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鳴狗盜的故事

    時間:2025-07-22 18:31:50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雞鳴狗盜的故事

    雞鳴狗盜的故事1

      春秋戰國時期,有四個人在諸侯各國中名氣很大,被稱作“戰國四公子”。他們分別是:齊國的孟嘗君,魏國的信陵君,趙國的平原君,楚國的春申君。其中以孟嘗君的名氣最大,他熱情好客平等待人,不分貴賤、國別、能力大小,對待門客一視同仁,以禮待之,甚至連他國逃亡犯罪之人也一概接受。一時間“傾天下之士,食客數千人”。他尊賢好士的名聲傳遍列國。

    雞鳴狗盜的故事

      秦昭王很仰慕孟嘗君的才能,于是派人請他到秦國做客,還想拜它為宰相。孟嘗君為了報答秦王的賞識,送上一件名貴的純白狐裘作為見面禮。但是秦王對孟嘗君的賞識,引起了秦國大臣的嫉妒,于是有許多大臣就在秦王面前說孟嘗君的壞話。有人說:“孟嘗君確實賢能,但他可是齊王的同宗。如果擔任秦國的宰相,一定是先考慮齊國的利益,爾后才是秦國,秦國可就危險了。”

      秦昭王覺得有道理,于是下令將孟嘗君軟禁起來。孟嘗君的門客去請秦王的寵妾燕姬幫忙。燕姬卻說:“如果孟嘗君送我一件和大王一樣的白狐裘,我就替他想辦法。”孟嘗君聽了燕姬的話,心里叫苦道:“白狐裘就這么一件,現在要到哪里再去找一件白狐裘呢?”就在這時候,有一位門客自告奮勇的對孟嘗君說:“我有辦法,天明以前我一定能弄回白狐裘。”于是當天晚上,這位門客化裝成狗的樣子,偷偷進入皇宮,瞞過了衛士,偷回了獻給秦王的那件白狐裘。孟嘗君利用白狐裘收買了燕姬,燕姬替孟嘗君說了不少好話,秦王也就釋放了孟嘗君。

      孟嘗君獲釋后,害怕秦王反悔,立即趁著夜色逃跑。夜半時分,一行人來到了秦國的邊界涵谷關。只要通過了這道關口,秦王就奈何不得他了。可是現在是深夜,城門緊閉,根本沒有辦法出關。孟嘗君一行人真是急死了,按照秦國規定,城門必須等到雞鳴才會開放,但是如果等到天亮,又怕秦王發現他們逃走了,而派人追趕他們,這該如何是好呢?就在這時候,忽然有位擅長學雞叫的.門客扯開嗓子,學起了雞鳴,這一下全城的雞都糊里糊涂地跟著一起啼叫起來。守城門的士兵一聽到這么多雞在叫,以為時辰已到,于是就打開了城門。孟嘗君一行人就這樣平安度過了涵谷關,離開秦過,回到齊國。

      不久秦昭王果然后悔釋放了孟嘗君,便派兵馬追趕,但追到了涵谷關才發現孟嘗君一行早已出關而去,只好無功而返。

      后來,人們把為了達到某種目的而使用不正當的小伎倆稱作“雞鳴狗盜”,也把使用這種小伎倆的人稱作“雞鳴狗盜之徒”。

      典故出自《史記·孟嘗君列傳》。宋代名相王安石在《讀孟嘗君傳》中說:“孟嘗君特雞鳴狗盜之雄耳!”雞鳴狗盜,學雄雞啼叫,裝狗進行盜竊。后多用作貶義,比喻那些既無真才實學,也無堂皇風度,只不過略有低下本領的人。

    雞鳴狗盜的故事2

      戰國時候,齊國的孟嘗君喜歡招納各種人做門客,號稱賓客三千。他對賓客是來者不拒,有才能的讓他們各盡其能,沒有才能的也提供食宿。

      有一次,孟嘗君率領眾賓客出使秦國。秦昭王將他留下,想讓他當相國。孟嘗君不敢得罪秦昭王,只好留下來。不久,大臣們勸秦王說:“留下孟嘗君對秦國是不利的,他出身王族,在齊國有封地,有家人,怎么會真心為秦國辦事呢?”秦昭王覺得有理,便改變了主意,把孟嘗君和他的手下人軟禁起來,只等找個借口殺掉。

      泰昭王有個最受寵愛的妃子,只要妃子說一,昭王絕不說二。孟嘗君派人去求她救助。妃子答應了,條件是拿齊國那一件天下無雙的狐白裘(用白色狐腋的皮毛做成的'皮衣)做報酬。這可叫孟嘗君作難了,因為剛到秦國,他便把這件狐白裘獻給了秦昭王。就在這時候,有一個門說:“我能把狐白裘找來!”說完就走了。

      原來這個門客最善于鉆狗洞偷東西。他先摸清情況,知道昭王特別喜愛那件狐裘,一時舍不得穿,放在宮中的精品貯藏室里。他便借著月光,逃過巡邏人的眼睛,輕易地鉆進貯藏室把狐裘偷出來。妃子見到狐白裘高興極了,想方設法說服秦昭王放棄了殺孟嘗君的念頭,并準備過兩天為他餞行,送他回齊國。

      孟嘗君可不敢再等過兩天,立即率領手下人連夜偷偷騎馬向東快奔。到了函谷關(在現在河南省靈寶縣,當時是秦國的東大門)正是半夜。按秦國法規,函谷關每天雞叫才開門,半夜時候,雞可怎么能叫呢?大家正犯愁時,只聽見幾聲“喔,喔,喔”的雄雞啼鳴,接著,城關外的雄雞都打鳴了。原來,孟嘗君的另一個門客會學雞叫,而雞是只要聽到第一聲啼叫就立刻會跟著叫起來的。怎么還沒睡蹭實雞就叫了呢?守關的士兵雖然覺得奇怪,但也只得起來打開關門,放他們出去。

      天亮了,秦昭王得知孟嘗君一行已經逃走,立刻派出人馬追趕。追到函谷關,人家已經出關多時了。

      孟嘗君靠著雞鳴狗盜之士逃回了齊國。

      故事出自《史記·孟嘗君列傳》。成語“雞嗚狗盜”比喻卑下的技能或具有這種技能的人。

    雞鳴狗盜的故事3

      戰國時期,七雄逐鹿,各國之間會有不同的矛盾和間隙,而在此時,外交人才是最不可或缺的。在這一時期,發生了許多有意思的故事,由于這些故事富有哲理,人們口語相傳,最后就變成了有歷史真實故事的成語。

      雞鳴狗盜這個成語,到如今也經常被運用到,它是一個貶義詞,意思就是說微不足道的本領或者說做事偷偷摸摸。這個成語的出處是《史記孟嘗君列傳》,講述了秦昭襄王時期,孟嘗君和秦昭襄王之間的一段故事。

      孟嘗君,名田文,是齊國人,而且是齊國王室之人,他的父親靖郭君田嬰是齊威王的兒子,也是齊宣王的異母弟弟。在齊威王、齊宣王時期,田嬰都在齊國擔任要職,后來還成為齊國的宰相。父親死后,田文就繼承了父親的封地薛,成為了孟嘗君。在封地,孟嘗君就相當于是那個地方的土皇帝,需要精力和時間去治理封地。不過,孟嘗君是個人才,他很喜歡有才能的人,愛才之心很盛。他喜歡在各地招攬人才,加上他自己的名聲就很大,于是就有很多人慕名而來,長此以往,孟嘗君門下的門客就特別多。孟嘗君就是以擁有食客三千而聞名的。

      這個孟嘗君有一次,帶著自己的許多的賓客出使秦國,到了秦國,他受到了秦昭襄王的隆重的款待。經過一番交談,秦昭襄王就覺得孟嘗君的確如傳言中的`那樣具有才能,于是就動了要將他留在秦國的心思。他勸說孟嘗君從此留在,秦國王位怎么辦?該由誰來統治?他可不想讓外戚鉆了空子。

      沒過多久,相繼有朝臣對秦昭襄王進諫,都是要求殺掉孟嘗君的人。他們對秦昭襄王說:孟嘗君是齊國人,在齊國的時候就已經位高權重,秦國的丞相他應該是看不上的,可是他卻留下來了,一定是有什么陰謀。而且他在齊國有家人、朋友,他如何甘心永遠留在秦國!所以,留孟嘗君在秦國是非常不好的。秦昭襄王聽了之后,也覺得十分的有道理,他也害怕孟嘗君留在秦國不是因為真心。最后,秦昭襄王下令將孟嘗君一行人軟禁起來,他會為他們找一個合理的理由死掉。

      孟嘗君這是飛來橫禍啊,他也沒有想到,自己本來是出使的使者,對方的王非要自己留下來,好了,自己已經答應留下來了,為什么還會受到這種待遇呢?想了很多,孟嘗君還是不想死。孟嘗君曾經就聽說了,秦昭襄王有一個十分寵愛的妃子,寵愛到這個妃子說什么,秦昭襄王都會努力去實現。他第二天就急急的派人去求見這位神秘的妃子,希望她幫幫忙,求一求秦昭襄王,讓他不要殺了自己。

      這位妃子聽了孟嘗君托人帶的話,她略一思考就同意了,因為這對她來說并不是難事。可是她也提出了要求,她可不是善良到無償幫助別人的人。她說事情辦成以后,她一定要得到那一件天下無雙的狐白裘。孟嘗君聽了之后,很是為難,因為他在到達秦國的第一天,就將這件舉世無雙的狐白裘作為禮物獻給了秦昭襄王。這時,孟嘗君帶來的一個門客就說自己有辦法弄到那件狐白裘。原來,這個人慣會偷雞摸狗,他先是打聽到了秦昭襄王舍不得穿那件狐白裘,將它存放在了精品儲藏室中。到了晚上,他就悄悄將狐白裘給偷取了出來,還拿給了那位妃子。

      妃子拿到了報酬,就開始勸說秦昭襄王不要殺了孟嘗君,總之就是什么理由她都用上了,最后秦昭襄王放棄了殺掉孟嘗君的想法,還準備將孟嘗君送回齊國。可是孟嘗君害怕夜長夢多,計劃提前回國。他們趁著夜色趕到秦國函谷關,卻見到城門緊閉,原來函谷關是要聽到雞打鳴才會開門。他們一群人正發愁呢,突然聽到一聲雞鳴,后來相繼有了許多雞鳴。是孟嘗君手下的一個人學雞叫,雞聽到打鳴聲,就會跟著叫。就這樣,城門打開了,他們終于回到了齊國。

    【雞鳴狗盜的故事】相關文章:

    雞鳴狗盜的典故03-04

    雞鳴狗盜的典故4篇(優)03-06

    育兒故事胎教故事06-02

    德育故事:我的德育故事02-08

    《故事里的人生》故事03-10

    懶蜜蜂肥肥的故事少兒故事08-25

    龍舟的故事03-09

    熟能生巧的故事03-09

    母親的故事03-09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精品精品一线久久 | 亚洲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观看视频 | 最新国产精品拍自在线观看 | 制服丝袜欧美久久 | 亚洲国产欧美中文丝袜日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