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絳唇·蹴罷秋千賞析

    時間:2025-08-24 21:07:54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關(guān)推薦

    點絳唇·蹴罷秋千賞析

    點絳唇·蹴罷秋千賞析1

      【原文】

      蹴罷秋千,起來慵整纖纖手。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

      見客入來,襪刬金釵溜。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

      【譯文】

      蕩罷秋千起身,懶得揉搓細嫩的手。在她身旁,瘦瘦的花枝上掛著晶瑩的露珠,她身上的涔涔香汗?jié)B透著薄薄的羅衣。

      突然進來一位客人,她慌得顧不上穿鞋,只穿著襪子抽身就走,連頭上的金釵也滑落下來。她含羞跑開,倚靠門回頭看,又聞了一陣青梅的花香。

      【注釋】

      點絳唇:詞牌名。

      蹴:踏。此處指打秋千。

      慵:懶,倦怠的樣子。

      襪刬:這里指跑掉鞋子以襪著地。金釵溜:意謂快跑時首飾從頭上掉下來。

      倚門回首:這里只是靠著門回頭看的.意思。

      【作者簡介】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號易安居士,漢族,山東省濟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所作詞,前期多寫其悠閑生活,后期多悲嘆身世,情調(diào)感傷。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徑,語言清麗。論詞強調(diào)協(xié)律,崇尚典雅,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反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能詩,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時詠史,情辭慷慨,與其詞風(fēng)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詞》,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詞》輯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此詞為李清照的早年之作。據(jù)陳祖美《李清照簡明年表》:公元1100年(宋哲宗元符三年),李清照結(jié)識張耒、晁補之及同齡諸女友,《浣溪沙·淡蕩春光寒食天》、《點絳唇·蹴罷秋千》等詞當(dāng)作于是年前后。

      賞析

      此詞,屬存疑之作,若確為易安作品,當(dāng)為清照早年作品,寫盡少女純情的神態(tài)。

      上片蕩完秋千的精神狀態(tài)。詞人不寫蕩秋千時的歡樂,而是剪取了“蹴罷秋千”以后一剎那間的鏡頭。

      此刻全部動作雖已停止,但仍可以想象得出少女蕩秋千時的情景,羅衣輕飏,像燕子一樣地空中飛來飛去,妙靜中見動。“起來慵整纖纖手”,“慵整”二字用得非常恰切,從秋千上下來后,兩手有些麻,卻又懶得稍微活動一下,寫出少女的嬌憨。“纖纖手”語出《古詩十九首》:“娥娥紅粉妝,纖纖出素手。”借以形容雙手的細嫩柔美,同時也點出人物的年紀和身份。“薄汗輕衣透”,她身穿“輕衣”,也就是羅裳初試,由干蕩秋千時用力,出了一身薄汗,額上還滲有晶瑩的汗珠。這份嬌弱美麗的神態(tài)恰如嬌嫩柔弱的花枝上綴著一顆顆晶瑩的露珠。“露濃花瘦”一語既表明時間是春天的早晨,地點是花園也烘托了人物嬌美的風(fēng)貌。整個上片以靜寫動,以花喻人,生動形象地勾勒出一少女蕩完秋千后的神態(tài)。

      下片寫少女乍見來客的情態(tài)。她蕩完秋千,正累得不愿動彈,突然花園里闖進來一個陌生人。“見客入來”,她感到驚詫,來不及整理衣裝,急忙回避。

      “襪刬”,指來不及穿鞋子,僅僅穿著襪子走路。“金釵溜”,是說頭發(fā)松散,金釵下滑墜地,寫匆忙惶遽時的表情。詞中雖未正面描寫這位突然來到的客人是誰,但從詞人的反應(yīng)中可以印證,他定是一位翩翩美少年。“和羞走”三字,把她此時此刻的內(nèi)心感情和外部動作作了精確的描繪。“和羞”者,含羞也:“走”者,疾走也。然而更妙的是“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二句。它以極精湛的筆墨描繪了這位少女怕見又想見、想見又不敢見的微妙心理。最后她只好借“嗅青梅”這一細節(jié)掩飾一下自己,以便偷偷地看他幾眼。下片以動作寫心理,幾個動作層次分明,曲折多變,把一個少女驚詫、惶遽、含羞、好奇以及愛戀的心理活動,栩栩如生地刻劃出來。唐人韓偓《竿奩集》中寫過類似的詩句:“見客入來和笑走,手搓梅子映中門。”但相比之下,“和笑走”見輕薄,“和羞走”現(xiàn)深摯:“手搓梅子”只能表現(xiàn)不安,“卻把青梅嗅”則可描畫矯飾:“映中門”似旁若無人,而“倚門”則有所期待,加以“回首”一筆,少女窺人之態(tài)婉然眼前。

      這首詞寫少女情況心態(tài),雖有所本依,但卻能青出于藍而勝于藍,獲“曲盡情悰”之譽。

    點絳唇·蹴罷秋千賞析2

      點絳唇·蹴罷秋千 宋朝 李清照

      蹴罷秋千,起來慵整纖纖手。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

      見客入來,襪刬金釵溜。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

      《點絳唇·蹴罷秋千》譯文

      蕩完秋千,慵倦地起來整理一下纖纖素手。瘦瘦的花枝上掛著晶瑩的露珠,花兒含苞待放,因蕩過秋千涔涔香汗?jié)B透著薄薄的羅衣。

      忽見有客人來到,慌得顧不上穿鞋,只穿著襪子抽身就走,連頭上的金釵也滑落下來。含羞跑開,倚靠門回頭看,明明看的是客人卻要嗅嗅門前的青梅以此掩蓋。

      《點絳唇·蹴罷秋千》注釋

      點絳唇:詞牌名。

      蹴:踏。此處指打秋千。

      慵:懶,倦怠的樣子。

      襪刬:這里指跑掉鞋子以襪著地。金釵溜:意謂快跑時首飾從頭上掉下來。

      倚門回首:這里只是靠著門回頭看的意思。

      《點絳唇·蹴罷秋千》賞析

      此詞,屬存疑之作,若確為易安作品,當(dāng)為清照早年作品,寫盡少女純情的神態(tài)。

      上片蕩完秋千的精神狀態(tài)。詞人不寫蕩秋千時的歡樂,而是剪取了“蹴罷秋千”以后一剎那間的鏡頭。

      此刻全部動作雖已停止,但仍可以想象得出少女蕩秋千時的情景,羅衣輕飏,像燕子一樣地空中飛來飛去,妙靜中見動。“起來慵整纖纖手”,“慵整”二字用得非常恰切,從秋千上下來后,兩手有些麻,卻又懶得稍微活動一下,寫出少女的嬌憨。“纖纖手”語出《古詩十九首》:“娥娥紅粉妝,纖纖出素手。”借以形容雙手的細嫩柔美,同時也點出人物的年紀和身份。“薄汗輕衣透”,她身穿“輕衣”,也就是羅裳初試,由干蕩秋千時用力,出了一身薄汗,額上還滲有晶瑩的汗珠。這份嬌弱美麗的神態(tài)恰如嬌嫩柔弱的花枝上綴著一顆顆晶瑩的露珠。“露濃花瘦”一語既表明時間是春天的早晨,地點是花園也烘托了人物嬌美的風(fēng)貌。整個上片以靜寫動,以花喻人,生動形象地勾勒出一少女蕩完秋千后的神態(tài)。

      下片寫少女乍見來客的情態(tài)。她蕩完秋千,正累得不愿動彈,突然花園里闖進來一個陌生人。“見客入來”,她感到驚詫,來不及整理衣裝,急忙回避。

      “襪刬”,指來不及穿鞋子,僅僅穿著襪子走路。“金釵溜”,是說頭發(fā)松散,金釵下滑墜地,寫匆忙惶遽時的表情。詞中雖未正面描寫這位突然來到的客人是誰,但從詞人的反應(yīng)中可以印證,他定是一位翩翩美少年。“和羞走”三字,把她此時此刻的內(nèi)心感情和外部動作作了精確的描繪。“和羞”者,含羞也:“走”者,疾走也。然而更妙的是“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二句。它以極精湛的筆墨描繪了這位少女怕見又想見、想見又不敢見的微妙心理。最后她只好借“嗅青梅”這一細節(jié)掩飾一下自己,以便偷偷地看他幾眼。下片以動作寫心理,幾個動作層次分明,曲折多變,把一個少女驚詫、惶遽、含羞、好奇以及愛戀的心理活動,栩栩如生地刻劃出來。唐人韓偓《竿奩集》中寫過類似的詩句:“見客入來和笑走,手搓梅子映中門。”但相比之下,“和笑走”見輕薄,“和羞走”現(xiàn)深摯:“手搓梅子”只能表現(xiàn)不安,“卻把青梅嗅”則可描畫矯飾:“映中門”似旁若無人,而“倚門”則有所期待,加以“回首”一筆,少女窺人之態(tài)婉然眼前。

      這首詞寫少女情況心態(tài),雖有所本依,但卻能青出于藍而勝于藍,獲“曲盡情悰”之譽。

      《點絳唇·蹴罷秋千》賞析二

      靖康之亂前,詞人李清照的生活是幸福美滿的。她這時期的詞,主要是抒寫對愛情的強烈追求,對自由的渴望。風(fēng)格基本上是明快的。《點絳唇》(“蹴罷秋千”)很可能就是這一時期中的早期作品。

      這首詞的上片用“慵整纖纖手”、“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給讀者描繪出一個身軀嬌小、額間鬢角掛著汗珠、輕衣透出香汗剛下秋千的如花少女天真活潑、憨態(tài)可掬的嬌美形象。緊接著,詞人轉(zhuǎn)過筆鋒,使靜謐的詞境風(fēng)吹浪起,寫少女忽然發(fā)現(xiàn)有人來了,她自然而然地、匆匆忙忙地連鞋子也顧不上穿,光著襪子,害羞地朝屋里就跑,頭上的金釵也滑落了。這把封建社會深閨少女的另一種心理和行動,也就是在封建禮教束縛下的遵守所謂“禮”的'心理和行動,逼真地摹寫出來了。但是,她害羞地跑到門邊,卻沒有照常理立刻躲進屋里去,而是“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

      李清照這兩個短句和李煜《一斛珠》中的“爛嚼紅茸,笑向檀郎唾”一樣,成功地寫出了少女的情態(tài)。同時,李清照這兩個短句還生動地表露了少女的內(nèi)心世界。她嗅青梅,不是真的嗅,而是用以表現(xiàn)其若無其事來遮掩她的緊張。這和歐陽炯《賀明朝》中的:“石榴裙帶,故將纖纖玉指,偷捻雙鳳金線。”晃沖之《傳言玉女·上元》中的“嬌波溜人,手捻玉梅低說”,都有類似之處。這和今天現(xiàn)實生活中,年輕的姑娘以擺弄辮梢、手絹等,來掩飾她的害羞、緊張也是類似的。至于“回首”,那也和歐陽炯《南鄉(xiāng)子》中“水上游人沙上女,回顧,笑指芭蕉林里住”的“回顧”,李珣《南鄉(xiāng)子》中“玉纖遙指花深處,爭回顧,孔雀雙雙迎日舞”的“回顧”一樣,雖然它們所表現(xiàn)的內(nèi)容、表達的感情,并不完全相同,但它們都是以簡單的回頭看的動作,表現(xiàn)比較復(fù)雜的內(nèi)心活動的。李清照這兩個短句中的“回首”是少女對來人打攪了她自由玩樂的不愉快,她要看看打攪她的來人是誰,她要看看把他弄得那么狼狽的是誰,是什么樣的人。這表現(xiàn)了她的天真、勇敢,表現(xiàn)了她對封建禮教束縛輕視的一面。這種思想感情,就其內(nèi)容來說,遠遠超過了這一生活側(cè)面的描寫。

      在李清照之前,雖然絕大多數(shù)詞都是寫婦女,但是,能夠描繪出婦女的形象,并寫出婦女的內(nèi)心世界,而且有一定意義的卻不多。李清照這首《點絳唇》語言質(zhì)樸,形象生動逼真,不但有心理描寫,而且有一定的深意,的確是一首寫封建社會的少女(詞人的自我寫照)的好作品。它和李清照的著名詞作《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醉花陰》(“薄霧濃云愁永晝”)、《武陵春》(“風(fēng)住塵香花已盡”)、《聲聲慢》(“尋尋覓覓”)等完全可以媲美。

      《點絳唇·蹴罷秋千》創(chuàng)作背景

      這首詞是為李清照的早年作品。據(jù)陳祖美《李清照簡明年表》:宋哲宗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李清照結(jié)識張耒、晁補之及同齡諸女友,《浣溪沙·淡蕩春光寒食天》、《點絳唇·蹴罷秋千》等詞應(yīng)當(dāng)就是作于此年前后。

    點絳唇·蹴罷秋千賞析3

      點絳唇

      李清照

      蹴罷秋千,起來慵整纖纖手。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

      見有人來,襪刬金釵溜,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

      注釋

      ①蹴:踏。此處指打秋千。

      ②慵:懶。

      ③襪刬:這里指跑掉鞋子以襪著地。金釵溜:意謂快跑時首飾從頭上掉下來。

      【譯文】

      蕩罷秋千起身,懶得揉搓細嫩的手。在她身旁,瘦瘦的花枝上掛著晶瑩的露珠,她身上的涔涔香汗?jié)B透著薄薄的羅衣。

      突然進來一位客人,她慌得顧不上穿鞋,只穿著襪子抽身就走,連頭上的金釵也滑落下來。她含羞望著,回頭嗅著青梅。

      譯文二:

      清晨,庭院掩映的秋千架上,繩索還在悠悠地晃動。年輕的少女剛剛蕩完秋千,兩手慵懶地下垂。身旁瘦瘦的花枝上掛著圓潤的露珠,而她身上,涔涔香汗?jié)B透著薄薄的羅衫。驀然間,進來一位客人,她猝不及防,鞋子都沒來得及穿,金釵滑落下來也顧不得拾。可是當(dāng)她快到門口的時候,卻回過頭來,瞅了瞅那位客人,故作從容之態(tài),并且順手折下一枝青梅來聞一聞。

      【評點】

      本詞為李清照早年之作,是一首寫少女情竇初萌的詞。

      上片寫少女蕩完秋千的情景,這時少女蕩秋千的動作已經(jīng)停止了,只見她“蹴罷秋千,起來慵整纖纖手”。“慵整”二字用在此處恰當(dāng)而貼切。天真無憂的少女蕩完秋千后,雙手酸痛,卻又懶得活動,寫出少女的慵懶和可愛。“纖纖手”出自《古詩十九首》:“娥娥紅粉妝,纖纖出素手。”是指雙手細嫩柔美,也點出了主人公的身份和年齡。“露濃花瘦”寫少女身旁景色,此處是以景烘托出少女的嬌媚,也點出了此時為春天的早晨,地點是在花園。少女看見花上的露水,才感覺到“薄汗輕衣透”。她雖然身穿“輕衣”,但因蕩秋千時過于用力,身上都出汗了,濕透了衣服。詞人以白描的手法、生動而通俗的語言,將一個蕩完秋千后的少女神態(tài)勾勒出來,這份嬌弱美麗的神態(tài)與一旁的花枝上綴著的晶瑩美麗的露珠相映成輝,和諧而統(tǒng)一,構(gòu)成一幅美麗的春日早晨圖畫。

      下片描寫少女初見客人的情景。少女剛蕩完秋千,正累得不愿動彈,這時忽然有客人拜訪。“見有人來”,少女驚詫無比,低頭看到自己的衣衫不整,于是連忙回避。“襪刬”指來不及穿鞋子,僅僅穿著襪子走路,寫出少女匆忙的神態(tài);“金釵溜”指少女頭發(fā)散亂,金釵滑落墜地,寫出慌忙躲避的表情。詞中雖對訪客不著一字,但從少女的表情和神態(tài),可以斷定對方肯定是一位翩翩美少年。“和羞走”三字,描繪了少女此時此刻的外部動作和內(nèi)心活動。“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二句更為精妙,詞人以極為簡練的語言將少女怕見又想見、想見又不敢見的微妙心理刻畫得入木三分。

      本詞實為描寫李清照閨中生活的詞,詞中生動形象地描述了李清照與趙明誠這兩位對幸福愛情與婚姻充滿了憧憬的青年男女見面的一個場景,從中也可看出李清照閨中生活的無憂無慮,充滿了歡樂。全詞語言通俗,風(fēng)格明快,節(jié)奏輕松,是李清照早年的代表詞作。

      賞析:

      靖康之亂前,詞人李清照的生活是幸福美滿的。她這時期的詞,主要是抒寫對愛情的強烈追求,對自由的渴望。風(fēng)格基本上是明快的。《點絳唇》(“蹴罷秋千”)很可能就是這一時期中的早期作品。

      這首詞的上片用“慵整纖纖手”、“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給讀者描繪出一個身軀嬌小、額間鬢角掛著汗珠、輕衣透出香汗剛下秋千的如花少女天真活潑、憨態(tài)可掬的嬌美形象。緊接著,詞人轉(zhuǎn)過筆鋒,使靜謐的詞境風(fēng)吹浪起,寫少女忽然發(fā)現(xiàn)有人來了,她自然而然地、匆匆忙忙地連鞋子也顧不上穿,光著襪子,害羞地朝屋里就跑,頭上的金釵也滑落了。這把封建社會深閨少女的另一種心理和行動,也就是在封建禮教束縛下的遵守所謂“禮”的心理和行動,逼真地摹寫出來了。但是,她害羞地跑到門邊,卻沒有照常理立刻躲進屋里去,而是“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

      李清照這兩個短句和李煜《一斛珠》中的“爛嚼紅茸,笑向檀郎唾”一樣,成功地寫出了少女的情態(tài)。同時,李清照這兩個短句還生動地表露了少女的內(nèi)心世界。她嗅青梅,不是真的嗅,而是用以表現(xiàn)其若無其事來遮掩她的緊張。這和歐陽炯《賀明朝》中的:“石榴裙帶,故將纖纖玉指,偷捻雙鳳金線。”晃沖之《傳言玉女·上元》中的“嬌波溜人,手捻玉梅低說”,都有類似之處。這和今天現(xiàn)實生活中,年輕的姑娘以擺弄辮梢、手絹等,來掩飾她的害羞、緊張也是類似的。至于“回首”,那也和歐陽炯《南鄉(xiāng)子》中“水上游人沙上女,回顧,笑指芭蕉林里住”的“回顧”,李珣《南鄉(xiāng)子》中“玉纖遙指花深處,爭回顧,孔雀雙雙迎日舞”的“回顧”一樣,雖然它們所表現(xiàn)的內(nèi)容、表達的感情,并不完全相同,但它們都是以簡單的回頭看的動作,表現(xiàn)比較復(fù)雜的內(nèi)心活動的。李清照這兩個短句中的“回首”是少女對來人打攪了她自由玩樂的不愉快,她要看看打攪她的來人是誰,她要看看把他弄得那么狼狽的.是誰,是什么樣的人。這表現(xiàn)了她的天真、勇敢,表現(xiàn)了她對封建禮教束縛輕視的一面。這種思想感情,就其內(nèi)容來說,遠遠超過了這一生活側(cè)面的描寫。

      在李清照之前,雖然絕大多數(shù)詞都是寫婦女,但是,能夠描繪出婦女的形象,并寫出婦女的內(nèi)心世界,而且有一定意義的卻不多。李清照這首《點絳唇》語言質(zhì)樸,形象生動逼真,不但有心理描寫,而且有一定的深意,的確是一首寫封建社會的少女(詞人的自我寫照)的好作品。它和李清照的著名詞作《一翦梅》(“紅藕香殘玉簟秋”)、《醉花陰》(“薄霧濃云愁永晝”)、《武陵春》(“風(fēng)住塵香花已盡”)、《聲聲慢》(“尋尋覓覓”)等完全可以媲美。(馬興榮)

      賞析二:

      上片蕩完秋千的精神狀態(tài)。詞人不寫蕩秋千時的歡樂,而是剪取了“蹴罷秋千”以后一剎那間的鏡頭。此刻全部動作雖已停止,但仍可以想象得出少女在蕩秋千時的情景,羅衣輕飏,象燕子一樣地在空中飛來飛去,妙在靜中見動。“起來慵整纖纖手”,“慵整”二字用得非常恰切,從秋千上下來后,兩手有些麻,卻又懶得稍微活動一下,寫出少女的嬌憨。“纖纖手”語出《古詩十九首》:“娥娥紅粉妝,纖纖出素手。”借以形容雙手的細嫩柔美,同時也點出人物的年紀和身份。“薄汗輕衣透”,她身穿“輕衣”,也就是羅裳初試,由干蕩秋千時用力,出了一身薄汗,額上還滲有晶瑩的汗珠。這份嬌弱美麗的神態(tài)恰如在嬌嫩柔弱的花枝上綴著一顆顆晶瑩的露珠。“露濃花瘦”一語既表明時間是在春天的早晨,地點是在花園也烘托了人物嬌美的風(fēng)貌。整個上片以靜寫動,以花喻人,生動形象地勾勒出一少女蕩完秋千后的神態(tài)。

      下片寫少女乍見來客的情態(tài)。她蕩完秋千,正累得不愿動彈,突然花園里闖進來一個陌生人。“見客入來”,她感到驚詫,來不及整理衣裝,急忙回避。“襪刬”,指來不及穿鞋子,僅僅穿著襪子走路。“金釵溜”,是說頭發(fā)松散,金釵下滑墜地,寫匆忙惶遽時的表情。詞中雖未正面描寫這位突然來到的客人是誰,但從詞人的反應(yīng)中可以印證,他定是一位翩翩美少年。“和羞走”三字,把她此時此刻的內(nèi)心感情和外部動作作了精確的描繪。“和羞”者,含羞也;“走”者,疾走也。然而更妙的是“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二句。它以極精湛的筆墨描繪了這位少女怕見又想見、想見又不敢見的微妙心理。最后她只好借“嗅青梅”這一細節(jié)掩飾一下自己,以便偷偷地看他幾眼。下片以動作寫心理,幾個動作層次分明,曲折多變,把一個少女驚詫、惶遽、含羞、好奇以及愛戀的心理活動,栩栩如生地刻劃出來。唐人韓偓《竿奩集》中寫過類似的詩句:“見客入來和笑走,手搓梅子映中門。”但相比之下,“和笑走”見輕薄,“和羞走”現(xiàn)深摯;“手搓梅子”只能表現(xiàn)不安,“卻把青梅嗅”則可描畫矯飾;“映中門”似旁若無人,而“倚門”則有所期待,加以“回首”一筆,少女窺人之態(tài)婉然眼前。

      這首詞寫少女情況心態(tài),雖有所本依,但卻能青出于藍而勝于藍,獲“曲盡情悰”之譽。全詞風(fēng)格明快,節(jié)奏輕松,反用四十一字,就刻畫了一個天真純潔、感情豐富卻又矜持的少女形象,可謂妙筆生花。

    點絳唇·蹴罷秋千賞析4

      《點絳唇(蹴罷秋千)》

      [宋]李清照

      原文:

      蹴罷秋千,起來慵整纖纖手。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見客入來,襪刬金釵溜。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5嗅。

      注釋:

      1、蹴(cù):踏。這里指蕩秋千。

      2、慵整:倦怠地整理。鹿虔扆《思越人》:“玉纖慵整云散。”

      3、花瘦:指花瓣凋落,枝上花少。

      4、襪刬(chǎn):沒穿鞋,穿著襪子走路。李煜《菩薩蠻》:“刬襪步香階,手提金縷鞋。”溜:滑落。

      5、青梅:李白《長干行》:“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后代遂以“青梅竹馬”喻兩小無猜、逐漸發(fā)展而來的愛情。

      賞析:

      上片寫少女蕩秋千盡情嬉戲的場面。在“露濃花瘦”的暮春季節(jié),氣候冷暖適宜,著“輕衣”而蕩秋千,以至渾身“薄汗”,玩得酣暢淋漓。下片寫外客來訪、匆忙躲入閨中這樣一個忙亂的.小場面。為了躲避外客,慌張到“襪刬金釵溜”。像李清照這樣大膽、真率、任性的少女,有如此過度的害羞與緊張,暗示著來客與她有著不同尋常的關(guān)系。臨進閨門,李清照尋找借口,“倚門回首”,峰回路轉(zhuǎn),佯裝“卻把青梅嗅”,暗地里端詳來客。原來客人就是她“青梅竹馬”的未來夫君。“青梅”的典故是一種詩意夸張的運用,閨中少女的羞怯、活潑與對未來夫婿的心儀,盡在這一“回首”中。

    點絳唇·蹴罷秋千賞析5

      點絳唇·蹴罷秋千

      朝代:宋朝

      作者:李清照

      蹴罷秋千,起來慵整纖纖手。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

      見客入來,襪刬金釵溜。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

      譯文及注釋:

      譯文

      春日,清晨,花園內(nèi)。綠楊掩映著秋千架,架上繩索還在悠悠地晃動。年輕的女詞人剛剛蕩完秋千,兩手有氣無力,懶懶地下垂。在她身旁,瘦瘦的花枝上掛著晶瑩的露珠;在她身上,涔涔香汗?jié)B透著薄薄的羅衣。花與人相襯,顯得格外的嬌美。驀然間,進來一位客人。她猝不及防,抽身便走,連金釵也滑落下來。

      客人是誰?詞中未作正面描寫,但從詞人的反應(yīng)中可以知道,他定是位風(fēng)度翩翩的少年。詞人走到門口,又強按心頭的激動,回眸偷覷那位客人的豐姿。為了掩飾自己的失態(tài),她嗅著青梅,邊嗅邊看,嬌羞怯怯,昵人無邪。

      注釋

      蹴(cù):踩,踏。這里指蕩(秋千)。

      慵整:懶洋洋的收拾。

      見有人來:一作“見客入來”。

      襪刬(chǎn):即刬襪。未穿鞋子。只穿著襪子行走。

      花瘦:形容花枝上的花瓣已經(jīng)凋零。

      溜:溜走,滑落。

      和:含。

      走:跑,快走。

      關(guān)于此詞作者眾說紛紜,楊慎《詞林萬選》等收為李清照詞,楊金本《草堂詩余》作蘇軾詞,《花草粹編》等作無名氏詞,《詞的.》作周邦彥詞,唐五代及北宋詞集中詞作互見現(xiàn)象所在多見,不足為奇。

      賞析:

      靖康之亂前,詞人李清照的生活是幸福美滿的。她這時期的詞,主要是抒寫對愛情的強烈追求,對自由的渴望。風(fēng)格基本上是明快的。《點絳唇》(“蹴罷秋千”)很可能就是這一時期中的早期作品。

      這首詞的上片用“慵整纖纖手”、“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給讀者描繪出一個身軀嬌小、額間鬢角掛著汗珠、輕衣透出香汗剛下秋千的如花少女天真活潑、憨態(tài)可掬的嬌美形象。緊接著,詞人轉(zhuǎn)過筆鋒,使靜謐的詞境風(fēng)吹浪起,寫少女忽然發(fā)現(xiàn)有人來了,她自然而然地、匆匆忙忙地連鞋子也顧不上穿,光著襪子,害羞地朝屋里就跑,頭上的金釵也滑落了。這把封建社會深閨少女的另一種心理和行動,也就是在封建禮教束縛下的遵守所謂“禮”的心理和行動,逼真地摹寫出來了。但是,她害羞地跑到門邊,卻沒有照常理立刻躲進屋里去,而是“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

      李清照這兩個短句和李煜《一斛珠》中的“爛嚼紅茸,笑向檀郎唾”一樣,成功地寫出了少女的情態(tài)。同時,李清照這兩個短句還生動地表露了少女的內(nèi)心世界。她嗅青梅,不是真的嗅,而是用以表現(xiàn)其若無其事來遮掩她的緊張。這和歐陽炯《賀明朝》中的:“石榴裙帶,故將纖纖玉指,偷捻雙鳳金線。”晃沖之《傳言玉女·上元》中的“嬌波溜人,手捻玉梅低說”,都有類似之處。這和今天現(xiàn)實生活中,年輕的姑娘以擺弄辮梢、手絹等,來掩飾她的害羞、緊張也是類似的。至于“回首”,那也和歐陽炯《南鄉(xiāng)子》中“水上游人沙上女,回顧,笑指芭蕉林里住”的“回顧”,李珣《南鄉(xiāng)子》中“玉纖遙指花深處,爭回顧,孔雀雙雙迎日舞”的“回顧”一樣,雖然它們所表現(xiàn)的內(nèi)容、表達的感情,并不完全相同,但它們都是以簡單的回頭看的動作,表現(xiàn)比較復(fù)雜的內(nèi)心活動的。李清照這兩個短句中的“回首”是少女對來人打攪了她自由玩樂的不愉快,她要看看打攪她的來人是誰,她要看看把他弄得那么狼狽的是誰,是什么樣的人。這表現(xiàn)了她的天真、勇敢,表現(xiàn)了她對封建禮教束縛輕視的一面。這種思想感情,就其內(nèi)容來說,遠遠超過了這一生活側(cè)面的描寫。

      在李清照之前,雖然絕大多數(shù)詞都是寫婦女,但是,能夠描繪出婦女的形象,并寫出婦女的內(nèi)心世界,而且有一定意義的卻不多。李清照這首《點絳唇》語言質(zhì)樸,形象生動逼真,不但有心理描寫,而且有一定的深意,的確是一首寫封建社會的少女(詞人的自我寫照)的好作品。它和李清照的著名詞作《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醉花陰》(“薄霧濃云愁永晝”)、《武陵春》(“風(fēng)住塵香花已盡”)、《聲聲慢》(“尋尋覓覓”)等完全可以媲美。

    點絳唇·蹴罷秋千賞析6

      點絳唇·蹴罷秋千

      李清照〔宋代〕

      蹴罷秋千,起來慵整纖纖手。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

      見客入來,襪刬金釵溜。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

      譯文

      蕩完秋千,慵倦地起來整理一下纖纖素手。瘦瘦的花枝上掛著晶瑩的露珠,花兒含苞待放,因蕩過秋千涔涔香汗?jié)B透著薄薄的羅衣。忽見有客人來到,慌得顧不上穿鞋,只穿著襪子抽身就走,連頭上的金釵也滑落下來。含羞跑開,倚靠門回頭看,明明看的是客人卻要嗅嗅門前的青梅以此掩蓋。

      注釋

      點絳唇:詞牌名。蹴:踏。此處指打秋千。慵:懶,倦怠的樣子。襪刬:這里指跑掉鞋子以襪著地。金釵溜:意謂快跑時首飾從頭上掉下來。倚門回首:這里只是靠著門回頭看的意思。

      賞析

      此詞,屬存疑之作,若確為易安作品,當(dāng)為清照千年作品,寫盡少女純情的神態(tài)。

      上片蕩完秋千的精神狀態(tài)。詞人不寫蕩秋千時的歡樂,而是剪取了“蹴罷秋千”以后一剎那間的鏡頭。

      此刻全部動作雖已停止,但仍可以想”得出少女蕩秋千時的情景,羅衣輕飏,像燕子一樣地空中飛來飛去,妙靜中見動。“起來慵整纖纖手”,“慵整”二字用得非常恰切,從秋千上下來后,兩手有些麻,卻又懶得稍微活動一下,寫出少女的嬌憨。“纖纖手”語出《古詩十九首》:“娥娥紅粉妝,纖纖出素手。”借以形容雙手的入嫩柔美,同時也點出人物的年紀和身份。“薄汗輕衣透”,她身穿“輕衣”,也就是羅裳初試,由于蕩秋千時用力,出了一身薄汗,額上還滲有晶一的汗珠。這份嬌弱美麗的神態(tài)恰如嬌嫩柔弱的花枝上綴著一顆顆晶一的露珠。“露濃花瘦”一語既表明時間是春天的千晨,地點是花園也烘托了人物嬌美的風(fēng)貌。整個上片以靜寫動,以花喻人,生動形”地勾勒出一少女蕩完秋千后的神態(tài)。

      下片寫少女乍見來客的情態(tài)。她蕩完秋千,正累得不愿動彈,突然花園里闖進來一個陌生人。“見客入來”,她感到驚詫,來不及整理衣裝,急忙回避。

      “襪刬”,指來不及穿鞋子,僅僅穿著襪子走部。“金釵溜”,是說頭發(fā)松散,金釵下滑墜地,寫匆忙惶遽時的表情。詞中雖未正面描寫這位突然來到的客人是誰,但從詞人的反應(yīng)中可以印證,他定是一位翩翩美少年。“和羞走”三字,把她此時此刻的內(nèi)心感情和外部動作作了精確的描繪。“和羞”者,含羞也:“走”者,疾走也。然而更妙的是“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二句。它以極精湛的筆墨描繪了這位少女怕見又想見、想見又不敢見的微妙心理。最后她只好借“嗅青梅”這一入節(jié)掩飾一下自己,以便偷偷地看他幾眼。下片以動作寫心理,幾個動作層次分明,曲折多變,把一個少女驚詫、惶遽、含羞、好奇以及愛戀的心理活動,栩栩如生地刻劃出來。唐人韓偓《竿奩集》中寫過類似的詩句:“見客入來和笑走,手搓梅子映中門。”但相比之下,“和笑走”見輕薄,“和羞走”現(xiàn)深摯:“手搓梅子”只能表現(xiàn)不安,“卻把青梅嗅”則可描畫矯飾:“映中門”似旁若無人,而“倚門”則有所期待,加以“回首”一筆,少女窺人之態(tài)婉然眼前。

      這首詞寫少女情況心態(tài),雖有所本依,但卻能青出于藍而勝于藍,獲“曲盡情悰”之譽。

      賞析二

      靖康之亂前,詞人李清照的生活是幸福美滿的。她這時期的詞,主要是抒寫對愛情的強烈追求,對自由的渴望。風(fēng)格基本上是明快的。《點絳唇》(“蹴罷秋千”)很可能就是這一時期中的早期作品。

      這首詞的上片用“慵整纖纖手”、“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給讀者描繪出一個身軀嬌小、額間鬢角掛著汗珠、輕衣透出香汗剛下秋千的如花少女天真活潑、憨態(tài)可掬的嬌美形象。緊接著,詞人轉(zhuǎn)過筆鋒,使靜謐的詞境風(fēng)吹浪起,寫少女忽然發(fā)現(xiàn)有人來了,她自然而然地、匆匆忙忙地連鞋子也顧不上穿,光著襪子,害羞地朝屋里就跑,頭上的金釵也滑落了。這把封建社會深閨少女的另一種心理和行動,也就是在封建禮教束縛下的遵守所謂“禮”的心理和行動,逼真地摹寫出來了。但是,她害羞地跑到門邊,卻沒有照常理立刻躲進屋里去,而是“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

      李清照這兩個短句和李煜《一斛珠》中的“爛嚼紅茸,笑向檀郎唾”一樣,成功地寫出了少女的情態(tài)。同時,李清照這兩個短句還生動地表露了少女的內(nèi)心世界。她嗅青梅,不是真的嗅,而是用以表現(xiàn)其若無其事來遮掩她的緊張。這和歐陽炯《賀明朝》中的:“石榴裙帶,故將纖纖玉指,偷捻雙鳳金線。”晃沖之《傳言玉女·上元》中的“嬌波溜人,手捻玉梅低說”,都有類似之處。這和今天現(xiàn)實生活中,年輕的姑娘以擺弄辮梢、手絹等,來掩飾她的'害羞、緊張也是類似的。至于“回首”,那也和歐陽炯《南鄉(xiāng)子》中“水上游人沙上女,回顧,笑指芭蕉林里住”的“回顧”,李珣《南鄉(xiāng)子》中“玉纖遙指花深處,爭回顧,孔雀雙雙迎日舞”的“回顧”一樣,雖然它們所表現(xiàn)的內(nèi)容、表達的感情,并不完全相同,但它們都是以簡單的回頭看的動作,表現(xiàn)比較復(fù)雜的內(nèi)心活動的。李清照這兩個短句中的“回首”是少女對來人打攪了她自由玩樂的不愉快,她要看看打攪她的來人是誰,她要看看把他弄得那么狼狽的是誰,是什么樣的人。這表現(xiàn)了她的天真、勇敢,表現(xiàn)了她對封建禮教束縛輕視的一面。這種思想感情,就其內(nèi)容來說,遠遠超過了這一生活側(cè)面的描寫。

      在李清照之前,雖然絕大多數(shù)詞都是寫婦女,但是,能夠描繪出婦女的形象,并寫出婦女的內(nèi)心世界,而且有一定意義的卻不多。李清照這首《點絳唇》語言質(zhì)樸,形象生動逼真,不但有心理描寫,而且有一定的深意,的確是一首寫封建社會的少女(詞人的自我寫照)的好作品。它和李清照的著名詞作《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醉花陰》(“薄霧濃云愁永晝”)、《武陵春》(“風(fēng)住塵香花已盡”)、《聲聲慢》(“尋尋覓覓”)等完全可以媲美。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號易安居士,漢族,山東省濟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所作詞,前期多寫其悠閑生活,后期多悲嘆身世,情調(diào)感傷。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徑,語言清麗。論詞強調(diào)協(xié)律,崇尚典雅,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反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能詩,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時詠史,情辭慷慨,與其詞風(fēng)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詞》,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詞》輯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點絳唇·蹴罷秋千賞析7

      [宋]李清照

      蹴罷秋千,起來慵整纖纖手。

      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

      見客入來,襪刬金釵溜。

      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

      注釋:

      【1】點絳唇:詞牌名。

      【2】蹴:踏。此處指打秋千。

      【3】慵:懶,倦怠的樣子。

      【4】襪刬:這里指跑掉鞋子以襪著地。

      【5】金釵溜:意謂快跑時首飾從頭上掉下來。

      【6】倚門回首:這里只是靠著門回頭看的意思,不必有何出典,更與“倚門賣笑”無關(guān)。假如一定要追問其出處的話,“倚門”是語出《史記·貨殖列傳》的“刺繡文不如倚市門”。司馬遷是以此說明“農(nóng)不如工,工不如商”的道理。而“倚門賣笑”是后人的演繹,以之形容妓女生涯是晚至元代和清代的事:‘“你看人似桃李春風(fēng)墻外枝,賣俏倚門兒”(王實甫《西廂記》三本一折)、“婉孌倚門之笑,綢繆鼓瑟之娛,諒非得已”(汪中《經(jīng)舊苑吊馬守真文》)。

      【注釋】:

      此詞為清照早年作品,寫盡少女純情的神態(tài)。

      上片蕩完秋千的精神狀態(tài)。詞人不寫蕩秋千時的歡樂,而是剪取了“蹴罷秋千”以后一剎那間的鏡頭。此刻全部動作雖已停止,但仍可以想象得出少女在蕩秋千時的.情景,羅衣輕飏,象燕子一樣地在空中飛來飛去,妙在靜中見動。“起來慵整纖纖手”,“慵整”二字用得非常恰切,從秋千上下來后,兩手有些麻,卻又懶得稍微活動一下,寫出少女的嬌憨。“纖纖手”語出《古詩十九首》:“娥娥紅粉妝,纖纖出素手。”借以形容雙手的細嫩柔美,同時也點出人物的年紀和身份。“薄汗輕衣透”,她身穿“輕衣”,也就是羅裳初試,由干蕩秋千時用力,出了一身薄汗,額上還滲有晶瑩的汗珠。這份嬌弱美麗的神態(tài)恰如在嬌嫩柔弱的花枝上綴著一顆顆晶瑩的露珠。“露濃花瘦”一語既表明時間是在春天的早晨,地點是在花園也烘托了人物嬌美的風(fēng)貌。整個上片以靜寫動,以花喻人,生動形象地勾勒出一少女蕩完秋千后的神態(tài)。

      下片寫少女乍見來客的情態(tài)。她蕩完秋千,正累得不愿動彈,突然花園里闖進來一個陌生人。“見客入來”,她感到驚詫,來不及整理衣裝,急忙回避。“襪刬”,指來不及穿鞋子,僅僅穿著襪子走路。“金釵溜”,是說頭發(fā)松散,金釵下滑墜地,寫匆忙惶遽時的表情。詞中雖未正面描寫這位突然來到的客人是誰,但從詞人的反應(yīng)中可以印證,他定是一位翩翩美少年。“和羞走”三字,把她此時此刻的內(nèi)心感情和外部動作作了精確的描繪。“和羞”者,含羞也;“走”者,疾走也。然而更妙的是“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二句。它以極精湛的筆墨描繪了這位少女怕見又想見、想見又不敢見的微妙心理。最后她只好借“嗅青梅”這一細節(jié)掩飾一下自己,以便偷偷地看他幾眼。下片以動作寫心理,幾個動作層次分明,曲折多變,把一個少女驚詫、惶遽、含羞、好奇以及愛戀的心理活動,栩栩如生地刻劃出來。唐人韓偓《竿奩集》中寫過類似的詩句:“見客入來和笑走,手搓梅子映中門。”但相比之下,“和笑走”見輕薄,“和羞走”現(xiàn)深摯;“手搓梅子”只能表現(xiàn)不安,“卻把青梅嗅”則可描畫矯飾;“映中門”似旁若無人,而“倚門”則有所期待,加以“回首”一筆,少女窺人之態(tài)婉然眼前。

      這首詞寫少女情況心態(tài),雖有所本依,但卻能青出于藍而勝于藍,獲“曲盡情悰”之譽。全詞風(fēng)格明快,節(jié)奏輕松,反用四十一字,就刻畫了一個天真純潔、感情豐富卻又矜持的少女形象,可謂妙筆生花。

    【點絳唇·蹴罷秋千賞析】相關(guān)文章:

    點絳唇·蹴罷秋千08-24

    點絳唇原文及賞析02-27

    點絳唇原文及賞析(精選13篇)05-26

    《點絳唇·閨思》原文及賞析03-01

    點絳唇 送李琴泉原文及賞析02-27

    點絳唇桃源翻譯07-25

    仙呂點絳唇原文03-10

    點絳唇·試燈夜初晴原文翻譯及賞析12-18

    點絳唇·試燈夜初晴原文翻譯賞析12-17

    點絳唇·詠風(fēng)蘭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02-26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热久久国产欧美一区二区精品 | 亚洲激情网五月婷婷久久 | 午夜人成视频在线男人每天 | 久久中文一二区视频 | 日韩精品亚洲国产中文一区蜜芽 | 在线观看亚洲欧美不卡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