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故鄉(xiāng)說課稿

    時間:2024-11-06 16:36:32 魯迅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魯迅故鄉(xiāng)說課稿

      《故鄉(xiāng)》是魯迅的作品,寫于1921年。小編為大家分享的魯迅故鄉(xiāng)說課稿,歡迎大家來查閱!

    魯迅故鄉(xiāng)說課稿

      魯迅故鄉(xiāng)說課稿1

      我說課的題目是《故鄉(xiāng)》。說課的形式比較多樣,但萬變不離其宗,核心問題就是教學重點難點的確立和突破問題。下面我就按分析教材、教學理念、教法學法、教學步驟四個部分向各位老師說課。

      一、教材分析

      《故鄉(xiāng)》編選在人教版語文課程標準實驗教材九年級上冊第三單元。本單元編選了反映少年生活的幾篇文章,有《孤獨之旅》、《心聲》, 還有少年視角的《我的叔叔于勒》。因為《故鄉(xiāng)》中有少年閏土的描述,所以也被收入在內,但如果真的以為此文是單純寫少年生活的,那就太膚淺了。

      《故鄉(xiāng)》寫于1921年,后編入魯迅的小說集《吶喊》,其中的故事情節(jié)和主要人物,大多取材于1919年12月作者回故鄉(xiāng)紹興接母親到北京的真正的現實生活,它深刻地概括了1921年前的30年內,特別是辛亥革命后10年間中國農村經濟凋敝,農民生活日益貧困的歷史,反映了那個時代的社會風貌,同時也表達了“我”要求改變現狀的強烈愿望,作品是相當有深意的。

      二、教學理念

      教學理念是確定教學重點難點和選擇教法學法的理論依據。有的老師認為新課改教材編排的知識缺乏系統性,而知識不系統往往是制約語文成績提高的重要因素。其實這是將新課改與傳統教學對立了,教改要求老師不能局限于對文章的講解、主題的概括、寫法的分析上,而是盡可能的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享受文章的主題美、結構美、語言美、技巧美,新課改是傳統教學的基礎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主要的教學理念是:

      1、力求體現語文學科特點——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

      新課標要求“培養(yǎng)學生具有一定的語言感受能力”、 “初步具有欣賞文學作品的能力”。對于小說就是要了解故事情節(jié),把握人物形象,體會人物語言、敘述語言的精妙,欣賞小說的藝術美。

      欣賞魯迅先生名篇,最重要是讀懂、讀透,能比較好地體會作者在作品中的深意。具體到學習《故鄉(xiāng)》這篇小說就是(1)學習對比的表現手法;(2)了解對話描寫和心理描寫的特點及在小說中的作用,并通過學習掌握這兩種描寫方法,提高閱讀小說和記人敘事的能力。這是本文的重點。

      2、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將課堂還給學生

      有人說過,語文學習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但少年不知愁滋味,十三四歲的少年還是生活與社會的門外看客,他們對近距離的師長父母的心情、性格都很難體會。要他們把握半個多世紀前作品中人物的性格,恐怕不是件易事。

      文中三個人物:“閏土”、“楊二嫂”、“我”,若說把握起來還較容易的就是“閏土”,這個人物在小學教材中已出現過,而且魯迅在刻畫這個人物時濃墨重彩,前后對比鮮明。“楊二嫂”及“我”則是當時特定歷史時期的產物,他們的性格成因相當復雜,且文中介紹不多,但能否準確掌握兩個人物形象所蘊含的意義卻與把握好主題有較大關系。因此,本文的難點:

      第一,引導學生把握 “楊二嫂” 這個人物形象及在作品中的作用。第二,引導學生把握“我”這個人物形象,準確理解文中關于“希望”的含義

      突破難點時,單純憑借老師講解往往事倍功半,應以“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教育理論為指導思想,以自主、合作、共同探究的學習方式來進行學習。學生的確不明白時再發(fā)揮老師的主導地位,因此,在教法選擇上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三、教法學法

      葉圣陶老先生提出的“凡為教者必期于達到不教”,教給學生學習方法、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是我們長期孜孜以求的目標。教法學法大同小異,因為教學是一個雙邊活動,老師用什么樣的方法教,學生也就也大體用類似的方法學。

      1、比較法:與古詩詞中游子懷念、眷戀故鄉(xiāng)的情感比較,思考故鄉(xiāng)變化原因

      2、勾畫圈點法:讓學生勤動筆墨,積極讀書

      3、以寫促讀法:初步感知全文后,寫簡短的讀后感,體悟作者的思想。

      4、自主學習法: “閏土”形象學生可自主分析

      5、討論法:系統論“整體大于部分之和”,“楊二嫂”這一人物形象可以自由討論。

      6、誦讀法:指導學生反復朗讀“希望”部分,熟讀成誦,從中體會課文所蘊含的'思想感情。

      7、講析法: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

      8、練習法:“要實現有效控制就必須要有反饋”,而且反饋越及時越好。

      四、教學步驟

      (一) 詩詞導入: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李白 仍憐故鄉(xiāng)水,萬里送行舟——李白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張九齡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馬致遠

      (好處:1、溫故知新,語文味濃。2、操作方便,簡便易行 3、反差強烈,引發(fā)思索。)

      (二)整體感知

      1、瀏覽課文,勾畫出生字詞,并結合課文解詞。

      2、寫50——60字的讀后感,對作者思想感情初步感知,為理解主題奠定堅實的基礎。

      (三)分析小說

      1、情節(jié):回故鄉(xiāng)——在故鄉(xiāng)——離故鄉(xiāng)。

      2、人物:

      (1)閏土:在小學出現過,而且刻畫時濃墨重彩,前后對比鮮明。故學生可以自主分析,突破學習重點。

      (2)楊二嫂:協作質疑,小組討論,全班交流。突破學習難點。

      A、對小說的社會環(huán)境解析(對比閏土看瓜所言)——世風日下緣于經濟凋敝,人窮志短。

      B、楊二嫂是被侮辱、被損害,而又深受私有觀念支配的村鎮(zhèn)小私有者形象。為了生存不擇手段(嘴快、手快、腳快——尖嘴利舌、小偷小摸、造謠中傷)。她在作品中的存在意義有二:一是她的自私刻薄襯托了閏土的純樸善良;二是她的變化說明城鎮(zhèn)小市民的貧困化,從另一個側面反映了農村經濟的破敗。

      3、主題:

      現實是殘酷的,我們當然憧憬未來,但未來是有希望的嗎? 《故鄉(xiāng)》中關于希望的闡述,是一段寓意深長的獨白,是十九世紀二十年代一位心情沉重,感覺悲涼的成年知識分子,對前途對未來難以確知的希冀的表露。

      希望的有無,取決于實踐,光有美好的希望,不去努力奮斗,必然落空,等于沒有希望;希望雖然看起來困難重重,但只要努力奮斗,百折不撓地去實踐,希望終能實現。

      聯系1934年作者所寫《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有行動,才有路;有實踐,才有希望。希望來自奮斗,魯迅先生要我們明白的就是這一點。

      (四)練習

      目標檢測上相關練習題

      備注:有些教參上確立的教學重點,比如景物(自然環(huán)境)描寫等,因在以前的教學中學生掌握的比較好,在此不再作為教學重點。

      五、教學總結

      通過《故鄉(xiāng)》的學習,學生們解決的不僅僅是對課文主題的準確把握問題,同時也要求初步學會分析小說的能力。另外,還要求學生盡可能多地了解魯迅,了解魯迅筆下的故鄉(xiāng),為以后學習魯迅的作品打下較好的基礎。

      魯迅故鄉(xiāng)說課稿2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故鄉(xiāng)》是人教版九年級上冊第三單元中的一篇小說。第三單元選編的主要是描寫少年生活的小說。而《故鄉(xiāng)》中因為有少年閏土的形象,所以也放在了本單元。《故鄉(xiāng)》是魯迅短篇小說集《吶喊》中的一篇。教材入選這篇小說,目的是讓學生通過閱讀名家名篇,學習閱讀小說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運用對比手法刻畫人物的能力,品析文中富有內涵的語言,領悟文章內涵,從而獲得人生真諦!

      二.教學對象分析

      本文教學的對象是初三的學生,他們已經有了閱讀小說的知識基礎,因此設計教學活動的目的主要是增加他們的知識積累和提高閱讀能力。通過合作探究學習,讓學生自己感悟文章的深層內涵,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三.教學目標及重點、難點的`設定

      結合本單元的教學和課文自身的特點,特設定教學目標如下:

      1.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故事情節(jié)。

      2.學習運用對比和多種描寫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

      3.理解品味小說中內涵豐富的語句, 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

      (本課文章較長,在整體把握文章思路的基礎上,學習運用對比塑造人物形象方法是本文教學重點;由于魯迅文章語言晦澀精妙,所以理解富有表現力的語言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是本文教學的難點。)

      四.教法學法

      新課堂要“充分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意識,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因此,在課堂上,我主要采取自主、合作的方式,讓他們主動質疑,自己辯疑,自主解答,通過探究學習,思考感悟,從而達到提高個人能力的目的。

      根據該課的教學目標、教材特點和學生的心理特征,我采取的教學方法是:合作探究法、辯論法、誦讀法、重點精講法等。

      五.教學過程

      一、以少年閏土,課

      同學們還記得少年閏土嗎?他在你的印象中是什么模樣?同學們想象過中年閏土的模樣嗎?今天我們就走進魯迅的《故鄉(xiāng)》來了解他的模樣。出示課題。

      二、走近作者,了解作品

      魯迅,我們已經學過他的好多作品,所以作者的情況不再詳細介紹。但《故鄉(xiāng)》是我們學習魯迅先生的第一篇小說,選自《吶喊》,可以多做介紹,里面收錄了好多名篇,比如《孔乙己》、《阿Q正傳》、《狂人日記》等,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三、朗讀課文,把握文章內容及人物形象

      1.快速閱讀文章,解決文中的生字詞。(目的是掃清閱讀障礙,積累基礎知識)

      2.了解文章的內容,理清文章思路

      要求:快速朗讀課文,整體感知小說內容,理清小說的結構層次。

      通過小組討論,劃分層次,學生主動作答,最后明確:回故鄉(xiāng)--在故鄉(xiāng)--離故鄉(xiāng)。

      (我設計這一環(huán)節(jié)是鍛煉學生整體把握課文內容及概括總結的能力,為進一步理解課文奠定良好的基礎)

      3.分析閏土和楊二嫂的人物形象

      首先學生默讀描寫閏土和楊二嫂的段落,完成表格。通過表格,體會人物的變化,學習對比手法和外貌、語言、動作等描寫方法。

      (這一環(huán)節(jié)通過師生與文本之間的反復對話,讓學生從文本中搜集信息、整合信息,對人物形象獲得初步體驗,突出了本文的教學重點。)

    【魯迅故鄉(xiāng)說課稿】相關文章:

    故鄉(xiāng)魯迅教案06-24

    魯迅的故鄉(xiāng)賞析11-04

    魯迅的《故鄉(xiāng)》寫作背景10-16

    魯迅的作品故鄉(xiāng)簡介06-15

    魯迅《故鄉(xiāng)》原文與簡介11-02

    魯迅作品《故鄉(xiāng)》賞析10-25

    魯迅《故鄉(xiāng)》原文閱讀03-29

    魯迅《故鄉(xiāng)》閱讀答案11-11

    魯迅《故鄉(xiāng)》試題及答案07-25

    故鄉(xiāng)魯迅課文解析10-25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美女福利视频 | 日本免费人成视频播放 | 日韩视频一区二区 | 亚洲日韩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一 | 日本高清一级婬片A级中文字幕 | 亚洲大片在线观看网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