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中石獸》的教學設計

    時間:2024-11-30 00:00:41 河中石獸 我要投稿

    《河中石獸》的教學設計

      導語:《河中石獸》選自《閱微草堂筆記》,作者為紀昀,題目是編者加的。本文入選語文版語文七年級上冊第27課。以下是由應屆畢業生網為您整理的《河中石獸》教學設計,歡迎閱讀!

    《河中石獸》的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積累文言詞語,理解文章內容。

      3.反復誦讀,懂得“實踐出真知”的道理。

      【教學重點】

      能準確地翻譯課文、理解文章內容。

      【教學難點】

      幫助學生理解為什么老河兵的方法是對的。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老師先請問大家一個問題,假如將相同量的一杯冷水和一杯熱水同時放入冰箱中冷凍,你覺得哪杯水會先結冰?(生答)有人說是冷水,有人說是熱水,也有人說是一起結冰,那么實驗證明是熱水先結冰。發現這個現象的是非洲坦桑尼亞的一所中學的初三學生姆潘巴,所以世界上將這一奇特的現象稱為姆潘巴效應。其實,生活當中還有很多讓我們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清代大才子紀昀帶給我們的故事《河中石獸》,看看發生了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情。

      二、疑讀 正其音

      古人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

      1.讀一讀。

      要求:讀準字音,讀順句子。(板演生僻字)圮 木杮

      學生自由朗讀,用批注法在文中標出生字難句,并記下疑惑。

      2. 指名朗讀,讀出提高。

      請學生評價(評價可從正音、停頓兩個角度進行)

      正音:看黑板

      劃一劃:

      師:字正腔圓,還要讀出節奏感。

      僧/募金重修

      是/非木杮

      蓋/石性/堅重

      棹(zhào)/數小舟

      教師:請你發現,該如何停頓呢?

      讓學生在觀察中思考,在思考中體悟。目的是教給學生劃分句子節奏的一般方法:注重文言語感按意義劃分,在主謂之間、動賓之間、句首發語詞、關聯詞、時間副詞后需停頓等等,讓學生在文中劃出朗讀節奏。激發學生的朗讀熱情,完成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的教學目標。

      3.齊讀

      要求學生在讀準字音以及停頓的基礎上注意揣摩人物的語氣語調。

      4.感知文意。

      本文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得出了怎樣的道理?(原文)。

      故事:一個廟門口的石獸倒塌在河里,十幾年后,人們找石獸的故事。

      道理: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不可據理臆斷。

      三、譯讀 明其意

      (一)小組合作,理解文意。

      要求: 1.組內輪流翻譯

      2.難點做好標記

      (二)你問我答。請學生提出自己有疑惑的句子,全班交流。

      通過合作解決了很多問題,老師這里有一個表格,來檢查一下你的翻譯情況。)

      (三)譯一譯(合作探究,突破難點。重難點詞句)

      教師:幾個人?分別是誰?按照誰的方法找到了石獸?怎么看出的?

      1.果得于數里外 (倒裝句)倒裝還原了!省略的加上了!之

      教師:什么地方找到的?

      2.當求之于上流 (運用倒裝方法)

      教師:一般會上哪里去找?可是老河兵為什么要去上游呢?

      3.蓋石性堅重,沙性松浮,水不能沖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處嚙沙為坎穴。漸激漸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擲坎穴中。如是再嚙,石又再轉。轉轉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

      教師:很長,理解有難度。大聲地翻譯,疑難可以同桌交流。

      請一生翻譯。其他同學可以補充。(關注課下注釋)

      畫一畫:把老河兵的這句話轉換成圖形(簡筆畫)來演示一下。

      (時間只有兩分鐘,左為上流,右為下流)

      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處嚙沙為坎穴。

      教師:看來大家已經把最難的句子理解了,老河兵按照他的方法找到了石獸。那么其他人又是怎么找的呢?

      再讀后兩個理由,有什么發現?(有相同的理由)

      有相同點可是為什么講學家找不到呢?(注釋8)

      找出老河兵對這兩個人評論的句子。

      4.變一變(順序顛倒一下可以嗎?)

      求之下流,固顛;求之地中,不更(重讀)顛乎?(通假現象)

      求之地中,固顛;求之下流,不更顛乎?

      求之下流,固顛;求之地中,更顛。

      小結:反問句,更能體現對講學家的嘲諷。

      5.找一找

      紀曉嵐的作品記錄很多親身經歷,詳述一切他認為值得注意的事件,又對所敘內容常常加以譏諷和評論。文中哪些地方還可以讀出作者對講學家的嘲諷?

      教師:用波浪線劃出所有體現作者對講學家嘲諷的句子?

      (1)然則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據理臆斷歟?

      翻譯——哪里體現嘲諷——讀語氣(5人)——齊讀

      寫法:以小見大 借事說理

      還有哪句?

      (2)一講學家設帳寺中,聞之笑曰。 (嘲諷)圈出笑一詞 讀兩個笑句子

      (3)爾輩不能究物理。(古今異義)

      教師:還有沒有?

      (4)沿河求之,不亦顛乎?

      6.比一比

      教師:講學家笑了,老河兵也笑了。他們的笑一樣嗎?你又怎樣理解其中的意味?

      (1) 一講學家設帳寺中聞之( )笑曰

      (2) 一老河兵聞之又( )笑曰

      請在他們的語言中揣摩一下人物的神態,在括號里填一個合適的詞語,并說理由。

      講學家:諷刺,高傲,自負,嘲諷,自以為是

      老河兵:胸有成竹,自信滿滿,堅定

      想一想:請發揮想象,描述“講學家”和“老河兵”的心理活動,揭示出他們“笑”的緣由。

      (1)一講學家設帳寺中,聞之,心中暗想:____,不由笑之。

      (2)一老河兵聞之,心中暗想:_______,又笑之。

      7.分角色朗讀(齊讀),讀出語氣語調

      四、創讀 悟其理

      演一演(情景再現)

      請發揮想象,用第一人稱再現文中某個人物尋找石獸的經過。(語言、動作、心理、神態、細節等)

      互相評價

      假若廟僧、講學家和老河兵就在你面前,你想對誰說幾句話?說什么?

      五、背讀 得其法

      投影:背一背

      凡河中______,當求之于_____。蓋石性______,沙性______,水不能沖______,其反激之______,必于石下迎______處嚙沙為______,漸______漸______,至石之______,石必倒擲______中,如是再______,石又再______,轉轉______,遂反溯流逆______矣。求之______,固______;求之______,不更______乎?

      若有時間再減,再背。 凡______,當________ 之于_____。蓋______,沙性______,水不能沖______,其______,必于_____迎______處_____為______,漸______漸______,至石之______,石必______中,如是再______,石又再______,轉轉______,遂反溯流逆______矣。求之______,固______;求之______,不______乎?

      六、課上總結,布置作業

      填一填

      把這節課的收獲(做事、做人)變成一句話填上去。

      然則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據理臆斷歟?

      然則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不可據理臆斷,————。

      生:透過現象看本質

      生:實踐出真知 重視實踐

      生:多元化思考多角度思考

      生:不應該嘲笑別人,謙虛

      閱讀紀昀的《閱微草堂筆記》

      希望同學們多讀書明理,思考明智,實踐明知

      板書設計:

      僧 人:水

      講學家:石 沙 諷刺 高傲 自以為是 嘲諷

      老河兵:水 石 沙 胸有成竹 堅定

    【《河中石獸》的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人教版《河中石獸》教學設計09-13

    河中石獸的教學09-21

    河中石獸教學設計11篇08-28

    《河中石獸》教學設計12篇10-06

    《河中石獸》10-05

    河中石獸的教學反思09-09

    《河中石獸》的教學反思06-26

    《河中石獸》教學稿10-17

    《河中石獸》教學實錄【經典】02-25

    河中石獸的教學反思10-16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视频在线精品 | 亚洲午夜aⅴ视频 | 亚洲一区二区国产精品无l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V五月天宝贝 | 亚洲欧美综合国产精品一区 | 天堂网亚洲综合在线中文字幕 | 中文字幕乱码一区久久麻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