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數學超市售貨員教案

    時間:2025-06-23 09:21:39 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中班數學超市售貨員教案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中班數學超市售貨員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班數學超市售貨員教案

    中班數學超市售貨員教案1

      活動目標:

      1、嘗試將6以內的物體按數量歸類,并用數字表示物體的數量。

      2、繼續學習正確目測6以內的數群。

      3、樂意主動的講述自己的操作過程和結果。

      4、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5、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教具:分類底版,6以內的實物卡片,相應數量的數卡

      2、學具:超市售貨員(分類底版,6以內的各種實物卡片,相應數(點)卡等),給一樣多的發花(不同排列形式的實物操作卡,雪花片),一樣多的放一起(6以內不同排列形式的實物卡片)

      活動過程:

      1、游戲導入,了解游戲玩法。

      (1)出示分層式分類底版,各種球類實物卡。

      教師:超市里有許多的球,讓我們看看有哪些球呢?它們各是幾個?你是怎么看出來的?引導幼兒用目測的方法數數,并能說一說自己數的方法。

      (2)師幼共同討論整理“分層貨架”的規則:一樣多的'球放在一起

      (3)幼兒示范分球,師幼共同讀一讀,檢查分得對不對。

      (4)出示3—5的數卡,教師:誰愿意來幫助球兒們找到運貨的小推車呢?幼兒討論得出:每層貨架上放的球兒數量是幾,就擺上數字幾的卡片,把數卡放在每層貨架的最后空格處。

      2、小組操作活動。

      (1)介紹各組活動(有重點的介紹“超市售貨員”的規則)

      (2)小組活動與規則。

      第一、二組:超市售貨員(能將6以內的等量實物放在一起,并為各底版空格處擺上相應的數(點)卡)

      第三、四組:給一樣多的發花(能用目測的方法進行6以內實物的等量判斷)

      第五、六組:一樣多的放一起(能用目測接數的方法快速辨認實物卡上的數量)

      (3)教師重點觀察指導“超市售貨員”的活動。

      3、活動評價。

    中班數學超市售貨員教案2

      活動目標:

      1、嘗試將6以內的物體按數量歸類,并用數字表示物體的數量。

      2、繼續學習正確目測6以內的數群。

      3、樂意主動的講述自己的操作過程和結果。

      活動準備:

      1、教具:分類底版,6以內的實物卡片,相應數量的數卡

      2、學具:超市售貨員(分類底版,6以內的各種實物卡片,相應數(點)卡等),給一樣多的發花(不同排列形式的實物操作卡,雪花片),一樣多的放一起

      活動過程:

      1、游戲導入,了解游戲玩法。

      (1)出示分層式分類底版,各種球類實物卡。

      教師:超市里有許多的球,讓我們看看有哪些球呢?它們各是幾個?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引導幼兒用目測的方法數數,并能說一說自己數的`方法。

      (2)師幼共同討論整理“分層貨架”的規則:一樣多的球放在一起

      (3)幼兒示范分球,師幼共同讀一讀,檢查分得對不對。

      (4)出示3—5的數卡。

      教師:誰愿意來幫助球兒們找到運貨的小推車呢?

      幼兒討論得出:每層貨架上放的球兒數量是幾,就擺上數字幾的卡片,把數卡放在每層貨架的最后空格處。

      2、小組操作活動。

      (1)介紹各組活動(有重點的介紹“超市售貨員”的規則)

      (2)小組活動與規則。

      第一、二組:超市售貨員(能將6以內的等量實物放在一起,并為各底版空格處擺上相應的數(點)卡)

      第三、四組:給一樣多的發花(能用目測的方法進行6以內實物的等量判斷)

      第五、六組:一樣多的放一起(能用目測接數的方法快速辨認實物卡上的數量)

      (3)教師重點觀察指導“超市售貨員”的活動。

      3、活動評價。

    中班數學超市售貨員教案3

      活動目標:

      1、在圖形的反復變化中,訓練幼兒思維,提高操作能力。

      2、通過讓幼兒反復對三角形、正方形、梯形、圓形等圖形進行變化操作,引導幼兒發現圖形之間可以相互變化,轉換,它們可以變出不同的數量的各種圖形。

      3、培養幼兒利用各種圖形組合成各種物體的情趣。

      4、引發幼兒學習圖形的興趣。

      5、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6、通過各種感官訓練培養幼兒對計算的興致及思維的準確性、敏捷性。

      7、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判斷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準備:

      1、教具:三角形、長方形、梯形、圓形拼成一幅畫(機器人)。

      2、學具:每人一套各種圖形的紙,放在信封中。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小朋友,你們知道老師手里拿的是什么嗎?(教師拿出掛圖背朝幼兒),變!一幅畫展現在幼兒面前。“機器人”對!那你看一看機器人是由什么拼成的。“由圖形拼成。”好!下面我們就來做有關圖形的游戲。

      (二)基本部分: 第一次嘗試活動:觀察、思考。

      l、請小朋友動腦筋,仔細觀察機器人是由哪些圖形組成的?(由圓形、正方形、三角形、長方形、梯形組成。)

      2、每種圖形各有多少個?(圓形6個,半圓形6個,正方形1個,長方形4個,梯形5個,三角形1個。) 第二次嘗試活動:用折紙游戲,看圖形的變化。

      1、發禮物:(學具)小朋友,上面的游戲,大家做的都很好,所以老師要獎勵。每位小朋友一份禮物(發學具),我知道大家都想看看袋里面裝的`是什么禮物,好,下面就請你們自己打開小信袋(里面出現多種顏色的圖形)。你們喜歡不喜歡呀?(“喜歡!”)這些小圖形呀,它們還有魔力呢,只要你用手折一折,它還會變成其它形狀呢,不信,你們試一試。

      2、操作:動手動腦,感知圖形變換。

      (1)請幼兒動手變一變(折紙)。

      (2)請幼兒說說變化的結果: 正方形——變成了三角形還有長方形。 圓形——變成了半圓形、扇形。 長方形——變成了三角形,還有正方形

      (三)結束部分:

      五彩圖形妙趣橫生:小朋友,這些小圖形好玩嗎?(好玩!)那我們再把它貼在白紙上它還會變成一幅精美的粘貼畫,把這些畫獻給你們的爸爸媽媽吧。師生共同享受動手制作的快樂。

      活動結束:

      請小朋友回家后同爸爸媽媽找一找,你家里哪些東西是你認識的圖形。

      【活動反思】

      此次活動設計我能夠結合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確定活動目標和活動形式。由于幼兒直覺行動思維和形象思維的年齡特點,整個數學活動我都采取了操作和游戲的方式,讓幼兒在動手的過程中親自感知、探索、總結。

      中班幼兒在圖形認知方面僅限于簡單的圖形分割與拼合,因此在孩子們開展了三角形二等分的經驗基礎上,設計了正方形二、四等分和拼合活動,進一步了解各圖形的分割與拼合。活動中采取游戲情景法引入數學活動內容,利用為喜羊羊過生日,結合了幼兒的興趣和已有經驗,調動了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孩子們一看到喜羊羊等圖片,情緒十分高漲。針對中班幼兒我設計了一個問題情境“給喜羊羊分生日蛋糕,怎樣能夠分得一樣大”,請幼兒集思廣益,幫助喜羊羊想辦法,孩子們操作的熱情一下子被調動了起來。

      通過兩次探索操作,幼兒充分感知正方形圖形二、四等分與拼合,感知和理解圖形間的關系以及整體與部分的關系。兩次操作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并且教師結合幼兒的操作進行小結,幫助幼兒梳理經驗認識。孩子們到底是否掌握了對正方形圖形二、四等分和拼合的理解呢?我又通過一個“和圖形娃娃做游戲”的環節,引導幼兒將所學的知識靈活運用。在游戲的設計中,我有意識地創設一些小困難,引導幼兒能夠用所學到的知識經驗解決這些困難。

      最終,幼兒將生活中的知識又運用到生活中,活動的設計比較完整。為了能夠突出活動中培養幼兒的創造力,我重點考慮了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活動中提問的設計。在這次數學活動中,我設計的提問具有一定的啟發性,既能夠引導幼兒按照一定的目標思考問題,又能夠激發每個幼兒求異的思維方式,為幼兒在思維上拓展了空間,鼓勵幼兒和別人想的不同,如進行正方形二、四等分的提問:怎樣能夠把蛋糕分成一樣大的兩(四)塊呢、還有別的方法嗎等。

      第二,操作活動后鼓勵幼兒交流。幼兒在操作過程中正是顯示思維差異性的時候,教師作為一名觀察者和指導者一定要了解幼兒的操作特點和思維特點,在操作活動后有目的地引導幼兒進行方法和經驗的交流。孩子在相互交流的過程中,能夠學到別人的經驗,這對每一名幼兒來說都是十分寶貴的,而且教師的行為會影響到孩子的思考,他們會努力展現自己的想法,與別人分享。

      第三,將所學知識進行運用。在教師的引領下,孩子們在一次教育活動中能夠學到一定的知識,而知識的作用正是“學為所用”,因此孩子們能將所學的知識得以運用十分重要。

      所以我在活動中設計了一個運用知識的游戲環節,鼓勵幼兒創造性地解決問題。此次數學教育活動只是拉開了圖形分割與拼合的序幕,我們還會相繼開展圓形、半圓形等圖形的分割與拼合活動,引領幼兒在圖形學習的領域里探索,為幼兒提供操作、探索與創新的機會,促進幼兒動手、語言和思維等各方面的發展。

    中班數學超市售貨員教案4

      活動設計背景

      本節課是老師在幼兒玩積木的時候,無意中發現幾名幼兒不是拿積木搭建什么樓房,,而是有的幼兒拿的三角形的積木,有的拿的是正方形的積木,有的拿的是梯形的積木,這樣就及時的進行了這一節課的教學。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比較,學習按物體的某種相同特征(用途、顏色、大小、形狀)的東西可以歸成一類,培養幼兒分析、比較、綜合的能力。

      2、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判斷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3、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4、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5、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6、培養幼兒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習慣。

      7、樂意參與活動,體驗成功后的樂趣。

      教學重點、難點

      幼兒能按大小、顏色、形狀進行分類,注重幼兒在對物品進行分類的同時,理解物品的用途。

      活動準備

      實物:蘋果、梨子、香蕉、皮球、玩具、樹葉、籃球;積木若干。

      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教具:蘋果、梨子、香蕉、皮球、。(教師問:小朋友,我們要把這些東西分別放進兩個籃子里,可以怎樣分?)

      2、幼兒小組討論。

      可能的分法有:

      (1)按用途分類。

      (2)按形狀分類。

      引導幼兒說出:我是把形狀相同的放在一起:蘋果、皮球是圓形的,梨和車不是圓形的;我是把用途相同的放在一起的`:蘋果、梨、香蕉是水果,皮球、車是玩具。

      3、以拾落葉的情節出示樹葉,樹葉大小、顏色不同。

      問:我們要把這些樹葉分別放進兩個籃子里,可以有幾種分法?

      幼兒討論可能的分法有:

      (1)按大小分類。

      (2)按顏色分類。

      引導幼兒說出:我是把顏色相同的放在一起,或者我是把形狀相同的放在一起。

      4、操作活動。

      分積木:啟發幼兒按積木的大小、顏色、形狀進行分類。

      5、活動延伸:

      1、幼兒繼續在其他領域中滲透分類的意識。

      2、教師可利用日常環境讓幼兒學習分類,比如:可以對秋天的落葉按照顏色、形狀等進行分類,還可以對水果、蔬菜按照顏色、形狀等進行分類。

      教學反思

      通過對中班幼兒上的這一節課,該班幼兒基本能掌握對物體進行分類,以及進行分類的方法,在顏色、大小上分類掌握較好,但是在形狀、以及用途上掌握較困難。在以后的教學中可通過其他的領域來鞏固對物體的分類,也可在幼兒一日活動中進行學習。

    中班數學超市售貨員教案5

      活動目標:

      1、感知觀察花生果的特征,了解花生的用途。

      2、學習用符號記錄花生的數量。

      3、提高數數的興趣和積極思維的`能力。

      4、發展辨別、分析、歸納智力和運用智力。

      活動準備:

      1、花生果每人10顆(提供的花生仁的數量不等)、每組一盒彩筆,兩只空盤、小碗;記錄紙人手一份。

      2、活動前洗凈雙手。

      活動過程:

      1、以猜謎語的方式引出“花生”。

      謎語:麻房子,紅帳子,里面住著白胖子。

      2、觀察花生果的特征,了解花生的用途。

      提問:花生果是什么樣子的?花生仁是什么樣的?花生仁有什么用?

      你吃過花生嗎?你吃的花生是怎樣制作出來的?

      師幼共同小結:花生營養豐富,可以榨油,可以煮著吃,也可以燒魚。

      3、猜猜花生有幾顆

      觀察盤中的花生,說說它們有什么不同。

      你能猜對每顆花生里有幾顆花生仁?選一顆花生果,先猜猜里面的顆數,再剝開看看自己對了嗎?

      4、討論記錄方法

      想一想怎樣才能記清楚第一顆花生里有幾顆花生仁?

      怎樣記錄?(師生共同討論)

      得出結論:每剝一次花生果,觀察有幾顆花生仁,并在記錄紙上用自己的符號記錄出相應的數量。

      4、探索體驗

      幼兒剝花生并作記錄。

      教師觀察幼兒的操作行為并給予幼兒適當的指導。

      5、交流分享

      1)幼兒相互交流介紹自己的記錄情況。

      2)與同伴共同分享、品嘗花生。

      6、教師小結

      請小朋友們一起收拾桌面。

    中班數學超市售貨員教案6

      活動設計背景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為幼兒園課程改革指明了方向,使我們對幼兒園課程有了新的理解——幼兒園課程需要生活化,課程要追隨幼兒的生活和經驗,并且《綱要》中科學領域這樣的價值取向已清晰可見:能從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系并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使兒童體會數學與人類社會的密切聯系,體會數學的價值,增進對數學的理解和應用數學的信心。當前的社會已步入一個數字時代,數字已隨處可見,并正日益顯示出它無窮的力量。而生活在這一時代的孩子,也每天接觸著出現在不同地方,發揮著不同作用的數字。

      活動目標

      1、發現生活中的數字,知道數字無處不在。

      2、運用數字進行游戲活動,從中體驗活動的樂趣。

      3、激發幼兒對數字的興趣,培養幼兒積極關注身邊事物的情感態度。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初步感知數與物的關系,幫助幼兒積累有關數的感性經驗。

      活動難點:學習運用數字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

      活動準備

      1、收集、生活中的各種有數字的物品,布置在活動室里。

      2、在教師的衣服上貼一套0—9的數字。

      3、數字畫出小動物圖片。

      4、沒有數字的鐘面,沒有數字的秤,電話等圖片。

      5、特殊號碼圖片(110,120,119)

      6、帶有數字的物品圖片。

      7、布娃娃一個。

      活動過程

      一、教師以兒歌形式導入。

      1像鉛筆細又長,2像小鴨水上漂,3像耳朵聽聲音,4像小旗迎風飄,5像秤鉤來買菜,6像哨子吹一吹,7像鐮刀割青草,8像麻花擰一擰,9像勺子來盛飯,0像雞蛋做蛋糕。

      二、出示0--9數字寶寶,引發幼兒的`興趣。

      1、今天老師穿了一件奇怪的衣服,你們看看我的衣服上有什么呀?(數字寶寶0--9)

      2、都有哪些數字寶寶?(幼兒說出數字0--9,教師貼在黑板上。)

      三、游“數字世界”。(找找、說說生活中的數字。)

      1、教師:小朋友,今天,老師帶你們到數字王國去,你們高興嗎?快坐上我的小出發了。(放音樂《小》)

      2、教師:數字王國到了,看這里的東西可真多,都有什么? (幼兒邊看邊說:日歷、鐘表、彈簧秤、尺子、書、電話、遙控器……)

      3、教師問:(1)你在什么東西上面發現了數字,趕快告訴旁邊的好朋友。

      (2)誰愿意把你的發現告訴大家?

      四、猜數字。(猜想物品上數字用途)

      1、教師:數字王國參觀完了,在這里我們認識了許多帶有數字的東西,現在我們要開著小回到座位了,快上車吧。(放音樂《小》)

      2、教師:剛才,我們逛了數字王國,發現這里的東西上都有數字,請你們想一想,它們有什么用處呢?”教師逐一取出鐘,日歷,電話,等物品,請幼兒分別說一說他們的用處。

      ①鐘表上的數字:就是告訴我們幾點,根據時間去干自己的事情。

      ②日歷上的數字:就是告訴我們月份和日期。

      ③電話上的數字:就是撥打電話號碼用的。

      3、教師小結:數字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除了可以表示數量,還可以表示號碼、次序、日期、時間、價格等等。有了數字,生活中的許多事情就會很有序、方便、準確。

      4、生活中一些經常用到的特殊號碼110 (報警電話)119(火警電話)120

      (急救電話)小朋友一定要記住。(出示特殊號碼卡片)

      五、找數字。(回憶生活中更多的數字。)

      教師說:“原來,數字有這么大的用處!那么,在我們的生活中,除了我們今天收集來的這些物品上有數字外,還有哪些物品上也有數字呢?”請幼兒自由發言,談談他們還在那里見到過數字,有什么用處。(看課件:序號,衣物,冰箱,微波爐,電風扇,車的檔位……)

      六、游“粗心王國”。

      教師說:“今天老師要帶小朋友去‘粗心王國’游玩,請小朋友看一看,想一想,‘粗心王國’的物品上,少了什么?”

      “他們的生活方便嗎?為什么?”

      “小朋友,請你們來幫助他們,為這些物品添上數字,使他們的生活變得更加方便,好嗎?”(粘貼缺少的數字)

      七、欣賞用數字拼的畫。

      教師:粗心國王很后悔,都是因為他的粗心給生活帶來了不變,我要改掉粗心的壞毛病。小朋友謝謝你們的幫助,我送給你們的禮物。(出示數字拼的畫)

      八、結束。(隨音樂離開教室)

      教師:請小朋友坐上我的小,一起去外面找數字吧。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環環緊扣,目標明確,幼兒也比較感興趣。整體來說本次活動完成 的還是不錯的。數字在生活中的用途很廣,而且孩子們每天都會和數字打交道,數字已成為 了孩子們生活中的一部分,大部分的孩子幾乎都沒有注意到數字的存在。活動喚起了孩子們對于數字與生活之間緊密聯系的認識。 讓幼兒感受數字的趣味性, 對數字產生興趣。鼓勵幼兒從物品中找出數字,并嘗試說出數字的含義。引導孩子說說我們的生活中的數字及作用,并一起觀看一些有數字的圖片。最后以有趣的游戲結束本次活動。

    【中班數學超市售貨員教案】相關文章:

    超市售貨員求職簡歷范文07-31

    逛超市中班教案10-20

    逛超市中班教案10-20

    逛超市中班教案10-20

    逛超市中班教案10-20

    逛超市中班教案10-20

    逛超市中班教案10-20

    逛超市中班教案10-20

    逛超市中班教案10-20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日本免费性色密月AⅤ | 五月天综合缴情好婷婷网 |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人妖 | 真实国产普通话对白乱子子伦视频 | 亚洲美女福利视频 | 呦呦婷婷视频在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