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和他的“高考指南”

    時間:2024-09-10 16:41:36 白居易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白居易和他的“高考指南”

      高考完了,你的那些教輔讀物參考書在哪里?

    白居易和他的“高考指南”

      對于參加高考的莘莘學子而言,誰沒有手拿《掌寶》、頭頂《龍門》、腳踏《三維》、懷抱《53》、魂牽《百煉鋼》的經歷?

      這些教輔書,讓考生們愛時視之如珍寶,恨時棄之如敝履,一考試完立刻扔到墻角,連多看它一眼的心情都沒有。

      可是唐朝時有一個考生,他參加高考時一邊復習一邊自己編教輔,考生們都爭相購買,而且直到現在還有很多人在研究他當時寫的這本“高考指南”。

      一千多年了呀,厲害了word 哥!

      這個人就是白居易。

      他從小就是個神童,六個月大的時候,媽媽抱著他在屏風旁玩耍,指著上面的字一一告訴他讀音,誰知道一天媽媽開玩笑地問他哪個字是“之”,他居然伸出小手去指屏風上的“之”字。媽媽驚呆了,又問他“無”在哪里,他居然又指對了!

      媽媽連著問了他好多回,他都能指對。成語庫里有個詞叫“略識之無”,現在指最簡單的字,形容識字不多,怎么樣?知道它的來歷了吧?

      這可真是天生的“別人家的孩子”呀!

      五歲,開始寫詩,他寫的“華山詩”中有一句“群山我為大,更無白云齊”,簡直令人驚掉下巴,此后,“神童”的稱呼代替了他的名字。

      九歲,別人家的孩子還在搖頭晃腦的背詩的時候,他已經精通詩歌的聲律了。

      后來北方發生叛亂,居住在河南新鄭的小居易被父親送往江南吳中避難。他十五歲的時候,給在徐州的哥哥寫了一封信——

      江南送北客因憑寄徐州兄弟書

      故園望斷欲何如?楚水吳山萬里余。

      今日因君訪兄弟,數行鄉淚一封書。

      這不是一首詩嗎,怎么說是信呢?對于一個被稱為“詩魔”的人而言,連日常對話都想用詩來表達,更何況是家書乎!

      它想表達的其實就兩個字:想家。

      這首詩迅速被傳唱開來。

      十七歲,白居易只身一人來到長安。

      在唐朝,要想做官有兩個途徑,一個是干謁,就是拜訪權貴,得到他們的推薦,二是參加科舉考試。

      白居易先走的第一條路。他帶著詩去拜訪當時的大詩人顧況。顧況一聽“白居易”這個名字就笑了,他想逗逗這個小伙子:“長安米貴,居大不易呀”!

      年輕人,你以為帝都是好闖的嗎?物價很高啊,你居然叫“居易”,你知道長安的房租有多貴嗎?

      白居易沒有說話,只是恭恭敬敬雙手奉上自己寫的詩:

      賦得古原草送別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顧況看完大吃一驚,抬頭看白居易:“你今年多大?”

      “十七。”

      這可真是長江后浪推前浪,后浪把前浪拍在沙灘上啊!顧況長嘆一聲:“道得個語,居即易矣!”

      后來的事實證明,白居易的確很厲害,日本仁明天皇從唐朝商人那里看到白居易寫的詩,視若珍寶,愛不釋手,每天放在枕邊讀一兩首才入睡。他交代使者,只要白居易寫出了新詩,他不惜重金第一時間購買!

      有學者研究,日本平安時代問世的《源氏物語》和《枕草子》有多處引用白居易的詩歌。而周圍其他一些小國家也都遍布白居易的粉絲,契丹人甚至在上早朝的時候要先朗誦白居易的詩歌,然后再議事。

      這場景像不像我們很多公司開早會?

      領導先喊一句:早上好!

      員工大聲回答:好!很好!非常好!越來越好!明天會更好!

      皇上先喊一句:白居易!

      朝臣們大聲回答: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哈哈,這場景,真壯觀!

      不過白居易雖然在長安一鳴驚人,但是并沒有得到推薦,所以他回家老老實實地準備考試去了。

      白居易回到家中閉門苦讀,中間因為經歷了父親去世的打擊,生活困窘,連吃飯都沒有保證,“晝行有饑色,夜寢無安魂”是他對那段生活的描繪。

      終于,在他二十九歲那年,他再次踏入京城長安。這次他一舉中得進士,名列第四。放榜之后,宰相要親自接見新科進士,這是何等的榮耀呀!

      他們去慈恩寺,在大雁塔下題名留念,白居易非常得意地寫下了:

      慈恩塔下題名處,十七人中最少年。

      二十九歲還“最少年”?有沒有搞錯?

      當然沒有。

      你知道唐朝的考試有多難嗎?

      唐朝的科舉考試分為兩類:一類叫常科,一類叫制科。

      “常科”就是每年都會分期舉行的考試,主要有“明經”和“進士”兩種。

      “明經”主要考記憶力,類似于我們現在的填空啊、簡答啊之類的,考的內容吧,也就十幾本經書而已,分為大經、中經、小經。大經是《禮記》、《左傳》,中經是《詩經》、《周禮》、《儀禮》,小經是《周易》、《尚書》、《公羊傳》、《谷梁傳》,從這九本里面抽查。

      哦對了,還有兩本必考的經書是《孝經》和《論語》。

      天哪,你確定這只是其中一部分?

      對啊,這只是一盤小菜,大餐在后面呢!

      再來說“進士”考試,它的考試內容有五十多種,范圍涵蓋了經書、時事政治、經濟、制度、軍事、法律、鹽政、漕運、歷史、數學、文字學,甚至還有一些道家的文化。

      怪不得當時流傳一句話: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

      五十歲能考上進士都算是年輕的了!白居易那年“才”二十九歲嘛!更何況那么多考生,包括考了很多年的復讀生,只錄取十七個人,他一次就考上了,還不能得意一下?

      孟郊有句詩,不比白居易更嘚瑟?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相比之下,白居易已經算是很低調的了。他一帆風順地連過“縣試”、“州試”和“進士”三道大關,可謂是“十年常苦學,一上謬成名”了。

      不過考上進士并不意味著可以就做官,還要經過吏部的一次選拔考試,這個考試非常嚴格,想當年“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韓愈考了四次才通過。

      白居易精心準備,他把復習提綱總結成一本筆記,這本筆記被同學拿走抄寫,沒想到好多考生都來要,干脆印刷出來,叫做《百道判》,居然成了應試者的范文了。

      白居易不知道自己的復習筆記還有這功能,不但自己考上了國家圖書管理員這個公務員,還交了一個一輩子的好朋友元稹,就是寫《鶯鶯傳》的那個,他就是復習了白居易的提綱通過了這次選拔考試。

      白居易嘗到了甜頭,原來一邊復習一邊編寫復習筆記是個很有收獲的事情啊!一來可以幫助自己更系統地梳理知識點,二來賣筆記的錢也可以補貼家用呢!

      于是,他決定在“制科”考試前好好復習,編寫一本最新、最全、最實用的“高考指南”!

      前面說過唐朝的考試分為兩類,一類是“常科”、一類是“制科”。

      “制科”是皇帝臨時舉行的考試。唐朝那時經歷了“安史之亂”已經由盛轉衰,唐憲宗李純下決心要革新政治,朝廷需要大量人才,隨時都會舉行“制科”考試。

      制科考試最重要的項目是“試策”,就是針對皇帝的提問,做出自己的對策。

      所有的考生都躍躍欲試,這個考試一旦成功,就可以得到比較高的官職了,這要少奮斗多少年啊!

      白居易那時的校書郎三年任期已滿,正好賦閑在家,他約好友元稹和他一起準備這次考試,元稹欣然同意。

      貞元二十年(805年)春,他們住進了長安附近的華陽觀中,開始為考試做準備。

      之所以選擇華陽觀,是因為這里環境清幽,白居易曾經寫過一首名為《永崇里觀居》的詩,里面有這樣幾句:

      永崇里巷靜,華陽觀院幽。

      軒車不到處,滿地槐花秋。

      沒有人語擾、又無車馬喧,自然是復習備考的好去處。

      他們絞盡腦汁猜題,而且把皇帝有可能問的問題全部列出來,然后一一準備對策。白居易為這些問題準備了七十五篇策目,把它編成了歷史上非常著名的《策林》。

      在《策林序》里,有這樣一句話:“退居于上都華陽觀,閉戶累月,揣摩當代之事,構成策目七十五門。”

      閉戶累月,揣摩當代之事!當了一年多的宅男,就是為了猜題!嘖嘖,這份用功勁兒,絕對是當之無愧的資深學霸呀!

      這本《策林》,不但內容全面,而且文辭華美,很快就作為最權威的教輔讀物流傳開來。

      也許有人會說,教輔讀物嘛,終究擺脫不了被扔到墻角、然后當做垃圾賣掉的命運。

      可白居易的這本《策林》生命力還挺頑強,因為除了“考試”這個功利性的目的之外,白居易是認認真真地在表達自己的政治主張,不然他后來怎么會提出振聾發聵的“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的主張?不然他怎么又會被人稱為“詩王”?

      這本唐代的“高考指南”涉及了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外交、刑法、吏治、風俗、禮樂等方方面面的事情,甚至他還提出怎么對待“養老”問題、怎么對待“盜賊”問題,還強烈反對“厚葬”,在那樣一個很重視人死后歸宿的封建社會,提出厚葬是傷財力、敗禮法的行為,這種思想還挺超前的。

      他這么事無巨細、面面俱到,是因為他有一個非常偉大的目標,那就是重振大唐雄威!

      看到了吧?什么叫胸懷!直到現在,他的很多主張還在被人提倡,他的這本《策林》,還不斷地有人研究。

      當然,經過這么充分地準備,在白居易三十五歲的元和元年(806年)夏天,皇帝舉行了一次“制科”考試,白居易又一次中第,這就是他引以為傲的“十年之間,三登科第”。

      白居易心里呀,那個美了美了美了醉了醉了醉了——

      然而,然而,然而……

      和他一起考中的元稹考了個甲等,被召入宮中擔任左拾遺,而編出一流教輔讀物“高考指南”的白居易,因為他在考試時“語言太過直接,不合圣意”只考了個乙等,被分配到陜西的一個小縣城周至縣做縣尉去了。

    【白居易和他的“高考指南”】相關文章:

    白居易和他的牡丹詩歌07-22

    白居易和他的牡丹詩詞10-03

    高考詩歌鑒賞:白居易琵琶行10-19

    高考古詩鑒賞應試指南09-15

    白居易,“高考移民第一人”12-03

    白居易名句歸納高考知識點11-23

    科舉趣事:白居易王維也曾是"高考移民"07-07

    高考語文必背:白居易《錢塘湖春行》10-09

    魔鬼和他的祖母08-05

    描寫立春的詩句白居易白居易推薦11-25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在线观看人成视频无遮挡 | 中文字幕亚亚洲码在线 | 日本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欧美乱国产日韩欧美 | 亚洲一本之道精品乱码 | 香蕉啪视频在线看视频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