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詩殺”關盼盼真相

    時間:2025-07-11 18:51:37 賽賽 白居易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白居易“詩殺”關盼盼真相

      眾所周知,唐朝是一個很繁盛的時期,在這個時期中,出現了有很多有名的大詩人,白居易就是其中一位,他寫下的詩至今都被人們傳頌,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白居易“詩殺”關盼盼真相,歡迎閱讀。

    白居易“詩殺”關盼盼真相

      白居易“詩殺”關盼盼真相

      歷來認為,關盼盼為唐代徐州守帥張愔的愛妾,在張死后,不肯改嫁,獨自居住在燕子樓十余年。寫有《燕子樓三首》,而白居易因為她沒為張殉情,就作詩諷刺她。最終導致這位才女死去。

      說道燕子樓,不免讓人想到被白居易“詩殺”的關盼盼。古往今來,關盼盼一直都被認為是被白居易“詩殺”。這位徐州守帥張愔的愛妾,在張死后,不肯改嫁,獨自居住在燕子樓十余年。寫有《燕子樓三首》(樓上殘燈伴曉霜)。而白居易因為她沒為張殉情,就作詩諷刺她。最終導致這位才女“為證清白,不食而卒”①是為“詩殺”。事實真是如此嗎,筆者研讀過白居易的詩,發現白居易詩中對于女性的看法,他是很同情下層女性的。這樣的人,怎么是會站在封建禮教的這一面,抨擊女性不為亡夫殉情的衛道士呢?筆者始終對這個問題有所懷疑,故有這一考證,希望能夠還詩人一個清白。

      一切紛爭的來源都來自《御定全唐詩》820卷:“ 關盼盼, 徐州妓也, 張建封納之。張歿, 獨居彭城故燕子樓, 歷十余年, 白居易贈詩諷其死。盼盼得詩, 泣曰: 妾非不能死, 恐我公有從死之妾, 站清范耳, 乃和白詩,句日不食而卒。存《燕子樓三首》。”

      后世人都沿用了這個說法,認為白居易的三首同名詩是為了諷刺關盼盼所做。而《燕子樓三首》(樓上殘燈伴曉霜)是關盼盼所做。現在,為了佐證筆者的結論,需要解決兩個疑問:其一,關盼盼是否是《燕子樓三首》的作者,其二、白居易所寫的同名詩《燕子樓三首》是不是為了諷刺關盼盼不肯殉情?

      白居易的《燕子樓三首并序》中說道:“徐州故張尚書有愛妓曰盼盼,善歌舞,雅多風態。予為校書郎時,游徐、泗間。張尚書宴予,酒酣,出盼盼以佐歡,歡甚。予因贈詩云:‘醉嬌勝不得,風裊牡丹花。’一歡而去,邇后絕不相聞,迨茲僅一紀矣。昨日,司勛員外郎張仲素(繢之)訪予,因吟新詩,有《燕子樓》三首,詞甚婉麗。詰其由,為盼盼作也。繢之從事武寧軍累年,頗知盼盼始末,云:‘尚書既歿,歸葬東洛。而彭城有張氏舊第,第中有小樓,名燕子。盼盼念舊愛而不嫁,居是樓十余年,幽獨塊然,于今尚在。’予愛繢之新詠,感彭城舊游,因同其題,作三絕句”

      筆者認為《燕子樓》三首并非關盼盼所做。白居易的《燕子樓三首并序》解釋的很明白。“司勛員外郎張仲素(繢之)訪予,因吟新詩,有《燕子樓》三首”,《燕子樓三首》是張仲素所做。但后世為什么普遍認為是關盼盼所做呢,因為序中提到“詰其由,為盼盼作也”,這個“為”是主動還是被動的詞性,也就是這首詩是否是關盼盼所做的最大分歧點。但是我們往后看,“予愛繢之新詠”,這句話清楚明了的交代了三首詩是“繢之”(張仲素)新詠(做)。張仲素為什么要為一個沒見過幾次面的人作詩三首呢,原因也在序里一并交代清楚了,“盼盼念舊愛而不嫁,居是樓十余年,幽獨塊然,于今尚在”張仲素被她這種長情所感動,所以為她做了這三首詩。第一個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而白居易在自己的《燕子樓三首并序》中提到,“予愛繢之新詠,感彭城舊游,因同其題,作三絕句”,可見同名詩是有感于張仲素所做,表達對關盼盼長情而又忠貞不二的欽佩和孤單生活的同情,并非諷刺之作。

      我們再通過探討白居易在詩中流露出的對于女性的看法來佐證這個觀點。白居易留下三千首詩歌中,很多與女性有關。在他筆下,出現了貧苦的農婦、淪落的歌妓,守靈的宮女,閨中怨婦等形象,表明她對于女性有著充分的關注。在他的名作《琵琶行》中,他刻畫了一個色藝雙絕、感情經歷坎坷不能掌握自己命運的琵琶女形象,有感于她的經歷,發出了“同是天涯淪落人”的感慨,因而“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詩人十分關心勞動人民的生活疾苦,從“惟歌生民病”出發,創作出眾多反映勞動人民疾苦的優秀詩篇創。他很理解并同情宮女們的悲慘遭遇,并希望通過詩歌呼吁人們引起關注,從而改變這種狀況。在著名的《上陽白發人》中,描寫了一位凄慘的宮女形象。他對下層命運身世悲慘的女性有著豐富的同情心。因此,他對于關盼盼在張死后的寡居孤苦生活怎么可能不心生同情?

      而且,對于自己的妻子,他也是百般尊重。他的《贈內》認為,夫妻之間應該生同室,死同穴,相守到老。他認為夫妻之間就算沒有高水平的物質生活,只要夫妻和睦就足夠了。雖然自己的妻子僅僅是一個“不讀書”的女人,但是詩人卻沒有看不起他,而是稱贊她“君家有貽訓,清白遺子孫”,并且表明自己要和她相濡以沫,相守到老,“偕老同欣欣”。詩人雖然是古人,但是他的始終表現出了對于女性絕對的尊重和對另一半平等的對待的態度。唐朝雖然民風開放,但封建思想仍然占據主導地位,在這種情況下,詩人能夠平等看待女性實在是一種極大的進步。在另一首《贈內》中,有這么一句“莫對月明思往事,損君顏色減君年”,希望妻子能夠保重身體,不要因為過度思念他而變得消減憔悴。他對于女性的尊重和關心可見一斑。清代的張宗泰對于這個問題曾經在自己著的《質疑刪存》中為詩人辯白: “ 白公乃最深于情之人, 其于樊素則一再遣之必去而后已。若于己之愛妾, 則恐其死殉; 而于人之愛姬, 仍責其偷生, 殊非情理之平。”白居易尚且不忍心自己的愛妾為自己殉情,推己及人,怎么會讓別人的小妾殉情呢。

      最后一點,我們再來看關所做的《和白公詩》,詩中有“舍人不會人深意”一句,“白居易在江州四年,后移忠州,元和十五年召還。憲宗崩,穆宗繼位,授中書舍人”白居易官拜中書舍人,也就是820年。此時,《燕子樓三首》已經做了有五六年之久了,而《和白公詩》是在白居易的《燕子樓三首》之后不久所做,這時白居易還未成為中書舍人。自然也就說明,《和白公詩》是偽作,至于作者是誰,已不可考,推斷為后世所做。

      經上述考證,可以得出三個結論:第一、《燕子樓三首》(樓上殘燈伴曉霜)并非為關盼盼所做,這三首詩是張仲素所寫。第二、白居易所寫《燕子樓》三首,其實正是為了對應張仲素所做之詩,表現出對于關盼盼的同情和欽佩,并不是諷關所做。第三、《和白公詩》為偽作。關盼盼被白居易“詩殺”這一觀點,就不攻自破了。后世之所以認定白居易“詩殺”關盼盼,實在是以訛傳訛。

      白居易與關盼盼對詩的故事

      關盼盼生于唐德宗貞元三年,出身于書香門第,精通詩文,更兼有一副清麗動人的歌喉和高超的舞技。她能一口氣唱出白居易的"長恨歌",也以善跳"霓裳羽衣舞"馳名徐泗一帶;再配上她美艷絕倫的容貌,輕盈婀娜的體態,讓無數世家公子望眼欲穿。后來,關家家道中落,出于無奈,關盼盼徐州守帥張愔重禮娶回為妾。關盼盼入府后,雖然張家妻妾成群,他卻對關盼盼情有獨鐘,情投意合,十分恩愛,使關盼盼得到了莫大的愛撫和欣慰。

      詩人白居易當時官居校書郎,一次遠游來徐州,素來敬慕白居易詩才的張愔邀他到府中,設盛宴殷勤款待。關盼盼對這位大詩人也心儀已久,對白居易的到來十分歡喜,宴席上頻頻執壺為他敬酒。酒酣時,張愔讓盼盼為客人表演歌舞,想借機展露一番自己愛妾的才藝。關盼盼欣然領命,表演了自己拿手的"長恨歌"和"霓裳羽衣舞"。借著幾分酒力,盼盼的表演十分成功,歌喉和舞技都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白居易見了大為贊嘆,當即寫下一首贊美關盼盼的詩,詩中有這樣的句子:"醉嬌勝不得,風嫋牡丹花",意思是說關盼盼的嬌艷情態無與倫比,只有花中之王的牡丹才堪與她媲美。這樣的盛贊,又是出自白居易這樣一位頗具影響的大詩人之口,使關盼盼的艷名更加香溢四方了。

      兩年之后,張愔病逝徐州,葬于洛陽北邙山。樹倒猢猻散,張愔死后,張府中的姬妾很快風流云散,各奔前程而去。只有年輕貌美的關盼盼無法忘記夫妻的情誼,矢志為張愔守節。張府易主后,她只身移居到徐州城郊云龍山麓的燕子樓,過著幾乎與世隔絕的生活。

      燕子樓地處徐州西郊,依山面水,風景絕佳,是張愔生前特地為關盼盼興建的一處別墅,樓前有一灣清流,沿溪植滿如煙的垂柳,雅致宜人。春夏季節,常有雙雙對對的燕子穿柳而過,翩然飛至樓頭,給這里幽靜的環境增添幾分生機,因此稱之為燕子樓,這是關盼盼和張愔一同議定的樓名。昔日關盼盼與張愔常常雙雙在燕子樓上看夕陽暮色,在溪畔柳堤上緩緩漫步,多少個月明之夜喁喁低語,數不清的曉霧朦朧中相偎相依;如今卻是風光依舊,人事全非,獨對長夜寒燈,形單影只,夜夜刻骨的思念,日日無望的期盼,冬去春來,去年的燕子今年又飛回,卻不見去年伉倆。住在記滿舊情的樓中,關盼盼心中只剩下悲思和無奈,日復一日,全靠著沉醉在回憶中打發時光,不再歌舞,也懶于梳洗理妝。昏昏暗暗中,不知不覺竟也度過了十度春秋,關盼盼的這種忠于舊情、守節不移的精神,贏得了遠近許多人的憐惜和贊嘆。

      元和十四年,曾在張愔手下任職多年的司勛員外郎張仲素前往拜訪白居易,他對關盼盼的生活十分了解,并且深為盼盼的重情而感動,因關盼盼曾與白居易有一宴之交,又傾慕白居易的詩才,所以張仲素帶了關盼盼近來所寫的"燕子樓新詠"詩三首,讓白居易觀閱。白居易展開素雅的詩箋,上面寫著這樣的詩:

      其一:樓上殘燈伴曉霜,獨眠人起合歡床;

      相思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長!

      其二:北邙松柏鎖愁煙,燕子樓中思悄然;

      自理劍履歌塵絕,紅袖香消一十年。

      其三:適看鴻雁岳陽回,又睹玄禽逼社來;

      瑤琴玉簫無愁緒,任從蛛網任從灰。

      詩中展示了關盼盼在燕子樓中凄清孤苦、相思無望、萬念俱灰的心境,真切感人。白居易讀后,回憶起在徐州受到關盼盼與張愔熱情相待的情景,那時夫妻恩愛相隨,這時卻只留下一個美麗的少妻獨守空樓,怎不是人世間的一大憾事!繁華過后,世事滄桑,白居易不由得為關盼盼黯然神傷,于是依韻和詩三首:

      其一:滿窗明月滿簾霜,被冷燈殘拂臥床;

      燕子樓中寒月夜,秋來只為一人長。

      其二:鈿帶羅衫色似煙,幾回欲起即潸然;

      自從不舞霓裳曲,疊在空箱一十年。

      其三:今春有客洛陽回,曾到尚書墳上來;

      見說白楊堪作柱,爭教紅粉不成灰。

      白居易設想西郊的燕子樓上,秋來西風送寒,月明如水,更顯得凄冷與孤寂。獨居樓上的關盼盼想必受盡了相思的煎熬。張愔離去后,她脂粉不施,琴瑟不調,往日的舞衣也疊放箱中,根本再也沒有機會穿戴上身了。忽然筆鋒一轉,說到張愔(尚書)墓上白楊已可作柱,而生前寵愛的紅粉佳人還孤孤單單地獨守空幃,倘若真的情真義摯,為何不甘愿化作灰塵,追隨夫君到九泉之下呢?于是又補上一首七言絕句:

      黃金不惜買娥眉,揀得如花四五枚;

      歌舞教成心力盡,一朝身去不相隨。

      張仲素回到徐州,把白居易為關盼盼所寫的四首詩帶給了她。關盼盼接到詩箋,先是有一絲欣慰,認為能得到大詩人的關注及柔筆題詩,是一種難得的殊榮。待她展開細細品讀,領會出詩人的心意所在,不禁感到強烈的震撼,心想詩中寓意也太過于逼人,用語尖刻,實欠公平。我為張愔守節十年,他不對我施以關懷和同情,反而以詩勸我去死,為何這般殘酷?顯然,此時的白居易已不是一曲琵琶說淪落,"江州司馬青衫濕"的白居易了。因而她淚流滿面地對張仲素道:"自從張公離世,妾并非沒想到一死隨之,又恐若干年之后,人們議論我夫重色,竟讓愛妾殉身,豈不玷污了我夫的清名,因而為妾含恨偷生至今!"說罷,她不可遏制地放聲大哭,哭自己的苦命,也哭世道的不平。在淚眼模糊中,依白居易詩韻奉和七言絕句一首:

      自守空樓斂恨眉,形同春后牡丹枝;

      舍人不會人深意,訝道泉臺不相隨。

      關盼盼的詩中有自白、有幽怨、更有憤怒。詩中所言的"形同春后牡丹枝",是承襲當年歡宴時白居易夸贊她"醉嬌勝不得,風嫋牡丹花"之句而來,那時花開正艷,如今卻如同春殘花將謝;"舍人不會人深意"是痛惜自居易不能了解她真正的心態,在她花開時捧贊她,當她即將凋落時,竟還雪上加霜。事到如今,她本早已了無生趣,既然有人逼她一死全節,她也別無選擇了。張仲素離開燕子樓以后,關盼盼就開始絕食,十天之后,這位如花似玉、能歌善舞的一代麗人,終于香消玉殞于燕子樓上。彌留之際,她勉強支撐著虛弱的身體,提筆寫下:

      兒童不識沖天物,漫把青泥汗雪毫。

      這句話是針對白居易而言的。凄苦獨居了十年的關盼盼,對于生死其實已經看得很淡,以死全節對她來說,其實并不是一件傷心之事;但她恨只恨自己的一片癡心,卻不被白居易理解,以為自己不愿為張愔付出生命,反而拿一個局外人的身份逼自己走向絕路。在關盼盼眼中,白居易這時已成了一個幼稚的兒童,那里能識得她冰清玉潔的貞情呢!

      白居易逼死的關盼盼

      提起白居易,很多人會自然而然地想起關盼盼,就是那個被很多人認為是白居易逼死的關盼盼,因為關盼盼的死,所以在這件事情上,很多人都會覺得白居易和關盼盼的死有著直接的關系,而白居易本人也是很后悔。

      那么被白居易逼死的關盼盼到底是誰呢?為什么會被白居易逼死?關盼盼是唐朝很有名的才女和歌妓,后來嫁給徐州的守衛張愔,白居易和關盼盼的交情源于白居易曾受到張愔的邀請到家中做客,而關盼盼為白居易展示了自己的絕技霓裳羽衣舞,被白居易大為贊嘆。

      后來張愔病逝,而關盼盼為張愔在燕子樓守節十余年,還在燕子樓寫下了幾首詩作,這些詩稿被人拿給白居易看后,白居易雖然對關盼盼的做法很是敬佩,但是心中也在想,既然關盼盼是如此守婦道的女子,那為什么不跟隨張愔而去,在世上留下貞潔烈女的名聲呢,所以也為關盼盼寫了幾首詩,這幾首詩被關盼盼看到后,以為白居易以為她是不愿意也不敢和張愔一起共赴黃泉,所以便絕食自盡來向白居易表明自己的心志。

      而白居易聽到關盼盼真的追隨張愔而去后,心中也是十分震驚,再一想是因為自己的幾首詩而害了一個女子的性命,所以心中也是十分慚愧。但是有些后人在分析白居易此等做法的時候說,當時的時代,妻子殉葬是很被世人稱贊的,白居易寫那樣的詩也是順應時代的,是想讓關盼盼能留下個烈女的名聲,所以并不是存心要讓關盼盼去死。

      白居易關盼盼二人都是我國大唐時代的名人,白居易是唐代成就很高的大詩人,是唐代三大詩人之一,關盼盼是唐朝很有名的才女歌妓,燕子樓關盼盼的故事也是廣為流傳。白居易關盼盼二人之所以聯系在一起,最大的原因就是關盼盼的死和白居易有些關系。

      關盼盼在當時是美貌、歌舞、才氣的化身,可以一口氣唱完白居易的“長恨歌”,還會跳難度系數很高的“霓裳羽衣”舞。但是關盼盼在家道衰敗后就嫁給了當時的徐州太守張愔了,張愔也是很欣賞關盼盼的,所以二人的感情也還是不錯的,并且夫妻二人都很仰慕白居易的才學。碰巧又一次白居易到徐州游玩,張愔熱情地將白居易邀請到家中,關盼盼為白居易跳了霓裳羽衣舞,白居易大為贊賞。

      在張愔病逝后,關盼盼一直在為張愔守節,元和十四年的時候,曾將在張愔手下任職的下屬張仲素拜訪白居易并告訴白居易關盼盼在燕子樓為丈夫張愔守節的十年的故事,自己深為感動,并將關盼盼寫的歌詠燕子樓的三首詩拿給白居易看,白居易從詩中可以看出關盼盼的凄苦生活,但是又想,如果關盼盼真的和張愔情深又為何不追隨張愔而去呢,于是白居易在此心情的影響下,也寫了幾首詩,很多人以為白居易是勸關盼盼去死,其實不然,因為當時的社會習俗,夫死婦隨是很崇高的美德。

      后來這些詩歌被關盼盼看到,關盼盼便絕食身亡了,白居易聽說后很是愧疚,這便是白居易關盼盼的故事。

    【白居易“詩殺”關盼盼真相】相關文章:

    白居易以詩逼死關盼盼的原因09-09

    白居易與關盼盼對詩的故事10-06

    被白居易逼死的才女關盼盼10-19

    白居易和關盼盼的故事11-18

    才女關盼盼和白居易的恩怨08-02

    描寫關盼盼的詩詞鑒賞10-16

    白居易的詩07-03

    白居易的詩11-29

    白居易的詩09-30

    白居易的詩合集07-13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色天堂在线观看 | 午夜免费啪在线观看视频 | 亚洲国产动漫一区 | 日韩精品网站一区 | 香港三日本三级少妇三级99 | 香蕉久久高清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