天立地香爐冉冉升起了團(tuán)團(tuán)紫煙。一個“生”字把煙云冉冉上升景象寫活了。此句為瀑布設(shè)置了雄奇背景,也為下文直接描寫瀑布渲染了氣氛。

      次句“遙看瀑布掛前川”。“遙看瀑布”四字照應(yīng)了題目《望廬山瀑布》。“掛前川” 是說瀑布似一條巨大白練從懸崖直掛到前面河流上。“掛”字化動為靜,維紗維肖地寫出遙望中瀑布。

      詩前兩句從大處著筆,概寫望中全景:山頂紫煙繚繞,山間白練懸掛,山下激流奔騰,構(gòu)成一幅絢麗壯美圖景。

      第三句“飛流直下三千尺”是從近處細(xì)致地描寫瀑布。“飛流”表現(xiàn)瀑布凌空而出,噴涌飛瀉。“直下”既寫出巖壁陡峭,又寫出水流之急。“三千尺”極力夸張,寫山高峻。

      這樣寫作者覺得還沒把瀑布雄奇氣勢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于是接著又寫上一句“疑是銀河落九天”。說這“飛流直下”瀑布,使人懷疑是銀河從九天傾瀉下來。一個“疑”,用得空靈活潑,若真若幻,引人遐想,增添了瀑布神奇色彩。

      這首詩極其成功地運用了比喻、夸張與想象,構(gòu)思奇特,語言生動形象、洗煉明快。蘇東坡十分贊賞這首詩,說“帝遣銀河一脈垂,古來唯有謫仙詞”。“謫仙”就是李白。《望廬山瀑布》確是狀物寫景與抒情范例。

      創(chuàng)作背景

      這兩首詩一般認(rèn)為是唐玄宗開元十三年(725)前后李白出游金陵途中初游廬山時所作。吳小如認(rèn)為,李白這兩首詩體裁不一,內(nèi)容也有一部分重復(fù),疑非一時之作。詹锳在《李白詩文系年》中根據(jù)任華《雜言寄李白》詩,認(rèn)為第一首五古為李白于開元年間入長安之前所作。

      作者簡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個性特色、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有“詩仙”之美譽(yù),與杜甫并稱“李杜”。其詩以抒情為主,表現(xiàn)出蔑視權(quán)貴的傲岸精神,對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繪自然景色,表達(dá)對祖國山河的熱愛。詩風(fēng)雄奇豪放,想象豐富,語言流轉(zhuǎn)自然,音律和諧多變,善于從民間文藝和神話傳說中吸取營養(yǎng)和素材,構(gòu)成其特有的瑰瑋絢爛的色彩,達(dá)到盛唐詩歌藝術(shù)的巔峰。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三十卷。

      李白的詩歌風(fēng)格

      豪邁奔放,清新飄逸,想象豐富,意境奇妙,語言奇妙,浪漫主義,立意清晰。

      李白生活在盛唐時期,他性格豪邁,熱愛祖國山河,游蹤遍及南北各地,寫出大量贊美名山大川的壯麗詩篇。他的詩,既豪邁奔放,又清新飄逸,而且想象豐富,意境奇妙,語言輕快,人們稱他為“詩仙”。李白的詩歌不僅具有典型的浪漫主義精神,而且從形象塑造、素材攝取、到體裁選擇和各種藝術(shù)手法的運用,無不具有典型的浪漫主義藝術(shù)特征。

      李白成功地在詩中塑造自我,強(qiáng)烈地表現(xiàn)自我,突出抒情主人公的獨特個性,因而他的詩歌具有鮮明的浪漫主義特色。他喜歡采用雄奇的形象表現(xiàn)自我,在詩中毫不掩飾、也不加節(jié)制地抒發(fā)感情,表現(xiàn)他的喜怒哀樂。

      對權(quán)豪勢要,他“手持一枝菊,調(diào)笑二千石”(《醉后寄崔侍御》二首之一);看到勞動人民艱辛勞作時,他“心摧淚如雨”。當(dāng)社稷傾覆、民生涂炭時,他“過江誓流水,志在清中原。拔劍擊前柱,悲歌難重論”(《南奔書懷》),那樣慷慨激昂;與朋友開懷暢飲時,“兩人對酌山花開,一杯一杯復(fù)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來”(《山中與幽人對酌》),又是那樣天真直率。總之,他的詩活脫脫地表現(xiàn)了他豪放不羈的性格和倜(俶)儻不群的形象。

      豪放是李白詩歌的主要特征。除了思想性格才情遭際諸因素外,李白詩歌采用的藝術(shù)表現(xiàn)手法和體裁結(jié)構(gòu)也是形成他豪放飄逸風(fēng)格的重要原因。善于憑借想象,以主觀現(xiàn)客觀是李白詩歌浪漫主義藝術(shù)手法的重要特征。幾乎篇篇有想象,甚至有的通篇運用多種多樣的想象。現(xiàn)實事物、自然景觀、神話傳說、歷史典故、夢中幻境,無不成為他想象的媒介。常借助想象,超越時空,將現(xiàn)實與夢境、仙境,把自然界與人類社會交織一起,再現(xiàn)客觀現(xiàn)實。他筆下的形象不是客觀現(xiàn)實的直接反映,而是其內(nèi)心主觀世界的外化,藝術(shù)的真實。

    【望廬山瀑布原文及賞析】相關(guān)文章:

    《望廬山瀑布》原文及賞析04-01

    《望廬山瀑布》的原文及賞析04-18

    望廬山瀑布原文及賞析02-04

    《望廬山瀑布》原文翻譯及賞析10-26

    《望廬山瀑布》原文、翻譯及賞析10-12

    望廬山瀑布原文翻譯及賞析10-18

    《望廬山瀑布》原文及翻譯賞析10-26

    望廬山瀑布古詩原文及賞析10-20

    李白《望廬山瀑布》原文與賞析04-01

    湖口望廬山瀑布泉 / 湖口望廬山瀑布水原文及賞析02-03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AV不卡每天更新 | 一本综合五月花在线视频 |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二区 | 亚洲午夜福利院在线观看 | 宅男在线观看国产精品 | 在线观看日本亚欧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