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詩詞中包含的物理知識

    時間:2024-11-21 05:39:44 詩詞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中國古代詩詞中包含的物理知識

      新課程倡導要注重學科間的知識的聯系,在浩如煙海的中國古代詩詞中包含著許多物理知識,舉例如下,希望對同學們的學習有所幫助。

    中國古代詩詞中包含的物理知識

      1.峰多巧障日,江遠欲浮天。──《游蔣山》 蘇軾(宋)

      2.排云數峰出,漏日半江明。──《泊樟鎮》 楊萬里(宋)

      第一句提出“為什么太陽光會被山峰擋住?”第二句提出“為什么要推開山腰的浮云,才能看到峰頂,陽光只能從云縫中穿出照亮江面?”其實都是利用了光的直線傳播的道理。

      3.寶釵好耀首,明鏡可鑒形。──《贈婦》 秦嘉(漢)

      前一句說明了光通過珠寶首飾的反射后的反射光線進入人眼中,顯得格外耀眼;后一句利用了平面鏡成像這一知識。

      4.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滿衣。──《春山夜月》 于良史

      前一句提出了“水中為什么會有月亮?”這一現象,涉及到平面鏡成像的物理知識;后一句說明了花朵分泌芳香的分子在做無規則的運動,發生了擴散現象。

      5.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下獨酌》 李白(唐)

      前一句主要說明了月亮成像在酒杯中的現象,涉及到光的反射。后一句可依詩句之意,從物理角度理解為:人、月下影子、酒杯中人的像而成為三人。

      6.夕陽返照桃花塢,柳絮飛來片片紅。──《雨窗消意圖》 牛應之(清)

      柳絮本來是白的,而詩中卻說是“片片紅”。其原因主要是太陽光里含有七種色光,當它穿過一片紅色的桃花時,白光中的大部分色光被桃花所吸收,只有紅光被反射出來,反射出來的紅光再照到白色的柳絮上,自然呈現出淡淡的紅色。

      7.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宿建德江》 孟浩然(唐)

      通過作出月亮在水中所成的像的反射光路以及人眼看到月亮在水中所發生的折射光路圖,來說明“月近人”的光學原理如圖所示,S1是月亮S在水中所成的虛像,從S1點射向空氣中的光線,在水面處發生折射,折射光線偏離法線,眼睛逆著折射光線看去,覺得是水中的S2射來的,眼睛看到的是S2點,S2點在S1點的上方,距水面較近,從而出現了“月近人”的感覺。

    【中國古代詩詞中包含的物理知識】相關文章:

    中國古代經典詩詞08-13

    中國古代詩詞08-15

    中國古代詩詞10-15

    《短歌行》中包含的典故08-07

    中國古代詩詞名作10-22

    古詩詞韻律中的平仄知識歸納10-27

    2020中國詩詞知識競賽試題及答案08-14

    包含月字的古詩詞(精選150句)08-04

    中國古代詩詞經典21首11-14

    中國古代的著名詩詞11-06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欧美精品在线精品二区 | 中文字幕乱码2国语自产 | 亚洲国产综合专区在线观看播放 | 香蕉久久一区二区不卡无毒影院 | 视频人妖一区二区 | 亚洲国产日韩综合久久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