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數學說課稿

    時間:2025-05-21 08:49:34 數學說課稿 我要投稿

    精選四年級數學說課稿三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可能需要進行說課稿編寫工作,寫說課稿能有效幫助我們總結和提升講課技巧。我們應該怎么寫說課稿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四年級數學說課稿3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精選四年級數學說課稿三篇

    四年級數學說課稿 篇1

      四年級數學“三位數乘兩位數”說課稿

      一、教學內容

      1.口算乘法。

      2.筆算乘法。

      二、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用一位數乘兩位數(積在100以內)或幾百幾十的數的口算方法。

      2.使學生能根據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類推并掌握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

      3.使學生在解決具體問題的過程中,應用合適的方法進行估算,養成估算的習慣。

      三、編排特點

      1.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教學計算。

      本單元選取不同交通工具的運動為素材,引導學生學習三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為后面理解速度、時間和路程之間的關系提供豐富的資源。

      2.注重學生的自主探索,培養學生遷移類推能力。

      三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方法,與兩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方法,在算理上是一致的,所不同的是一個因數的位數由兩位變成了三位。教材在充分考慮學生已有知識經驗和認知發展水平的基礎上,積極引導學生將舊知遷移到新知。讓學生在主動探索與合作交流的基礎上,進一步理解整數乘法的算理,達到自主掌握三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方法并用它解決簡單問題的目的。

      3.加強估算,重視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

      在實際生活中,很多時候往往只需要估算就行了,不一定都要精確計算。所以教材專門安排了一個例題來學習估算,讓學生理解估算的合理性,也就是理解什么時候應將因數估大一些,什么時候應將因數估小一些,形成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辨證觀點。

      四、具體編排

      1.主題圖。

      提供了六種不同交通工具的行駛速度,為后面的例題提供素材。在這兒第一次出現“千米/時”的表示法。

      2.口算乘法。

      例1:兩位數乘一位數(進位,100以內)――整百整十數乘一位數。

      (1)16×3可以用口算法,也可以想豎式。

      (2)以16×3為基礎來學習它的變形160×3,讓學生自主探索。通過對比16和160的關系,總結幾百幾十乘1位數的口算方法。

      2.筆算乘法

      (1)例1。

      教學三位數乘兩位數的一般筆算。教材這里給出了估算、筆算、計算器計算三種算法,其中筆算的算理讓學生自己自主探索,教材在這里只呈現了豎式結果。

      (2)例2。

      教學因數中間或末尾有0的三位數乘整十數。計算時,要鼓勵學生采用不同的算法,能口算的就用口算,不能口算在筆算。

      (3)例3。

      首先用直觀描述的方法教學“速度”的`概念。這里注意突出速度的內涵是單位時間內走過的路程,如每分鐘、每小時等。接下來教學用復合單位表示速度,讓學生來體會這種符號表示的簡明、快捷的特點,并學會速度單位的寫法。例3通過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引導學生探索速度、時間與所行的路程之間的關系,構建數學模型:速度×時間=路程。再用它來解決實際問題。

      (4)例4。

      教材以兩組乘法算式為載體,引導學生探索當一個因數不變時,另一個因數和積的變化規律。并嘗試用數學語言來描述,這里還可以幫助學生更深地理解因數末尾有0的乘法,同時滲透函數思想。

      (5)例5。

      教學兩位數乘三位數的估算。估算也是解決問題常用的方法,但是估算沒有固定的法則,要根據具體的情況采取適當的策略。教材在解決買票要準備多少錢的問題時,提供了兩種估算方法。教學時,引導學生思考哪一種估算好一些,也就是說要選取怎樣的估算策略,這是解決問題最重要的一點。讓學生結合實際來理解,在什么情況下應該估大,什么情況下要估小,才能符合要求。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五、教學建議

      1.充分利用舊知,讓學生遷移類推,自主探索三位數乘兩位數的方法。

      2.允許根據實際情況靈活選擇不同計算方式。

    四年級數學說課稿 篇2

      一、說教材

      1、教學內容: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學第八冊P117——120。

      小數的意義是一節概念教學課,是在學習了“分數的初步認識”的基礎上學習小數的意義。掌握小數的意義,是這單元教學的重點,直接關系到小數的性質、單名數和復名數相互改寫等相關知識。

      2、教材的重點和難點:

      小數的初步認識是小學數學概念中較抽象,難理解的內容。一位小數是十分之幾的分數的另一種表示形式。學生雖然對分數已有了初步的認識,也學過長度單位、貨幣單位間的進率,但理解小數的含義還是有一定的困難的。同時學生在以后的學習中,小數方面出現的很多問題是屬于小數概念不清。因此,理解小數的含義(一位小數表示十分之幾)既是本課時的重點、又是難點。在教學中要注意抓住分數與小數的含義的關鍵。

      3、教學目標:

      1、經歷觀察、測量、猜想等學習活動,感受、體驗小數產生于生活,感受生活中處處都存在小數;

      2、理解小數的意義,能說出小數各部分的名稱,掌握小數的讀、寫方法,并正確能讀寫小數;

      3、在合作與交流中的過程中,感受數學學習的樂趣。

      二、說教法

      教學方法是教學過程中師生雙方為完成目標而采取的活動方式的組合。根據本課教學內容的特點和學生的思維特點,我選擇了嘗試法、引導發現法、等方法的優化組合。引導他們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獲取知識,從而達到訓練思維、培養能力的目的。小數的含義是屬概念教學,較為抽象、凝煉,根據學生對概念的認知,一般遵循:感知——表象——抽象概括——形成概念的這一規律。

      1、從生活中了解小數,明確要用小數表示的必要性。

      2、從已有的生活經驗中,理解、抽象小數的意義。

      3、 通過觀察、測量,讓學生充分感受、體驗小數產生于生活,從而使學生感受生活中處處都存在小數 。

      4、了解小數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及廣泛運用,體驗數學在身邊,感受數學學習的價值和樂趣。

      三、說學法

      通過本節教學,要使學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學習方法:

      1、學會通過觀察、測量、歸納,可以發現生活中處處都存在小數 。

      2、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培養他們用已有知識解決新問題的'能力。

      3、通過指導獨立看書,匯報交流活動,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合作交流的好習慣。

      四、說教學程序

      (一)創設情景 導入新課

      創設“5.1”假期情景 ,使本課內容與學生的現實生活經念相吻合

      1、在假期里你買了什么物品?花了多少錢?

      2、老師買了一本書,同學們猜一猜要多少元?

      從同學們的回答中歸納出不能用整元數表示的這種數,要用小數表示。引入課題。

      (轉自數學 吧 )

      這樣的設計,旨在把枯燥的數學知識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聯系,引發起學主的學習興趣,點燃他們求知欲望的火花,從而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為主動探究新知識聚集動力。

      (二)明確目標 探索新知

      同學們都知道小數就在我們的生活中存在,那么同學們想了解小數的什么?

      我預設學生的提問(預設)

      1、小數是怎么來的。(怎么產生的)

      2、什么叫小數?(小數的意義)

      3、小數是怎么讀的,怎么寫的?

      根據學生提的問題,師生分析問題

      1、師生小結小數的意義

      (1)象“0.1、0.3、0.9”這些小數叫1位小數。(分母是10的分數,可以寫成1位小數。1位小數表示十分之幾。)

      (2)象“0.01、0.04、0.18”這些小數叫2位小數。(分母是100的分數,可以寫成2位小數。2位小數表示百分之幾。)

      (3)象“0.001、0.015、0.219”這些小數叫3位小數。(分母是1000的分數,可以寫成3位小數。3位小數表示千分之幾。)

      2、學習小數的寫法

      (三)鞏固新知

      1、練習“考考你”;(練一練)第1題

      2、用米做單位測量同桌的高度;

      3、菜市場買菜統計表。

      【把小數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結合起來,使學生體驗教學就在身邊,感受數學學習的樂趣】

      (四)小結

      1、了解小數的歷史。(小資料)

      【了解小數的歷史,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

      2、學了小數這節課,能談談你知道了些什么嗎?

      (五)作業布置

      1、從生活中記錄一些小數,明天同學之間相互交流;

      2、完成《作業本》

      布置實踐性的作業,使學生把小數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結合起來,體驗教學就在身邊,感受數學學習的樂趣。

    四年級數學說課稿 篇3

      教材分析:

      《旋轉與角》是北師版數學第七冊第24-25頁內容,是在學生已經認識了銳角、直角、鈍角的基礎上,進一步感知了圖形的旋轉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教材從旋轉入手,使學生體會旋轉過程中角的變化。從而引出平角和周角。為下一步學習角的度量打基礎。

      教學目標:

      1、通過教學操作活動,認識平角和周角。能說出生活中的平角和周角。

      2、知道銳角、直角、鈍角、周角的形成過程,理解各角之間的'關系。

      教學重點:

      通過教學操作活動,認識平角和周角。會辨認生活中的平角和周角

      教法學法:

      課程標準認為,“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強調通過“綜合實踐活動”這種新的學習形式,為學生提供發展綜合實踐能力的機會,促進其經驗的積累,發展其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本節課以學生為主體,教師輔助。通過學生自主學習完成學習目標。

      教學過程:

      在教學過程中,我首先以游戲引入,教師發指令,一學生按指令旋轉活動角得到相應的角來,這不僅幫助學生復習了學過的角,也讓學生初步感知旋轉可以得到角,從而引出課題。接著還是通過活動角旋轉得出平角和周角,進而介紹他們的特征和畫法,探討它們和直線及射線的區別,再讓學生找一找生活中的平角。得出結論:通過旋轉,可以得到好多種角,其中平角和周角是我們這節課要學習的重點。

      在認識完平角和周角之后,我安排了讓學生用身體的動作擺一擺角,我出示卡片讓一名學生做動作,其它同學來猜角的名稱,在點子上畫角,分析時針和分針形成的角,給學過的角排隊等課堂活動。通過讓學生觀看畫面,親身模仿運動,結合講解,初步感知平角和周角。再讓學生說一說生活的平角和周角,以拓展他們的視野。進一步強化學生對這兩種角的認識,體會平角和周角的不同特征,感受它們的普遍存在。

      在學生認識了這些角之后,讓學生找出各種角的特點和它們之間的關系,區別各角。最后,完成一組練習,通過練習,加深學生對本課內容的印象。

    【四年級數學說課稿】相關文章:

    《數學樂園》說課稿04-03

    數學說課稿01-23

    數學說課稿(經典)06-09

    《數學樂園》說課稿07-18

    數學溫度說課稿10-23

    數學《比的應用》說課稿10-13

    數學活動說課稿10-28

    《數學廣角》說課稿01-15

    《數學廣角——》說課稿06-20

    《數學樂園》說課稿08-08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日本在线观看中文字二区 | 偷拍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综合日韩精品欧美国产 | 欧美va亚洲va在线观看日本 | 日韩一区久久久久久 | 亚洲永久中文字幕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