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節日小報資料

    時間:2024-10-26 08:33:41 板報大全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小學節日小報資料

      節日是人類社會生活的樞紐,是人類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載體。歷經千百年歲月滄桑的傳統節日,更是一個民族成熟文明的縮影,它既體現著人與自然的關系,又反映著現實的人與人的聯系。下面小編收集了小學節日小報資料,供大家欣賞。

    小學節日小報資料

      小學節日小報1

      小學節日小報2

      小學節日小報3

      小學節日小報4

      小學節日小報5

      小學節日小報6

      小學節日小報7

      小學節日小報8

      小學節日小報9

      一、春節小報資料春節的習俗

      守歲

      中國民間在除夕有守歲的習慣,俗名“熬年”。守歲從吃年夜飯開始,這頓年夜飯要慢慢地吃,從掌燈時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還有的人家除了很小的孩子,其他人整晚都不能入眠。根據宗懔《荊楚歲時記》的記載,至少在南北朝時就已有吃年夜飯的習俗。 守歲的習俗,既有對如水逝去的歲月含惜別留戀之情,又有對來臨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開門炮仗

      春節早晨,開門大吉,先放爆竹,叫做“開門炮仗”。爆竹聲后,碎紅滿地,燦若云錦,稱為“滿堂紅”。這時滿街瑞氣,喜氣洋洋。

      春節里的一項重要活動,是到親朋好友家和鄰居那里祝賀新春,舊稱拜年。漢族拜年之風,漢代已有。唐宋之后十分盛行,有些不便親身前往的,可用名帖投賀。東漢時稱為“刺”,故名片又稱“名刺”。明代之后,許多人家在門口貼一個紅紙袋,專收名帖,叫“門簿”。  拜年

      給壓歲錢

      壓歲錢是由長輩發給晚輩的,有的家里是吃完年夜飯后,人人坐在桌旁不許走,等大家都吃完了,由長輩發給晚輩,并勉勵兒孫在新的一年里學習長進,好好做人。有的人家是父母在夜晚待子女睡熟后,放在他們的枕頭下過年給壓歲錢,體現出長輩對晚輩的關愛和晚輩對長輩的尊敬,是一項整合家庭倫理關系的民俗活動。

      祭祖

      年謠稱:“臘月二十九,上墳請祖上大供”。對于祖先的崇拜,在中國由來已久。視死如生不僅是孝道的重要標志,也是尊老敬老的美德。春節是大節,上墳請祖儀式也就格外鄭重。上墳請祖的時間,大多數地區在二十九日早晨請祖。據漢代崔寔的《四民月令》記載:“正月之朔是為正月,躬率妻孥,潔祀祖禰。及祀日,進酒降神畢,乃室家尊卑,無大無小,以次列于先祖之前,子婦曾孫各上椒酒于家長,稱觴舉壽,欣欣如也。”這說明,早在漢代中國的祭祖活動就已經是春節中一項十分重要的活動了。

      春節祝福語

      1、新年來了,送你七朵幸福花:財運如爆米花,愛情如玫瑰花,事業如牽牛花,生活如火焰花,有了愛情不心花,有了錢財不亂花,發了橫財給我花!

      2、瑞雪紅梅春意鬧,祝福先祝狗年好。踏遍青山人未老,萬水千山家鄉好。紅翎雄雞知報曉,祈福龍鯉吹泡泡。虬枝盤結放鞭炮,地鍋木炭煮水餃。大紅燈籠高高照,童齒鶴顏哈哈笑。枝上雪花吹又少,開心娛樂需趁早。其樂融融開懷笑,萬事如意新年好。祝您身體健康,狗年吉祥!

      3、山舞銀馬過新年,歡天喜地連成片。瑞雪紛飛換新顏,對聯成雙喜氣染。普天同慶盛世傳,五湖四海好運連。金龍擺尾歡笑去,銀馬翹首正歡騰。祝你身康體健,狗年行好運。

      4、在xx年,祝你:生活越來越好,年齡越看越小,存款直線上飆,掙錢如同割草,身穿貂毛皮草,胸戴珍珠瑪瑙,腳蹬汽車油門,開著寶馬亂跑!

      5、留一絲微笑,還生命一個燦爛,留一分奇跡,還時間一個永恒,拂去歲月的匆忙,在人生的小巷,留一份屬于自己的天空,親愛的你,是否愿意在xx新年到來之際,讓自己天空更加純凈,那就帶上我的祝福,快樂每一天。

      二、關于清明節的資料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是中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 。中國漢族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受漢族文化的影響,中國24個少數民族,都有過清明節的習俗。掃墓祭祖、踏青郊游是基本主題。

      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于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后來民間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20xx年5月20日,中國文化部申報的清明節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清明節傳統習俗:蕩秋千

      這是中國古代清明節習俗。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載“天寶宮中至寒食節竟豎秋千,令宮嬪輩戲笑以為宴樂。帝呼為半仙之戲,都中士民因而呼之”,宋代宰相文彥博詩《寒食日過龍門》,詩中描寫為 “橋邊楊柳垂青線,林立秋千掛彩繩。”秋千,意即揪著皮繩而遷移。它的歷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為了避忌諱,改之為秋千。古時的秋千多用樹椏枝為架,再拴上彩帶做成。后來逐步發展為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秋千。蕩秋千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為人們特別是兒童所喜愛。

    【小學節日小報資料】相關文章:

    端午節的小報內容資料06-14

    春節英語小報資料03-13

    春節手繪小報資料03-22

    2年級數學小報資料08-30

    小學英語小報內容06-06

    三年級學雷鋒小報資料02-29

    數學小報10-20

    春節節日英語小報(精選22篇)02-01

    文明春節節日小報內容10-06

    春節節日小報內容100字03-23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日韩国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 | 中国国产一级精品片免费 | 亚洲日本天堂在线 | 香港三日本三级三级少妇久久 | 亚洲精品国产品国语在线 | 亚洲国产综合专区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