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原文翻譯及賞析

    時間:2024-11-20 09:52:10 文圣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我要投稿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原文翻譯及賞析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唐代文學家王勃的詩作。此詩意在慰勉友人勿在離別之時悲哀。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原文翻譯及賞析,歡迎大家分享。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翻譯

      三秦之地拱衛著都城長安,彌漫的霧中怎么也望不到想象中的五津。

      我與你都充滿著離別愁意,(因為我們)都是遠離家鄉,外出做官的人。

      只要四海之中有了解自己的人,天涯海角也好似親密近鄰。

      (我們)不要在分手的路口,像青年男女那樣(讓淚水)沾濕佩巾。

      創作背景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作于王勃在長安時期。“少府”,是唐朝對縣尉的通稱。姓杜的少府將到四川去做官,王勃在長安相送,臨別時贈送給他這首送別詩。

      注釋

      1、城闕:指唐代都城長安。

      2、輔:護衛。

      3、三秦:現在陜西省一帶;輔三秦即以三秦為輔。

      4、五津:四川境內長江的五個渡口。

      5、輔:以……為輔,這里是拱衛的意思。

      6、三秦:這里泛指秦嶺以北、函谷關以西的廣大地區。本指長安周圍的關中地區。秦亡后,項羽三分秦故地關中為雍,塞,翟三國,以封秦朝三個降將,因此關中又稱“三秦”。

      7、風煙望五津:“風煙”兩字名詞用作狀語,表示行為的處所,譯為:江邊因遠望而顯得迷茫如啼眼。全句是在風煙迷茫之中,遙望蜀州。

      8、五津:指岷江的五個渡口白華津、萬里津、江首津、涉頭津、江南津。這里泛指蜀川

      9、君:對人的尊稱,這里指“你”

      10、宦(huagrave;n)游:出外做官。

      11、海內:四海之內,即全國各地。古人認為陸地的四周都為大海所包圍,所以稱天下為四海之內。

      12、天涯:天邊,這里比喻極遠的地方。

      13、比鄰:并鄰,近鄰。

      14、無為:不要效仿。

      15、歧路:岔路。古人送行常在大路分岔處告別。

      16、沾巾:淚水沾濕衣服和腰帶。意思是揮淚告別。

      賞析

      這是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在京城長安送別一位姓杜的朋友到蜀地任縣令時所作的抒情詩。朋友即將上任,詩人勸慰他不要為遠別而悲傷:雖然遠隔天涯,但友誼不會因為距離的遙遠而淡薄,他們的心是連在一起的。雖為送別詩,但全詩卻無傷感之情,詩人的胸襟開朗,語句豪放清新,委婉親切,表現了友人間真摯深厚的友情。

      全詩結構嚴謹,起承轉合章法井然,用樸素的語言直抒胸臆,具有很高的藝術造詣。

      第一句“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闕”,是皇宮前面的望樓。“城闕”,指唐的帝都長安城。“三秦”,指長安附近關中一帶地方。秦末項羽曾把這一帶地方分為三國,所以后世稱它三秦之地。“輔”,輔佐,這里可以理解為護衛。“輔三秦”,意思是“以三秦為輔”。關中一帶的茫茫大野護衛著長安城,這一句說的是送別的地點。“風煙望五津”。“五津”指四川省從灌縣以下到犍為一段的岷江五個渡口。遠遠望去,但見四川一帶風塵煙靄蒼茫無際。這一句說的是杜少府要去的處所。因為朋友要從長安遠赴四川,這兩個地方在詩人的感情上自然發生了聯系。詩的開頭不說離別,只描畫出這兩個地方的形勢和風貌。舉目千里,無限依依,送別的情意自在其中了。

      詩人身在長安,連三秦之地也難以一眼望盡,至于遠在千里之外的五津是根本看不見的。作詩,往往超越常人的視力所及,用想象的眼睛看世界,可以置萬山于幾席,覽千春于瞬息。“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從河源直看到東海。“瞿塘峽口曲江頭,萬里風煙接素秋”,從三峽直看到長安。這首詩運用這種手法,一開頭就展開一個壯闊的境界,同一般的送別詩只著眼于燕羽、楊枝,淚痕,酒盞是不相同的。

      第二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彼此離別的意味如何?同是為求官飄流在外的人,離鄉背井,已有一重別緒,彼此在客居中話別,又多了一重別緒:其中真有無限凄惻。開頭兩句調子高昂,屬對精嚴,這兩句韻味深沉,對偶不求工整,比較疏散。這固然由于當時律詩還沒有一套嚴格的規定,卻也有其獨到的妙處。開頭如千尺懸瀑,從云端奔瀉而下,接著便落入深潭,潺潺流來,飛韻清遠,形成了一個大的起伏、一個強的跌宕,使人感到矯夭變化,不可端睨。

      第三句再接下去,第五六兩句,境界又從狹小轉為宏大,情調從凄惻轉為豪邁。“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遠離分不開真正的知己,只要同在四海之內,就是天涯海角也如同近在鄰居一樣,一秦一蜀又算得什么呢。氣象闊達,志趣高遠,表現真正的友誼不受時間的限制和空間的阻隔,既是永恒的,也是無所不在的,所抒發的情感是樂觀豁達的。

      第四句結尾兩句“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這兩行詩貫通起來是一句話,意思是:在這即將分手的岔路口,不要同那小兒女一般揮淚告別啊!是對朋友的叮嚀,也是自己情懷的吐露。緊接前兩句,于極高峻處忽然又落入舒緩,然后終止。拿樂曲做比方;樂曲的結尾,有的于最激越處戛然而止,有的卻要拖一個尾聲。這首詩是采用第二種手法結尾的。欣賞古代詩歌,特別是象五律這樣既嚴整又短小的詩歌,不光要吟味它的某些妙句,還要領悟它的章法,它的思路的頓挫、騰躍,變化和發展。文似看山不喜平,詩也如此。

      作者簡介

      王勃(649—676),唐代詩人,字子安,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麟德初應舉及第,曾任虢州參軍。后往海南探父,因溺水受驚而死。少時即顯露才華,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以文辭齊名,并稱“初唐四杰”。他和盧照鄰等皆企圖改變當時“爭構纖微,競為雕刻”的詩風。其詩偏于描寫個人生活,也有少數抒發政治感慨、隱寓對豪門世族不滿之作,風格較為清新,但有些詩篇流于華艷。其文《滕王閣序》頗有名。原有集,已散佚,明人輯有《王子安集》。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原文翻譯及賞析】相關文章: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原文翻譯及賞析03-08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原文、翻譯及賞析05-20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原文翻譯及賞析07-05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原文翻譯及賞析09-12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原文翻譯及賞析10-06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原文、翻譯及賞析07-10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原文及賞析05-13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原文及翻譯06-18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原文及翻譯11-13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日本A网免费在线观看 | 最新国产国语对白 | 一本大道在线播放欧美 | 中文字幕乱码久久午夜 | 色综合久久久久网 | 亚洲一区二区在线a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