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中石獸的文言現象

    時間:2024-11-17 10:59:00 河中石獸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河中石獸的文言現象

      導語: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河中石獸原文以及文言現象,供大家學習和參考。

      河中石獸

      朝代:清代

      作者:紀昀

      原文:

      滄州南一寺臨河干,山門圮于河,二石獸并沉焉。閱十余歲,僧募金重修,求石獸于水中,竟不可得。以為順流下矣,棹數小舟,曳鐵鈀,尋十余里,無跡。

      一講學家設帳寺中,聞之笑曰:“爾輩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豈能為暴漲攜之去?乃石性堅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漸沉漸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顛乎?”眾服為確論。

      一老河兵聞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當求之于上流。蓋石性堅重,沙性松浮,水不能沖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處嚙沙為坎穴,漸激漸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擲坎穴中。如是再嚙,石又再轉。轉轉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顛;求之地中,不更顛乎?”如其言,果得于數里外。(轉轉 一作:再轉)

      然則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據理臆斷歟?

      文言現象:

      古今異義

      1.干:古義:岸邊。今義:做。

      2.耳:古義:罷了。今義:五官之一,用來聽聲音。

      3.物理:古義:事物的道理,規律。今義:一種學科。

      4.并:古義:一起 。今義:并列。

      5.閱:古義:經歷。 今義:閱讀。

      6.是:代詞 ,此,這。今義:表示判斷(多指正確,但并不完全是)。

      7.但:古義:但,只。 今義:表示轉折 但是,卻。

      8.求:古義:尋找。今義:請求、要求、追求。

      9.已:古義:停止。今義:已經。

      10.如:古義:像這樣。今義:如果

      11.蓋:古義:大概。今義:有遮蔽作用的東西;由上往下覆。

      一詞多義

      1.為:

      豈能為暴漲攜之去 (為:介詞“被”)

      必與石下迎水處嚙沙為坎穴 (為:動詞“成為”)

      眾服為確論 (為:動詞“認為是”或“是”)

      2.重:

      僧募金重修 (重:讀chóng,重新)

      乃石性堅重 重:(讀zhòng,分量較大,與“輕”相對)

    【河中石獸的文言現象】相關文章:

    河中石獸文言虛詞09-05

    文言文河中石獸07-31

    《河中石獸》文言文07-31

    河中石獸拼音版文言文《河中石獸》原文及譯文05-01

    河中石獸的文言文意思05-18

    河中石獸文言文及翻譯08-19

    文言文河中石獸原文07-13

    《河中石獸》10-05

    河中石獸實詞06-08

    河中石獸的教學09-21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欧美偷拍视频一区 | 在线观看的AV大片 | 日本欧美另类视频在线 | 亚洲国产精品自在在线观看 |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不卡 | 亚洲国产精品手机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