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銘教案

    時間:2021-05-08 20:01:15 我要投稿

    【推薦】陋室銘教案3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陋室銘教案3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推薦】陋室銘教案3篇

    陋室銘教案 篇1

      內容預覽:

      陋室銘

      教學目標:

      1、理解托物言志的寫法。

      2、體會精妙新穎的構思。

      3、當堂背誦全文

      教字方法:導讀法(通過“三讀”達到理解課文內容,當堂背誦全文)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步驟:

      一、教學鋪墊

      導入

      ①師生問好

      ②板書課題《陋室銘》(劉禹錫)及教學目標;

      二、學習課文

      (一讀 理清思路)(學生結合課文提示注解自由地大聲地朗讀課文)

      ①本文題目是什么意思?

      明確 本文是唐朝文學家劉禹錫為自己簡陋的屋子寫的一篇散文。本文為駢體文,簡介駢體文的特點。“銘”: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來警戒自己或者稱述功德的文字,后成為一種文體,這種文體一般都是用韻的。

      ②學生試讀課文

      ③學生質疑(由學生提出問題,然后盡量讓學生來解答,達到疏通課文字詞的目的)

      ④如果給課文分三個層次,該怎樣劃分?

      明確 第一層從開頭到“唯吾德馨”,第二層從“苔痕上階綠”到“無案牘之勞形”,第三層為文章結尾。

      (二讀 品析詩句)

      ①“山不在高”,“水不在深”類比什么?“有山則名”、“有龍則靈”暗喻什么?

      明確 前二句類比“陋室”,后兩句暗喻自己。

      ②陋室內外是什么顏色?景色美不美?有何特點,用一個詞(字)概括。

      明確 綠色,青色,景色別致幽雅(幽)

      ③與作者交往的人有何特點?

      明確 鴻儒 ,無白丁(雅)

      ④作者身居陋室的生活是什么?有何特點?

      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安)

      ⑤作者用什么來類比自己的陋室?

      明確 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

      ⑥品析“上”、“入”二字的妙用,明確:“上”、“入”二字生動傳神,以靜為動,不僅使景物人格化,活躍而有生氣,而且流露了作者對這景色的喜愛之情,我們可以想象出這是一個多么幽靜安寧的環境。

      ⑦“鴻儒”可否換成 “群儒”?

      不能。“群儒”則無“大”之義,顯得太多了。

      (三讀 領悟內涵)(男、女生分角色各讀一遍)

      ①“往來無白丁”含什么感情?

      清高自賞(含輕視勞動人民的思想,作者的階級局限性所決定)

      ②能否將“閱金經”改為“閱五經”,為什么?

      明確 不能。因為作者當時受貶,思想上有些消沉,想從佛經中找到某種寄托,“閱金經”正是作者當時思想感情的折射。

      ③首尾句有何關系?

      首句用了比興寫法,尾句與首自互相呼應。

      ④本文題目為“陋室銘”,文章又說“何陋之有”?這些不矛盾嗎?

      不矛盾。題中之“陋”為房屋的形陋,尾句的“陋”為“鄙俗”之義,指屋中主人的“德馨”不鄙俗。

      ⑤引導學生總結全文的構思。全文起于比興,繼而對陋室中的景色、社交、生活加以描寫,再通過類比,巧妙地表現自己的生活感受和情趣。

      ⑥文章托物言志(借陋室以言志),表現作者不貪戀富貴榮華,不與統治階級同流合污,重視自身修養的思想感情。(文章主旨)

      三、教學小結(略)

      四、全班競背(①學生自由背,②小組中相互背,③全班競背)

      附板書設計:

      陋室銘

      劉禹錫

    陋室銘教案 篇2

      一、導入:

      不知道同學們有沒有讀過這樣一本書叫《古文觀止》,它是清朝康熙年間編纂的供學塾使用的文章讀本。此處的“古文”指古代的散文,“觀止”表明作者的態度是:古文的精品都已選入了,你已經欣賞到最好的的了,不用再看其他的了。當然這有些夸張,這本書選了從先秦到明末的222篇古代散文作品,其中有一篇僅僅81個字的'短文就占有古代散文的一席之地,這是為什么呢?讓我們帶著這種思考來學習劉禹錫的《陋室銘》。(展示課題、作者)

      二、學習新課

      1、 指名學生回答“銘”的特點。師補充:銘,就是記載,在器物上刻字,有勉勵或警戒的意思,表示永記不忘。

      2、 師:那么題目的意思是什么? 生回答:寫寫他的陋室

      師:陋室有何可寫之處呢?我們來讀課文。

      三、一讀課文,疏通文意。

      1、 學生大聲朗讀課文,后齊讀。(師提示:注意挺胸抬頭,聲音洪亮,精神飽滿。)

      2、 師:讀得整齊,也很流暢。你們自己覺得讀得怎么樣?

      師:這是一篇文言文,大家注意文言文得讀法與現代文有所不同,大家回憶一下電影和電視里看到古人是怎樣讀書得呢?

      生回答:跟唱歌一樣,搖頭晃腦等

      師:古人讀書師很有韻味的,自得其樂地讀,一般說語氣都比較舒緩,老師試著讀一下。(師配樂讀)

      師:我們要讀出韻味來,還是要充分理解課文內容,把握作者的感情,下面我們結合注釋,同桌或前后桌討論解決。(展示詞語、句子的意思,學生有疑問自己上來查。)

      四、二讀課文,把握文章內容,作者感情。

      師:我們理解了課文內容,再讀就要帶感情讀,誰來讀?

      指名學生讀,互相點評。

      師:古人說過:“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咱們讀了文章,能不能說說你的收獲。學生邊說邊討論。

      師引導學生從以下幾個方面把握:

      1、 文章的主旨,表明作者的安貧樂道的情趣和高潔傲岸的餓節操。

      2、 結合句子賞析:

      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創設情景,引導學生說說環境是怎樣的幽雅,那青苔是怎樣應了作者的心意,慢慢地爬上那班駁的臺階?那草色又是如何受了青苔的感染,他們聚集在一起,繞過窗簾飄入室內?環境幽雅、恬靜-------陋室不陋。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請大家想象一下,室內談笑的都有哪些人,他們在談些什么?引導學生答:韓愈、柳宗元、王叔文等,他們個個學識淵博,心憂天下。王叔文煮酒論當今時代英雄;韓愈扼腕長嘆,吟“欲為圣明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柳宗元在吟詩作畫,感嘆夢得的“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的無窮魅力。 交往之雅-----陋室不陋

      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撫琴調弦,展卷讀經,怡然自得,安貧樂道-----陋室不 陋。

      3、類比: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學生結合自己的體會說說)

      3、 托物言志:“托何物”“言何志”(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對這種寫法的理解)

      師:以前學過的課文中有沒有這樣的例子?

      生:《荔枝蜜》、《白楊禮贊》,并背誦其中作者贊美白楊樹的句子。

      師:積累的古詩詞中有沒有這樣的例子?

      生:于謙的《石灰吟》、鄭板橋的《竹石》,一塊背誦。

      4、 引發學生思考:外界環境不重要,重要的是超越自我。

      五、三讀,品味語言。

      1、 駢句:句式整齊,節奏分明,讀來朗朗上口,充滿了音樂美。(學生找出文中的駢句,邊讀邊體會)

      2、 散句:最后一句,體會文章駢散結合,錯落有致,要讀出抑揚頓挫。

      3、 押韻,找出韻腳,要讀出延長音。

      4、 修辭,比興等手法,很有藝術感染力。(依據學生上課的情況,靈活處理)

      5、 學生可以自己提出覺得寫得好的句子,師生一塊品味。

      6、 讀:男女分讀駢句的上句和下句,散句一塊讀。(配樂朗讀)

      7、 背:

      師:學到這里,我想同學們一定都喜歡上了這篇文章,也感受到了它的 語言魅力,能被選入《古文觀止》確實是文有所值。咱應該把它積累下來。 指名學生背。(在指導背誦上有些困惑,沒想到好的方法。)

      師:很多好的句子咱可以制成卡片積累下來。

      六、拓展

      師:銘是古代刻在器物上警戒自己或稱述功德的文字,相信大家都有自己的座右銘,大家一起來分享一下。

    陋室銘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知識:繼續掌握文言詞匯,了解“銘”的特點。

      2、技能:學習本文托物言志的寫法。

      3、情感:理解作者保持高尚節操的愿望和不求聞達、安貧樂道的情趣。學習古人的優秀品質,不斷增強個人的魅力。

      4、態度:用不同時代的眼光看待古代文化,客觀的評價古人。

      設計理念:張揚師生個性,強調朗讀品味、滲透學法指導,重視合作討論、滲透時代觀念——與時俱進。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師:提一個問題讓大家選擇一下:設有一個王公大廈,要得到它,須說若干句違背自己良心的話,做若干件傷天害理的事;設有一簡陋室,那里綠色可人,有知音相伴,只要你想擁有它便在你的眼前。你要哪個?

      生:我選擇后者,因為……

      師:恭喜你,你的選擇居然與一名唐代大名鼎鼎的詩人不謀而合,他便是劉禹錫。你有望成為新時代的劉禹錫!

      還是讓我們來看一看劉禹錫的《陋室銘》吧!

      2、簡介作者、解題,揭示目標。

      本文選自《全唐文》。作者劉禹錫(772—842),唐代詩人,哲學家。字夢得,洛陽人。曾中進士,官至監察御史。他熱心贊助王叔文的政治革新,反對宦官和藩鎮割據勢力。政治革新失敗后,被貶官降職多次。他與柳宗元交情深厚。有《劉賓客集》。這篇《陋室銘》是被他貶為和州刺史時在任上寫的。

      介紹:表現文體的字有說、記、序、銘……。

      押韻──追問:立即讓學生瀏覽課文,找出韻腳和所押之韻。

      二、初讀課文,要求大聲朗讀,讀正確、讀流利,注意停頓。

      過渡語:我國古代的詩文有很多都是用韻的,這些文章往往讀起來瑯瑯上口,極具音樂美。因此,古文往往需要大聲朗讀。請同學自由朗讀本文,注意──大聲朗讀。

      1、學生自由讀。

      2、指名讀(注意正音、句讀)。

      3、錄音范讀。

      4、齊讀。

      三、理解課文內容,能粗譯課文。

      1、自由讀課文或默看注釋,理解句意,讀懂課文。遇到疑難,互相討論。時間:5分鐘。(教師巡視,解決疑難。)

      2、學生質疑,教師引導學生解決。

      3、指名粗譯課文(告訴學生:中國語言具有含蓄美,許多意思和意境都是只可意會而不可言傳,所以大家在翻譯時,不求十分精確,只求大致理解。)

      4、齊讀課文,形成完整印象。

      四、出示思考題,理解中心、寫法。

      1、陋室,陋室,陋在何處?(看圖畫、看課文:不放過任何一個詞──咬文嚼字)

      (空間小、景致少、人來少、擺設少:從圖畫上看,房子確實很小,一個人坐著彈琴,室內就覺得擁擠,可見其小;文章內所提到的景致,只有“苔痕”、“草色”,可見其少;自古讀書的窮人就少,能成為鴻儒者,更少,另外“苔痕”都“上階綠”了,更見來客少;室內陳設歷歷在目,其“少”一目了然。)

      2、陋室,陋室,真的陋嗎?(換角度想:同樣一篇文章,剛才讀,讀出陋室簡陋,現在卻要讀出不簡陋。這不是自相矛盾,這需要換角度想。思維角度:主人、環境、客人、生活。)

      (討論板書:人品高尚(德馨)、景色清幽、來人不俗、生活高雅)

    【【推薦】陋室銘教案3篇】相關文章:

    1.

    2.

    3.

    4.

    5.

    6.

    7.

    8.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日韩高清中文字幕 | 中文字幕国产按摩 | 亚洲成色在线观看网站 | 日韩精品午夜视频一区二区 | 在线观看免费午夜A级毛∧ 日韩欧美亚洲国产精品影视在线 | 青草热在线精品视频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