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英臺近》的古詩解釋

    時間:2020-08-16 10:55:53 古詩 我要投稿

    《祝英臺近》的古詩解釋

      【年代】:

    《祝英臺近》的古詩解釋

      宋

      【作者】:

      辛棄疾——《祝英臺近》

      【內容】:

      寶釵分,

      桃葉渡,

      煙柳暗南浦。

      怕上層樓,

      十日九風雨。

      斷腸片片飛紅,

      都無人管,

      倩誰喚流鶯聲住?

      鬢邊覷,

      試把花卜心期,

      才簪又重數。

      羅帳燈昏,

      嗚咽夢中語:

      是他春帶愁來,

      春歸何處?

      卻不解將愁歸去?

      【注釋】:

      寶釵分:釵為古代婦女簪發首飾。分為兩股,情人分別時,各執一股為紀念。寶釵分,即夫婦離別之意。

      桃葉渡:在南京秦淮河與青溪合流之處。這里泛指男女送別之處。

      南浦:水邊,泛指送別的`地方。江淹《別賦》:“送君南浦,傷如之何。”

      飛紅:落花。

      覷(qù):細看,斜視。這三句是說細看鬢邊的花兒,拿下來數花片以卜歸期,才插上又忘了,因而取下來重數一遍。

      【賞析】:

      這首詞,作者借“閨怨”以抒情懷。上片著意描繪春景,抒寫傷離恨別之情。暮春時節,煙雨凄迷,落紅片片;鶯啼不止,聲聲斷腸。下片著意寫人。分寫醒時與夢中,表現了盼歸念遠之情。花卜歸期,音問難通;夢中哽咽,相思不已。

      春帶愁來,卻未將愁歸去。詞中托物起興,通過春意闌珊、閨怨別情,表達作者對國事的深切關懷與憂慮。全詞千回百折,委婉含蓄,悱惻纏綿,細膩傳神而余韻悠長。顯示出辛詞風格的多樣性。

      張侃《拙軒集》:辛幼安《祝英臺》云:“是他春帶愁來,春歸何處,卻不解將愁歸去。”王君玉《祝英臺》云:“可堪妒柳羞花,下床都懶,便瘦也教春知道。”前一詞欲春帶愁去,后一詞欲春知道瘦。近世春晚詞,少有比者。

      譚獻《譚評詞辨》:“斷腸”三句,一波三過折,末三句托興深切,亦非全用直語。

      沈謙《填詞雜說》:稼軒詞以激揚奮厲為工,至“寶釵分,桃葉渡”一曲,昵狎溫柔,魂消意盡,詞人伎倆,真不可測。

      張惠言《張惠言詞選》:此與德祐太學生二詞用意相似,點點飛紅,傷君子之棄;流鶯,惡小人得志也;春帶愁來,其刺趙、張乎?

      張炎《詞源·賦情》:簸弄風月,陶寫性情,詞婉于詩;蓋聲出鶯吭燕舌聞,稍近乎情可也。……辛稼軒《祝英臺近》……詩景中帶情,而有騷雅。

      黃蓼園《蓼園詞選》:按此閨怨詞也。史稱稼軒人材,大類溫嶠,陶侃、周益公等抑之,為之惜。此必有所托,而借閨怨以抒其志乎!言自與良人分釵后,一片煙雨迷離,落紅已盡,而鶯聲未止,將奈之何乎?次闋言問卜,欲求會而間阻實多,而憂愁之念將不能自已矣;意致凄婉,其志可憫。史稱葉衡入相,薦棄疾有大略,召見提刑江西,平劇盜,兼湖南安撫,盜起湖、湘,棄疾悉平之。后奏請于湖南設飛虎軍,詔委以規劃。時樞府有不樂者,數阻撓之,議者以聚斂聞,降御前金字牌停住。棄疾開陳本末,繪圖繳進,上乃釋然。詞或作于此時乎?

    【《祝英臺近》的古詩解釋】相關文章:

    辛棄疾《祝英臺近·晚春》原文及賞析01-05

    《祝英臺近·春日客龜溪游廢園》詩詞鑒賞06-22

    祝英臺近·掛輕帆_蘇軾的詞原文賞析及翻譯08-27

    山中王維古詩解釋11-03

    蟬李商隱古詩解釋01-24

    描寫秋天的古詩及解釋06-25

    游子吟古詩的解釋05-23

    古詩贈汪倫的解釋01-09

    古詩《題西林壁》的解釋05-24

    王維嘆白發古詩解釋08-02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日韩动漫一区在线观看 | 日韩一级香蕉片在线观看 | 亚洲中文字幕一级视频 | 在线亚洲一区二区 | 在线观看免费h视频网站 | 最精品中文字幕亚洲日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