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

    時間:2023-03-10 16:28:46 數(shù)學教案 我要投稿

    【推薦】一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

      作為一名教師,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tǒng)的知識。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一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推薦】一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

    一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1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1-3頁。

      教學目標:

      1、能辨認上、下、前、后這些方位,并用這些方位來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

      2、能將自己所學知識運用于生活實際,初步能在同一場所辨認自己或他人所在的位置和方向。

      3、積極主動地參與位置與方向的認知過程,體會位置和方向在生活中的價值,發(fā)展學生積極學習情感體驗。

      教學重點、難點:正確辨別上、下、前、后的位置關系,體驗其相對性。

      4、鍛煉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教學過程:

      一、聯(lián)系生活,揭示課題

      師:誰能告訴大家,在你的課桌上面放的是什么,桌子下面又有什么?

      學生自由說。

      師:誰能幫老師數(shù)一數(shù),你前面有幾位小朋友,后面呢?

      學生匯報。

      板書課題:上下、前后。

      二、新課

      1、上、下

      出示主題圖,師:這是某個城市的`跨江大橋,你們看,多宏偉啊,誰能把自己從圖上看到的情景說一說?

      讓學生用自己的話對主題圖進行描述,并側重引導學生用“上”、“下”對物體的位置關系進行準確的描述。

      學生獨立完成課本的填空。

      聯(lián)系生活實際,學生用“上”、“下”描述身邊事物的位置關系。

     。玻、后

      讓一組學生排成一縱隊,指名描述小伙伴的位置,學會用“前”、“后”來準確描述。

    一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2

      教學目標:

      1。能利用“一個加數(shù)增加,而另一個加數(shù)同時減少同樣的數(shù),和不變”和“被減數(shù)和減數(shù)同時加上或減去同樣的數(shù),差不變”的規(guī)律進行巧算。

      2。培養(yǎng)學生的計算策略。

      3。激勵學生去探究規(guī)律和奧秘,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重點難點:

      培養(yǎng)學生靈活巧算的能力。

      教學用具:

      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師:小朋友們,請你仔細觀察這些題,你能發(fā)現(xiàn)這幾組題中的秘密嗎?

      生:第一組,第一加數(shù)每次增加10,第二加數(shù)不變,和每次增加10。

      第二組,第一加數(shù)每次減少1,第二加數(shù)每次增加1,和不變。

      第三組,被減數(shù)每次減少1,減數(shù)每次減少1,差不變。

      師:你們都發(fā)現(xiàn)了這些題的秘密,真厲害!

      我們今天就要來用這些小秘密!看看能不能利用這些秘密使我們的'計算更加簡便。

      二、新授與探究

      師:看,小胖他們看到一座美麗的海島,他們要解決棧道上的數(shù)學題,才能登上海島去游玩。我們和他們一起去試一試吧!

      探究一

      出示:26+18=□問:26加18怎樣算可以容易一些呢?

      學生討論,請你用以前學過的方法,嘗試解答

      師:仔細觀察這一組算式,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根據(jù)學生回答小結

     、僖粋加數(shù)增加1,另一個加數(shù)減少1,和不變。

     、谝粋加數(shù)增加2,另一個加數(shù)減少2,和不變。

     、蹖⒁粋加數(shù)變成整十數(shù)就容易了。

      師:對,做加法時,將一個加數(shù)變成整十數(shù)就容易了。這就是“巧算”。

      (出示課題:巧算)

      小結:在兩數(shù)相加時,我們可以把最接近整十數(shù)的那一個加數(shù)變成整十數(shù),另一個加數(shù)相應變化,這樣進行計算會變得更容易。

      探究三

      1、哪一種方法更容易計算?

      出示:82-67=□-□=師:小朋友們,這道題要怎么巧算呢?

      生1:82-67=80-65生2:82-67=85-70師:這兩種都正確,那么你們覺得那一種更容易計算呢?

      生:第二種。(請同學們說說理由)

      2、師:我們再來看看,這第二種方法是怎么巧算的。

      師:你又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小結

     、俦粶p數(shù)與減數(shù)同時增加與同時減少1,差不變。

     、诒粶p數(shù)與減數(shù)同時增加與同時減少3,差不變。

      師:你們?yōu)槭裁从X得第二種方法容易計算呢?

      生:因為第一種方法在計算的時候,我們還要考慮退位,而第二種方法是不需要退位的,好算一點。

      師:對呀。我們將減數(shù)變成整十數(shù)就容易了。

      3、師:試一試

      歸納規(guī)律

      1、被減數(shù)與減數(shù)同時增加或減少相同的數(shù),差不變。

      2、把減數(shù)變成整十數(shù)就容易多了。

      師:小朋友們真厲害!已經掌握了巧算的方法,我們現(xiàn)在就去海島上看一看還有什么題目等著我們!

      三、練習與鞏固

      1、師:請小朋友們用今天學到的巧算的方法,合理的運用,挑選六道小題中的三題完成。

      分組完成六道算式。

      師:加法的巧算方法與減法的巧算方法有什么不同?

      生:加法:將一個加數(shù)變成整十數(shù)就容易了。

      減法:將減數(shù)變成整十數(shù)就容易了。

      2、師:這堂課小朋友們都學得很好,現(xiàn)在我們就來做個比賽。

      比一比,看誰先拿到紅旗。

      請做的最快的四名學生匯報答案,并給予小紅旗。

      師:你們都是小能手,請接受獎勵。

      四、課堂小結

      加法:將一個加數(shù)變成整十數(shù)就容易了。

      減法:將減數(shù)變成整十數(shù)就容易了。

    一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3

      教學目標

      1、通過復習20以內數(shù)的讀寫,組成數(shù)序等,使學生加深對數(shù)的概念的認識和理解。

      2、復習20以內的加減法。

      3、在數(shù)學活動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初步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初步知道數(shù)學能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教學重點20以內數(shù)的組成及加減法。

      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

      審清題意。

      教學難點

      關鍵

      教學資源課件

      教學過程

      教學環(huán)節(jié)

      時間安排教師指導學生活動設計意圖

      一、復習加減法的意義

      二、提高計算能力的訓練。

      三、小結1、出示圖。

      師:這幅圖表示什么意思?怎樣列式計算?為什么用加法呢?

      引導學生說出:表示把兩部分合起來,用加法計算:6+4=10。

      師:這帽圖還可以怎樣列式?

      生:4+6=10。

      師:在日常生活中,6+4=10這個算式還可以表示什么意思?引導學生結合生活例子,說說加法算式的其他內涵。

      2、出示圖。

     。1)說說每幅圖的.意思。

     。2)學生獨立列出算式。

     。3)集體交流反饋,并結合圖意說說每個算式表示的含義。

      1、做課本97頁第1題。

      讓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可以要求學生把計算答案寫在算式的下面,以便于連線和比較大小。

      2、做題單中的加減混合運算題。

      學生獨立完成后,讓學生說說混合運算的計算順序。

      3、做課本97頁的第8題。

      (1)比一比誰開的花最美。

      教師說明完要求后,學生獨立完成,做對的你的花才能開得美。

      (2)填空,讓學生獨立完成后,同學互相訂正。

      4、做98頁的第13題。

      (1)想一想,算一算。

      引導學生觀察算式,找出算式的規(guī)律后,獨立完成。

      (2)破密碼。

      可以采取比賽的形式,比一比誰最快打開保險箱的門。

      今天我們復習了20以內的加減法。學們利用課余時間還要自己復習兩個加法表和兩個減法表。同學之間還可以互相做口算游戲。每個同學對20以內的加減法口算要算得又快又對。

      學生快速口算。

      討論:指名回答。

      學生做完后,問是怎樣想的。

      學生觀察,分組討論,說說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學生獨立完成題單時,師巡視。作為復習課,不能只是單純地做習題,應該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所提高,把所學的知識加以系統(tǒng)地整理,因此設計了這樣幾個有價值的問題作為復習課的主線,引入新課。

      引導學生在具體問題分析的過程中,總結解決問題的分析思路,歸納解決問題的辦法。

      20以內數(shù)的認識與計算教學設計是我們精心為大家準備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4

      一、教學目標:

      1、總結本單元所學的內容,對所學知識進行整理。

      2、熟練掌握100以內不進、不退位加減法。

      二、教學重難點:

      鞏固100以內不進(退)位的加減法的計算方法。整理所學知識,系統(tǒng)掌握所學知識。

      三、教學過程:

     。ㄒ唬⿵土曇

      請同學們回憶一下,本單元我們學習了哪些知識?

      在計算時我們強調得最多的是什么?

      (二)鞏固練習

      1、完成教材第49頁“整理與復習”的'第一題。

      學生口算后,抽一個學生匯報答案,并說一說口算過程。

      2、改錯。

      出示題目:6+33=93 56—20=54 67—43=4 32+16=8

      分析上面算式中哪個地方算錯了,并說說口算時應該注意什么。

      3、完成教材練習十第2題。

     。ㄈ┩卣咕毩

      1、復習兩位數(shù)加減兩位數(shù)的筆算方法。

      用豎式計算34+43時,該怎樣寫豎式呢?同學們試一試。

      2、完成教材第50頁第4題。

      檢查這些小朋友寫的豎式對不對,如果有錯誤,錯在什么地方。

      3、及時練習。

      (1)P50第5題。

     。2)P50-51第6—7題。

      (四)小結概括

      通過本節(jié)課的復習,你有什么收獲,說說怎樣才能提高自己計算的正確率。

    一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5

      教學目標:

      1.在觀察、交流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生活中有規(guī)律的排列現(xiàn)象。

      2.能發(fā)現(xiàn)給定事物中的簡單排列規(guī)律,運用自己的發(fā)現(xiàn)解決問題。

      3.引導學生用數(shù)學的眼光觀察身邊的事物,發(fā)現(xiàn)和欣賞生活中有規(guī)律的美。

      教學重點:運用自己的發(fā)現(xiàn)解決問題。

      教學難點:發(fā)現(xiàn)給定事物中的簡單排列規(guī)律,

      教學過程:

      一、引入:

      小朋友們,在講新課之前,老師想讓你們回答一個問題:星期天的時候,爸爸、媽媽都帶你到什么地方去呢?

     。ㄉ卮鹄蠋煹膯栴},學生可能會說出各種各樣的地方,如:游樂園、廣場、超市等等。)

      哪個小朋友能說一說,我們遷安市都有哪些超市呢?(東安、東購、家樂等等),今天,咱們市又有一家超市開業(yè)了,咱們去看一看吧,(出示超市開業(yè)的情景圖)。

      二、教學新課。

      1、大家看,來的`人可真不少,這家超市給你什么印象?能給大家談一談嗎?

      (生回答老師的問題,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想法。)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引出超市的布置很有規(guī)律,顯的很美。引導學生尋找其他的有規(guī)律的布置。(對表現(xiàn)好的學生給一個小笑臉或小星星給予鼓勵。)

      2、小朋友們,剛才布置超市的時候,一個工作人員臨時有事,可他的工作還沒做完,我們幫幫他,好嗎?(學生肯定會很樂意幫忙)(出示掛燈籠的圖)。教師提出大頭蛙的問題,請一名學生幫忙完成。引導學生說出該怎樣掛,為什么這樣掛。

      三、鞏固練習。

      1、出示練習第一題,說明題意。學生觀察圖片的規(guī)律,然后動手完成貼圖片的活動。

      2、出示練習第二題,說明題意。學生觀察圖片上顏色的規(guī)律,然后動手完成涂顏色。

      3、添加一個課本中沒有的題目。如:動物園召開運動會,看!小動物們排著隊伍來了,(出示制作的情景圖)。咦!怎么這么不整齊?快看一看怎么回事?哦!原來是有的小動物還沒來呢?看看還缺誰?引導學生根據(jù)已有排列的隊伍來判斷缺誰,并將小動物的圖片貼到正確的位置。進一步加深對本課知識的理解。

      四、拓展、延伸。

      教材中的練習題都是以圖片的形式出現(xiàn)的。我想,應該將所學的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去,所以,可以設計這樣一個小活動:小朋友們,今天下午我們有一個表演,我們要先組織一下隊伍。哪個小朋友能幫幫老師?教師先排一部分:一個男生一個女生,一個男生一個女生。然后選一名同學幫忙排隊,看一看他是否按規(guī)律排列。

      小結:這節(jié)課我們都學到了什么知識?(生談一談自己的收獲和體會)。我們發(fā)現(xiàn)了生活中有規(guī)律的排列能給我們美的感覺。在這里,我想到本單元的教學是讓學生去發(fā)現(xiàn)有規(guī)律的排列,從而發(fā)現(xiàn)有規(guī)律的美?墒窃趯嶋H生活中有好多的事物是沒有規(guī)律的,但他們也是美的,如:彩虹的顏色很美,但它的排列沒有課本中這樣的規(guī)律。在教學中,我們也可以設計一些這樣的問題:(出示彩虹圖)你認為它美嗎?看一看學生的想法。如果他們認為彩虹美,我們可以說明并不是只有有規(guī)律的事物才是美的,有的事物沒有規(guī)律,但他們也是美的;如果有的同學認為彩虹不美,我們可以這樣對學生說:說不定將來有一天你能用運用科學知識將彩虹改變成你喜歡的顏色,那就好好學習吧!以次來激勵學生要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

      五、布置實踐作業(yè)。

      回家觀察生活中有規(guī)律的排列,下節(jié)課一起交流。

    一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6

      教學內容:

      圖畫式應用題

      教學目的:

      1、學會用10以內加減法解決生活中簡單的問題,初步感覺數(shù)學與日常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體驗學數(shù)學用數(shù)學的樂趣。

      2、熟練口算10以內加減法,能正確解答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3、訓練學生根據(jù)掛圖正確表述語言的能力。

      重點難點:

      熟練口算10以內加減法,能正確解答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教學準備:

      課件或掛圖

      一、引入

      今天咱們到郊外去秋游,看看有哪些數(shù)學知識。

      二、新授

      1、加法

      [出示美麗的'郊外風光]

      師:瞧,郊外的景色真美啊,藍藍的天空,美麗的花朵,還有幾只蝴蝶正飛來飛去呢。

      課件出示左邊5只,數(shù)一數(shù)有幾只蝴蝶?再出示2只,現(xiàn)在呢?

      出示大括號和問號,師:現(xiàn)在有多少只蝴蝶呢?你知道用什么方法計算嗎?

      美麗的蝴蝶可真漂亮啊,瞧,來了一群小朋友,他們是來捉蝴蝶標本的呢!

      課件分步出示

      2、左邊4人2、右邊2人3、大括號和問號,小組里互相說一說圖意

      分組說圖意,有4人小朋友在捕蝴蝶有2人在捉蛐蛐,一共有多少人?

      誰來說說圖意,你知道怎樣算嗎?

      三、課中操

      四、減法圖式

      那邊的小朋友玩的開心,這邊的農民伯伯正忙著呢?出示葵花,看,這是什么?

      先出示顆葵花,再演示農民摘了3顆,再出示大括號和7個最后出示問號。

      問:你能說出圖意嗎?

      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計算?

      農民伯伯摘完了葵花還要摘石榴。課件分步出示石榴圖,自己說出圖意后想一想怎樣列式。

      五、練習可自己適當調配

      P51:13 14 15及思考題看圖,先說出算式后寫算式。

    一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7

      教學目標:

      1、認識長方形、正方形,知道這些圖形的名稱并能識別這些圖形。

      2、初步感受幾何圖形的面的特征,體會“形”和“體”的聯(lián)系。

      重點難點:

      初步感知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并學會辨別。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

      板書課題

      二、認一認

      1、認識長方形。

     。1)讓學生拿出幾個長方體,并用手摸摸各個面。

     。2)讓學生仔細觀察,并把看到的記在心里。

     。3)教師在黑板上畫長方形。

      指名回答,這些都是什么圖形?

      學生討論后回答,教師板書:長方形。

      2、認識正方形。

     。1)拿出幾個正方體,把其中的一個面對著學生,讓學生觀察。

      (2)教師在黑板上畫正方形。

      指名回答,這些都是什么圖形?

     。3)師指出:像這種形狀的圖形是正方形(板書:正方形)

      三、)辨一辨

      出示例1圖片,讓學生說一說它們是什么圖形。

      (指名學生說說是怎樣認識的.)

      四、鞏固拓展

      1、教師說圖形的名稱,學生找出教室里相應的長方形和正方形。

      2、教材P29的課堂活動的第1題。

      3、在釘子板上圍出一個長方形和一個正方形。

      4、完成教材練習六的第1題。

      五、課堂小結

      今天這節(jié)課,你學到了哪些知識?

      六、教學結束

      布置學生課下做練習六第8題。

    一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8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使學生掌握整十數(shù)加一位數(shù)及相應的減法計算;

      2、鞏固數(shù)的組成概念,滲透減法是加法的逆運算,滲透加法交換律;

      3、培養(yǎng)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4、感受學習數(shù)學的樂趣和價值,培養(yǎng)學生助人為樂的思想。

      教學重點:

      整十數(shù)加一位數(shù)的計算及實踐運用

      課前準備:

      口算卡、教學掛圖(自制)、小紅旗、小棒

      教學流程:

      一、溝通交流、興趣導入

      1、教師出示口算卡,進行口算練習

      師:小朋友們,看誰算的又對又快?

      10+20=20+10=10+()=30

     。)+20=30()+10=15()+()=30

      2、奪紅旗比賽

     、佟⒔處煶鍪緬靾D,請學生看圖寫數(shù)。師:小朋友,加油啊,寫得又對又快的同學將會獲得一面小紅旗。

      ②、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在珠子下面寫數(shù)。

      ③、誘導學生說說以上幾個數(shù)的組成。

      3、興趣導入

      師:同學們解決問題的能力真棒,老師很高興,你們還想不想解決更好玩的問題呢?

      生:想。

      師:好,那就讓我們繼續(xù)努力吧!

      二、提出問題,師生互動

      1、出示主題圖,讓學生觀察

      師:誰能告訴大家,他們都正在做什么呢?

      生1:他們正在買東西呢!

      生2:……

      師:說得好!圖上的小朋友叫小明,小明可喜歡喝牛奶啦!這幾天,小明表現(xiàn)得特別好,特別聽爸爸、媽媽說的話,他媽媽很高興,就帶小明到商店去買牛奶。售貨員阿姨先給小明媽媽30瓶牛奶,再給小明2瓶牛奶,F(xiàn)在,老師想問大家,誰能提出一個數(shù)學問題?

      生1:一共買了多少瓶牛奶?

      生2:一共花了多少錢?

      生3:小明喝了2瓶,還剩多少瓶?

      師:你們真是個愛動腦筋的好孩子,F(xiàn)在就讓我們一起來解決下面幾個問題吧!

      教師從學生提出的問題中,選出“一共買了多少瓶牛奶?”和“還剩多少瓶?”的問題板書,逐一引導學生解決問題。

      2、教學30+2

      師:媽媽一共買了多少瓶牛奶?用什么方法計算呢?

      生:一共買了32瓶牛奶,用加法計算。

      師:說得真好,那為什么要用加法來計算呢?誰來說說?

      生:媽媽拿了30瓶,小明拿了2瓶,問“一共有多少瓶?”就把媽媽拿的和小明拿的合起來,一共是32瓶。

      師:你真棒!那誰來告訴老師,應該怎樣列式?

      教師根據(jù)學生回答列式(板書):30+2=32

      3、教學32-2

      師:現(xiàn)在我們已經知道媽媽一共買了32瓶牛奶,小明喝了2瓶后,還剩下多少瓶?應該怎樣列式呢?

      教師根據(jù)學生回答板書:32-2=30

      師:誰能告訴大家,32-2=30,你是怎樣算出來的?

      教師引導學生采用多種算法,多讓幾位學生說一說他們的算法,鼓勵學生上講臺擺演用小棒演示計算過程。

      4、教學2+30

      師:同學們表現(xiàn)都很棒,現(xiàn)在老師想再出一道題考考大家,比一比誰最聰明?

      教師板書:2+30=

      先讓學生獨立思考后,在小組內互相交流,最后全班交流匯報。

      三、知識點拔

      師:結果是多少呢?你是怎么想的?

      生:……

      師:我們以前已經知道“3+2和2+3”的結果是相等的.,只是變換了一下數(shù)的位置而已,所以“2+30與30+2”的結果也是一樣的。這也是我們以后將要學習的“加法交換律”。

      四、實踐操作

      1、擺一擺,算一算

     、佟⒔處熛葦[小棒,學生認真觀察后寫出算式,并計算

      a、先擺3捆(每捆10根),再擺6根

      教師巡視指導,指名擺演,集體糾正。

      b、先擺3捆與5根,然后拿走5根(教法同上)

     、凇⒔處熛葘懞盟闶,讓學生擺

      a、30+5=b、6+40=c、46-6=

      教師鼓勵學生進行板演,讓學生自由發(fā)揮,引導學生自主評價,集體糾正。

      ③、“小老師”寫算式,學生擺小老師寫算式,學生跟著擺,小老師評價。

      2、看圖列算式

     、、教師出示掛圖引導學生交流,討論。

      如圖:

      先擺擺出

      再擺拿走

      一共□○□=□還剩□○□=□

      請學生板演,并說一說這樣做的理由,最后集體糾正。

      五、鞏固與拓展

      1、數(shù)學小游戲(小馬過河)

      師:今天,同學們的表現(xiàn)太棒了!現(xiàn)在,大家愿不愿意用自已所學的數(shù)學知識來幫助別人做一件好事呢?

      生:愿意!

      師:真是好樣的!你們個個都樂于助人,都是好孩子。(邊說邊貼出游戲圖)

      師:“三月三”快到了,馬媽媽叫小馬把節(jié)日的禮物送給外婆,可是外婆家又住在智慧河的那一邊,小馬必須算完這些題,才能到達外婆家。小馬遇到困難了,讓我們一起來幫幫它吧!

      教師引導學生完成圖上的題目,最后的三道題為開放題,沒有固定答案,應讓學生多說一說,要鼓勵學生用小棒進行演算。

      師:同學們的數(shù)學學得真好,輕輕松松就能用自已的知識幫助小馬做一件好事,小馬和外婆都非常感謝你們,還祝你們“三月三”快樂。

      2、小結

      你們今天過得快樂嗎?為什么?你又學到了哪些知識呢?

    一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9

      一、初步體會,引入

      同學們,喜歡做游戲嗎?咱們來玩接龍游戲,好嗎?

      1、觀察題目:你知道接龍的規(guī)則嗎?

      2+3 +1 +0 +2

      10-1 -2 -3 -4

      2、接龍游戲

      3、觀察算式,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二、探索新知

      1、教學例1

     、、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師邊講述邊示圖。

     、、討論圖意,指名說說。

     、、嘗試列出算式。

     、、指名交流:怎么列式的?

      4+2+1= 這個式子中每一部分表示什么?

      怎么計算?

      2、即時練

      想想做做第1題。

      師說,讓學生擺小棒:先擺3根小棒,再擺上3根,最后再擺2根。

      現(xiàn)在一共有幾根小棒?

      學生獨立列式并計算。

      全班交流。

      3、揭示課題

      讓學生說說今天學的這個加法和以前有什么不同?——連加

      4、教學例2——同例1

     、拧(chuàng)設生活情境,要求根據(jù)圖意討論交流。

      嘗試列出算式,說說每一部分表示什么?想想怎么計算?

      8-3-1=

      ⑵、即時練

      想想做做第1題的`第2小題。

      讓學生擺擺,算一算!磿鴷r,幫助理解虛線框的意思。

      ⑵、揭示課題:連減

      師生共同小結:連加連減在計算時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三、鞏固應用

      1、看圖列式——第2、3題

      這兩題中,主要引導學生能正確的看懂圖意。

      并讓學生有條理的說出來。

      2、——分桃

      教師創(chuàng)設故事情境,學生邊看圖,邊理解,然后再填一填,列式計算。

      3、想想做做第4題。

      看誰算得又對又快。

      4、想想做做第6題。

      書寫練習。展示優(yōu)秀作業(yè)。

      四、總結

      這節(jié)課我們學到了哪些知識?回家后給爸爸媽媽出題好嗎?

    一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10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確定空間中物體間左右的位置關系。

      2.能力目標: 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空間觀念和推理能力。

      3.情感目標: 逐步體會數(shù)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對數(shù)學產生親切感,感知數(shù)學是有趣和有用的,激發(fā)學生對數(shù)學的探究欲望。

      教學重點:

      確定空間中的左右的位置關系。

      教學難點:

      知道參照物不同,方位不一樣,所看到的物體也不同。

      教學準備:

      多媒體教室。

      教學過程:

      一、游戲引入,引出課題。

      1. 健康操比賽。(出示主畫面)

      師:今天,我們的好朋友小丁丁、小巧、小亞、小胖來到課堂里,要帶領大家一起去逛街。大家高興嗎?在出發(fā)之前我們先來做做健康操。(通過游戲,復習左與右)

      2. 師舉手表揚大家:大家做的真棒!我舉的是哪只手?你是怎么想的? 師小結。

      二、創(chuàng)設情境,展開探究。

      (一)確定參照中心,判斷其左右事物。

      1.(出示“在街上”主題圖) 街上到了!瞧!街上車來人往。司機和行人都很遵守交通規(guī)則,你對交通規(guī)則有哪些了解?學生自由說。

      2. 師:小巧過馬路,先看哪一邊? 向左看,她看到了什么?向右看,又看到了什么?把你看到的告訴旁邊的同學。

      3. 師:看,小巧的對面是誰?她也要過馬路,如果你是小亞,向左會看到什么,向右會看到什么?

      4. 比較,發(fā)現(xiàn)不同點。 小結:小巧和小亞站的位置不同,所以兩人的左右也不同。

      5. 師:小胖和小丁丁也要過馬路,請你選擇其中的一位小朋友輕輕的說一說,向左看,看到了什么?向右又看到了什么呢?如果有困難,可以出來站一站。

      三、聯(lián)系生活,鞏固深化。

      1. 擺一擺。(課件擺學習用品)

      (1)把學習用品排成一排,師說要求。

      (2)學生做小老師,說要求,其余同學擺。

      2. 師:看,誰來了?

      (課件出示福娃圖)

      關于福娃,你知道多少?

      (介紹福娃的相關知識。)

      你能用今天學習的本領說說福娃的左與右分別是誰嗎?

      3. 看一看(課件出示)

      師:看,誰來了? 出示小丸子和偵探柯南:“在馬路上有一元錢,小丸子說在他右邊,可柯南卻說在他的左邊,這是為什么?”

      4. 師:“超級變、變、變”,超女周筆暢來到我們課堂上,要和大家一起學本領。用1、2、3三個數(shù)字可以組成哪些不同的三位數(shù)?想一想,怎樣才能做到不重復、不遺漏?

      師:小朋友經過小組討論、動手擺擺數(shù)卡,得出了123、132、213、231、312、321六個三位數(shù)。

      四、共同總結,拓展延伸。

      1. 今天你有什么收獲?

      2. 師:根據(jù)今天所學的本領,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看看自己家的小區(qū)圖,說說自己的.家的位置;再看看中國地圖冊,找一找地圖上我們的家——上海的位置,上海的左、右分別是哪個城市?我們的首都——北京在哪里?北京的左、右各有哪些城市?

    一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11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和操作活動,初步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圓。

      2、在動手操作過程中,更深刻的認識各種圖形并進行區(qū)別。

      3、培養(yǎng)觀察及操作能力,增強合作意識。

      教學重點:

      初步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圓。

      教學難點:

      初步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圓。

      教學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各種形狀的卡紙。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教師:同學們,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幅漂亮的圖畫,你們想看嗎?

      多媒體出示特意騎牛圖。

      教師:好看嗎?你看到了什么?你想說些什么?

      教師:你能提出什么數(shù)學問題?

      教師:我們先來看牧童騎牛圖是用什么圖形拼成的?你能將圖中相同的圖形找出來嗎?分分看。

      二、合作探究,認識平面圖形。

      教師先讓學生用喜歡的方法將圖中的圖形標記下進行分類。然后小組長組織好小組內的同學進行交流。

      組間交流,及時抽象出幾何名稱,如:樹干的`開頭是長方形、太陽的開頭是圓形……

      舉例:看看身邊的物體,什么開頭是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或圓?

      教師:你能利用手中的學具將這些圖形畫出來嗎?

      三、當堂達標

      給下面圖形涂上顏色

      課堂:

      通過這一節(jié)課的學習你認識了那些圖形寶寶,請你和同桌交流一下。

      作業(yè)布置:

      必做題:39頁自主練習題1、2、3、4題

      選做題:用本課認識的圖形寶寶畫一幅畫,并統(tǒng)計出各種圖形的個數(shù)。

      板書設計:

      牧童

      —認識圖形

    一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12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shù)學(一年級下冊)》第88~89頁。

      教學說明:

      找規(guī)律是新教材數(shù)與代數(shù)領域內容的一部分,傳統(tǒng)教材中沒有單獨編排數(shù)字和圖形的排列規(guī)律,有關探索規(guī)律的內容是新教材新增的內容,也是數(shù)學課程教材改革的一個新變化。

      教學目標:

      1. 讓學生在生動、活潑的'情境中找到直觀事物的變化規(guī)律;

      2. 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觀察、概括和推理的能力,提高學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3. 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欣賞數(shù)學美的意識;

      4. 運用規(guī)律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

      用不同的方法找規(guī)律,運用規(guī)律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

      用不同的方法找規(guī)律。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水彩筆,涂色卡,雪花片,空白場景圖。

      教學過程:

      一、在猜一猜中感知規(guī)律,導入新課

      師:請你猜一猜下一個是什么?

      1. 動畫演示:顏色紅青排列的蘋果(8個)從右往左中速飛過。

      一個兩個地排列的漢堡包(4組)從右往左中速飛過。

      一杯三個地排列的可樂和冰激凌(4組)從右往左中速飛過。

     。ㄔ诔霈F(xiàn)每組物體后,請學生回答,教師用動畫驗證,最后全屏顯示上述物體,最后一個物體閃動)

      師:真厲害!全讓你們給猜中了,你們?yōu)槭裁催@么快就把下一個是什么給猜中的?

      2. 揭題:像蘋果青紅青紅有順序地重復出現(xiàn),漢堡包一個兩個、一個兩個地重復出來,可樂、冰激凌一個三個、一個三個地重復出現(xiàn)的就是一種規(guī)律。我們今天就要來找規(guī)律。(板書課題)

      二、以圣誕節(jié)為載體,深層次地感知規(guī)律,找規(guī)律

      師:昨天晚上是圣誕節(jié),張老師參加了一個圣誕晚會,那里的會場布置得可漂亮了。

      1. 多媒體出示圖畫:請你說說會場里有什么?這些東西擺放有什么規(guī)律?把你發(fā)現(xiàn)的秘密在四人小組里悄悄交流一下。

      2. 匯報結果:(隨著學生回答電腦分別出示每一組排列有規(guī)律的圖形)

      3. 深入地問,如燈籠有什么規(guī)律。在學生回答一紅一紫排列后,電腦依次在每一組之間加條虛線,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每兩個為一組,并且電腦動畫演示燈籠一紅一紫逐個閃動。

    一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13

      [教學內容]趕廟會

      [教學目標]

      1.回顧兩位數(shù)加減兩位數(shù)及加減混合運算。

      [教學重、難點]

      兩位數(shù)加減兩位數(shù)及加減混合運算是本課的重難點。

      [教具準備]掛圖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今天老師帶你們到熱鬧的廟會上去逛一逛,你們也和爸爸媽媽去過廟會嗎?誰能說一說你們逛廟會的情景?

      二新授

      1.仔細觀察圖,你看到了什么?

      2.小組合作學習(學生先獨立觀察,提出相關的.數(shù)學問題或小組內采取講故事的形式交流)。

      3.(圖的上半部分)交流的問題有

     。1)孔雀開屏的花燈由多少盞燈做成?

     。2)大孔雀比小孔雀多用多少盞燈?

     。3)兩個人一共賣了多少串?

     。4)誰賣得多誰賣得少?

      4.你想提醒大家在計算加減法時應注意什么?

     。1)計算時要注意相同數(shù)位對齊。

     。2)計算時別忘了進位和退位。

      5.教師:兩位數(shù)加減兩位數(shù)應注意的問題。

      相同數(shù)位要對齊,從個位算起。

      6.(圖的下半部分)交流的問題有:

     。1)參加演出的大約有多少人?

     。2)還剩多少個氣球?

      7.你想提醒大家在計算加減混合運算時應注意什么?

      算式里有小括號要先算小括號里的。

      8.教師:加減混合運算時應注意的問題。

      有括號要先算括號里的。

      

    一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14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的小學數(shù)學第二冊第五部分內容中的第六課時《小小圖書館》

      教學目標:

      探索并掌握兩位數(shù)減一位數(shù)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發(fā)展提出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正確掌握兩位數(shù)減一位數(shù)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個位不句減從十位退一當十

      教學準備:

      1、小黑板

      兒童畫報 故事書 連環(huán)畫

      原有 33本 25本 46本

      借走 7本 8本 9本

      2、紙制牌子六塊

      15+58

      33—9

      14+15

      47—8

      46—16

      50—9

      82—4

      3、計數(shù)器十個,小棒許多、本子33本

      教學過程:

      一、 游戲:看哪組拿得快。

      二、 創(chuàng)設情境。

      1、 看圖明確圖意,訓練學生收集信息的能力。

      2、 提供信息,提出數(shù)學問題。

      3、 根據(jù)信息估算結果。

      三、 探索算法。

      1、 用自己喜歡的辦法計算,并在小組內交流。

      2、 匯報計算方法。

      3、 集體用豎式計算。

      4、 嘗試練習。選擇故事書或連環(huán)畫進行計算練習。邊計算可以邊說算法。

      四、比練習中搜索學生錯誤情況,當當小醫(yī)生。

      四、 加強練習。

      1、 撥一撥,說一說。

      42—6 50—3 54—8

      五、 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乘車練習

      六、 課堂小結。

    一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15

      教學目標:

      1. 通過十個十個數(shù),認識百的組成,初步感知十進制計數(shù)方法。

      2. 通過百數(shù)圖,掌握百以內整十數(shù)的加減法。

      3. 讓學生運用自己的經驗和方法認識與掌握百的分拆,培養(yǎng)學生積極探索、主動發(fā)現(xiàn)的學習態(tài)度和習慣。

      教學重難點:

      認識百的組成,掌握百以內整十數(shù)的加減法計算。

      教學準備:

      多媒體教學軟件,百數(shù)圖

      教學過程:

      一、引入

      1. 媒體演示裝面包,讓學生仔細觀察一下叔叔阿姨是如何裝面包的。

      2. 出示10袋面包,問學生:一共有幾個面包?你是怎么數(shù)的?

      3. 引導學生概括:10個十是1個百。

      板書:10個十是1個百。

      4. 追問:誰知道100里面有幾個十?

      5. 討論:如何把100這個數(shù)放到數(shù)位表中呢?

      二、展開

      出示百數(shù)圖:你知道這里一共有多少個小圓點嗎?

      讓學生觀察百數(shù)圖,討論自己的數(shù)法,并交流。

      完成右邊的練習,并一起朗讀。

      三、深入

      1. 在百數(shù)圖上我們還可以做加減法呢。

      2. 用教學軟件“百數(shù)圖” 依次演示。

      3. 小組討論:可以用什么方法做這些題目?

      (學生可能會說1個十加1個十等于2個十,2個十是20。或者因為1+1=2,所以10+10=20)

      4. 在小組內交流:50+10=?50+20=?50+30=?50+40=?

      5. 出示:40-10=?50-20=?70-40=?30-20=?90-50=?

      讓學生自己討論出解決這些題目的方法,然后全班進行交流。

      6. 小結:這些數(shù)都是整十數(shù),我們通過自己動腦筋學會了整十數(shù)的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做題目的時候你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來做。

      7. 運用所學知識完成第4題,比一比誰計算的.正確率最高。

      做完后,和你的小伙伴互相檢查,并說說計算時你是怎么想的?

      8. 完成第5題前面3欄,要求在計算正確的基礎上,比一比誰的速度最快。每一小組全對并且最快的小朋友可以做小老師檢查自己小組其他小朋友的完成情況。

      9. 第5題的后面2欄,先引導學生仔細觀察題目中各部分的變化,然后自己再試試看怎么繼續(xù)編下去。

      四、總結

      這節(jié)課同學們積極思考,并與小伙伴們進行討論,學到了很多知識,你都有哪些收獲?說給大家聽聽。

    【一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相關文章:

    數(shù)學下冊一年級教案02-03

    數(shù)學下冊一年級教案02-02

    小學一年級的數(shù)學下冊教案11-25

    數(shù)學一年級下冊教案02-10

    一年級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06-24

    一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02-23

    小學一年級的數(shù)學下冊教案11-25

    一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03-09

    一年級下冊數(shù)學的教案06-12

    小學一年級的數(shù)學下冊教案11-25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在线观看人成视频无遮挡 | 午夜免费一区二区三区最新 | 亚洲国产一级视频免费观看 | 午夜三A级免费在线视频 |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久 | 亚洲欧洲一区二区欧美国产 |