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課文心聲原文

    時間:2025-05-23 09:46:07 晶敏 課文大全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初中課文心聲原文

      《心聲》是當代女作家黃蓓佳的作品。小說寫一位與凡卡有著相似命運的小男孩,要求在語文公開課上朗讀課文《萬卡》,遭到老師拒絕,通過故事揭示了社會生活和義務教育中普遍存在的一些令人深思的問題。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初中課文心聲原文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課文

      已經打過放學鈴了。坐在窗口的京京稍稍一側臉,就看見了背著書包往校門口走的同學們。大家都下課,就是他們班還不下課。程老師總喜歡拖那么幾分鐘,好像這樣就能讓全班都考一百分似的。

      “李京京!注意力集中!”

      一聲呵斥,京京嚇了一跳,趕緊扭回臉來。

      程老師的目光不滿地盯住他。

      程老師是個二十多歲的姑娘,頭發剪得短短的,眉毛也是粗粗黑黑的,嘴巴棱角分明,模樣有點像男孩子。連她的說話、手勢、走路,也都有那么一股斬釘截鐵的勁兒,一看就知道是個認真、好強、又有點自信的人。

      “大家都注意聽,這件事很重要。”程老師屈起食指輕輕敲著講臺。“區教育局第一次在我們班組織公開教學課,這關系到全校的榮譽問題,昨天發下去的講義,你們都看了嗎?”

      講義上印的是一篇小說《凡卡》,俄國作家契訶夫寫的。京京看了好幾遍。這個故事他喜歡極了。那個窮苦的、可憐的小人兒萬卡,不知怎么,總是纏在他心上,弄得他一整天都有點兒神情恍惚。

      程老師的目光在全班同學臉上掃了一遍:“課上要求大家表情朗讀。大家把講義拿出來。”

      一陣窸窸窣窣的聲音,每個人都拿出講義,端端正正擺在面前。

      “那天由這幾個同學朗讀。林蓉,你讀第一段。趙小楨,從‘親愛的爺爺……’讀到‘仿佛人們為了過節拿雪把它洗過、擦過似的’。周海,你從……”程老師一共點了六個同學的名,然后說,“上課時,我說:‘表情朗讀課文。’你們就舉手。一個一個順序來。別的同學呢,聽的時候坐得端正一些就行了。”

      京京在座位上不安地扭動著身子,眼巴巴地望著老師,仿佛想說什么。

      “李京京,又是你不定神。”程老師皺起眉頭。

      京京臉一紅,低下了頭。可是隨即又抬起頭來,并且舉了舉手。

      “什么事?”

      京京站起來,結結巴巴地說:“老師,我能……念一段嗎?”

      “不行,”程老師干干脆脆地回答,“不行。你的嗓子沙啞得厲害,念不好。”

      京京垂下頭。他多么喜歡這個故事啊!他真想念一段,哪怕是幾行字的那么一小段呢!他準能念好。朗讀課文難道一定要唱歌的嗓子嗎?

      回家的路上,路過一片小樹林子。樹林子里靜悄悄的,遠遠近近都不見行人。京京心跳起來,忍不住倚在一棵樹上,又從書包里拿出那份講義。講義是新近印出來的,油墨味兒還是那么濃,那么香,真好聞。他選了一段,輕輕地念出聲來:

      “‘親愛的爺爺康司坦丁·瑪卡里奇!’他寫道,‘我在給您寫信。祝您過一個快樂的圣誕節,求上帝保佑您。我沒爹沒娘,只剩下您一個人是我的親人了。’……”

      京京嘆了一口氣,走起神來。講義從他的手指間滑落,飄在地上,他沒有發覺,一動不動。他也有一個鄉下的爺爺。小時候,他是在爺爺那兒長大的。爺爺有一根光亮光亮的水煙袋,一抽煙,就喊:“火!”京京趕緊拿來紙捻子,點著火,遞到爺爺手上。爺爺“噗”一聲把火吹燃,然后“咕嚕嚕,咕嚕嚕”抽上幾口,深深吸進一口氣,又長長地吐出來,好像美得不行。抽過了癮,爺爺放下水煙袋,一把將京京攬在懷里,開始說:“從前有個財主,雇了兩個兄弟在家當長工……”到了夏天,晚上,爺爺搬一把竹椅到打谷場上乘涼,京京像個小狗似的蜷在他旁邊。爺爺指著天空說:“看見了嗎?發亮的帶子是銀河。王母娘娘不讓牛郎織女會面,拔下頭上的簪子,嗤地一劃,就成了這條寬不見邊的大河……”

      后來京京長大了,媽媽說要讓他到城里來上學,他就再沒見過爺爺。可是爸爸媽媽總吵架,總吵架。一吵起來,媽媽總是打他,一邊哭一邊打,他害怕極了。他不喜歡這個家,總是想念鄉下的爺爺。就像可憐的小萬卡盼望爺爺接他回家一樣,京京也盼著爺爺哪一天來看看他。這個凡卡寫的信多好啊!京京還沒有給爺爺寫過信,他不知道自己能寫成什么樣子。

      他從地上撿起講義,又挑了一段往下念:“親愛的爺爺,老爺家里有掛著禮物的圣誕樹的時候,替我摘下一顆金色的胡桃,收藏在我的絲匣子里頭。問奧爾迦·伊格納捷芙娜小姐要,就說是給萬卡的……”

      這么說,這個叫“奧爾迦”的女孩子一定跟凡卡挺要好了?京京以前也有個好朋友,叫妮兒,就住在爺爺家對門。妮兒有一雙特別黑特別黑的眼睛,一笑,那雙眼睛就瞇縫起來,帶著點狡猾的神氣。她總是領了京京去摘桑果吃,她會爬樹,雙手一扯一扯,爬得飛快,跟猴子似的。她讓京京在樹下舉著籃子,她坐在樹上一把一把摘下桑果,扔進籃子里。然后,他兩人坐在河邊的水碼頭上,把腳丫子浸在水里。痛痛快快地吃桑果,吃得嘴唇和牙齒黑紫黑紫的。

      哦,多叫人懷念的事,跟凡卡信里寫的多像多像啊!京京甚至想像得出萬卡寫信時的心情,那種期待、盼望、急切的心情。要是老師準許他讀一段課文,他一定能讀好,一定的。他真想大聲地讀一段,用上全部感情去讀,這是個多好的故事!

      他抬起頭,往四面望了望。林子里靜悄悄的,兩只小蜜蜂在附近嗡嗡地飛。他咽了一口唾沫,把講義舉在面前,終于大聲地從頭念了起來:

      “三個月前,九歲的男孩萬卡·茹科夫被送到鞋匠阿里亞希涅這兒來做學徒……”

      聲音是不太好聽,有點沙啞,有點毛毛剌剌的。可是公開教學課難道是上臺表演嗎?嗓子不好的人,就只能躲在樹林子里讀他喜歡的課文嗎?京京心里難受極了。

      第二天放學后,程老師讓那指定的六個同學留下來,各人把自己的一段課文反復讀了幾遍。她因為要備課,先到辦公室去了,說一會兒再來“過關”。

      京京剛走出教室,瑯瑯的讀書聲就從背后追了上來。京京心里癢癢的,忍不住又折回去,趴在教室的窗戶外面聽。

      胖胖的趙小楨讀的是第二段。她平常的聲音又脆又甜,很好聽。但是只要一讀書,她讀出來的調子總是軟軟的,奶聲奶氣的,好像寫信的不是窮孩子凡卡,而是個愛撒嬌的小姑娘。

      “親愛的爺爺康司坦丁·瑪卡里奇……我沒爹沒娘,只剩下您一個人是我的親人了!”

      不,不是這樣的。京京聽著,在心里說,不是這樣的。萬卡不是個嬌滴滴的小姑娘,他那時才九歲,一個人孤零零地在城里當學徒,吃不飽,還要挨打,他傷心極了,盼望爺爺去救他,他是在懇求,在哭訴,絕不該有這種撒嬌的腔調。

      趙小楨還在往下念,還是那樣軟綿綿、奶聲奶氣的。

      “不是這樣的!”京京終于叫出來。

      屋里的朗讀聲一下子停了,六個人都吃驚地望著他。

      “你說什么?”趙小楨驚訝地問。

      京京有點兒發窘。也許,是他自己理解錯了呢?他嘟嘟囔囔地說:“讀得不對。”

      “什么呀!”趙小楨撇撇嘴,“你又不是老師,怎么知道我們讀得不對?”

      對呀,只有老師才有資格說這個話。要是程老師說:“不對。”那就是真的錯了。京京說的又算個什么呢?

      京京紅著臉,固執地嘟囔著:“不對。不對。”

      屋里的同學全都哄笑起來。趙小楨尖起嗓子說:“得了吧,老師不讓你讀,你就說人家不對。你在妒忌。”

      京京氣得要命。怎么能這么說呢?他雖然心里挺難受,可是一點兒也沒想到妒忌別人。他可不是那種小心眼兒的人。

      “好吧。”他在心里想,“誰愛怎么讀就怎么讀,我不管了。”

      他委屈地離開教室。走出好遠,他還聽見趙小楨銀鈴兒似的笑聲。

      到了上公開課的那天,教室里前前后后都擺滿了椅子,足足有二三十個老師和同學們擠在一間教室里。很多同學心里慌得不行,眼睛也不敢朝黑板看。程老師倒是不怕,打開課本就開始講課。先講契訶夫的生平、成就,再挑出幾個生字、生詞教了幾遍。接著她說:“下面請同學們表情朗讀課文……”

      按照事先的布置,當然只有林蓉一個人舉了手。其他同學動都不動。光那陣勢就把人嚇傻啦!誰敢瞎充好漢呢?

      林蓉從容不迫地朗誦了第一段。她讀得很流暢,很清楚,程老師滿意極了,連連點頭,眉里眼里都是笑。

      讀完這一段,老師一擺手,林蓉就坐下了。下面該是趙小楨。

      可是,過了好幾秒鐘也沒有動靜。京京覺得奇怪,抬頭往趙小楨那兒一看,她滿臉通紅,慌亂地盯著面前的講義,旁邊的同學拿手拐子捅她,她卻怎么也不肯抬起眼睛。她一定害怕得厲害。是啊,這么多老師看著呢,萬一一慌,讀得結結巴巴,多難為情!京京心里倒有點可憐起她來。

      程老師臉上有點發白。她嚴厲地咳嗽了一聲,趙小楨還是沒有舉手。全班都沒有人舉手。事先說好了的呀!

      京京在座位上不安地扭動著身子。他真想站起來。可是,如果舉了手,程老師會喊他嗎?課后趙小楨會不會嘲笑他?他真想念。不是要出風頭,是心里有種憋了很久的感情,想痛痛快快念出來,吐出來。

      他咬緊了嘴唇,鄭重地舉起右手,眼睛一眨不眨地望著程老師。

      程老師有點慌亂了。她的目光在全班同學臉上掃了一遍,想鼓勵更多的人舉手,可是,仍然只有一個李京京,這個聲音沙啞的李京京。她只好說了聲:“李京京,請你接下去讀。”

      “親愛的爺爺康司坦丁·瑪卡里奇!”京京大聲地、充滿感情地念著:“我在給您寫信。祝您過一個快樂的圣誕節,求上帝保佑您……”

      要是他真給爺爺寫了信,爺爺一定高興得要命吧?爺爺的水煙袋還是那么光亮光亮嗎?他在給誰講“長工和財主的故事”呢?還有妮兒,黑眼睛的、會爬樹的妮兒,她跟誰坐在一塊兒吃桑果?他真想念他們,他愿意離開城里的家,回到鄉下爺爺那兒去,一輩子不回來。一輩子!

      “‘……親愛的爺爺,發發慈悲吧,帶我離開這兒回家去,回到我們村子里去吧,我再也受不了啦……我給您跪下了,我會永遠為您禱告上帝,帶我離開這兒吧……’凡卡嘴角撇下來,拿臟手背揉揉眼睛,抽噎了一下。”

      兩顆晶亮的淚珠從京京眼睛里涌出來,“叭嗒”一聲落在手里的講義上,聲音那么響,把他自己都嚇了一跳。他立刻停止了朗讀,驚慌地往四下里看了看,還好,沒有人在笑話他,大家的神情都那么專注和認真。他稍稍地松了口氣,這才發現,自己早已經念過了趙小楨的那一段,幾乎把周海的一段也念完了。他想跟程老師道個歉,請老師原諒,可是心里難受得要命,什么話也說不出來。這個小小的可憐的“凡卡”,不知不覺中把他的魂兒都抓走了。老天爺,寫故事的人真有本事!

      他嘆了口氣,悄悄地坐了下來。教室里一片寂靜,靜得能聽見趙小楨輕輕抽泣的聲音。過了好一會兒,程老師從講臺上走下來,走到他面前,聲音發顫地說:“李京京,請你……把課文全部讀完吧。”

      他又站起來了,沙啞著嗓子,一字一句地、充滿感情地念著這個動人的故事。他心里在想:等放了學,我一定要、一定要躲到那個小樹林子里,給鄉下的爺爺寫一封信,一封長長的、像凡卡寫的那樣的信。最后,我完完整整地寫上爺爺家里的地址,我知道那個地址。

      課文研討

      整體把握

      這是一篇兒童小說,通過中學生李京京的故事,揭示了當前社會生活和教育中的一些現象和問題。

      1. 情節結構

      課文的主要情節是按時間順序發展的。學校要上公開課,內容是小說《萬卡》。非常喜歡這篇小說的李京京要求朗讀課文,遭到老師的拒絕。李京京心里不服氣,他不僅自己努力練習,而且還去糾正被安排朗讀的同學的錯誤。最后公開課時別人怯場,給了李京京一個機會,他終于聲情并茂地朗讀了《萬卡》,借此發泄了心中積郁的塊壘。小說的另一個情節線索是李京京的家庭,他從小和父母分離,和鄉下的爺爺住在一起;后來回到父母身邊,目睹父母時常吵架,而且經常成為父母不和的犧牲品。這樣的家庭境遇使他很容易和《萬卡》中的小主人公產生共鳴,這是他極力要朗讀《萬卡》的原因。所以這段次要的情節線索是推動主要情節發展的動力。兩者存在邏輯層次上的因果關系。

      2.人物性格

      李京京父母不和,他感受不到家庭的溫暖,幼小的心靈蒙上揮之不去的陰影,這些環境因素造就了他的沉郁、倔強、認真的性格。他對鄉下爺爺和小伙伴滿懷真摯感情,總是沉醉在過去幸福快樂的生活中,借此逃避灰暗的現實;小說《萬卡》引起他強烈的共鳴,他要以此發泄心中的郁悶,所以他對朗讀課文無比執著。老師以他嗓音不好為理由拒絕了他的要求,既傷害了他的自尊心,又使他感到現實生活的不如意和壓抑。但是李京京又是一個善良自強的孩子,他并沒有和老師同學反目成仇,而是一個人去努力;他指出同學朗讀的不足,也不是因為忌妒,而是滿懷真誠,希望同學能讀好這篇自己特別喜愛的小說。最后他終于得到機會,并不是為了表現自己,而是要尋求感情上的宣泄。課文對李京京的描寫很符合孩子的心理和性格。

      3.心理描寫

      課文中對李京京的心理活動描寫得很多,充分展現了孩子豐富的內心世界。當他的要求被老師拒絕后,“京京垂下頭。他多么喜歡這個故事啊!他真想念一段,哪怕是幾行字的那么一小段呢!他準能念好。朗讀課文難道一定要唱歌的嗓子嗎?”表現了他執著、倔強的性格。懷念鄉下爺爺和妮兒的段落,少年心理活動描寫得更加細膩、真切。當京京糾正趙小禎的錯誤時,同學們嘲笑他“妒忌”,他內心的委屈通過“誰愛怎么讀就怎么讀,我不管了”的想法形象地表現出來,非常切合孩子的心理。最后他朗讀時的內心起伏,更鮮明地表現出人物的性格特點和生活境況,讓人感動。

      4.映襯

      小說以朗讀《萬卡》為契機,帶入情節和人物。萬卡和主人公李京京的活動緊緊纏繞在一起。由朗讀《萬卡》,帶出李京京的家庭和他對爺爺的思念:“他不喜歡這個家,總是想念鄉下的爺爺。就像可憐的小萬卡盼望爺爺接他回家一樣,京京也盼望爺爺哪一天來看看他。這個萬卡寫的信多好啊!京京還沒有給爺爺寫過信,他不知道自己能寫成什么樣子。”由萬卡的小女伙伴想到妮兒……最后朗讀時他仿佛和凡卡心心相通:“要是他真給爺爺寫了信,爺爺一定高興得要命吧?……他真想念他們,他愿意離開城里的家,回到鄉下爺爺那兒去,一輩子不回來。一輩子!”最后“他心里在想……我完完整整地寫上爺爺家里的地址,我知道那個地址。”現實和小說《萬卡》在李京京的心里已經是真實和虛擬交融了,李京京悲涼的感情世界也全面呈現在讀者眼前。

      問題研究

      1.課文的主題,對教育有怎樣的針對性?

      首先,教育的目的和對象是什么?是精英教育,還是大眾教育?在課文中,老師重視對“優秀學生”的教育,并給予他們過多的機會,對像李京京這樣有“問題”的學生,指導和關心不夠,往往在無意識中還打擊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挫傷他們的進取心和自尊心。第二,教師在教學中,事先安排,弄虛作假,不僅給學生帶來不公正的感覺,而且對學生誠信做人也帶來負面影響。第三,在課文中反映出教師的行為觀念也存在一定的偏差,缺少愛心、平等待人等教師應具有的優秀品質,這在像李京京這樣比較敏感的學生眼中,表現得尤為突出,對他們的心理成長有一定的負作用。

      2.課文怎樣體現了少年的心理特征?

      像李京京這樣年齡段的學生,正處于成長期,少年心理易受影響。尤其是和自己生活體驗有相似感覺的經驗。李京京和萬卡的生活有一定的相似性,所以在感情上產生強烈的共鳴,他為萬卡的不幸而感動、而悲傷,他執著地要在課堂上朗讀這篇小說,也許換了一篇反映家庭幸福、父母恩愛的小說,他就沒有了這樣的積極性了。所以,重視學生個體的感覺,重視學生的個性,是需要我們認真探討的地方。這篇小說所寫的有李京京這樣家庭遭遇的學生可能在實際生活中是少數,但是反映出來的問題,在生活中是普遍存在的。

      《心聲》課文賞析

      1、巧妙選取敘述視角。

      小說通過對敘事人不同的安排形成不同的敘事視角。敘述人的安排,往往是小說藝術的核心課題之一。本文以第三人稱的方式來敘述故事,“我”就是整個故事的見證者,旁觀者。“我”似乎目睹了故事情節的整個過程,面對了老師對京京的不公正的對待,同學們對京京的諷刺挖苦,見證了京京的難過、委屈、矛盾、堅毅……我的心里感受,我的思想傾向提醒著讀者和感染著讀者。我就像是一個天使,又像是一個影子,我時刻與京京相伴,能體會他的痛苦,分享他的快樂,能讀懂他的心思,感受他的渴望,理解他的愛憎。“我”的敘述角度,使得文章更顯得真實,不僅具備了以第一人稱“京京”的身份敘述的感染力,同時又更能引起讀者理性的思考,更能突顯文章深刻的主題。讀者不單單是被京京的苦惱、京京的遭遇在情感上感染著,更主要的是可以沉下心來從社會歷史角度去看當今社會比較普遍的這個社會現象,從而深入思考當今教育界存在的一些問題,由一個人看到一類人,由一件事看穿這件事背后所掩藏著的一個大的社會問題:虛榮的老師、虛假的公開課對于一個敏感的學生將造成多大的傷害呀!

      2、細膩描摹心理活動。

      人物形象的塑造離不開細節描摹。本文成功塑造了李京京、程老師兩個典型的主要人物形象,描寫方法非常豐富:語言、動作、外貌、心理一應俱全。其中,尤其是對李京京大量地細節地心理描寫相當成功,充分展現了京京豐富的內心世界,從而造就了小說創作的藝術美。京京對讀課文的渴望,對鄉下爺爺的思念,對兒時伙伴的想念,對現今不如意的家庭生活的厭倦,對老師不給自己朗讀機會的不滿,對同學誤解的難過,對和自己有相同遭遇的萬卡的同情和感同身受,還有得到讀書機會后的矛盾……大量的精雕細刻的心理描寫,都實實在在的撥動著讀者的心弦,撞擊著讀者的心海。兒童小說如此多的心理描寫,非常少見。而本文的成功之處就在于,作者通過大量的心理描寫塑造了一個活生生的人物形象——京京。京京就是這樣,總是一個人心事重重,似乎周圍知心同學極少,倍感孤獨。他自尊心強、敏感,容易受傷害,但是,他又非常勇敢、堅強、剛毅,不氣餒,不屈服。他孩子氣,但是由于特殊的家庭背景,又使得他比一般孩子懂事、寬容。正是這些心理描寫突顯了京京的典型的性格。

      3、細微語句寓深意。

      小說家的許多真實的意圖往往就隱含在小說語言的言外之意中。作者黃培佳就是非常善于將自己對于小說主旨的揭示蘊于文中人物 普通的語言之中的一個小說家。比如:“程老師總喜歡拖那么幾分鐘,好像這樣就能讓全班都考一百分似的。”,言外之意成績的提高不是靠壓堂實現的,同時也體現了學生對于老師壓堂行為的不滿,當然,其中所隱含的作者的態度就不言而喻了。“朗讀課文難道一定要唱歌的嗓子嗎?”“可是公開教學課難道是上臺表演嗎?嗓子不好的人,就只能躲在樹林子里讀他喜歡的課文嗎?”很顯然,言外之意是朗讀課文決定因素是感情,不是音色、音質;公開課不應該是虛假的表演,成功的課堂應該是學生主體的課堂,優秀的教師應該是平等公正對待每一個同學的教師,應該能給每個學生展示的舞臺的教師,這里的譴責意味是相當濃厚的。“你又不是老師,怎么知道我們讀得不對?”“對呀,只有老師才有資格說這個話。”“要是程老師說:‘不對。’那就是真的錯了。京京說的又算個什么呢?”雖說,小孩子由于年齡特點,大多崇拜自己的老師,但是如果這個老師平時就是個尊重學生意見,和學生平等交流,鼓勵學生自主表達自己見解的老師,學生會有這種思想嗎?這種唯老師獨尊、盲目服從和崇拜的現象何時才能真正避免?小說京京話語的分量在這樣一個集體里是多么微不足道啊!就是透過這么幾句話,作者的寫作意圖就顯而易見了。

      4、故事情節富波瀾。

      小說中人物形象的塑造必須在情節的流動過程中完成,情節對塑造人物形象起著決定性作用。凡是優秀的作品,總是善于以出人意料的情節,以突然變換的場景,吸引人們的注意力,并由此形成跌宕美。作者黃培佳對于小說情節的設計更是波瀾起伏,匠心獨運。

      小說四部分其實就是四個場景,四個情節。第一部分寫京京喜愛《凡卡》,要求朗讀課文遭到老師拒絕,是故事情節的開端,這原本就讓人心生一凜;第二部分寫京京的傷心和對往事的回憶以及小樹林中的宣泄朗讀,是情節的發展的第一個低潮;第三部分他糾正同學朗讀中的錯誤,未被接受反被嘲笑,是情節設置的第二個低潮,給讀者山窮水盡之感,胸中充滿無盡的壓抑。而到了第四部分,情節急轉,京京臨危受命,讀得非常好,程老師臨時改變主意,讓他把剩下的課文全部讀完,這是情節的高潮。讀到這里,給讀者的感覺就好像瀑布之水直瀉澗底又來了個翻身大逆轉,濺起浪花朵朵;又像空中雄鷹俯沖到谷地,又來了個回旋上升,直沖霄漢,攜起落葉片片……故事情節大起大落、張弛有度,魅力無窮,再加上懸念迭起的情節設計,再一次增強了本文的藝術魅力。

      北京教育學院中文系姜峰教授說:“讀小說,就是讀社會,讀人生,讀心靈。”在閱讀這篇小說的時候,我們跟隨著主人公李京京的情感去體驗,感同身受他的苦痛;我們跟隨作者的眼光去審視,不難發現社會生活和義務教育中普遍存在的一些令人深思的問題。從李京京身上,從程老師身上,我們都能獲得一定的啟發,獲得一些關于為人、關于人生的感悟。黃培佳女士的《心聲》的確是一篇不可多得的美文!

      課文《心聲》優秀教案

      【教學內容分析】

      這篇小說反映了當前教育的某些現象,指導閱讀時,要注意兒童的心理特征,可以引導學生討論,以利于素質教育的理念的樹立和推廣。

      【教學對象分析】

      鑒于學生有一定的生活體驗,通過自讀、合作探究基本上能理解文意,因此要讓學生自己梳理小說的情節,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及培養學生的愛心和平等待人的良好的品質。

      【教學目的】

      通過小學生李京京的故事,揭示了當前社會生活和教育中的一些現象和問題,培養了學生的愛心和平等待人的良好品質,體會李京京的豐富的內心世界。

      【教學重點】

      學生通過閱讀課文,自己提出問題與同學合作交流,理解本文內容。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二、閱讀課文

      學生按500字/分閱讀課文,看看自己讀明白了什么問題?還有哪些問題沒讀懂?

      三、再讀課文

      可以邊讀邊討論,小組交流,解決閱讀時的疑難問題,(要注意兒童的心理變化)師生共同探討完成。

      四、擴展練習

      1、萬卡為什么那樣打動李京京,你從中得到有關文學欣賞方面的哪些啟示?

      2、這篇小說觸及了當前教育中的某種現象,你對這種現象有什么看法?

      【教學反思】

      學生能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變看法。

    【初中課文心聲原文】相關文章:

    心聲課文原文10-09

    課文心聲原文11-20

    勸學初中課文原文08-09

    初中亡羊補牢課文原文10-21

    初中課文愛蓮說原文10-04

    初中課文臺階原文07-28

    初中課文景陽岡原文08-25

    初中課文秋天原文09-03

    初中課文散步原文07-01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国产精品嫩草影院 | 一本清日本在线视频精品 | 日韩美女少妇免费观看 | 色综合久久综合欧美综合网 | 日韩福利片午夜免费观着 | 性色αv国产精品久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