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詩三首其三》唐詩原文及鑒賞

    時間:2024-10-04 17:44:41 梓欣 唐詩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雜詩三首其三》唐詩原文及鑒賞

      鑒賞,是對文物、藝術品等的鑒定和欣賞。人們對藝術形象進行感受,理解和評判的思維活動和過程。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雜詩三首其三》唐詩原文及鑒賞,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雜詩三首其三》唐詩原文及鑒賞

      雜詩三首(其三)

      沈佺期

      聞道黃龍戍,頻年不解兵。

      可憐閨里月,長在漢家營。

      少婦今春意,良人昨夜情。

      誰能將旗鼓,一為取龍城。

      譯文翻譯

      早就聽說黃龍城有戰爭,連續多年不見雙方撤兵。

      可憐閨中寂寞獨自看月,她們思念之心長在漢營。

      今晚上少婦的相思情意,正是昨夜征夫想家之情。

      何時高舉戰旗擂鼓進軍,但愿一鼓作氣取龍城。

      【注釋】: 

      1、雜詩:這類詩的內容多為抒發個人感情作品,是詩人隨時隨地、即興而發的感想瑣事的記錄,不定題目。可以為單首詩名,也可以為組詩名。

      2、黃龍戍:即黃龍岡,文選,是唐初時東北邊地要塞,在今遼寧省開原縣西北。

      3、解兵:停戰。

      4、良人:古時妻子對丈夫的稱呼。

      5、將旗鼓:帶領軍隊。將:帶領。旗鼓:指代軍隊。古代軍隊以旗鼓為號令。

      6、龍城:古匈奴祭天的地方,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國鄂爾渾河西。漢武帝時,大將衛青曾在龍城,斬獲七百首級。從六朝以后文人說到邊事都用龍城代指。這里指敵人要地。

      7、黃龍:地名,在今遼寧開源市西北。龍城: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國境內,古時匈奴和祭天處。

      【簡析】:

      這首詩用對比手法,表達了少婦渴望遠征的丈夫早日回家團聚的心情,想像豐富,聲調優美,感情充沛。

      這是沈佺期的傳世名作之一。詩人類似“無題”的《雜詩》共有三首,都寫閨中怨情,流露出明顯的反戰情緒。這一首詩除了怨恨“頻年不解兵”外,還希望有良將早日結束戰事,是思想上較為積極的一首,藝術上也頗具特色。

      首聯敘事,交代背景:黃龍戍一帶,常年戰事不斷,至今沒有止息。一種強烈的怨戰之情溢于字里行間。

      頷聯抒情,借月抒懷,說今夜閨中和宮中同在這一輪明月的照耀下,有多少對征夫思婦兩地對月相思。在征夫眼里,這個昔日和妻子在閨中共同賞玩的明月,不斷地到營里照著他,好象懷著無限深情;而在閨中思婦眼里,似乎這眼前明月,再不如往昔美好,因為那象征著昔日夫妻美好生活的圓月,早已離開深閨,隨著良人遠去漢家營了。這一聯明明是寫情,卻偏要處處說月;字字是寫月,卻又筆筆見人。短短十個字,內涵極為豐富,既寫出了夫婦分離的現在,也觸及到了夫婦團聚的過去;既輪廓鮮明地畫出了異地同視一輪明月的一幅月下相思圖,也使人聯想起夫婦相處時的月下雙照的動人景象。通過暗寓著對比的畫面,詩人不露聲色地寫出閨中人和征夫相互思念的綿邈深情。

      抒寫至此,詩人意猶未盡,頸聯又以含蓄有致的筆法進一步補足詩意。“春”而又“今”,“夜”而又“昨”,分別寫出少婦“意”和良人“情”,其妙無比。四季之中最撩人情思的無過于春,而今春的大好光陰虛度,少婦怎不倍覺惆悵!萬籟無聲的長夜最為牽愁惹恨,那昨夜夫妻惜別的情景,仿佛此刻仍在征夫面前浮現。“今春意”與“昨夜情”互文對舉,共同形容“少婦”與“良人”。聯系前面的“頻年”、“長在”,可知所謂“今春”、“昨夜”只是舉例式的寫法。在“頻年不解兵”的年代里,長期分離的夫婦又何止千千萬萬,他們是春春如此思念,夜夜這般傷懷啊!

      這一聯說閨中少婦和營中良人的相思。雙方的離情別意之中包含著一個共同的心愿,這就是末聯所寫的:“誰能將旗鼓,一為取龍城。”“將”是帶領的意思。古代軍隊以旗鼓為號令,這里的“旗鼓”指代軍隊。希望有良將帶兵,一舉克敵,使家人早日團聚,人民安居樂業。這里寫透夫婦別離的痛苦以后,自然生出的一層意思,揭示出詩的主旨,感慨深沉。

      這首詩構思新穎精巧,特別是中間四句,在“情”、“意”二字上著力,翻出新意,更為前人所未道。詩中所抒之情與所傳之意彼此關聯,由情生意,由意足情,勢若轉圜,極為自然。從文氣上看,一二聯都是十字句,自然渾成,一氣貫通,語勢較和緩;第三聯是對偶工巧的兩個短句,有如急管繁弦,顯得氣勢促迫;末聯采用散行的句子,文氣重新變得和緩起來。全詩以問句作結,越發顯得言短意長,含蘊不盡。

      【作者介紹】

      沈佺期(656?—714 )唐代詩人。字云卿,相州內黃(今河南內黃縣)人。高宗上元進士,為協律郎,后歷任通事舍人、給事中、考功郎。流放歸,為起居郎兼修文館直學士,后升任中書舍人,太子少詹事。沈佺期是繼“初唐四杰”之后的著名詩人,高宗和武后時期的宮廷詩人,以寫應制詩而聞名。但這些應制詩多為歌頌皇帝點綴升平之作。與宋之問齊名,號稱“沈宋”,被譽為律詩的奠基人之一。原有文集10卷,已散佚。明人輯有《沈佺期集》。

    【《雜詩三首其三》唐詩原文及鑒賞】相關文章:

    《塞下曲(其三)》李白唐詩鑒賞07-09

    《柳》唐詩原文鑒賞09-25

    王維雜詩三首原文及賞析10-25

    唐詩原文20首鑒賞09-04

    《春望》唐詩原文鑒賞07-30

    《秋夕》唐詩原文及鑒賞10-21

    唐詩《田園樂》原文及鑒賞08-14

    《南浦別》唐詩原文及鑒賞09-24

    《秦州雜詩》杜甫唐詩鑒賞06-30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日韩一本一区二区三四区 | 中文字幕免費無線觀看 | 一级夜理论片久久 | 一级特黄录像免费播放中文 | 香蕉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图丁香五月天婷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